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仙侠传-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民兄。”他忽得从地上站起,顺手把残剑收于腰际。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小雨待身后之人上前行过礼,不觉向师兄问道。

跟小雨同来的果真是秦王李世民,他也以征询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久已未见的英气少年,小小的亭子间在他的立身处亦然是显得太过精秀,玲珑不堪重负。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异像,而睁眼看时,你们却真的在眼前。”石基便将脑中所见影像说出,而另一个未看清者不知是不是李世民。

“恭喜师兄,你居然已快达出窍期了,真是不可思议啊。”因小雨来时,见石基在沉冥中的神态,光华悬顶,鼻出白气,便怀疑他已至此种境界,但这样神速的修进,他亦是不敢相信,所以才于石基醒来时问证。

的确,柳石基将要结束元婴期,即将踏入炼气化神的境界,但刚才那种影像也只一闪的片段,残像。毕竟他还没有跨越元婴期,好比影片的预告,达至另一境界的预兆,真元力还尚不能支持神识的游历。

“我想,那还不能叫做真正神识的产生,还有一段修炼的日子哩。”石基说着,这才走下台阶,出了亭子间,热情与李世民攀谈起来,问他们是怎么碰到一处的。

这一话可就长了,先就小雨是怎样遇到李世民说起吧。

小雨这次回华山,可巧匡真人在外云游,还没回山,因此并未遇上。匡轩一年之中大约要有半年是于外漂泊游历,走访好友名川的。

当然,八位师兄一个没落,全部拜见,而且都围着这个小师弟问长问短,一点细节也不予放过。“各位师兄,你们就行行好吧,别不依不饶的,知道的我可都说啦,你们也该对我说些什么吧。”小雨指的当然是他最关心的华山斗剑一事了。

上文第一卷里就有提到,云中闲共有十个弟子,除石基和雨沬外,前八个弟子依长幼的顺序分别是金星、木羽、水生、火焱、土齐、风离、雷坎、冰啸、雪寒。

这八个弟子个个道艺超群过人,性格迥异,但全都总汇了一点:好斗。这里面要数二师兄木羽对雨师弟最好,一边护着师弟,一边道:“你这次回山是为华山斗剑一事吧,告诉你啊,师尊业已和大师伯等商议妥了,日期就定在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举行。”

小雨一听心里暗喜:还有两年的时间呀,这太好了,喜豹和九师兄正好可以趁此多修炼些时日了。不过说真的,两年的时光,在修真人眼里那却是一晃即逝,是非常短暂的。

“师弟,这次九师弟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啊,我们还想着要看看他哩。”这是大师兄金星在问,他生得高大威猛,虽说是云中闲的弟子,却大有毛子棋的风范,只是黑须修面,青年英气罢了。

小雨见大师兄问他,便把石基酿造琼花酒一事说了,“走不开,正到了酒花冒鲜的关健时刻,人不在,前功尽弃可就白费了那许多的好花了。他让我代问师尊师兄们好,斗剑那天他准定是要回来的。”好一番的解说,他知道,这些个师兄们个个难缠,谁都不好惹。

一听说有花酒吃,老六红脸风离可一下就“疯”了:“有好酒喝哇,那我们都下山去江南找他去吧,正好积修外功,说不定还能和那皇帝干上一架呢。”刚才听小雨说四明山堵截斗剑一回,他就心里痒得难受,羡慕不已,且他特好酒,尤其喜鲜花酿制出的酒,纯香甘爽,喝了半梦半醒,欲醉欲仙。因此在听说九师弟酿得琼花酒后,真正是欲罢不能了,恨不得现在就飞去琼花观。

“六师弟,你可真馋,还这么视酒如命,当心师尊回来知道了又要罚你天池打坐。”这是老三水生,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儿,平日若走在大街上,没人会认为他是个道中高手。他的特技为云中飞,是匡真人十个徒儿中唯一一个可以无需用剑光,而能驭气飞行的人。

而他说的天池,便是云中闲经常于华山之巅修炼的仰天池。这老六风离因嗜酒在华山由此出名,炼得一身醉八仙,游走云端时,剑光飘乎不定,似东却西,即直又曲,所以他又被门中人称为醉光风离。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经常因酒误事,被匡真人常常罚于天池打坐,面池百日那是家常便饭。每当那时,他便会在尊师严厉的眼皮下,老老实实地修身,思过。

这也罢了,最让他痛苦难奈的是,这打坐的百日里是滴酒未得沾,这对于要每日水酒一小杯,不当神仙也不悔的他来说,真正比当了神仙不把酒还要难受十倍。

“好嘛,我只是说说而已,谁还当真要去不成啊。”他这一急,到把个众家弟兄都给说乐了。

虽说石基同他们未曾谋面,但他的名声在同门中业已是响当当,如雷贯耳了。他们都知道,这个九师弟是师尊传言的乾坤人物,将来要成就大事的。所以,在他们心目中,石基的形象俨然不觉间变得高大起来。

小雨这会回山,虽然没有看到尊师云中闲,但却也和八个师兄共温了同门之谊,尽享做师弟所能得到的一切宠爱与备至的关心,就算是特权吧,这多少弥补了他迫于十弟子的不奈。嗯,最小也不错么,什么都沾光,错了也可轻罚,嘿嘿!他总算找到了点平衡。

在山上住了将有二十天的光景,算算石基应该要用虹吸法对花酵进行第二次分离了,于是这日一早便起身,向八个师兄告辞,专门又去三公山云烟洞拜了大师伯尤楚焱道长,随即驭剑返回江南。他这回还特意把自己的左膀,那只月白母旋龟给捎上,准备带回观中去,与乌星龟成亲,结为湖下伉俪。呵呵!

第二十章 巧遇世民 两龟连理

离开华山,小雨一路向南飞去。

因并无紧急的事情,他于正常速度驭行,本想去茅山转上一圈,找小明聊一聊华山斗剑一事,后想师伯毛子棋可能也在老君洞,于是打消了此念,所以直到次日佛晓前才抵达江南。

在路过天昌关外的漓山时,他忽然想起师兄说的寻宝之洞。说是这山上还驻扎了许多的隋兵军营,便灵机一动,也要下去看个究竟,说不定他雨沬也能找到个把两件奇珍异宝哩。

“结果宝没有找到,却找到个大活人是吧。”柳石基这时突然插话,冲着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

“可不是嘛,师兄真是明肚。”小雨也嘻嘻地应道。

这时,于旁的李世民感慨万端地说道:“是啊,多亏了小雨兄弟,这回他又立了一功,不知是不是我李家欠他的哩,今生今世也还不起了。”

原来是小雨在经过一个山洞前,听到里面有打斗之声,跑进去一看,见有几个蒙面的黑衣人正跟一个青年拼杀呢。而这青年,他一眼便认出是太原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先救人要紧。而那几个蒙面人哪里是小雨的对手,还不够他一顿扫的,转眼将他们缚伏于地。因华山弟子紧尊师命,不得滥杀无辜,包括寇人贼子等,以教为先,行道为本。所以在弄清了缘由之后,便将他们全数解散,放其逃生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石基低语了一声,联想起自己潜在神识的游动,还真有这么回事啊。于是又问李世民,怎得于洞中和这些人厮杀,他们因何事要对他如此?而李世民的话,不禁又令他为之震惊。

恰原来,李世民是听说他的婶娘,也就是杨广的淑妃萱婉歆萱娘娘没了。因消息来的突然,死的蹊跷,所以尊父命,前来江都吊丧,却也是探查真实死因。

当他行至半月,快到天昌关时,天已将晚,便不想进城,打算只于关外歇宿一宿,待得天亮再进关去。正好漓山于此关不远,便即进山,找了个洁净的山洞歇息。

一夜无事,天刚擦亮,他起身正准备出洞继续赶路,才刚一露头,便碰到那几个蒙面黑衣人。起初见了他却是一愣,后有一个领头模样的冲过来,问他是不是李公子?李世民原会武艺,况男子汉大丈夫一不改名,二不更姓,怕他何来?

于是点头,问有何事?那头领听说,不禁又挨近身前,问他把乾镜藏到哪里去了?要他立刻交出来。“我知道他说的什么进前后退的,两句不顺,便打进洞去,他们还要杀人灭口呢。”此刻李世民一脸气愤:“真正世道不平,天下要大乱了。”

“你们没有碰到驻扎在山中的隋兵吗?”石基回想那日寻宝时,见有密集的流动岗哨守山。而且闻听李世民说到黑衣蒙面人问他乾镜一事,不禁心中一动,但好笑的是却被李世民理解成为“前进”。

“没有啊。”李世民和小雨几乎是同时回答。说完后,石基注意到小雨与他对望了一眼,那眼神似乎对刚才李世民的“前进”一说也有所反应。

要不要对李世民说明呢?石基也同样看着小雨,心里拿不定主意。忽然他由此到想起一件事来,便向李世民问及,那回他带兵路过太原,在李府逗留小住时,曾听说府上被盗的传闻,是怎么回事?

“哦,那事啊,说是我们家藏着什么上古宝镜,真正岂有此理,纯属造谣。”李世民仍是余怒未消的样子。

这时,小雨同石基互相默契地点了下头,便由石基把这上古宝镜的传说原原本本地对李唐王祥述了一遍。并且将时下正为争夺这遗失的古镜而闹得天下不平,勾心斗角,腥风不断的恶迹一一演说。

“真的有这样两面古镜?”李世民显然吃惊非常:“但这古镜的丢失跟我们李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这等的穷追不舍?”转而他恍然,似醒悟到了什么:“难道在山洞里,寻问并要弑杀我的那帮蒙面人说得是乾镜而不是‘前进’?”

石基和小雨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明确地告诉他是乾镜,而亦非“前进”。“那还有一面坤镜,有下落了吗?”李世民随意地问道。他对于得此镜便得天下一说并不认同,也不感兴趣,到是心里惦记着进宫祭吊婶娘一事。

“据说这面坤境现落在西域人的手里。”听石基说完这句话,三人都沉默了,在九曲石桥上站住,无意地望着桥下淙淙流淌的湖水,水中的鱼儿正自由自在地穿梭着。

哗啦!忽然间传来一声出水的响动,三人同时闻讯望去,便看到一只漆黑乌亮的龟儿从水里冒上头来,正是小雨豢养的那只乌星龟。

“嗨!龟女婿,你可真会挑时间,看我给你带婆娘回来啦。”雨沬大声冲它嚷嚷着,跟手将腰间紧扣住他的月白母旋龟轻轻抱起,捧到胸前对它小声道:“姑娘,去吧,你姑爷正在下面等着你呢。”

另两人被他这有趣的举动所吸引,尤其是石基,由这两龟儿,又想起与圣母对奕中棋盘上的棋子,嘴角不觉牵起一丝微笑。那月白母龟可真是雪白清亮,高昂的鸟头上,闪着银光的翎羽在晨曦中微微颤动着,简直美得跟个公主一样。

湖下的乌星龟也看到了主人手上的宝贝,嘴里迸发出坎坎地欢叫,似乎在欣喜地向另一半打招呼,邀请她下湖来。

“去吧,姑娘,你姑爷在叫你呢。”小雨又说了一遍。那月白旋龟闪动了一下晶亮的小圆眼,坎得一声似作为回应,蓦得跃起身形,一道雪白的影子就此划过湖面,转眼连那水里的乌星龟同时不见。

“别忘了给我生个龟宝宝啊。”小雨的喊声在湖面随波荡漾去,尽惹得一人咯咯地笑将起来。

三人闻听,不禁又同时转头观看,呀,她怎么来了。

第二十一章 二梅进宫 亡灵含冤

听到小雨的那声喊,亭子间后面忽然传来咯咯地笑声。

三人回过头来一看,只见清明的晨曦中,走出一个妙龄少女,一袭紫裳于晨风中轻摆,一支竹笛随身斜挎,袅袅婷婷,在水一方。

“彩逸,你怎得会在这里,刚才没见你呀?”石基奇怪地问道,彩逸的灵秀比之婉约的姐姐更让人觉得清新,那是一种自然产生出的稚气。

“我刚才在假山那儿呢,听到雨师兄在于龟儿‘拜堂成亲’,一好奇就被吸引过来啦。”她童音鸟鸟,婉转酥柔,似林中莺哥啼唱。

“这位是。。。。”世民见此女娇俏,不禁悄然问身旁的小雨。

“她是梅师妹,青城圣母门下。”小雨作了介绍,旋即又给彩逸引荐。

不想修道中人也有如此年少乖巧的女娃,李世民万分惊讶地看着彩逸,常听人言,江湖异人中有那能变幻成美貌女子的,眼前这个女孩不但美而且好似仙灵一般,难道是高人幻化的杰作?

看到李世民呆呆的样子,彩逸又扑哧一声乐了:“这位李公子认为我有哪里不对么?”聪明的她一眼便看出李世民疑惑的目光。

“哦,失礼。没有,请梅姑娘不要见笑,只是听人所言,不足为证。”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听者全都明白,凡人对修道之人总是充满了好奇,甚至是仰慕,总以另一种眼光去审视和揣度。

“世民兄这次去宫中吊祭萱娘娘,是否要我陪同?”这时石基打断了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也算是给李世民解了围。

他之所以要这样问,一则知道杨广对李家的提防与成见,如果这萱娘娘死得不明,李氏来祭吊会不会对其产生怀疑和不测呢?二来却是为了古镜一事。那些截杀李世民的蒙面黑衣人这样对李家穷追不舍,不知这宝镜是否同李氏有关,说不定他们还是宫廷遣派的呢。那么他此次进宫去岂不是凶多吉少么?

总而言之,出于一种保护心理,他决定与其一起进宫去吊丧,没准还能从中获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而李世民却不知他心里所想,摇头说不必。然一旁的小雨却明白师兄的用意,但又不好明说,便灵机一动,绕了一个弯说道:“是这样,这次隋炀帝八月十五没看成琼花,对师兄定是甚为不满,所以琼花观如能派人前去吊唁也岂非不是一件缓和之举。但我觉得师兄您去不大合适,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人家又是妃子没了。”说到此,他装作不经意的朝梅彩逸看了一眼:“依我看,不如让梅师姐梅师妹同了李兄一起去,这样即可两全。”

雨沬的这两全是,有了二梅同往,即能保护李世民,又可探查到那伙蒙面人的底细,以此尚可引出古镜的下落;而在李世民听了,此两全却成了即可缓解杨广对柳石基的不快,又给了他皇家挽回的面子,此举甚妙,便当即答应。

唉!这就是传说中的误导啊,还真有雨沬的。阴差阳错,到是各得其所,各偿所愿了。

就此,决定这日午后,二梅随同李世民进宫祭吊他的婶娘,淑妃萱婉歆。

说到这淑妃,稍微要说下她跟李家的关系,为什么他们会对杨广的这个妃子那么关心和爱护呢?

这是因为李、唐两家本是亲戚,从前宫中一处,且因淑妃萱婉歆与李家眷亲相处甚密,如同姊妹,因此李世民便拜其为干娘,比婶娘关系更亲近了一层,事情就这么简单。

再说二梅,说是能去扬州的离宫玩耍,很是高兴,说实在的,名山大川见过无数,洞天福地就住其中,但这皇宫还真没仔细去拜访过呢。

而李世民此来本是心情沉重,现在却有两位如花似玉,清纯脱俗的奇女子陪同吊唁,多少减去了些许的伤痛。

于是午后时分,三人一同离观进得宫中。

那炀帝其实对淑妃萱婉歆很是钟爱,但不知为何,还没到得江都,她便暴病生亡了,哪有这种水土不服的?而且更令他郁闷已极的是,早在京城长安的前一个月时,他跟淑妃的爱女月容公主无故失踪了,连同她的奶娘一起全然不知去向,到处搜寻无果,实为罕事。

他对这个美丽的小公主可真是疼爱有加,奉若掌上明珠。因此,于全国下得诏令,谁能找到月容公主,立赏千金。

如今他听说李世民前来吊丧,而且琼花观也派了人来,觉得很是面光,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