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吴见绪仍是浙党的重要成员。你在杭州帮东林党人出头的事,早已传遍了江南。这个吴见绪自然不会不知道。他此次便是想要借打击你爹的目的,来进一步打击你。

而打击你的目的,又是为了引出东林党。只要东林党中有人站出来为你辩护,他们浙党便可借机打压,将东林党人再清除一批。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一次,东林党人绝对不会救你。”

“为什么?”俞仁十分意外。虽然听了他老爹的分析后,以他不愿连累他人的性格,他并不希望东林党人为了救他而冒险。可是他们真的不救自己,俞仁又觉得心里不平。

“如果是放在五年前,说不定,他们会站出来为你说话。可是现在,绝对不会。”

见俞仁还是一脸困惑与不信的样子,俞元乾又接着道,“我跟你讲一件五年前的事情吧!

五年前,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朝中可以说是红极一时。叶向高为首辅,六部之长有一半以上都是他们东林党人。

那一次的京察,东林党人可以说是志在必得。可是因为一个人的关系,最终他们却失败了。而且还败的很惨。

这个人就是东林巨魁李三才。

当时李三才之名,在朝中已是如日中天。许多人提议,将他选入内阁。可是正因为当时东林党人太强大,再加上这个李三才又是个极强势的人,其他三党(浙党、齐党、楚党)担心他一上台,便会将他们全数打尽。三党因此合力攻击东林。攻击的中心,便在李三才这个人身上。

最终的结果是:东林党人因维护李三才,造成许多精英被罢斥,损失惨重,而李三才还是没能如愿入阁,反而也被罢归乡了。

正因为有了此次的教训,我凭此推断,东林党人绝不会为了你一个不过与他们稍有关系的人,而甘冒被群攻的风险。何况,此时的东林党,在朝中已是大不如前。当前的内阁首辅是浙党领袖方从哲。

第一百二十七章 削职为民

此人看似并不太注重党派,其实却是极聪明的一个人。如果因你的事而再次引起浙党与东林党的争斗,他必会表面秉持公正,暗中却会借机下手洗除异己。东林党人也不是笨蛋,自然不会上这个套。

这也是近几年朝中能够保持相对平静的原因。大家都已看清楚了一个事实:皇上已经厌倦了这种大臣之间的争斗。

所以,我据此判断,你这次惹下的祸端,东林党人是不会为你出头的。”

俞仁许久没有说话。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在政治的争斗中,自己是如此的智弱。可是,他还是不太相信,搞政治的人就一定都会如此的无情。

俞元乾走了,俞仁却还在书房里发呆。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俞元乾仍然照旧的早出晚归。只是看上去一天比一天疲惫了。

俞仁想出去打听打听情况。可是绕到围墙边才发现,此处他预留的一条草绳已经不见了。显然,他爹早就发现了他的这条“暗道”,将它直接堵死了。

俞仁想让曹安给他传话,让虎子他们想办法把他弄出去。却偏偏这几天曹安也被他老爹给支派走了。

看着门口敬业的宋驼子,俞仁不由的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是没有办法再跑的出去了。眼见出门无望,百无聊赖的俞仁只好又坐回到他的书桌前,将那几本兵书拿出来乱翻。

看的多了以后,俞仁渐渐的发现,其实,虽然现代战争看上去已与此时的冷兵器时代,完全不同。可是有很多的指导思想却一没有变的。甚至现代战场上的多兵种配合的协同作战方式,也是从古代的各种阵形演化而来的。

于是,无聊的时候,俞仁便自己在书房里翻出一堆的东西,按照《续武经总要》上的各种阵图摆起来。有时候还要按书上所说的,模拟各种地形,进行不同阵形之间的攻防。

这样子的转眼又过了小半个月。这一天,俞仁正在他的书房里摆他的八卦阵,外面突然打起了雷。接着,天很快便暗了下来,仿佛一下子便到了晚上。俞仁打开窗,看到宋驼子匆匆去屋子里,拿了两把油纸伞便要出门。

俞仁冲着宋驼子喊,“宋叔,天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你要去哪儿?”

“我去给老爷送伞。老爷今天出门没有带伞!”宋驼子说到这儿,却突然站住了,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唉!我真是糊涂了。都不知道今天老爷是去的哪儿,这伞却怎么送呢?”

宋驼子摇着头,但还是夹着伞出去了。

可是这天变的实在太快。没等宋驼子走出门,豆大的雨滴便已经从天上落了下来。接着便是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俞仁站在窗前向着宋驼子喊,“宋叔,雨太大了。还是等会儿再出去吧!”

可是,雷声与大雨却完全淹没了俞仁的声音。宋驼子已经走的没有人影了。

俞仁看着暴雨打在院中青石板上,溅起的烟雾有些发呆。眼前的情景,让他突然想起了童年。

童年的老家小院,也铺着这样的一种青石板。只是那院子更小些。坐在爷爷亲手编做的小竹椅上,俞仁很喜欢看下雨。因为他爸妈整天的在地里忙,也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有空回家来陪陪他。

俞仁陷入了回忆当中,连窗外的雨水飞溅到他的身上,他也混然不觉。直到敞开的院门口,出现两个身影。

俞仁这才惊醒过来。

大雨,仍在持续。在朦胧的雨幕之中,俞仁看到两个身影。其中一个正是刚刚出门的宋驼子,而另一个则是他老爹俞元乾。

宋驼子双手撑着伞,努力的帮俞元乾遮着雨,却全不在意,大雨将他的全身都浇透了。

俞元乾全身上下也都在滴水,他双目无神的望着前方,拖着脚步慢慢的向前挪着步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进门时,他甚至连门槛都没发现,还差一点被拌了一跤。

看到老爹这个样子,俞仁的心里一紧。虽然他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但是他猜想,一定与上次吴刚的叔祖吴见绪参他老爹的事情有关。

俞仁拿起一把油纸伞迎了出去。他的伞是给宋驼子打的,这样,俞仁自己的身上便马上也被大雨给淋湿透了。宋驼子见俞仁拿着伞从书房里跑出来,为自己遮雨,并没有说话。

等三人进了堂屋,身上早已湿透。

“马婶,马婶!”俞仁接连叫了两声,才听到马婶在后院的应声。

“快去给老爷和宋叔找两套衣服来。这样子穿着湿衣服,很容易生病的。”俞仁叫着。

马婶在后院答应着。不一会儿便拿来两套干衣服。

“老爷,把衣服换了吧!”宋驼子说着,拿过桌上的一套干衣服。俞元乾却仍旧坐着没动,像是根本没听到他的话。

宋驼子有些为难的看了俞仁一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宋叔你自去换衣服吧!我爹这儿有我伺候着呢!”

宋驼子听到俞仁这样讲,这才拿着衣服自去屋里换去了。

“爹,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俞仁见宋驼子走了,这才向他老爹追问道。

俞元乾还是没有反映。

“到底出了什么事了?是不是因为我上次惹的事情?”俞仁见他爹没有反映,便扶住他的双肩,摇了摇。

俞元乾被儿子这一摇,似乎清醒了一些。

“完了,全完了!我本还希望,皇上只处理我一个,将你放过。没想到到底还是没能逃过去。咱们俞家就将败落在你我父子的手里了。”

俞仁听的一头雾水,“什么完了,什么败落在我们父子手里?”

俞元乾无力的从袖子里丢出一个小折本。

俞仁忙拾起来。见是一本奏折样的东西,上面的内容正是吴见绪参他爹教子不严,横行乡里的事。

虽然折本的外壳已经湿了许多,但是里面还没怎么湿。俞仁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奏折的后面用一行小字写着处理意见:着令南京礼部,即刻罢免俞元乾一切权职。取消俞仁参考科试资格。父子二人,永世不再录用。

俞仁一下子全明白了。看来,一切都如他爹事先所料,东林党人并没有为他做任何的辩护。否则,此事便不会如此草率的未经任何调查,便如此下了定论。

俞仁冷笑了一声,心中难免不平。他也还罢了,反正就是让他参加科举,他也是不可能考的中的。可是,如此的处理他爹,俞仁心中实在不服,也实在为他爹惋惜。

“我去找他们理论去。此事是我惹下的,与爹爹无关。要罚就罚我一个人好了。”俞仁说完,转身就要出门。

“站住!你要去哪儿?”

“自然是去礼部衙门。”

“你去礼部衙门找谁去理论?就算找到了人,又有什么用!这份奏折仍是经过皇上同意的。你没见上面有批红还有玺印吗?算了,你我父子命当如此,也怨不得旁人。”俞元乾被儿子这么一闹,反倒清醒了些,他于是拿起桌上的干衣,准备要进屋去换。

就在俞元乾从椅子上站起来时,他不由的打了个寒颤,身子也跟着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爹爹,你怎么了?”俞仁赶紧上前扶住。

俞元乾按了按头。“没事,大概是这几天睡的不怎么好。有些犯困了。一会儿好好睡一觉,便没事了。”

俞仁有些不太放心。“要不然,一会儿我去找个大夫来看一下吧!您刚淋了冷雨,很容易生病的!”

俞元乾摇着头。“不用。你爹身体好着呢!哪有你说的那么脆弱。”说完,俞元乾自顾进屋换衣服去了。

俞仁见老爹说没事,便也回屋换衣服去了。

这天晚上,俞元乾没有起床吃饭。俞仁以为他是太困了,便让他多睡了一会儿。可是第二天早上日上三杆了,俞元乾还没起床。俞仁便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于是赶紧到老爹房里问安。

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感风寒

“爹,您怎么了?”

俞仁在门外一连问了好几声,才听到房里传来俞元乾虚弱的声音。“我头有点晕,身上没有力气。”

俞仁吃了一惊。“一定是昨天淋了雨后,发烧了。”说完,俞仁赶紧推门进去。

俞元乾无力的躺在床上,形容憔悴。不过才过了短短的一夜,他却好像一下子老去了十多岁。

看到老爹的这个样子,俞仁的心里一阵发酸,同时又十分内疚。如果不是自己惹下的这件祸事,又哪会让老爹愁成这个样子。俞仁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爹的额头。额头很烫。

“爹,您发烧了。我去找大夫。”

俞仁匆匆的出门去找大夫。到了门口,才想起自己对南京城一点不熟,根本就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请大夫。只好又回来找宋驼子。

宋驼子听说老爷生病发烧了,也不敢怠慢,赶紧出门去寻大夫去了。

没多久,宋驼子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干瘦的半百的老头子。

“少爷,这位是萧大夫。我走了六七家医馆。他们听说咱们家新近倒霉的事情,都借故推诿,不肯上门就医。只有这位萧大夫心肠好,同意随我回来给老爷看病!”

俞仁听了,赶紧向萧大夫道谢,并当场拿出五两银子作为谢礼。

萧大夫倒也不客气,受了俞仁之礼便赶紧去给俞元乾看病。

在给俞元乾把了脉之后,萧大夫向俞仁问,“令尊是否最近受了什么寒气?”

“萧大夫果然不愧是名医,我们老爷昨天刚淋了一场冷雨。”宋驼子在一旁道。

“这就没错了,我看俞老爷是外寒引发内热。我先开几副药吃着吧!保管七天后便可退烧。”

两人听了,自然千恩万谢。大夫走后,宋驼子赶紧去药铺抓药。

吃了两副药后,俞元乾的精神果然有所好转。只是仍然不能下地。俞仁便天天陪坐在床头,不敢轻易离开。

这样一直过了六天,到了第七天。吃过早饭,俞元乾的烧果然退了。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又养了一天,俞元乾便可以下地走动了。俞仁这才算是彻底放心了。由于俞元乾已经被罢斥,他的俸禄也就不再有了。虽然俞家在南京城里还有一处五十亩的薄田。可是光靠这些租子,也只能勉强够他父子两人度日。

俞元乾病好以后,便分别找来了宋驼子与马婶。将他们辞退了。行前,俞元乾从家中仅有的十两银子中拿出六两,分赠两人。也算是对这些年两人在俞家,尽心尽力办事的补偿。

接下来俞元乾又要还曹安自由。他将曹安的卖身契拿出来,还给曹安,让他自谋生路。

可是,曹安却死活不走。他说自己从小便在俞家长大,一直跟着少爷,他知道俞家现在情况不好,养不了闲人,可是他可以自己赚钱养自己。他白天可以出去找活,晚上回来帮家里的忙。

俞元乾叹了口气,“那样岂不是太辛苦你了。”

“没关系,我不怕苦。只要老爷少爷让我继续留在俞家,再苦再累我也愿意。”曹安坚定的道。

“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随你吧!不过,这张卖身契,还是你自己留着收好了。万一哪天你想走了,随时都可以。”说完,俞元乾转身进屋去了。

没有了科考,俞元乾再也不管儿子看什么书了,出门的禁令也早已解除。俞仁见老爹的病已经基本好了,便带着曹安又去了一趟城外的荒园。

虎子三人仍在这儿造船,并没有搬走。而钱四他们正如俞仁所料,此后也再没来骚扰过。对于俞仁家的事情,他们知道的也少的很。只知俞元乾最近被撤了官,还听说俞仁也被取消了参加科考的资格,至于为什么事,他们却没人知道。俞仁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免得他们内疚。

见了俞仁,大家都上来问候,并安慰他。

俞仁倒是全无所谓的样子。“我没事!本来我就对科场没什么兴趣。这下子倒好了,无事一身轻。

今天我来,是想看看你们的船造的怎么样了?”

“很好!第一条船已经造好了。”田嘉第一个接口道。“基本都是按着你给我们设计的样子做的,只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本来当初我们要改动你的设计时,是打算去问你的。可是那时你们家正好出事,接着又听说你爹生病了。我们便没有去。”

“是吗?带我去看看。”俞仁听说他们的第一条船居然已经造好了,不由的吃了一惊。

“已经交给史小相公带走了。史小相公很满意,让我们第二条船仍照着这个做就行。”虎子接口道。

“那,你们就跟我说说,你们改动的地方吧!”

于是,孙梦虎便向俞仁讲解了他们的一些改动的地方。原来,他们在俞仁设计的单螺旋浆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小螺旋浆,这样子使螺旋浆对船的推动力更大。

“效果怎么样?”俞仁急切的问。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试了一下,如果满载的话,三个螺旋浆一起用,再辅以两边的明轮,基本可以达到陆上马车的速度。”孙梦虎道。

“那就是说可以达到日行百里了!”

“基本没问题,应该还可以再快些,跟顺风用帆相比,大约慢一小半的样子。”孙梦虎道。

俞仁这下子放心了。他并没打算以后要跟虎子他们一起造船卖,因此在听说他们已经造出了经过自己改进的船后,便不再多问了。几人又闲话了几句,俞仁便要起身回去。

三人将俞仁主仆送到荒园门口,孙梦虎从柳喜手里拿过一个布褡,交到俞仁手里。

“这里有三百两银子。是兄弟们的一点心意。俞叔生病,我们也没时间去看他。你代我们向他老人家告个罪。这一次要不是你出了这个主意,我们可就全部都破产了。

咱们自家兄弟之间,我就不多客套了。这银子,你拿着,给俞叔多买些滋补品。”

俞仁倒也没客气。他知道虎子他们现在已经有钱了,而且按这个样子,估计接下来的,史员外的几条大船的生意,他们也会顺理成章的接下来。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