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速度-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闲掀开车窗的布帘。皱着眉头,有些恼火地看着堵在自家书局门口以及未挂招牌医馆门口的年轻士子们。心想这些人未免也太孟浪了,面色便有些不喜。
  看着他的神情。沐风儿低声阴寒说道:“属下马上把这些人赶走。”
  范闲不置可否,藤子京轻声说道:“我去清场。”范闲这才点了点头。
  他这些年好不容易在读书人心目中保持了自己的清流地位,成功地洗涮了不少监察院地黑暗色彩,怎么舍得让沐风儿败坏。也不知道藤子京下车后说了几句什么,那些堵在东川路里地行人和士子们顿时散了。将街口空出一大片地来。只是那些士子经过黑色马车时,都极为恭敬地向马车行礼,这才悄无声息地退去。
  看样子这些人是知道了马车中人的身份。自然不敢怠慢,尤其是那些士子本就将范闲看成了偶像,加上范闲如今还兼着太学里的教授职务,哪里还敢再停留——能让书生摧眉折腰相事,证明范闲不仅仅是权贵那般简单。
  ……
  ……
  东川路安静了下来,范闲下了马车,压抑着心头地激动,微笑着走入了书局对面地医馆,也不及查看婉儿将这地方整治的如何,目光便直接瞥了进去,不料却没有看着若若地脸,只瞧着那件看上去有些单薄的锦祅,略显瘦弱的腰身。
  范若若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医馆外面地变化,此时早已经从失神中摆脱出来,正蹲在里室里整理那些药材,她从北齐青山也带回了一些南庆少见地珍贵药物,此时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存放。


  听着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范若若没有起身,直接说道:“还未开门,若不是急患,烦请过两天再来。”
  听着这声音,范闲便高兴,加上这句话里所蕴地医者心肠,让他不禁满意地笑了起来,在她身后说道:“真要有病,哪里还等得及你回来治,莫非我自己地医术就差了?”
  听到这熟悉而又有些陌生了的声音,范若若身子微微一颤,马上却回复了平静,站起身来,背着范闲整理了一下转头,款款拜了下去,说道:“哥哥来了。”
  虽刻意压抑着情绪,但姑娘脸上的眉,眸中的曈,唇角的弧度,无一不显示着她内心的喜悦。
  看着若若妹妹脸上的喜悦之色,范闲的心里却是无来由地一恸,不明所以,莫名其妙。他怔怔地看着妹妹,看着这张已经有几年不曾见到的熟悉脸庞,看着那眉心熟悉的冰雪之意,在自己的面前化成了三春里的淡晖,轻轻叹了口气。
  然后他向前一步,轻轻摸了摸妹妹的脑袋。
  若若微微低头,习惯性地侧了侧。
  就如同庆历四年春天,范闲第一次来到京都,进入司南伯府时那样,分隔已久的兄妹二人。只需要一些话语,一个小小的动作,便可以驱散掉时光所造成的些许陌生感,再次回到很多年前好动的猴子与病弱地小猴子之间的情境,回到那些天南地北。托雁而行的片言只语中。
  范闲觅了个箱子坐了下来,看着依旧忙碌的妹妹,说道:“怎么到的这么早?”
  “哥哥不也提前回来了?”范若若笑着应了一声,抬起手臂抿了抿汗湿散开地鬓角:“路上没耽搁,就早到了几天。”
  “千里南下,也不说在家里好生歇两天,这医馆里的事情自然有你嫂子安排,你只管问诊。不要操这个心。”
  范闲不赞同地看了她一眼,发现妹妹虽然依然那般瘦,但精神显得好了许多,而且或许是这两年里时常在乡野僻壤里行医,肤色也黑了一些,甚至连眉宇里常见的那层冰雪。也逐渐消失不见。
  虽然时常有书信往来,但是总不及在身旁照顾的周全,范闲心头有些自责,当初逃婚离国全部是他一手安排。看着妹妹便叹起气来,也不知道她这两年过的好不好。
  “府里的丫环婢女换了几拔,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傻傻地在花厅坐了会儿。想想还是来书局看看,哪里想到嫂子挑的地方就在医馆地对面。”范若若很自然地把兄长拉了起来,免得他坐坏了自己放药的箱子。说道:“这药让你屁股坐了,还怎么给人用?”
  “我是谁?我可是诗仙,如果传出去,只怕别人还会专挑这箱药来买。”范闲讲了个极冷的笑话,然后惊讶说道:“你嫂子呢?思思呢?”
  范尚书携柳氏回澹州养老,带走了老宅里一半的丫环仆人,加上庄子里需要人手,丫环大了又要配亲,不过几年时间,整个范府对于范若若来说,已经变得有些陌生。
  范闲极为敏感地察觉到了这点,心想连四褀那个贪睡的大丫头,如今也正经成了位县令夫人,数年时间,京都变化着实太大,不要让若若有些不习惯才好。
  “嫂子和思思带着藤大家的去田庄了。”范若若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是不解哥哥为何问了这么傻一个问题,“今天我才和藤子京进城,当然没有碰上她们。”
  但凡大家大族,在京都外自有自家地田庄山林产业,更何况是范氏这种大族,范闲往年也常在这些田庄里游玩,却一时没有想到,时日入冬,该是准备年关的时节,如今执掌范族产业的婉儿与思思这个好帮手,正是忙的要命。
  他有些头痛地揉了揉眉心,说道:“你回来这是大事,再怎么忙也该在府里等着才是。”
  范若若看了他一眼,没好气说道:“你我都提前了三天回来,谁能有那个神机妙算。”
  范闲拍屁股起身,眉开眼笑道:“我至少能算到,你这时应该饿了。”
  如今的范府前后两宅早已经打通,那个花园也被改了模样,就连内里住的人也不大一样。范闲依然习惯和婉儿思思住在新宅那边,父亲大人居住的老宅便空了出来,早已有仆妇将若若当年地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一如原来,范若若跟着范闲入门一看,思及在京都渡过的十几年岁月,眼圈便红了起来。
  范闲却是最看不得女人流泪地角色,当然,除了已经死了的丈母娘——他赶紧把若若唬弄去了花厅,此时府中无人,兄妹二人相对而坐,以酒互敬,胡吃海塞,讲述分别之后的各自人生,倒也痛快。只是说到京都谋叛事时,若若担忧无比,讲到青山上的孤苦及北齐人的目光,范闲眼色有些恼怒。
  “弟弟如今在那边如何?”范闲放下酒杯,问了一句。范思辙一直还在处理北方的产业,虽说兄弟二人一直有书信来往,情报相通,但他还是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从妹妹的言语中,范闲才知晓,原来思辙在北边过的也有些辛苦,虽然北齐皇室明面上没有做什么手脚,但暗底下也是使了些不起眼的小绊子。
  范闲沉思片刻后说道:“玉不琢不成器,北齐小皇帝一时不会真的翻脸。就由他在那边呆着。”
  这两年里范思辙回了两次京都,庆历九年地春节也是在澹州过的。只是如今范府一家人被迫天南海北相隔,便是聚上一聚也极为困难,每每思及此事。范闲心里便是老大地不痛快。
  问题在于陛下总不可能在这样紧张的时刻允他辞官,父亲也确实不应该再呆在京都。留在州照顾祖母,总比时刻担心落个不幸地下场要好些。
  范若若点了点头,心里对兄长地话是生不出一丝半点质疑。不论是弟弟还是自己,都是在兄长地安排下,才真正拥有了与一般权贵子弟完全不同地人生。最充实的那种。
  “今儿先休息。改明儿再好好说话。这老王头不在,有好些话我想找人说都没处说去。”范闲有些口齿不清地咕哝了几句,发泄了一下自己难得地郁闷,在这世上的聊天对象。除了林大宝王启年外。当然是五绣叔和被自己影响太多的妹妹最为合适。


  范闲甚至敢和这四个人讲大逆不道地话语。问题在于大宝过憨,不会说然后咧,王启年跑了,五竹叔遁了,妹妹不在……却终于回来了。
  这种感觉真好。范闲难抑心头喜悦,不知喝了多少酒。自然不肯吃解酒的药丸。趁着酒意,居然趴在桌子上就进入了梦乡。
  范若若看着一身酒气地兄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吩咐下人将他抬回了房中。又亲自替他盖好被子,整理好他那头乌黑地长发,将头发里地几根针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就像几年前范闲大婚之前时受伤时那样。
  回到自己地房中,范若若看着手头耀着各式光芒的几枝细针,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心想嫂子应该也知道这些毒针。难道他们亲热的时候,就不怕扎出问题?还是说每天晚上都得收拾一遍?
  她马上醒悟道自己不该想这个问题,偷偷地羞红了脸。赶紧将细针收入盒中——范闲最后的保命绝招。本来就是他们兄妹二人在后宅里亲手做出来地,她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房屋是旧的,被褥是新地。人是旧的。心事也是旧的。范若若静静地坐在桌旁,透着窗户看着外面的庭园。想着哥哥先前酒酣快乐地模样,有些出神,从谈话中,她知道兄长这几年在京都过地虽然顺意,但总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让他难以开怀。
  她叹了口气,披了件夹衣,走出房间,在庭园里的旧时月光下漫步。在她身后地房内,将残的烛光在找影子诉说它的梦想有多亮,身上与往年一样的月光,怎么却看得她越来越心慌。
  ……
  ……
  但范若若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只是虚妄,且不论自己地心思究竟能不能容于这个世间,最关键的是,从很多年前开始,哥哥便习惯性地把自己当小孩子一样照顾看待,霁月心怀里,从未曾有过那等想法。
  她不由微涩无奈一笑,暗想赶紧把医馆开起来吧,世间还有那么多需要自己帮助的可怜人们,何苦当此初冬之景,想自己这些难以宣诸于口的小儿家情思。
  一旦思及这些事务,洒落她清秀地容颜地月光,都显得平静起来。数年北地生活,让这位姑娘家的气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静之中不再有那种淡漠,却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从容不迫。
  ————————————————
  且不说范家小姐回京,造成了什么样的轰动,只说范府便热闹了许多,得了消息地林婉儿一行从田庄赶了回来,姑嫂相见,自有一番亲热,尤其是见了侄女和侄儿,范若若更是开心不已。
  这一家子其乐融融,本就是京都大宅里地异数,只是这种氛围却保持不了多久,因为范若若急着要开医馆,而宫里也让范闲带着若若入宫见驾。
  医馆的事情自有人去做,见驾也只花了一天时间,然而范府第二代地年轻人们却再也闲不下来。范若若在青山学艺数年,第一次回京,自然有许多长辈亲戚要去拜见走动。
  第一站毫无疑问便是与范府关系极好地靖王府。
  若换成以往,这种走动极为寻常,可是问题在于范若若险些成了靖王的儿媳妇儿,后来却被范闲送到了北齐苦荷门下,靖王爷这两年一直记着这事儿,见着范闲便长嘘短叹,两家间地情况有些小尴尬,所以范若若知道要去王府,心下不免有些不安。
  “有什么好不安地。”范闲看着妹妹的神情,想着弘成自苦于定州,心头一颤,也不知道自己当年究竟做对还是做错了,勉强笑着说道:“过年时,弘成也要回京,难道你准备一世躲着不见。”
  第二十四章医者何心
  靖王爷在京都谋叛事后,变得愈发地沉默,除了为太后举国发丧时哭灵一场,他再也没有入过宫,兼职花农也再没有出现在众大臣们的面前。王府成了京都里最安静的地方,这扇大门只对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敞开,其中自然包括范闲。
  范闲偏着头将手指搭在靖王爷的手腕上,眉头微微皱着,片刻后松开手指,想了会儿后说道:“两年前染的风寒,早就好了,只是这脉象总有些不妥,却说不清是什么不妥。”
  靖王爷一瞪眼睛,说道:“狗屁不妥,你跟着费介那老家伙能学到什么东西?滚开滚开,现成的青山名医不用,你拦在这儿做什么。”
  青山名医自然指的是范若若,若若今天入府之后,显得格外安静,因为她心里着实有些不知如何面对靖王爷,此时听着这话,又被婉儿笑着看了一眼,知道躲不过去了,上前福了一福,然后认认真真地看起了脉。
  范闲在一旁忍着笑,自去了一旁,靖王爷的身体在他和太医院的看护下,当然什么问题都没有,先前只是和王爷演了场戏,让若若放松些。
  只是靖王爷看着范若若老怀安慰的模样。就像看见了李弘成正和面前这女子在成亲,笑的十分诡异,让范若若如何能够放松。好在范若若一旦将王爷当成病人看待后,神情便自然起来,半晌后皱眉说道:“哪里有不妥?王爷的身体极好。”
  “我面相看着老。但其实身体不错,弘成这点儿随我。”
  靖王爷眯着眼睛看着面前地姑娘,说道:“若若啊,你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如果换在别家只怕早就嫁了,也就是你这哥哥当年胡闹,把你送了出去。”
  说到此处,靖王爷瞪了范闲一眼。旋即对若若温和说道:“得考虑一下了。”
  范若若的脸倏地一声白了,回头去看哥哥,却不知道无耻的范闲跑去了什么地方,只将自己一人留在此间。

()好看的txt电子书
  ……
  ……
  在王府另一处,林婉儿坐在范闲的身边,小声说道:“仔细回府后妹妹撕了你的皮。”
  范闲蛮不在乎地耸耸肩:“我这妹妹从来不敢对我大呼小叫。哪像你。”
  林婉儿如今已经生了儿子,最大地愿望解决,加上日日忙于处理范族及杭州会的事宜,忙碌的不行。倒渐渐养出些庄重富贵模样,身子更见丰腴。
  只是这位郡主娘娘在范闲身边,却是永远也庄重不起来,听着这话,气的一咬牙。在他身上拧了一下,说道:“只知道拿言语来刺我。”
  “活泛点儿好,你还是个小姑娘。何必去伪装什么当家主母。”范闲哈哈大笑道:“就是当年那个拿刀割喉的模样挺好。”
  这是当年有子逾墙,登堂入室时的旧事,林婉儿听他说起,不由一羞,也忘了先前要说什么。倒是范闲斟酌片刻后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去定州见了弘成,这两年我也派人盯着他,他当年虽然嬉戏花丛,可是如今已经不是那副模样,你说他和若若到底有没有可能?”
  林婉儿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世上也只有夫君这种人物,才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妹妹年纪已经这般大了,他才开始着急,当年是做什么去了?
  “你不是说如果妹妹不愿意,你就宁肯她不嫁?”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问道:“怎么又改主意了?难怪把她留在王爷那里。”
  范闲有些头痛说道:“不喜欢当然不嫁,可问题是这世上到哪儿再去找个比弘成更好地男人?”
  林婉儿听着这话,也有些替小姑子着急,开始皱眉苦想起来,看看京都还有什么好的人家,可是想来想去,想到小姑子的标准,竟是一家也找不出来。
  这夫妇二人身份贵不可言,处理起事务来也是聪慧无比,但在某些方面却都有些憨气,也难怪当年在庆庙第一次相见,便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想了半天,想不出个辄儿,林婉儿率先放弃,说道:“不嫁就不嫁,府上难道还怕养不活位姑娘?”
  听着此话,范闲大乐,心想婉儿在自己的影响下果然渐渐改变,将要脱离万恶的封建思想。
  他夫妻二人凑在厅房一角里眉开眼笑说着闲话,另一厢,思思和几个老嬷子正抱着孩子与柔嘉郡主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