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快乐农夫生活 (完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的日子,山上的橄榄熟了一些,杜伟铭上山采橄榄。地里的菜也要施肥、浇水。等橄榄采回来,又忙着做橄榄菜、甜泽橄榄。每天的生活忙碌也充实。橄榄菜做成后又托村长帮他去卖给天香楼了,这次他做的稍微多一些,一共卖了300文。村长嘱咐他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他卖了这么多钱,一定要把钱藏好。杜伟铭应了。同时托村长下次再帮他买一些陶罐,家里的也不多了。
  张木匠把他要的东西做好了,2张柜子,一张杜伟铭放在了房间里,一张放在了厨房。几个箱子也都放在房间里。中间屋子摆上了新的桌子和板凳,张木匠还给他做了一个大木桶,估计是村长关照的,这下洗澡有地方洗了。还有一些薄的木板,和几个木制的小箱子和新的木勺、汤勺什么的。张木匠真的是很仔细,几乎所有的用的着的都帮他弄了。那块厚实的木板是张木匠和村长一起帮忙帮过去放在厕所那的,村长也顺便参观了一下杜伟铭的厕所,觉得非常不错,说是回家后也要照着搭一个。原来村里都是挖个土坑,大家蹲上面的,小孩什么的其实去茅厕大人都得陪着,有个下雨天什么的就只能淋雨了。杜伟铭那个厕所连屋顶都用竹子围上了,而且蚊虫什么也少了很多。杜伟铭这个厕所在一段时间内就被推广开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弄上了那个新式厕所。大家看到杜伟铭就更和蔼了,这个是后话了。
  杜伟铭拿了50文钱给张木匠,张木匠推辞了一下,在村长的劝说下接了下来,笑呵呵的离开了。望着崭新的家具,杜伟铭总算有点家的感觉了。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家一点一点的改变着,这是他的劳动成果啊。
   



9、橄榄油、橄榄皂
 
  山上的橄榄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杜伟铭因此也变的更加的忙碌了。几乎每天都要上山采橄榄,采回来的橄榄,一小部分做了橄榄菜和甜泽橄榄,准备卖给天香楼。杜伟铭看着家里的大堆橄榄犯了难,这么多,一时三刻也吃不完,坏了可就浪费了。
  杜伟铭想到了可以用橄榄来榨油,那不就是橄榄油了吗,这可比猪油强多了,作为一个现代人,猪油是真的吃不太习惯。对于怎么榨油,杜伟铭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他大学主修的是化学,对于这个有着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却没有,算了,试试呗。
  先把橄榄挑选出果实大、色泽好的,简单清洗后去核,放在屋外晾晒。这道工序用了他几天的时间,等橄榄几乎摸上去没什么水分了,就将橄榄切碎,切得如同绿豆大小,然后先放进锅里进行翻炒,这个其实很讲究功夫,因为火不能太大,当然小了也不行,然后要不停的翻炒,并且要翻炒均匀,防止炒焦或外焦里生。等这个工序完成,杜伟铭把果实放进了他用材料做成的一个高温加热蒸馏设备,因为材料有限,所以杜伟铭不能肯定这样是不是能出油。当油从管口滴下的时候,杜伟铭大呼着跳了起来。总算成功了。可是因为机器比较简陋,所以出油量不高,大约十斤橄榄能榨出两斤左右的油,剩下的橄榄渣,杜伟铭决定二次加工,又榨了一次,这次更少了,大
  约只有一斤的样子。杜伟铭把两次的橄榄油分开摆放,一个是初榨油,另外一个只能叫精榨了。
  当天晚上杜伟铭就用橄榄油给自己做了菜,吃着那香喷喷的菜,杜伟铭真的是快落泪了。这可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特级油啊。随后的日子杜伟铭就是每天在榨油,后来家里的陶罐不够用了,杜伟铭还特地去了平福镇一次,买了一批做工比较精细的罐子,还有定制了一批用陶瓷做的小瓶子,这个比陶罐贵多了,5文钱一个,杜伟铭心里计划着要怎么把这些橄榄油推销出去。记得以前姐姐太忙上火的时候,脸色老是会长痘痘,后来她的一个追求者送了一瓶XXX品牌的橄榄油给她,效果很不错。痘痘没多久就退下去了,脸上也没什么痕迹,据说那个牌子就是用的高级橄榄初榨油。杜伟铭这两天都在自己的脸上实验了那些初榨油,效果是还不错,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小孩子的皮肤,和女人的不能比。杜伟铭想着这两天送一点给村里的妇女用用,看看效果,如果可以就把这些推销到平福镇去。
  除了橄榄油,杜伟铭琢磨着也配合着做点橄榄皂。上次从镇上买的胰子自己用过,说实话和现代的肥皂没法比,去污能力还不错,但是用完以后皮肤会很干,很粗糙。肥皂这东西可比油好弄多了,以前自己也试过,就买了一袋石灰回去。 其实做肥皂要用苛性钠,这里没有什么苛性钠的,石灰的主要成分就是这个,就用石灰来代替。 
  去张木匠处请他帮忙做了10个圆形的模子,还给他形容了他想象中的肥皂盒,木制的盒子,最好要做的精巧,盒子上最好能有一些雕花的图案。张木匠答应了,说是过段时间就给他送去,心里嘀咕着,李二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
  杜伟铭准备先试验一下这个肥皂的做法。将冷水倒入大瓷碗,盐一大匙、糖一大匙放入水中拌匀。 石灰倒入水中拌匀、溶化。做这个时特别小心,石灰可是有一定的腐蚀性的。杜伟铭用衣服把自己的手裹了一层,再将适量的橄榄油放入锅中,瓷杯的水倒入油中,用勺子搅拌10…15分钟,搅拌期间加入面粉。随后倒入大瓷碗3天,可倒出,放通风的地方。半个月后第一块橄榄皂就出现了。杜伟铭试用了一下,觉得效果不错,可以说是“肌肤有弹性,洗后不紧绷”。张木匠期间也把圆形的模子和小木盒给他送了过来,杜伟铭觉得那儿小木盒做的非常不错,盒子做的还算精致,盒盖上雕着几朵花,盒子四周还有一些简单的花纹。
  杜伟铭试做了二十块橄榄皂,一方面皂盒也只有这么多,另外一方面也想试试这个肥皂的受欢迎程度。洁白的圆形肥皂,用宣纸包着,这纸是杜伟铭特地买了来包肥皂的,一块块整齐的放在小木盒中。橄榄油一瓶瓶都装在定制来的小瓷瓶中。橄榄油也装了二十瓶。杜伟铭去村长家一次,和村长说好明天一起去镇上赶集。
  杜伟铭做了一下实验,让村里的5个大婶和5个姑娘都用了自制的橄榄皂和初榨橄榄油,效果可以说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脸上有一些痘痘的,效果就特别明显了。隔壁的张大婶都说了,比镇上买的胰子好用。杜伟铭看着张大婶的皮肤好像是有点效果了。杜伟铭把初榨橄榄油留着准备卖,而那些第二次榨的精榨油就用来炒菜吃。这次山上的橄榄收了一半,还有一半还没有空去采收,等这回回来还得继续干。采收的橄榄大约榨了100斤的初榨油和50斤的精榨油。剩下的橄榄渣也没浪费,一部分伴着草给兔子和鸡吃了,他们吃的可欢快了。还有一部分和着玉米面做了饼,味道也很不错。杜伟铭把那些渣都留着,堆在中间屋里,准备等镇上回来后再想办法处理了。 




10、市场营销
 
  对于剩余的橄榄渣,杜伟铭原先还没想好怎么处理。早上他准备做几个渣饼带着路上吃,虽说这些日子他挣了些钱,但是用钱用的也快。所以还是准备带点干粮,镇上的东西也贵。在做渣饼的时候他想到了这些橄榄渣的处理办法了。把上次买的白面找了出来,用橄榄渣和白面和面,加上盐、一点点花椒,用猪油在锅里里先刷了一层,白面一团团落成饼,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杜伟铭连着做了二十张饼,不同于普通的玉米烙饼,这个饼要厚一些,也小一些。杜伟铭自己吃了两张,拿了三张出来。其余的都用油纸包好了。把橄榄油、橄榄皂、还有卖给天香楼的橄榄菜和甜泽橄榄都准备好,村长也来了。杜伟铭赶紧拿出饼让村长尝尝,村长吃了赞不绝口。杜伟铭觉得
  这下应该有戏了。
  来到平福镇,杜伟铭首先村长去了天香楼。掌柜让小二把橄榄菜和甜泽橄榄都搬到厨房去,杜伟铭拉拉村长的衣服,村长就和掌柜说有样新鲜的吃食想让掌柜的尝尝,杜伟铭取出了两个渣饼,掌柜尝了一口,觉得非常新奇。不同于普通的烙饼,干而无味,这个饼有股清香,爽口而不腻,掌柜一口气就把两个饼都吃了。决定买下这个饼的制作方法,村长表示,饼的制作可以交大厨,但是这个原材料确是镇上买不到的。最后决定,原材料以每斤5文的价格卖给天香楼,制作方法就免费交给大厨。其实这个方法也没什么特殊的,村长告诉掌柜这个原材料要经过他们的特殊处理才能做饼的。说好明天把东西运过来,杜伟铭和村长就离开了。
  在来的路上,杜伟铭就和村长说好了,这个橄榄渣就由村长出面卖,每卖一斤,村长就拿一文。而且杜伟铭还和村长说了,这个是他费了很大劲才做的,所以千万不能声张。村长一开始不同意拿钱,最后还是被说服了。村长心里也乐啊。
  又去了房掌柜的店铺,杜伟铭盘算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橄榄油和橄榄皂放在房掌柜的店铺代销。房掌柜有点呆愣地看着橄榄油和橄榄皂,杜伟铭为这两个取名叫香皂和润肤油。并且和房掌柜说了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村长也在旁边说,俺婆娘用过这个东西,决定很好哦,脸上也滑多了。杜伟铭介绍说,村里有10个人已经用过这个东西,觉得效果还不错,所以想要在店里寄卖。房掌柜想了半天,答应了,但是觉得这个镇上的人都没有人用过这个东西,不知道大家肯不肯买。杜伟铭想了一个办法,首先请房掌柜在店铺门口贴一张纸,纸上写明店中有新货,对皮肤有奇效。然后又请掌柜把使用的方法和效果写在纸上,塞到放香皂的小木盒中,这就是使用说明书了。并且说了,前10位购买者可以享受促销优惠,这个促销优惠,房掌柜没听懂,解释后明白是一种吸引的手段。从来没有哪个商铺在店前面贴告示的,房掌柜觉得这个办法很新鲜,决定试试。香皂定价是30文一块,润肤油是50文一瓶,促销价为香皂20文一块,润肤油35文一瓶。只有前10位购买者可以享受特价,每位限买一套。房掌柜从中抽佣一成,并且所有的小瓷瓶也在房掌柜的店里定制。双方立了字据,各签上名字,杜伟铭就把20套香皂和润肤油留在了房掌柜的店里。
  杜伟铭随后和村长分别去买东西了。家里的棉被要换一床新的了,那床旧的棉被杜伟铭是真睡不惯。还有村长提醒要准备做两件棉衣了,再过些日子天就该冷了。杜伟铭去布店扯了些比较便宜的棉布还称了10斤棉花,回去请张大婶帮忙做两身衣服,再缝一床棉被,给些钱就行,布店里一共花了100文。杜伟铭还去买了两斤肉,好久都没吃肉了,杜伟铭想念的紧啊。关照屠夫要瘦肉多肥肉少,大家都用一种非常疑惑的眼神看着杜伟铭。以前是没办法要用肥肉熬猪油,现在杜伟铭有了橄榄油,不再需要肥肉炒菜了,当然就要瘦肉了。又花了40文买肉。随后去买了一把木犁,又是30文。还买了些白面,杜伟铭手里只有一百多文了,没敢再买东西,和村长会和后就回村了。
  第二天,村长一个人把家里的那些橄榄渣送到天香楼去了,杜伟铭没有全部都送去,送了一大半,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其余的送了一些给张大婶,告诉她怎么食用,村里人当然没钱买白面,杜伟铭就说了用玉米面来烙饼吃。剩下的杜伟铭也送给了村里的其他一些住户,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时也都挺照顾他的。村长回来后告诉杜伟铭,今天一共有三百斤,一斤5文,一共是1500文,杜伟铭给了村长300文。村长都快乐死了,一开始还不肯收,后来就一直不停的关照他有什么事都能找他商量,钱一定要小心放好之类的。送走村长,杜伟铭把剩余的一贯钱(一贯钱=1000文)和200文钱都小心的收了起来,放在床下的罐子里。杜伟铭数了一下,现在他的财产一共有一贯钱、550文。算是不小的进步了,但是离杜伟铭的预想还是有些距离。
  杜伟铭又上山把其余的橄榄都采了回来,采橄榄这件事杜伟铭还是自己去做,他也担心如果村里人都知道这个橄榄能赚钱,估计自己就没戏唱了。因为山上的东西大家都可以自由的用,所以他还是决定小心点好。等以后有条件了,就要在自家的地里种树了,这样方便,而且也不用担心了。地里的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还好杜伟铭这次只有屋前屋后两块地,村长还让他儿子过来帮忙了一天,杜伟铭两天就把地里的庄稼都收好了。白菜、土豆、白萝卜、青菜、玉米还有稻谷。杜伟铭弄玉米和稻谷这些弄了很久,毕竟不熟练。玉米粒晒干收起来,一部分要留种,稻谷晒干后,托村长舀了米,总算有白米饭可以吃了。杜伟铭的粮食都没有卖,数量都不多,留着自己吃
  也差不多了。今年的租金50斤米和300文也给送了过来,杜伟铭和村长说了,自家的3亩地他想要收回自己种了。村长一开始担心他行不行,几个月的时间,杜伟铭已经壮了不少,原来那个病恹恹的少年已经看不到踪影了,看看李二现在的身体,村长觉得问题应该不大。实在不行就找人帮忙一起种了。 




11、救还是不救
 
  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着东西。杜伟铭在这个时刻孤单的感觉就特别深刻了。前段时间因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忙着生活,忙着生计,每天就像是个陀螺不停地转着,落寞的感受还没有那么明显。毕竟每天几乎是筋疲力尽的躺在床上,哪有那时间想东想西啊。看着村子里进进出出,村里人都在准备年货,杜伟铭特别想念姐姐。不知道姐姐现在心情有没有平复,外甥现在怎么样了。。。思念在这个时刻是这么的强烈,杜伟铭忍不住落泪了。姐姐,我现在很好,很努力的生活,我一定会好好的活着,努力挣钱,也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我能回去,希望你一切安好。
  田里的活计基本停了下来,杜伟铭就在后院种了一点土豆和白菜,但是好像生长的速度不行了。山上也是几天去一次,毕竟天冷了,前两天都下雪了。杜伟铭这段时间就把橄榄都晒好了,想看情况再决定橄榄的用途。箱子和润肤油的销售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过两天上镇的时候看看情况再说。杜伟铭把家里的白菜找了一部分出来,准备做点辣白菜,他看隔壁张大婶也做了2罐,好像还不错的样子,决定也试试,这个下饭还好吃。这两天都在吃白米饭,杜伟铭觉得有点奢侈了。他考察了一下,村子里平时几乎都不吃米饭的,最多情况好的像村长家也就吃点糙米饭,杜伟铭又用20斤白米换了60斤糙米放在家里。土豆萝卜什么的应该能吃到来年的春天了。问题是没什么蔬菜吃,绿叶菜。现在家里的蔬菜基本上就是土豆、白菜、萝卜、还有腌的咸菜什么的。上山有时候能采点蘑菇什么的,稍微能改善一下。杜伟铭非常想吃青菜、菠菜什么的。大棚种植肯定是没戏唱的,怎么才能在冬天搞点蔬菜吃吃呢?
  杜伟铭把家里的东西都算了一下,准备明天上镇采办过年需要的食物。家里有6只鸡,鸡蛋也有一些,还有2只肥兔子,黑木耳,菌菇什么的也晾了一些,咸菜什么都有,杜伟铭和村长说好了,和他们家一起打年糕,他只要一小部分就行。豆腐什么的他也不会做,等谁家做了,出点钱买点回来就是了。去镇上买点鱼、羊肉、牛肉、猪肉什么的就行,再买副年画,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春联啊。估摸着要采办的东西,杜伟铭从床底下翻出了550文钱,那一贯钱就不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