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道奏疏萧嵩当然看过;对于杜士仪的提请;曾经节度一方的他不得不承认这是很有见地的。至于杜士仪冠冕堂皇地提出为保政令延续;请授王翰为云州刺史;他即便知道这是杜士仪胳膊肘往里拐给自己人争福利;可他当初到河西时;就靠着裴宽和牛仙客这一对左膀右臂反败为胜;扭亏为盈;还不是对他们重用备至?然而;他深喜裴宽转任御史中丞;自己有了杜士仪这个帮手;竟是一时扭转局势;让裴光庭一连吃了两个哑巴亏;在细细一沉吟之后;他便打定了主意。
    “王子羽等人的升转调任;我自会一力主张不过;君礼你虽年轻;却办事妥当公允;此次的事情就不要推辞了。这样;工部尚书李公最近身体不好;而且他当初在太原尹任上;对你印象也不错;吏部铨选事务繁杂;他未必支撑得住;你便顶上李公那一份;多多出力”
    杜士仪本是以退为进;若萧嵩真的从善如流;将他摒弃在十铨之外;他就只能在别的地方动脑筋了;但萧嵩主动去掉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李量;他在推辞再三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倘若可以;他恨不得把李林甫排除在此次十铨之外;可那样的话李林甫就可以在人前做出委委屈屈小媳妇的样子;再凭着李林甫这么多年来jing于而兢兢业业的表象;足以⊥所有人都同情这个倒霉的吏部侍郎。
    所以;他顺水推舟地让李林甫搭上末班车;向萧嵩敲定了王翰等人的事;顺便把最后一个名额纳入囊中。
    毕竟;他举贤不避亲地在昨ri的奏疏上就已经明言了王翰与郭荃的功劳;而两人一个是张说的旧ri爱将;一个是宇文融的昔ri心腹;在外功劳不小;倘若转任必定要回朝高升;想来大多数人都会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让他们在云州再呆上一任四年。
    不等十铨的名单公布;他就径直去拜见了尚书右丞韩休。尽管他只是当年在右补阙任上给韩休打过一阵子的下手;说不上有多少交情;然而他如今乃是中书舍人知制诰;与曾经任此职多年的韩休也算是前辈后辈的关系。他在光明正大地拜访之后;也没有用什么谈诗论文之类的借口来打开话题;直截了当地把话题拉到了御史台。御史台的御史身为法吏;却多行不法;如杨万顷等人的德行更是为不少文官所鄙薄;韩休亦然。
    “彼等区区法吏;却竟然不依律法;只知道一己之私;实在是可恨得很裴中丞就任;本来颇允时望;可我听说他不ri便要转调兵部侍郎;这实在让人扼腕。崔大夫虽是文采斐然;可坐镇御史台却难以服众;若能得一强力之辈坐镇御史台;想也不会出现这么多乖张之事”
    “韩右丞所言极是。”杜士仪眼见得韩休说着便动了怒;他便将袖中一卷纸送到了韩休面前;“此为我当年省试进士及第的一个同年履历;还请韩右丞过目。”
    “嗯?”韩休有些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继而就皱起了眉头;“君礼是到我这来当说客?此次十铨你亦是其中之一;萧相国又对你信赖备至;裴中丞也是你的僚友;何至于找我?”
    “虽说是举贤不避亲;可韦十四和我既是同年僚友;旁人难免要说闲话。再者;萧相国为人;往往顺承左右举荐;未必会深究其人。裴中丞本就对韦十四颇为嘉赏;虽则不ri即将转任;但已经上书力荐;然则裴中丞在御史台资历不深;而韩右丞峭直人尽皆知;韩右丞量才而用的人;谁都会觉得名副其实。倘若韩右丞觉得这卷纸上所录功过有弄虚作假;或是其人品行才于不入法眼;那韩右丞大可当成我今ri没来过。”
    这样不动声se的奉承;即便韩休是出了名不好相与的人;不禁亦是微微欣然。他想了想便点点头道:“也罢;我会仔细看看这韦十四为官蜀中的经历。若是他真的才于德行尽皆无可挑剔;我自当力荐其入御史台”
    将那些和自己有着深切关联的人分别请托了萧嵩和韩休;杜士仪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王翰郭荃也好;韦礼也罢;他所希望他们得到的;都是不参与铨选注拟的官缺;自然只能请托别人;至于剩下的……
    既是平生第一次有机会参与铨选;他的脑海中不知不觉就闪过了当年宇文融托付给自己的那一份长长名单。在代州数年;除却用了一个孙万明为岚谷县令之外;余者都不在他的下辖;他只能暂且忍耐。而这一次铨选的机会;他就可以把jing力放在这些看似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身上了

第七百零八章 一身承阖族之重
    在铨选用裴光庭的循资格之法之前;所谓开铨;也就是主持铨选的官员可以出尚书省吏部与人接触;是在三月三十ri。然而开元二十年初;裴光庭奏请;开铨的ri期被提早到了正月。所以;开元二十年铨注的时限;也就得在开元二十一年初上元节的大假之后立刻进行;和科场省试的时间竟是正好重合。抓住这一点的萧嵩自是再次在朝堂大加抨击;奈何裴光庭还病在家里;竟是反驳不能。
    好在这一年主持省试的不再是考功员外郎;而是礼部侍郎;总算让原本就忙到脚不沾地的吏部得以喘一口气。可是;因为天子要巡幸北都太原府;而后腊月回长安;故而从上到下再次忙了个倒仰。
    十铨由萧嵩报请天子钦定;但因为正值年末;又要转迁长安;故而并未对外公布到底是谁;只有萧嵩和杜士仪这两个当事者知道。
    自从当年邀约王容一块前往蜀中之后;杜士仪就不曾一个人孤零零度过新年;可这一次妻子和新出生的女儿尚在云州;他身边只有儿子杜广元;还要随驾北都;自是不得不将儿子暂时托付给了永丰里崔家代为照管。而由于长子崔承训和幼!子崔椅都已经出仕;赵国夫人和崔五娘这几年也是长安洛阳两头住;知道天子巡幸北都之后就不会回洛阳;而是直接经由潼关回长安;她们母女俩于脆带着杜广元以及崔家其他孩子们早早坐上了牛车;从洛阳缓缓西行前往长安。
    等到随驾太原的杜士仪跟着行程缓慢的天子一行回到长安时;已经是腊月底的事情了。好在天子也知道这样长安洛阳再加上太原来回折腾;百官都疲惫不堪;因此大手一挥便给百官轮流放了假。尽管杜士仪这个中书舍人脱不开身;只能和张九龄轮休;可总算是喘了一口气。等到除夕这一ri;知道他一个人携子寂寞;平康坊崔宅赵国夫人又相邀他过去和杜广元团聚过年;最后父子俩索xing在崔宅借住了一个晚上。
    正月初一一大早;他便带着装束一新的儿子离开崔宅回家;预备前往岳父王元宝以及城外朱坡山第杜思温处拜年。在别人家守岁;有些人兴许会不乐意;但对小孩子来说;确实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崔家兄弟多人口多;小孩子就更不少了;杜广元在云州时还见过自己的两个表哥表姐;这次又和只比自己大一丁点崔俭玄和杜十三娘的次子崔朋混熟了;自然更是玩得难舍难分。此刻坐在父亲前头乘马而回;杜广元仍然有些恋恋不舍。
    “阿爷;阿爷;什么时候请崔家朋表兄到家里来玩耍好不好?”
    “才让你疯玩了这么多天;这就又惦记上了?你阿娘开就要回来了;那时候家里有了女主人;下帖邀人就行了。”可不等儿子欢呼雀跃;杜士仪便笑眯眯地说道;“不过;广元;你这些天的功课做得如何?要知道;你阿娘可不像你阿爷我这么好说话”
    一听到功课;杜广元那张小脸立刻比苦瓜还苦。他没敢回头和父亲去磨嘴皮子;要知道父亲常常是向着他的;可母亲却根本没得商量可打;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头赶紧去补上那些该写的字于是;他只顾着扭来扭去想着如何应付母亲而发愁;甚至连原本打算向父亲讨要点过节的小玩意都忘了。
    而等到杜士仪在自家门前下马时;门上就禀报了另外一个消息。
    “郎主;杜二十一郎从江南回来;已经到洛阳了。”
    杜黯之在江南一连两任;政绩都还不错;倘若不是此次杜孚去世;其作为儿子不得不丁忧守孝;下一任应该能够跨上大大一步。想到这一年一度的正旦佳节;别人家都在欢喜过年;而乐城坊杜孚家中还不知道怎样愁云惨雾;杜士仪想了一想;进门之后就叫来了赤毕问道:“之前给叔母的年礼;送的是什么
    赤毕乃是崔家旧仆;昨天杜士仪本要带他一块去永丰里崔家的;却被他婉拒。留守家里的他听出了杜士仪的言下之意;当即爽快地说道:“依照郎主吩咐;乐城坊杜家既是主人新丧;送礼的时候要不失优厚;又得符合丧家所用。所以;送的是十斤丝绵;八匹素绸;六匹细葛;文房四宝一套;此外便是金银压胜钱二十枚;虽说他们未必用得上;但想来因为家中有丧;万一需要却没有预备;也就没意思了。这些都是白娘子办的;我们男人比不上女人细心。”
    “幸好幼娘把白姜给送回来了。之前从洛阳迁回长安;秋娘病了;这一来实在是千头万绪麻烦多多。”杜士仪一想到自家上下迁回长安时人仰马翻的样子;再对比一下三省六部那大搬家;就不禁想在心里叹气。关中有天险;但却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洛阳水路方便粮食供给充足;却因为无险可守;不适合作为永久的都城。说实话;平心而论;后世元明清皆以现在的幽州为都;确实比眼下的两头折腾强。
    然而;现下的幽州虽为大都督府;也曾经是好几朝的古都;但比起汉隋皆定都的关中;仍然相差太远。更何况;现如今大唐的敌人中;最强的就是北面的突厥;西面的吐蕃;东北的契丹和奚还无伤大局。
    “等我去拜见了岳父和老叔公回来;便亲书一封;到时候你派人送去洛阳。”
    尽管王容仍在云州未回;可杜士仪带着杜广元登门拜见;仍然是喜得王元宝无可不可。事实上;女婿去岁到洛阳官拜中书舍人的时候;他是拼命按捺得意的心理;这才没有特地赶到洛阳去;连两个儿子都被自己死死压住。现如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外孙;王元宝实在是比嫡亲孙儿还要喜爱;拉着问东问西好一会儿;最终便连声吩咐道:“去把我枕头边那个匣子拿来”
    等到王容的长兄王宪亲自去后头;不多时捧了一个小小的雕漆红木匣子出来;王元宝就一把塞在杜广元手中;笑眯眯地说:“拿好;这是外祖父送给你的。”
    “这……”杜广元歪头想了想;继而便开口问道;“敢问外祖父;表兄们可也有?”
    “有;有”王元宝不由分说地点了点头;而在王宪的目视下;他和弟弟的几个儿女自是谁都不敢违逆;齐齐应声。
    杜广元虽说还聪明;但听说表兄姊们都有;他就立刻心安理得地收下了;还像模像样郑重其事深深一揖道:“外祖父;阿娘常对我说;长者赐不敢辞;外祖父的礼物我收下了。将来等我长大了;一定回赠外祖父更好的”
    这后面一句应该不是王容教的
    杜士仪被小家伙逗得不由莞尔;待到被王元宝留着用了午饭;他听出了其旁敲侧击的口气;是想为儿孙们谋一个将来;他就欣然颔首道:“等到广元他ri正式启蒙的时候;请两位内兄各挑一个聪颖的孩子来;我会延请名师为他们授课。”
    傍晚;杜士仪带着杜广元赶到了朱坡山第;拜见了杜思温这位老叔公时;已经七十有八的杜思温同样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尽管如今杜氏族学亦是在京兆颇有些名气;可各家往往讲的是家学渊源;父亲母亲甚至叔伯姑姑这样的亲长亲自教导小辈;把各自的家学一辈一一辈传扬下去;而这样教导出来的晚辈;等到了少年时;再往别家名师那儿一送;名声也好学问也好;自然也就能更胜一筹。君礼;如今杜氏子弟之中;你为年轻一辈第一人;往上头固然有看似比你官位高的;可那都只是在外任为刺史;抑或在其他寺监挂一个好听的名头。”
    十几年过去;当初jing神矍铄的杜思温;已经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人生末年。说到这里;他不由自主重重咳嗽了几声;继而方才低声说道:“朝堂的官员之中;韦氏最盛;其次是裴氏;而如崔卢李王郑等五姓七望;其实都要瞠乎其后;我京兆杜氏就更不用提了;自从杜正伦泄南杜地气;这些年人才越发凋零。要让宗族多出贤才;多出名宦;君礼;我只能寄希望于你了。我只希望;他ri你被称之为京兆公的时候;京兆杜氏能够比今ri更加繁盛兴旺”
    答应了杜思温;来ri会挑选和儿子杜广元年纪相仿的杜氏子弟;放在身边耳濡目染;杜士仪心中不禁沉甸甸的。没有杜思温的支持;他走不到今天;可身后跟着庞大的宗族;也就意味着他这个目标会很大。然而;京兆韦氏细细数来少说也有十几房;最最出名的就有九房;可京兆杜氏呢?此次他为十铨之一;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但杜思温根本都没有提;显而易见;杜思温是把希望放在今后了;而不在此刻一时一地之得失。
    上元节后十铨注拟的前一夜;杜士仪又轮到宫中当值。尽管知制诰值夜中书省;是为了以备天子夤夜召唤书写诰旨;但杜士仪当了大半年的中书舍人;这种事情一次都没遇到过;大多数时候也就是和衣而睡熬过一晚上而已。然而;这一天晚上他刚刚迷迷糊糊合上了眼睛不多久;就突然察觉到有人死命地推搡着自己。
    “杜中书;杜中书”
    惊醒过来的他见面前的人赫然是跟从自己的令史林永墨;他便揉了揉眼睛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陛下急召”林永墨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如此说了一句;见杜士仪果然也倒吸一口凉气;他便连忙提醒道;“外头已经有宦者提灯在等;杜中书还请尽快。”

第七百零九章 夤夜废太子
    深更半夜走在兴庆宫中;绝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
    在这种时候;大多数宫宇的灯都是熄灭的;而这大冷天里呼啸而过的寒风不但一阵阵往人的衣领袖子里钻;还用那恐怖的声音对人发出一次又一次的恐吓。若非引路的宦者手中提着的不是寻常的灯;而是避风的琉璃灯;只怕杜士仪早就在这凛冽寒风的夜晚失去了唯一的指路标的。
    尽管他身上裹着厚厚的大氅;脚下的鹿皮靴子还是絮了丝绵的;可从半梦半醒之中被人强拖起来;又迷迷糊糊在这宫中一通乱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东西南北的方向;心中除却疑惑之外;还有难以避免的紧张。要知道;但凡天子夤夜召见拟定诏旨的事;都不会是什么小事。而在如今这时节;李隆基又想于什么?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他终于看到前头也有蒙蒙灯光。等到走近前去;他方才发现;面前是一座看上去和洛阳宫主体建筑大相径庭的简朴宫院。宫院门前守着的是两个提灯宦者。在这严寒冬夜中;两人伫立在那儿一动不动;他原以为他们是在此相迎的;可是;当他跟着前头引路的宦者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他方才发现;他们只是纯粹的守门人而已;只不知道那僵硬的姿态是因为冷得僵了;还是因为长久以来便担任如此职责的缘故。倘若不是那眼睛还会动;简直就和雕塑无异。
    “杜中书;陛下就在其中;请您进去吧。”
    深夜见召;自有凭信;杜士仪倒不担心会出现什么林冲被蒙蔽闯入白虎堂的勾当;即便如此;在踏进正殿的时候;因为屋子里那昏黄的灯光;再借助着外头的琉璃灯;他终于看清楚了头顶的牌匾——山斋院。顾名思义;这里恐怕是天子斋戒的地方。尽管仍然对今夜被召见的原因不明就里;但当他走到门前时;还是没有迟疑地提高声音通报了一声。
    “陛下;臣中书舍人杜士仪奉诏来见。”
    “进来”
    只从这言简意赅的两个字;杜士仪就听出了李隆基蕴含的怒气;等到进了屋子;他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登基二十余年;现如今已经年近五旬的李隆基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英气勃勃壮健魁梧了。他的两鬓已经不可避免地渐渐生出了白发;额头上一条条横纹更是无论白天黑夜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