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又有什么机会可以翻身呢?”俞仁着急的问。

赵蕊看着俞仁终于露出一副不耻下问的模样,感觉似乎特别的解恨。一直以来,她总是觉得俞仁在她的面前,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好像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凑着他,送上门来的,而他则是一副爱给不给的样子。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狯。“想知道吗?”

“想!”俞仁肯定的点着头。

赵蕊却突然伸长了腿,将身子向后仰了仰。“呀!坐的久了,这腿实在有些酸。”

俞仁会意,这时候,他可不敢得罪赵蕊。于是赶紧使出自己的绝活,拿出当年自己在发廊理发时偷学来的按摩手法,给赵蕊捏起了腿。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给赵蕊按摩了。前一次是他们俩人被关在杭州的大牢里,赵蕊生病的时候。当时,俞仁为了不让赵蕊一睡不醒,不得不给她做些全身的按摩。

而对于赵蕊,这是她一生最难忘的体验。

捏了一会儿,俞仁松了手。“可以了吧!现在可以说了吧!”

赵蕊似乎还沉浸在那幸福又舒适的享受当中,被俞仁的话惊醒,她这才有些不情愿的张开眼。

“好吧!看在你这么认真给我捏腿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吧!

其实,关键的机会就在这三位巡抚身上。福建巡抚南居益主张力剿,而苏松巡抚熊文灿大人却是主张应以招安为主。他认为,这些海盗向来都在海上混迹,对于东南海域的水道十分熟悉,又善于水战,并不那么好打。

而说到本质,他们都是些生意人,如果可以招安,反而可以利用他们为朝廷每年在海上多收不少的税银,至少也可以省去他们的兵饷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

因此,只要你能说服那个海盗巨头许心素接受朝廷的招安。这一边再联络到熊大人,这事便算是基本成了。

如此一来,不论你之前是否真有通匪的事情,也都不会再有人去追究了。而且因为你为朝廷立下的这一件大功,只怕朝廷也还要授你一官半职的。”

俞仁再次陷入了沉思。

“你说的这些都是那人的臆断,总有些一厢情愿,万一他猜测的不对。这位熊大人并无招安之心,那我岂不是自投罗网?”

第一百七十三章 财迷公公

“放心吧!这人曾在朝中为官多年,对于这位熊大人,也是十分的了解,不会判断错的。”

俞仁倒底还是不放心。“你说的这人是谁?”

赵蕊见俞仁追问,便伏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了三个字。“李三才。”

俞仁听到这个名字,便不再问了。因为他听说过此人,知道他在东林党中,是与开山鼻祖顾宪成同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而他的成就,无论是官位,还是手段又都远在顾宪成之上。可以说,东林党所以有今天的形势,他完全可以算是功居首位者。

而且李三才善笼络朝士,结识的官员也是遍天下。如果这个主意真是他出的,那么成功的把握至少也有七八成。

“可是,我要如何才能联络的到这位熊大人呢?我也并不认识他身边的人。”俞仁抛出自己最后的一个疑问。

“这也并不难。我走前,李伯父曾一再交待,让我告诉你,万不可直接去找这位熊大人。你可先去找苏州税监孙盛。这位孙公公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主。只要你银子塞足了,再将以后许家生意上的好处分他一些,不用你开口,他都会主动去向熊文灿提出招安的建议。

而这位孙盛孙公公又是皇上的心腹,只要这个建议是从他口中提出的,就算是熊文灿不愿意这么做,也不行。”

俞仁大喜。“果然是个妙计。”

说完,俞仁爬起身,便要下山。突然想起许倩还在灌木丛里等着自己,便赶紧向那边叫了一声,“小倩,走了。”

赵蕊有些恨恨的道,“跑这么快干嘛!难不成我还能吃了你!”

许倩突然从赵蕊身后的树林里走了出来,向赵蕊伸了个舌头道,“那可不一定。我姐夫这样的人物,想要吃他的女人可太多了。还是保险些的好。”

俞仁带着几分歉意的向赵蕊道,“不好意思了。赵蕊,我现在急着回去准备手头的这件大事,待我得了空,一定去看你。你住在哪家客栈啊?”

“我在自家的铺子里住。如果你要找我,只需到城西的赵家钱铺便可。”看着俞仁与许倩手拉着手,她的心里,也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

“好的,我记住了。大恩不言谢。待我处理完此事,一定登门造访。”说完,俞仁牵着许倩的手,匆匆下了山。

次日,苏州织造孙盛孙公公的府上,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当时,孙盛正在家里的后院听戏。一名管家匆匆走了过来,递上一张名刺。

“大人,有位自称是松江布商的人想要求见您。”

孙盛有些不高兴,他连头都没回,仍然盯着戏台,向那管事道,“没见我在看戏吗?管他是什么人,一概不见。”

那位管事似乎很是了解自己的这位主人,就见他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抽出一块黄澄澄的金条,在孙公公的眼前晃了一下。

孙公公的眼光便立时被吸引了过来,跟着这块金条移到了管家的手中。

孙公公一把夺过那块足有二十两的金子,然后顺便拿起那张名刺。当他的目光扫到那上面陌生的名字时,他的眼中闪出的却是贪婪,就好像这张名刺上写的并不是名字,而是一堆的金银。

“还站在这儿干什么,快带我去见人啊!走了我的财神爷,我把你们这些一个个光会吃白饭的奴才们统统打断腿。”

孙公公在自己宽大的会客厅里会见了他的财物爷。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得了赵蕊指点,有为而来的俞仁。俞仁也不是傻瓜,他来到苏州后,并没有马上去拜访孙盛,而是先打听这位孙公公的脾气。在得知这位孙公公,最大的嗜好便是收藏黄金时,俞仁笑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此行已经成功了一半。既然这位孙公公喜欢直接收藏黄金,便说明他的为人好财却毫不掩饰。最怕的就是那些喜欢收藏古玩字画的人,这些人往往好财,却又不愿表露,是十足的既要当**,又要立牌坊的人。

与这一类的人打交道,那可就要小心的多了,也许你的一句话说的不合他们的脾气,便会给事情平添变数。而像孙公公这样的人,那就直接的多了,只要你银子出的够,那便没有不能办的事。

规矩与法律在他的面前,那都只是个屁。

俞仁走进这间宽大的会客厅,就见一位足有两百斤重的大胖子正坐在当中的椅子上。见到俞仁,这位孙大人居然主动站了起来,向俞仁拱了拱手。

“那个什么!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啊!坐、请上坐!”孙公公十分的客气。

俞仁也没客气,就在孙盛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不知道你来我这里,是为了什么事啊?”孙公公果然是个爽直的人,不等俞仁开口,便主动问道。

“不瞒孙大人,小人家住松江,原是一个布商。最近因为生意上的原故,便也学着别人做些海上的生意。可是,这几天官兵突然把我们家给围了。说是,我们通匪,要治小人的罪。小人因此无法,只好求到孙大人您的门上,希望您可以帮我在熊巡抚面前美言几句,放过小人这一回。

小人愿意戴罪立功,去招安那许心素。也省去官兵兄弟们的征战之苦。”

孙盛似乎一时没能明白俞仁这话的意思,有些木然。“你,你是说你家被熊文灿派兵包围了,说你通匪是吧!”

“是的。”俞仁道。

“这个好办。熊文灿那儿,我还能说上些话。你明天送一万两银子来,我便帮你摆平此事,怎么样?”

俞仁还真没想到这位孙公公直接到了这个地步。但是他此行可不仅仅是为了要解决自家的问题,他还必须要连同许心素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于是,他又向孙盛道,“这个,小人一时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不过,小人却有一个法子,可以帮大人赚到更多的银子,还不用大人出一分的力气。”

孙盛起初听俞仁说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便有些不高兴,但是接着又听他说可以赚到更多的银子,眼睛便再次亮起来。他抬起那个肥硕的身躯,向俞仁凑近了些。

“哦!什么法子,快快讲来。”

俞仁见这位孙公公被自己吊起了胃口,便慢慢的道,“我方才讲的这个许心素,您可知道他是什么人?”

孙盛摇了摇头。他这人,向来只关心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对于那些与自己无关,捞不到好处的事情和人物,他向来不问。他虽然是苏州税监,其实却兼管着苏松两府,可以说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因此,这位孙大人每年中饱私囊的银子,至少都有十万两以上。不过,虽然如此,因为他并不如其他地方的矿税监一般的狠毒,在同类当中,他每年所上交的银子,也并不算是最多的。

这些都只是他在陆上搜刮的,对于海上的税银,他从来都没有收过一两。原因很简单,这位孙大人没有海船,就算有,以许心素与李莹从前的强横,他也不可能收得到银子。因此,对于孙盛来说,用现代商业中的一个常用词,这就是一片蓝海。

“这个许心素就是咱们苏松一带最大的海商,他们家每年在海上的生意,就光赚到手的,至少也有十万两。如果您能把他们家的税银收上来,那您每年至少也要多出两三万两银子吧!”

孙盛听了俞仁的话,果然大为心动,不过,他马上又泄了气。“海商赚钱,这事我也听说了。可是我一来没有海船,就算有,也没办法跟他们这些海上的大家族对抗,他们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把这一份银子送给我!”

俞仁知道这位孙公公已经动了心,于是赶紧打蛇乘棍上。“本来是没有可能的。但是现在,却有可能了。”

“噢!为什么?”孙公公再次坐直了身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死真情

“因为朝廷此时正派大兵对许心素进行围剿。您想,如果您可以将他招安,帮他解决了这次的危机,那让他每年贡献出两三万两的锐银出来,自然是不成问题。如果您老有心,甚至还可以派他出海巡查,帮您向那些其他的海商们代收税。

由于其他的地方也都没有人有能力出海收税,您便等于可以征收整个东南沿海海上的商税。您想想,这一年下来的收入,只怕得有十万两了。”

孙盛听到自己可以凭空多得这么多的银子,喜的心里美开了花。他是个从来也不掩饰自己情绪的人,听了俞仁的主意,孙公公忍不住大笑起来。

“好,我这就去找熊文灿,让他不得再攻打这个许、许。许什么来着?”孙盛讲到这里,突然忘了许心素的名字。

“许心素!”俞仁提醒道。

“对。许心素。我现在就去。”说着,孙公公便要起身出门。

俞仁还真没想到这位孙公公的执行力这么强,于是赶紧阻止。“孙大人莫急。您千万记住。在熊大人面前,万万不可提征税的事情。否则,这事便黄了。”

“为什么?”孙盛不解。

“您想啊!他们这些朝中大员,本就对您和各位矿税大人收税的事情很不赞同,如果您此时再说,还要到海上去收税,那这位熊大人必定会找出各种借口,拒绝你的请求。”

孙盛虽然爽直,却也并不笨。听了俞仁的话,他也知道自己太急了。“那我该怎么说?”

“我听说熊大人最近攻打许心素,并不顺利。许心素所占的那座海岛十分牢固,前次的进攻,朝廷的大军损失不小,却没能攻下岛来。

您可以说,您正巧有位朋友出海做生意,在岛上停留。他受许心素所托找到您,请您做中间人。希望朝廷可以接受许心素的招安。

在熊大人面前,您只要说这些就可以了。以熊大人的聪明,他自然会考虑到强攻与招安两者当中的利害关系。”

孙盛点头。“好,就依你所说的办。只是,如果熊文灿答应了。我又怎么再跟你联络?既然你说那个许心素很利害,朝廷的大军也没占到他的便宜,你有把握能让他接受招安吗?”

“这个,说实话,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既然有如此大的好处摆在面前。我想,至少可以去试试。成败在五五之数吧!”俞仁这次说的倒是实话。昨晚他与许倩商议此事时,许倩也认为他爹不一定便会接受这个招安。他们许家的兄弟,多数都是在海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惯了。现在突然要让他们接受朝廷的种种管束,他们不一定会愿意。

“需要我向熊文灿再要些什么条件吗?”孙盛问。他不懂政治,更加的不懂军事,可是他却很懂做生意,知道朝廷招安许心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这个招安的条件上。

“最重要的是信任。这个许心素从前虽然被朝廷列为海贼,其实他却并没有做过什么对民对官不利的事,反而时常在年景不好的时候接济些苏松附近的贫民。他们这些人在海上向来不受约束的久了,如果要想让他们接受招安,最关键的便是这约束的问题,如果约束太多,他们必然不会接受。”

孙盛连连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从孙府出来,俞仁在苏州城里等待着回信。

这位孙公公不愧为皇上身边的人,办事效率就是快,不到天黑,他便把事情给办好了。孙府的管事将俞仁招了过去。孙公公亲自设席招待俞仁,还特意从青楼里招来了几位歌妓助兴。

这位孙公公完全不像是一个太监,就见他左拥右抱上下其手,到是一个十足的淫棍闯进了花丛。俞仁实在不惯于这种场面,只能勉强应付几下,便谎称身体不适,先回了客栈。

南沙岛上,刘强集结了四五百兄弟,这也是他们当初李家军所剩的全部精锐了。此时居住在南沙岛上的这些人,都是从陈钱山跟随俞仁来到南沙岛的,他们感念俞仁将他们带出了危地,有了眼前的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而眼前这些集结待命的四五百人,那都是参加过大衢山的那一次撤退的,当时俞仁为了掩护他们安全撤离,孤身犯险,带着一百多人断后的事,他们都没有忘记。这一次听说俞仁被官兵围在了松江城里。虽然他们都知道此一去困难极大,凶多吉少,可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兄弟们,咱们当初在陈钱山是怎么说的?我们曾对天发誓,从此共奉俞相公为我们的大当家,无论刀山火海,也都要跟随他到底。现在,咱们的大当家被官兵围在松江城里,我们难道能就这么坐视不管吗?”

刘强魁梧的身体站在众人前面的一个土坡上,向着面前的兄弟们训话。曲敬站在他的旁边,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沉思。

台下的兄弟听到刘强的话,齐声大喊,“不能。”

这时,许海匆匆赶来,他是听说刘强他们要带人离岛攻城,才赶过来劝阻的。

“兄弟们、兄弟们。听我一句劝。你们不能这样冲动啊!此次官兵出动了两万水军,全都集结在南沙岛四周。南沙岛也早被官兵的战船包围。你们只要一离岛,便一定会被官兵发现。到时候势必会被官兵在海上合围。就凭你们这四五百人,十多条战船,是不可能打的过朝廷的水军的。

再说,就算是你们闯过了官兵的水军包围,你们又怎么攻下松江城?松江城距离海岸还有百里之远,等到你们赶到松江城,官兵只怕早已调集了兵马在那儿等着你们了。

到时候,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全军覆灭。这简直就等于是白白送死嘛!所以,我劝兄弟们冷静些,此行万万不可啊!”

刘强待许海说完,向着下面的兄弟大喊,“兄弟们,你们可听到了吗?我们此行,可谓九死一生。但是为了救出我们的大当家,我刘强义无返顾。如果有哪位兄弟害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