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坠毁带来的损失。
当然,造一些轻便的,功能并不复杂的热气球偶尔用来做侦察或者其它军事用途,倒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艘撒传单的飞艇功能极为简单,南朝就能生产,一次性用途,靠风向和简单的脚踏动力行进,气艇上之勇士乃是待罪死囚,人是个孝子,为了父母拿一笔抚恤金自愿赴死,他割断绳索洒下传单之后,飞艇随风而去,飘到哪里,如何坠落,他是生是死,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轰”一声巨响,东城城门慢慢仆倒,随即悠长雄壮的号角声响起,立时杀声震天,密密麻麻的灰军装士兵从战壕中跃起,潮水般向南京城涌去,最前面的,数名战士一组,扛着木板浮桥,迎着枪林弹雨奋勇而行。
“杀!”一队赤膀刺青的凶悍汉子极为惹人注目,他们大概几百人众,跟着灰军装战士涌到城下,却并不循城门而入,选了一处本就有缝隙之墙段,飞快的甩上一道道绳索,咬着闪亮苗刀抓绳索缒城而上。
这是白老亨和他的苗刀队。在摄政王免其灭族之祸后,白老亨联络四乡族人,共七百悍卒投军,他们各个善用刀械,深山密林,如履平地,今日下天京,白老亨立了军令状,必斩将夺旗攻破金陵城墙。
“嘭嘭嘭”,城下一排排灰军装士兵就这样站直身子与城头红头巾对射,掩护苗刀队夺城。
一个个倒下,又一排排迎上,红头巾们终于被密集的弹雨压制下去,各个躲在墙垛后不敢探头,只用步枪伸出来乱射一气。也有拔出腰刀去剁那铁爪绳索的,更有许多弯着腰,飞快跑下城墙。
当数百名苗刀手涌上城头砍瓜切菜之时,也预示着太平门的失守,早无士气的红头巾立时溃败。
东门附近,杀声震天,数百上千名灰军装士兵潮水般涌进,又被占据险要各个角楼火力点射出的弹雨击倒一片,血雾漫天,呐喊声震耳欲聋。
暴雨倾洒,红头巾们的火力渐渐稀疏,那些纸壳子弹最怕受潮,又有用着几十年前泰西滑膛枪的,就更怕风雨天气。
很快,东城附近,就展开了白刃战的对决,东王杨秀清亲自督阵,其麾下亲兵精锐尽出,更有千名赤脚女兵,手持大刀长矛,猛虎般扑向涌进城中的灰军装。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与女兵拼刺刀,多多少少总有些心理障碍,毕竟叶昭没有变态到要手下士兵用活人来练刺刀,没有将手下的士兵变成禽兽,所以,冲在最前面的步枪队哗啦啦就倒下了一片,但很快,这些女兵就在寒气森森的刺刀下一个个栽倒在血泊中,女人,说到底体力不如男子,真格的上了白刃,僵持没一刻,立显劣势。
雨水血水汇聚成河,东门一带,变成了惨烈的修罗场。
第七十二章 子民
“轰轰”,金陵南面那巨大的城墙烟雾弥漫,猛地坍塌下去,却是被平远军工兵队偷偷挖掘的隧道炸药炸塌了一角。
立时,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中,密密麻麻的灰军装士兵涌上,刺刀如林,气势如虹,平远军第五镇对南城展开了异常凶猛的攻击。
红头人和灰军装汇聚成的海洋泾渭分明,到处是激烈的战斗,从高空看去,那无数红头人组成的蛊惑令人莫名生出恐惧感的赤红之海,渐渐被一波波灰色冲击波冲击的慢慢退缩,恐怖的赤潮向城内龟缩,灰色水银一点点渗入城区,渐渐的,红头攒动的城墙、角楼、民居屋顶一点点变成灰色,赤潮,向城内渐渐退去。
在太平军中任职的英国投机者啉达回国后的回忆录中,还对这场战斗记忆犹新。
“一场瓢泼大雨中,中国政府军和反抗军展开了火器时代最残酷的厮杀,我吓呆了,是的,吓呆了,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哦,上帝,可怕的中国人。”
“我毫不怀疑,中国人的军队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军队,充满了野兽的力量,就算由老人和孩童组成的反抗军,也会毫不迟疑的将手里的武器捅进敌人的身体。”
“中国政府军更加文明,更加训练有素,他们会大喊着缴械不杀,这是一种中国式的口号,代表着宽恕。当敌对一方解除武装,政府军也往往不再射杀他们,这和我以前见过的中国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下面的记录显然是述说他被俘虏之后的观感。
“我现在更加确定,中国政府军和我以前看到过的任何军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勇敢善战,神气,充满活力,有着一种强烈的自信和荣誉感,这种自豪感我只在大英帝国海军身上见到过。”
“他们通常对战俘很和气,对外国人没有那种本能的敌视,但却喜欢夸夸其谈的说在几年前他们是怎么使得英法侵略者在中国南部遭到了挫败。”
“我终于知道,他们发怒时比狮子还勇猛残酷,我亲眼见到一名强悍的战俘因为对摄政王破口大骂而被几名政府军士兵毫不犹豫的用刺刀捅进了胸膛。摄政王,是这支政府军的精神领袖和统帅,根据我的观察,摄政王对于这支军队的意义和存在感,远远大于南方的中国皇帝。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情绪,而且弥漫在这支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中,或许,这也是这支军队前进的动力。”
叶昭自然不知道啉达回国后马上撰写的这篇文章,甚至,他根本就没见到啉达这个人,战俘太多了,参加太平军的西方战俘也很有一些,叶昭又怎会去见他们?一视同仁,是南朝对待战俘的一贯政策。
此时的叶昭,策马南京城中,到处枪炮声轰鸣,第二镇三个步兵营已经逼近天王宫,一条条战报飞快的报来。
长街两旁的店铺,平远军士兵挨户进入肃清敌寇,初始百姓吓得要死,但渐渐的,发现这些军人果然并不伤害他们,态度虽说不上客气,甚至遇到漂亮女子还调戏几句,但绝对不会动手打骂,更不抢掠财物,于是一些胆子大的百姓就偷偷探出了头,好奇的看热闹。
马蹄轻响,走在这六朝古都街头,叶昭心中莫名的涌出了朝圣的感觉,南京,见证了多少汉族政权的兴衰?很多时候,叶昭觉得,南京才算是真正的汉都,虽然南京少龙虎之气,难立大一统王朝,但那种莺歌燕舞、纸醉金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人的文明,实际上,有懒散的小市民生活,才说明这是个文明社会,只是很多时候,汉人生不逢时,冷兵器时代,灿烂的文明永远抵抗不住蛮族的铁蹄。
一队马兵从远方匆匆而来,打断了叶昭的思绪。
见王爷麾盖仪仗,身遭数不清的侍卫,骑兵纷纷下马,最前面一位是名女军官,灰色军装,绑腿布鞋,脸庞黑黝黝的,倒也英气勃勃。
“标下第六镇女兵营管带周秀英参见王爷!”女军官单膝跪下请安。
大刀秀姑娘?叶昭一怔,倒真是久仰大名了,只是一直未曾得见,笑道:“起来吧,急匆匆的,这是去哪儿啊?”
周秀英恭恭敬敬道:“回王爷话,听人传信,找到了我后母,标下得爵爷恩令,这就过去看看。”
“哦?可有你父亲的消息?”叶昭微有关切,周立春、刘丽川等给叶昭的观感,可比洪秀全之流强了太多。
周秀英脸上闪过一丝黯然,说:“谢王爷关心,标下还没寻到家父。”
叶昭微微点头,说:“不需担心,周将军定然平安无恙。”
周秀英一呆,忙道:“不敢,王爷折杀标下和家父了!王爷吉言,定能庇佑家父!”
正说话,旁边石狮子台阶上,木门敞开,几名平远军战士见到王爷仪仗就在外面,一个个立时昂首挺胸站得钉子般笔直,走过去给王爷请安他们自不够格,是以抖索精神,能被王爷看上几眼也是好的。
周秀英指了指小院,禀道:“王爷,外面雨大!这就是标下罪父之家,请王爷避雨。”
其实现在小雨稀稀拉拉,天色渐明,不似刚才大块大块的黑云翻滚,压的人好似气都透不上来。

()好看的txt电子书
叶昭摇了摇马鞭,说道:“不必了,你快去吧。”
“喳!”周秀英倒退几步,转身进了小院。
叶昭打量着这条长街,古韵十足,石板路,不远处拱形如虹的人间鹊桥,绿柳如茵,正是楼榭清雅,堤岸垂柳,水中海棠,江南风月。
“报!报王爷!伪王杨秀清被擒!”一名小校策马飞奔而来,到了近前滚落下马。
叶昭精神就是一振,东王,却真的想不到能与这历史上评价争论最为激烈的人物见上一面,雄才大略,神棍?为他辩论的阵营可说泾渭分明。
“王爷!家母一定要来给您磕头!”周秀英从那小院出来,略有些为难。
叶昭却是心中一晒,这么快就确定了后母的身份,而且坦然的接受,后世可不敢想象。
见王爷轻轻点头,周秀英才放了心,这时候侧门里,小马氏已经搀着马氏走了出来,平远军刚刚进宅时,可真把姐妹俩吓了一跳,马氏奓着胆子说了周秀英的名头,很快那些士兵就退到了院中。就在小马氏和马氏小声嘀咕,又担心这些兵卒不会去禀告,又周大哥的女儿会不会认她这个后母之际,周秀英就到了。
而且这黑黝黝的姑娘异常爽快,一年多前在书信中已经知道父亲续弦,问得名字,问了其父几个私密特征,又见到父亲笔迹,马上确认了马氏的身份,问起父亲所在,马氏却是不知。而闻得摄政王就在宅门外,马氏更说什么都要来给王爷磕头。
叶昭见到出来个大肚婆,就对身侧一名女侍卫使了个眼色,自己翻身下马,那女侍卫走上两步,扶住了马氏,免得她拜下来。
“罪妇参见王爷!”大小马氏齐齐跪下,马氏被侍卫扶住,小马氏却跪下磕头。
周秀英在旁边小声禀了两人身份,叶昭微微点头,笑笑道:“你们啊,也称不上什么罪妇,以后好生过日子就是,而且啊,周将军我神交已久,在我军中多有故人,以后我还要多多借重呢。”
至此马氏终于放下了心事,南朝官军,果然如传闻一般,不杀百姓,不骚扰妇孺,摄政王,竟然这般和气,虽不敢向他看去,但声音入耳,令人如沐春风,听着心里就舒服极了。
小马氏不知道怎么眼圈就红了,跪下,用力在石板上磕了几个头,一字字道:“罪妇代蒙难亲族三十余口谢王爷,王爷还天道昭昭,消了他们恨意,从此九泉之下,亦得安宁!罪妇全族来世衔草结环,也必报王爷大恩!”额头渗出鲜血,兀自不觉。
叶昭心里轻轻叹口气,柔声道:“好了,还是那句话,以后好生过日子,总不会再遭受如此苦难。”
“有王爷庇护,罪妇等永沐王恩!”小马氏又用力磕头,马氏也难受起来,抹着泪,非要跪下去。
而这时那些探头探脑的百姓也都慢慢走了出来,远远的跪下,也不说话,只是磕头。
“王爷圣明!”远远的一名文士一边磕头,一边大声的喊着。
“王爷圣明!”
“王爷圣明!”
王爷圣明声立时此起彼伏,百姓们磕着头,大声的抒发自己此刻的情绪,有的,本就与长毛仇深似海,有的,感念王爷天军入城竟然秋毫无犯,正如王爷在雪片传单上所说,南京百姓,皆摄政王之子民,皆有摄政王庇佑。
摄政王庇佑?这些百姓此刻都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情绪中,这位传说中战无不胜的战神,从此就是庇佑他们之君王,庇佑他们远离战争远离灾祸。统领数十万甲兵,强悍到近乎天下无敌的传说,此刻真真切切站在他们身边,令他们第一次升起有人保护的感觉。
这种感觉,难以言说,难以言表,只想用力的磕头来宣泄,来感恩。
第七十三章 谁家兴废谁成败
当东王被士兵推搡从长街那边行来的时候,满街跪伏的百姓立时鸦雀无声。
就在数天前,东王,毫无疑问是这座城市的主宰,是高高在上就算他们梦中都吓得噤声的神祗,而他们,则是最卑微的蝼蚁。
虎落平阳,余威犹存。
看到东王走过,跪着的男男女女大多吓得垂下了头。
东王锦袍破裂,沾满泥水,却昂首挺胸,慨然不惧,对于士兵的推搡更是满脸的冷笑。
突然,“啪”一声,一颗石子砸在了东王的脸上,东王愕然看去,一名衣衫褴褛的文人已经跳起来,大喊道:“长毛贼!你还我爹爹的命!”眼睛赤红,就向东王扑来,却被步枪兵挡住。

()好看的txt电子书
有人带了头,几名痛恨发匪的民众见到东王脸上乌青,一脸狼狈,头发披散,猛然间意识到,这再不是以前那高高在上的上帝同袍,而是跌落九重云霄,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立时,石子烂白菜泥土就向东王身上扔去,几乎是带感染的,人们群情激愤,一边丢东王石头,一边大骂着,向东王身边涌去,有叫他还自己亲人性命的,有骂长毛贼不得好死的,几百上千人突然间就好像成了狰狞的野兽,要把东王撕得粉碎的野兽。
叶昭愕然下,随即心中轻轻叹息,唉,国人有时候就是这般,这些人,未见得本来多么恨长毛贼,但一被挑动,立时就失去了理智,就好似当年北京城内的袁崇焕,京城百姓,可不就真的生啖其肉?
“嘭!”羽林卫骑队统领雷冲向天鸣枪,数百上千名侍卫、亲军、步枪手拉动枪栓,杀气扑面而来,疯狂的民众好似被泼了瓢冷水,吓得纷纷后退。
雷冲沉声喝道:“王爷口谕!国有国法,发逆贼首,自有国家法度惩处,私自加刑者,同罪论处!”
百姓们愕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茫然不知所措,怎么,宣泄对王爷的拥护对长毛的恨意还错了吗?
叶昭看着他们,轻轻一笑,心说这是第一课,以后你们还有的慢慢学的呢,自己的同胞,终究会慢慢跟自己一起,走进文明盛世的殿堂。
想想,倒真是一件快事。对于同胞鲁莽的行为,叶昭心中却满是亲切,就好像看着没长大的小孩儿,时代局限不是?
上了马,对四下拱拱手,四下百姓立时就急忙纷纷跪倒,叶昭朗声道:“父老乡亲们,伪王罪大恶极,论罪当诛,但由谁来诛?所谓各司其职,农者耕其田,匠者行其业,乱臣贼子,自有国家法度裁决,若各位觉得裁决不公,到时自可陈情达意,这是你们的权利,是我,是朝廷赋予你们的权利,现在大家可能听不懂,但慢慢你们就会明白。在广州,民众是有很多渠道向我、向朝廷陈情的。”
众百姓面面相觑,确实听不大懂,但人人都知道,好似,将来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好像很令人振奋。
大小马氏隐隐有些明白,带头又拜了下去。
“王爷圣明!”,再次此起彼伏。
对于天国诸贼逆,叶昭已经授权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虽然西方战事法庭已经成为惯例,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又比如美国和英国在南北战争中的纠纷也是由国际法庭裁决,但对中国来说,就算这种形式主义的战事法庭,也显然太过超前。
可对于天京诸王的审判,又毫无疑问是将南朝一些立国精神普及给国民的最好途径,是传递一些信息的最佳渠道。
是以叶昭在一个月前,就令李蹇臣牵头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搜集诸王罪证,依法论处,虽然只是个形式,诸王怎么处置肯定是叶昭一言堂,而且根本不会进行什么审判,更不会旷日持久的调查,怕三五七天,这些匪逆就会一个个被定罪,但对于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南国,更会使得民众接受一次印象极为深刻的“普法”教育。
东王被推到了叶昭面前,抬头,仰视这条几年前就被他以“恶龙”呼之的强仇大敌。
叶昭打量着面前这个狼狈的中年人,面相普通,身材中等,若是换身衣袍,和乡下老农无异,可就是这个人,搅动了天下风云,以天父之名,洪秀全都对之极为忌惮。
“你杀了我吧!”东王淡淡的说,甚至,已经做好了被凌迟的准备。这条恶龙,终于还是进了天京,在他那锦绣面庞,好似祥瑞团团的和气之下,东王莫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