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操与献帝-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坐?在此皇宫中,如何安心?丞相,倘若你独自一人在袁绍的冀州,你会待得自在吗?既然是个朝廷,总要有点大臣间的制衡。现在百官都是曹丞相说了算,朕上朝,还不是完全傀儡?丞相或不想落一个独裁专权之名,但实际上不也难免此名吗?”

曹操听到这里明白了,说道:“陛下是要提条件了。”

汉献帝点头:“是有一点点条件,否则,我这个皇上确实难干了。”曹操说:“陛下有何条件?”汉献帝说:“我的条件说来也简单,是想封几个人,大致平衡一下局面,使朕和丞相面子上都好看些。朕显得对朝廷有点掌控,丞相显得不那么一统天下。”曹操说:“陛下直说吧。”汉献帝说:“第一,我想封国丈伏完为太尉,顶替过去杨彪那个角色,并亲自掌控皇城宫内戍卫的虎贲军、羽林军等。”汉献帝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第二,我想封伏完的儿子伏剑为车骑将军。”曹操听着,任汉献帝往下讲。汉献帝说:“第三,封议郎赵彦为光禄大夫,这我过去在朝上提过,被丞相否了。赵彦常常当廷折丞相,丞相可能不悦,但有此人,起码朝廷不是一个声音,于朕于丞相都有好处。”曹操仍没有任何表示,听汉献帝接着往下讲。汉献帝说:“第四,原太尉杨彪自然已经被免,其大儿子杨雕也伏法被杀。这里我提名他的二儿子杨修为吏部尚书。这是一个重要职位,掌管朝廷官吏升降,但唯有这样的实权安排,才能给天下一个朝廷内有所制衡的印象。”

汉献帝说完一个停顿一下,这里又停顿一下。

曹操仍是不动声色地听任汉献帝讲下去。

汉献帝说:“第五,很简单,与朝廷无关,与朕的宫中有关。董妃被杀,朕想把芙蓉妹封为妃。就这五个条件。”曹操说:“芙蓉妹的来历想必陛下很清楚,她原本是董卓的侄孙女。”汉献帝说:“那些可以一笔抹杀。伏皇后已认其为妹,她的身份来历就是伏皇后的妹妹,姐为后,妹为妃,合乎体统。我已赐她姓伏名蓉,封妃后可称为蓉妃。”曹操略想了一下,说道:“臣要先去征徐州伐刘备,陛下所说之事回来再商议。”汉献帝说:“那朕就此罢朝了。”曹操疑惑:“罢朝?”汉献帝说:“任丞相去征伐天下,翦平海内,随意行之,然朕不扛这个虚名了。丞相若以为这个朕不好供,废立之事任由丞相。”

曹操说道:“陛下是要挟曹某?”

汉献帝悲叹一声,说道:“丞相你说,朕从来还是个小心的人,对吧?知道全凭丞相扶持,才得以坐此朝。但若一上朝就如坐针毡,还有何意义?曹丞相独揽大权,情势使然。但如果满朝臣子皆仰承丞相之鼻息,无一两个能制衡丞相的,我这个朝如何坐?丞相背个专权之名,莫非脸上好看吗?丞相这会儿无须答复朕,但明日上朝前,也就是今日子夜以前,送个回话进宫即可。倘若丞相能够宽宏大量接受朕的这几点要求,明日朕将如期上朝,而且要请丞相上奏提名上述五人的封赏,朕自会照准。丞相再请旨出兵征徐州伐刘备,朕也必准奏就是。如若朕于今日子夜前不得丞相明确回复,明日起朕就不上朝了。话就讲到这里,请丞相退朝吧。”

大殿里片刻寂静无声。

曹操忽然仰身大笑。汉献帝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看着他。

曹操笑罢说道:“陛下不过是来豪赌一把。臣猜想又是伏皇后给陛下出的主意。臣这个人从小嗜赌,出生入死千百回,赌命尚且不怕,还怕赌这个?好,陛下既然想听回话,用不着等到子夜。如若陛下好说好商量,明日照常上朝,我可能会照陛下今日所说的条件,上奏提议封伏完等人,但也可能不提。如若陛下明日不上朝,并就此罢朝,我会自行出兵去击刘备,并立刻派兵包围皇宫,而后召集百官商议废立之事。臣今日子夜之前,绝不会再往宫里递进任何其他回话。一句话,陛下若明日按时上朝,事情两可,若明日不上朝,必行废立,陛下看着办吧。”曹操说着一甩袖出了大殿。

汉献帝愣愣地看着曹操离去的背影。

曹操气势逼人地独自出了午门。他的十六抬大轿正在午门外等候,数百人的护卫部队也整齐肃立。领队的李典一个手势,轿夫立刻做出随时起轿的准备,护卫部队也一下转身做出行进队形。李典上来说:“丞相回府吧?”曹操一边上轿一边下令道:“即刻令军师郭嘉、荀攸及文武要员们到丞相府,有要事商量。”旁边早有传令将士应声答道:“得令。”就纵马前奔了。

曹操上轿,在数百精兵的护卫下回到相府。

轿子在相府大门前停下,曹操被众人侍候着下了轿。大门两边戍卫森严的将士们齐敬军礼。曹操一上台阶,新任副管家朱六在大门口迎候:“丞相,文武要员们已到齐,正在大堂恭候。”曹操略点点头,随后朱六高声呼道:“丞相回府。”大门里又有人传报:“丞相回府。”曹操径直进了大门,而后大步而行进了大堂。郭嘉、荀攸、孔融、杨刚等文官及许褚、张辽等武将早已到齐,左右站立。跟着曹操进来的李典也入武将行列。众人一声“丞相万福”,一并行礼。曹操当堂落座。曹丕依然站在曹操身后,白芍坐在一侧书记。

曹操开口道:“今日上朝,陛下给了孤一个难看。”众人有些惊愕。曹操接着说道:“刚一上朝,未及议事,陛下就说今日要和孤独对,令文武大臣全都退朝。大殿里只剩他与孤二人。然后,他对孤摊开他的阵势,说现在这个朝,都是清一色孤的人,他无法上、无法坐,他每日上朝如坐针毡,满朝大臣无有一点制衡,全是仰承孤的鼻息。然后他说,倘若如此,他就不再上朝了。”众人都十分惊愕。郭嘉、荀攸同时说道:“皇上要罢朝?”曹操接着说:“他说,若还让他每日上朝坐这个宝座,要有一些条件,接着他提出要封五个人:第一,封国丈伏完为太尉,并亲自掌控皇宫戍卫羽林军、虎贲军等;第二,封伏完的儿子伏剑为车骑将军;第三,封议郎赵彦为光禄大夫;第四,封昔日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为吏部尚书;第五,封宫里那个芙蓉妹为妃。他说,孤可以不马上答应这五个条件,但今日子夜之前,要给宫里一个回话,答应条件,他明日准时上朝,不答应,就此罢朝,任孤行废立之事。他说从此不再担这虚名。”

曹操讲完了。郭嘉说:“这岂非要挟?明知丞相要以天子之名出征刘备。想在请旨出兵前勒索一下。”荀攸说:“这是和丞相豪赌一把,想必是伏皇后背后出谋划策,要不,岂能五个条件中,两个是她伏家之人?”曹操说:“孤也当场这样对他指明。”郭嘉又问:“丞相当时如何作答?”曹操说:“孤说,等征罢徐州刘备之后再商议此事。那个陛下不松口,说若此,他从明日起就罢朝了。孤知此事不可受讹诈,但又不可就此一刀两断君臣决裂。他若真敢罢朝,我必先行废立之事,才能奉天子令征伐刘备。那就太拖了。孤当时就哈哈大笑说,我从小嗜赌,出生入死千百回,赌命都不怕,更不怕赌此。”郭嘉、荀攸插话道:“丞相说得好。”曹操接着说自己的话:“我告诉他,我今日子夜以前绝不会有任何回话递进宫里。如若陛下明日还准时上朝,事情就好商量,我有可能答应陛下条件,上奏请封这几个人,但也可能不上奏请封这几个人,事情属于两可。但他若就此罢朝,我即自行出兵征徐州伐刘备,并立刻派兵包围皇宫,而后召集百官,朝夕之间就行废立之事。”

众人听到此,都说:“丞相答得好。”孔融说道:“丞相如此回答,刚柔并济,可进可退。”杨刚说道:“孔融孔大人之见甚是有理。小人杨刚也认为如此。”

曹操看着郭嘉、荀攸:“二位军师以为如何?”

郭嘉说道:“丞相这个回答,确如方才孔大人与杨大人所说,刚柔并济,可进可退。听丞相的意思,是有可能答应他的条件,但又不能开受讹诈的先河,所以反攻为守地提出,若他明日不上朝会是什么后果,若上朝是否答应他的条件也由不得他。这就使丞相处在了比较主动的位置。现在先要估计一下,若如今日丞相所说的,不再回话,他明日会不会上朝?”曹操说:“这是底线。我不可能再退。他明日若真敢不上朝,我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废立之事,不怕得罪四方诸侯。”荀攸说:“但我估计他会上朝,因为那个陛下看来也无退路,他比丞相还赌不起。若丞相废旧立新,另扶一个天子,虽可能乱上一阵,但征伐天下仍有胜算。而他若就此和丞相掰了,那只有死路一条。况且丞相话中留了活口,明日上朝事情两可。”郭嘉接着说道:“如若断定这个陛下明日会上朝,那么就要斟酌,丞相到底答应不答应他的条件。”

曹操说:“郭军师,你的意思呢?”

郭嘉说:“丞相今日的回答,其实已经包含了可以考虑答应他的条件。你们今日独对,他与你这场豪赌,外人并不知情。明日丞相出面奏请提名,事情好像还由得丞相,而非由得他人,丞相面子不失。但对他提的条件,要有折扣地答应。也即是说,并非完全答应,也并非完全不答应。这样,依然体现朝政大事由我不由他。”曹操问:“如何打折扣?”郭嘉说:“任伏完为太尉,此事可以,职位虽高,但不给实权,虚着他就行。所谓掌控皇宫羽林军、虎贲军等戍卫,不在丞相答应的条件之列。第二,关于伏剑任车骑将军,这也可以答应,不过有了个上朝的名分,不一定有带兵的实权。第三,任赵彦为光禄大夫,此事也可以,不过是俸禄加到两千石,名义上掌管一大堆事务,说虚着他就虚着他了。第四,关于封杨彪之子杨修吏部尚书一事,断然不可,这是实权,可改封到礼部,在礼部也不可当尚书,只当一个侍郎。第五,关于芙蓉妹封妃,无关紧要,他喜欢就封吧,无关大局。”

曹操听着颔首:“郭嘉言之有理。荀攸呢?”

荀攸说道:“明日上朝,丞相开篇要讲明请旨两件事。第一件,出兵征徐州伐刘备。那陛下肯定在等丞相的第二个奏请,这出兵伐刘备与他无多大关系,也就通过了。第二件,再提封五人之事,但是为何要封这五人,丞相一定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则文武百官定会猜测,是陛下今日与你独对提出了条件,而丞相不得不答应。”曹操听到此仰身笑了,一指面前左右两班人:“你们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有汝等运筹帷幄的脑袋,孤何忧打不下天下?我上朝堂堂皇皇梳理一番,封上这几个人,给这个陛下一个坐朝的感觉,孤倒确如他所说,反而面子上好看了,不那么专权独裁了。”曹操手一挥,“就这样,明日上朝,收拾山河。”说完这话,曹操忽然灵机一动,又狡黠地一笑,指着文武两班人说道:“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加紧军事调动,摆出一个明日不请旨就立即出兵征徐州的架势,要气势足够大。另外放风出去,就说孤今日正在与亲信的文武大臣紧急会商废立之事,风声要大,一定要在今日就刮进宫里。”荀攸也机灵地一笑:“那明日这个陛下肯定比平日上朝还快,丞相到时相机而行,所说这五个已经打了折扣的条件,还可以再打折扣。”

曹操说:“正是此意。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天下的事情全在审时度势,拿捏分寸。届时,孤准备将提拔赵彦当光禄大夫这一条再打折扣去掉。”

夜晚,皇城内灯光朦胧,宫殿楼阁黑影幢幢。巡夜的太监三五一群地打着灯笼在宫殿之间走过。响起打更的声音。伏皇后的坤宁宫灯火通明。

汉献帝背着手焦灼地踱来踱去,听到更声,站住说道:“已是二更。曹操还没有任何回话递进宫来。”伏皇后坐在那里,一直看着汉献帝走来走去,这时眯眼若有所思地说道:“陛下今日和曹丞相如何独对的,可再回顾一遍。”

汉献帝一甩袖子说道:“朕就按照皇后的意思临场发挥了一下,自以为发挥得不错。我先讲了,不论什么原因,现在朝上都是仰承曹丞相鼻息的人,大臣之间没有一点制衡,我这个朝无法上。这样一个朝,于他曹丞相面子也不好看,难免一人专权之嫌。然后,我就照皇后的意思提出了那五个条件,封国丈,封伏剑,封赵彦,封杨修,最后是封芙蓉妹为妃。噢,朕在这里倒要插问一下,过去皇后一直把芙蓉妹视为眼中钉,为何这次主动提出封她为妃?”伏皇后说:“说得太好听,陛下也不信,只能如实说来。倘若现在不封芙蓉妹为妃,以后曹操再塞一个女人进宫让你封妃,你不觉得碍眼吗?早有传言,曹操想把女儿送进宫。他女儿一大堆,塞一个进来当皇妃,就是在咱们身边安一个钉子。就算陛下能容得下,我这当皇后的还容不下呢。”汉献帝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而后接着说:“我当时提完这五个条件,说若答应,就今日子夜以前给宫里回个话,我明日准时上朝,由他出面请旨出兵征徐州伐刘备,并且奏请提名封这五个人,我一并准奏就是。倘若子夜前得不到他的回话,朕明日就开始罢朝。”

伏皇后说:“请陛下再重复一遍曹操的回答。”

汉献帝说:“曹操听后哈哈大笑,说朕是与他豪赌一场,还说这肯定皇后的主意。而后他说,他从小嗜赌,出生入死千百回,命都赌了,不怕赌这个。最后给我撂下的话是,倘若我明日按时上朝,那么好说好商量,事情就两可。如果明日我不上朝,他立刻自行出兵征徐州伐刘备,而且先派兵包围皇宫,再召集文武大臣行废立之事。这些话朕已经给你说过不止一遍了。只是现在刚到二更,还未到子时。”伏皇后说:“曹操说他今日不会回话,就肯定不会回话来了。他和我们赌,底气比我们硬。”

汉献帝说:“若他今日不回话,朕明日还上朝吗?”

伏皇后说:“陛下的意思呢?”汉献帝说:“我身为天子,言必信、行必果,该说到做到。他今日不答应我的条件,我明早就豁出去不上朝了。”说完一甩袖在宫里急踱。伏皇后思忖一会儿,摇头说道:“不可。”汉献帝站住了,看着伏皇后,听她往下说。伏皇后说:“彼此豪赌,双方都要进进退退。今日陛下与他独对,提出五个条件,并告之不答应就不上朝,这是陛下之进。曹操如果一下后退,接受陛下的条件,那他就全输了。所以他说,今日绝不回话,而且说明日陛下若不上朝,他就行废立之事,这都是他的不退之意。但他同时又说,倘若陛下明日按时上朝,事情两可,他可能会上奏提名请封那五人,等于不退中有退,部分接受了陛下的条件。看来他并不愿把事情做绝。”

汉献帝说:“那皇后的意思……”

伏皇后说:“陛下明日还是上朝吧。你进了一步,再退上半步,彼此算是一个讨价还价。倘若他明日上奏请封此五人,那陛下就算胜了,有了面子。他呢,也不算太输,没丢面子。”汉献帝说:“明日上朝,倘若他没接受朕提的条件,上奏请封这五人呢?”伏皇后眯着眼阴沉地想了好一会儿:“那陛下只能是两条路,一个,认输,不得不低声下气任曹操捏着做傀儡;还有一个,就真的罢朝,任其废立。”

汉献帝十分纠结。听见宫门外一声咳嗽,而后黄福进了宫,说道:“皇上,皇后,有要事奴才不得不禀报。”汉献帝站在那里,背手问道:“何事?”黄福走近,神情严重地说道:“两条消息,一条,曹操正在连夜调兵遣将,准备明日征徐州伐刘备;另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