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川家康-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这才叫天下。”

“那种认为同在一个太阳底下,也就是仅仅指日本六十州的想法,早已过时了。现在,那么多西洋船只都涌到堺港来,不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吗?”

“说得好!”秀吉道,“我也并非没有这样的想法。当初信长公许诺要把四国和中国送给秀吉,你们猜我是如何回答的?”

“哦?筑前大人是如何回答的?”

“四国、中国我不要,我要的是——大明国四百州。”说到这里,秀吉似想起了什么,大声笑了,声震屋宇。

“唉,筑前大人,您有些失态啊。”宗易苦笑。

“见笑,见笑。”经宗易一提醒,秀吉尴尬地挠挠头,又缩了缩脖子,“天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当然。趁着大明国以海防纷乱为由,拒绝与日本贸易,除了班国(西班牙)、葡国(葡萄牙)什么英吉利、尼德兰等新兴国家纷纷从天竺奔大明国而去。若我们坐视不管,无论是四百余州还是朝鲜,恐怕就要被他们瓜分殆尽了。故,筑前大人不应只以德川之流为敌,在巴掌大的地盘上争来斗去。”

蕉庵这么一说,秀吉皱起眉头,又挠了挠头。“蕉庵,你如此挑唆我,是不是为家康说话?”他不怀好意地问道。

蕉庵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正是。”

“嗯?”

“在下以为,这绝非仅仅为了家康一人,更是为了堺港人,为了天下子民,也是为了大人您……”

“对啊,是这么回事。”

“现在当是区分出大人与已故右府之差异的时候了。在右府大人之时,统一日本是头等大事。可时代已变,若大人还满足于只统一日本,不知后人会如何嘲讽您呢。他们会说:‘秀吉无非只是模仿信长公而已。’”

“蕉庵,我看你不仅是个智者,还是个敢作敢当之人啊。”

“不敢当。在下只是觉得大人还不至于为这样的话发怒,就有些……无所顾忌了。”

“蕉庵,你休要再煽动我了。”秀吉故意绷着脸责备道。可是,不大工夫,他又眯缝起眼睛,似有些扬扬自得,或许,他的心中并非完全没有此念。“蕉庵说得有理。若我真的只盯住海道六十州,后人定会认为我只是个继承右府遗志、模仿右府举手投足之人。若我只研究些茶道,倒真的有些像右府了……越来越像,是吧,宗易?”

宗易并不回答,依然仔细地擦拭着茶釜,声音悦耳。

“大人,已不能再只盯着日本这狭窄的土地上的稻米,让百姓受苦了口”蕉庵又道。

“是啊,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些。”

“说起财富来,头脑里只有稻米的那些武将,那些为了一寸土地就不要命的武将,现在几已全被大人征服了。”

“你还要煽动我?”

“煽动与大志完全是两码事。并非只有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稻米才是财富,大家都当弄清这个问题。关于此,堺港人和诸豪商的想法就要高明得多。”

“哦?”

“九州唐津的神屋从山中挖掘出无穷财富,运到天川,还让儿子学习采矿冶金之法。另,丰田中津的大贺某购进大量的西洋铁,打造刀剑,销售海外,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故,为今之计,应严厉打击乱事海盗,放眼海外,方能前途无量。”蕉庵充满热情地说道。

秀吉则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哦,哦。那怎么处理家康才是,蕉庵?”

一下被秀吉抓到要害,蕉庵却毫不畏惧。“大人您太心急了。”他微微一笑,“好不容易说到关键处,家康的事情,放在后面再说不迟。”

“话虽如此,我可老觉得是有人托你来讲这些。”

“大人猜得不假……”

“那好,你只把托你的人告诉我就是。那样,我便可以和你们高谈阔论,放眼天下了。”

“当然。既然筑前大人如此关心,那我就说了——是一个叫茶屋四郎次郎的人。”

“茶屋?”

“是。此人很有些见地,日后恐也是一个放眼看天下之人,蕉庵、宗及、宗易都甚是看重此人。”

“哦?他是怎么说的?让我不可欺家康太甚?”

“他说,莫要把石川数正折腾得太过了。”

“哦,石川伯耆……”

“大人!”

“又有何事?”

“请大人明确海外大计。”

“你怎又说起大话来了!”

“此非大话。若再拖一年,天下的土地恐会被西洋人掠夺殆尽。从天竺、暹罗到安南、吕宋、大明,他们不断扩充地盘,处处打击外出赚钱的日本人。即使只是为我海外子民撑撑腰,也比右府志向高远啊。”

“好,好,这样一来,得最大好处的还是堺港人。你们是不是想让我做你等头领?那好,若是可行,我当好好琢磨琢磨。”

“大人英明。如此一来,国内的军费就不在话下了。大人要放眼天下,举右府所不能之大业……如此,眼光也自会发生变化。”

“眼光也会变化?”

“是。如只为了狭窄的土地争斗,那些跟大人作对的人只能除掉。而一旦放眼天下,那就大可不必将这些人除去,而是为我所用。对于已故右府大人的所短,世人也有不少非议,说右府大人杀人太多了……”

“唉!”秀吉低叹了一声,眼中却一亮,“蕉庵,你们,是让我要放眼海外,为了实现大志,先不必去判断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

“正是,大人英明。”

“哦,这样一来,家康就是我难得的帮手了,是这个意思?”说到这里,秀吉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同时却心生愠怒:这帮堺港商家,把我的心思全看透了!

说起来,最近总有一抹阴影在秀吉心底挥之不去,他总是欲向世人证明自己乃是完全超越了信长的领袖,否则,人们就会说他只是个继承右府遗志、为信长公报仇、完成其未竟功业的平庸之辈,甚至是个欺世盗名之徒……无论是人才的录用、敏捷的战法,还是对于堺港的关注、大坂城的修筑,他无一不是在模仿信长公。连日来他一直苦苦恩索的问题,却被这些敏感的堺港商家道破了天机。今日蕉庵的这番话,似全都是为家康着想。

“哈哈。”秀吉又若无其事地笑了,“言之有理。家康的确善于玩弄手腕,把你们这些人全部笼络起来,共对秀吉啊。”

与其说秀吉足在挖苦众人,不如说是秀吉洞察了他们的心思,这是他惯用的先发制人之策。一听这话,纳屋蕉庵的脸一下子绷了起来。“大人!”

“怎么,让我说中了?心虚了?”

“何虚之有!难道大人真的认为,我等乃是受了家康之托来跟大人作对的小人?”

“那还能怎么解释?”

“我等从来都没有想过让大人和家康对立。我们想的是日本国的未来,唯此而已。”

“哦,又说大话了,蕉庵……”

“正是。若总拘于小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不信,大人可在平定日本之后,立刻清查国内财富,答案将不言自明。设若……”

说到这里,不知是否意识到了言辞有些过激,蕉庵飞快地扫了宗易和宗及一眼。两个人只是眨巴着眼睛,平静地坐在那里,但那种眼神似是有所暗示——最好更激烈一些。

“设若……大人把海道六十余州全部平定,那么,大人以为只有六十个家臣希望每人分封一地?恐怕不止,我看起码不下三四百人。这样一来,大人如何论功行赏?南北朝时的建武中兴失败,便是相同的原因。故,大人当把眼光投向海外,从天下集中财富,而非一味谋取土地……大人当是做此种大事之人!唯如此,才最可能平稳地解决国内诸乱。家康只是此中的小小一环……若大人不想用他,而是花上若干年去打垮他……大人是不是依然有此想法?”

秀吉又笑,慌忙擦了擦鼻尖,阻拦道:“别说了,秀吉明白。”

蕉庵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想到好好的一个茶会竟成这样,实在抱歉。”

“不必道歉。你若一道歉,不知还会讲出什么来呢。秀吉已经怕了你,是吧,宗易?”

宗易并不回答。坐在一旁的宗无似乎察觉到了满座的异常气氛,深有感触地插嘴道:“在下对蕉庵方才所言甚是吃惊。”

“为何?”

“在大人面前慷概陈词,出尽风头,说什么心中只有日本国,好像有这种巨大志向的,只有蕉庵先生一人。”

“哈哈。那么,这些全是为了堺港人。这么说你当满意了,宗无?但,若没有日本国的发展,就没有堺市的繁荣,也没有我秀吉的发达啊。南洋诸国,从国王到僧侣、船夫,无一不是齐心协力到海外谋求利益,只有日本还是一盘散沙,人心不齐。若国内不能统一,即使到了海外,也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人都成为流民,谈何繁荣?”

“大人高见。”宗无强忍笑意,一本正经地点头,“现在,从日本驶向大明国、安南、吕宋等国,谋求向海外发展的日本船只,已经超过百艘。这些船,我等以为,必须都悬挂上统一的日本旗帜……请大人允许。”

此时的秀吉已经不再看众人,似要起身离座。“哦,我竟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今日就谈到这里吧。”

“是。”众人道。

秀吉站了起来,大家也跟着站了起来。

外面,朝阳已经普照大地,地上的霜更加光彩夺目。走在阳光下的秀吉已经完全变了。他表情沉重地走了一会儿,驻足回望着引以为傲的天守阁。

连地下部分计算在内一共九层的天守阁,巍峨高耸于苍穹之下,俯视着欣欣向荣的难波大道。在自己的威仪之下,此晨也同往日一样,河道中成百上千的进港和出港的船只描绘着此地的繁华。难道世人都预料到这里将会繁华?商家和平民不断从京城和堺港搬迁过来,这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京城……秀吉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天守阁,良久,道:“日本国的繁荣啊……”

蓦地冒出这么一句,秀吉似乎忘记了身后的人群,快步向本城的府邸走去。

“佐吉,速把富田左近和津田隼人叫来。”急匆匆地穿过长廊,吩咐完石田三成,秀吉早已把茶道和堺港人的事抛到了脑后。“看来必须得处理家康之事了。”

半个时辰过后,津田隼人和富田左近都来了。不待二人坐定,秀吉就探出身子,焦急道:“你们立刻到滨松走一趟。”

闻听此话,二人不禁愕然。“那么,石川伯耆那边不答应我方要求,是去回复?”富田左近问道。

二人曾经到冈崎拜望过一次家康。那还是他们二人作为秀吉使者,向家康通报议和结果之时,正巧在路上邂逅了信雄的家老泷川三郎兵卫雄利和土方勘兵卫雄久,他们同是去冈崎通报秀吉与信雄已议和的消息。石川数正上次来大坂,表面上是回礼,实则是前来交涉——最终,秀吉提出了人质的要求,数正只好悻悻而返。

“对,正是此事。趁数正还没有回复,你们俩赶紧去一趟。”

“是去催要人质?”

秀吉呵呵笑了。“你们也这么想?”

“这……”

“我向石川提出索要人质,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二人面面相觑,不明其意。无论秀吉有没有向石川提出索要人质,反正,责令数正必须派送人质的,不是别人,正是秀吉自己。

“哦。”秀吉又一次煞有介事地点头道,“既然连你们都这么想,数正定是误会我了。因此,在数正赶来之前,你们二人必须去一趟。”

“这么说,大人的意思,是根本没有索要人质?”

“是啊,我什么时候提出过?”说着,秀吉把早已写好的书函递到二人面前,“或许是我没有说清楚,故,我的意思都让人在信中写好了,你们切切为我澄清。”

“是。”

“我当时是这样说的:要是在平常,我定要索取人质。除了家康的长子,还要添上两名家老的儿子。可是,现在是为了天下黎民,不得不抛弃个人恩怨,尽快统一的时候。如是无名的小藩,不明这个道理倒还情有可原,可是像家康这样的聪明人,就不会不明事理了。因此,我想把家康的儿子收为养子,与家康同心协力统一天下。另,为了给我的养子寻几个知心伙伴,想把两家老的儿子也一并带来……或许是数正一时慌乱,把我的意思理解成索要人质了。其实,并不是要人质,而是很想把家康的儿子收为养子。你们二人再去重申一下,以免产生误解。”

二人感到莫名其妙,面面相觑。秀吉越说越像那么回事。

“怎么,你们俩还没有弄明白?唉,连你们都误解了,石川数正怎能不误会?”

“在下有一事不明。”富田左近实在忍耐不住,道,“大人与石川所说的派送人质云云,便不算了?”

“不算?!”

“当时在下也在场,大人确是那样说的……在下至今记忆犹新。”

“左近!你的耳朵长到屁股上了?”

富田左近也憋了一肚子火,顶了一句:“想必大人也看到了,我的耳朵就长在脑袋边上,比一般人的还要大些。”

“若那不只是为了好看,你就给我听仔细了!我当时说:‘我本想要你们派送人质,可是如此心胸狭窄之事,我怎做得出来?’我是这样说的,不是索要人质,而是要收养子……你听漏了我后面的话,石川数正或许也听漏了。好了,休要啰嗦!总之,你就说,我想收家康的儿子为养子就是。”

左近似乎才明白了,朝津田隼人点了点头。“在下还有一事想问大人。”

“莫要吞吞吐吐,有话只管讲。”

“在下担心德川氏坚信大人向他们提出了索要人质的要求,无论如何,石川的耳朵比我的要小一些啊。”

“哼!”

“若他们断定就是那样,正在气头上,即使现在我们寻求妥协,他们也不接受,怎生是好?若真如此,我们二人是不是一推三不知,把书函放下便回?”

“左近,若真是那样,你就坐直了身子。”

“坐直身子?”

“让石川数正来切你的腹,以证清白!哼!为了谨慎起见,我已在书函里说到,他们极有可能听错了。你当时在场,听得真真切切的。若只有数正一人听错,无端在我和家康之间挑拨离间,你认为家康能答应吗?”

“哦……”

“你记着,你的主君羽柴秀吉绝非心胸狭窄之人。若人认为这是我的妥协,你休要回来,告诉他们,要先取下石川的人头再走。”

“在下还有一事……”

“还有什么?”

富田左近老实地点点头,又向津田隼人使了个眼色。“万一我这样一说,对方真的把石川杀了,我们真拎着石川的脑袋回来?”

“蠢货!”

“大人,其实此事远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到底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在下不敢臆断,可无论是人质,还是养子,实质都一样。所以,他们一旦拒绝,我们当怎么办,这些也得考虑清楚才是。”

富田左近这么一说,津田隼人也点头赞成,因为二人甚是了解石川数正所处的困境。

秀吉突然大声斥责道:“混账!”

“这……”

“你们把我想成什么人了?尽管在你们看来,羽柴秀吉平易近人,可是在家康眼中,我乃此世上最可惧之人。你们就照我吩咐说便是。家康不敢不应。”

“这……这些我们自然心里有数。可是,作为使者,一旦遇到意外,若没有准备,可能有辱使命……我们担心这些。”

“担心个屁!”秀吉义大声斥责,“万一被拒绝,你们就放声大笑,说秀吉一直把家康看作是可以倾谈之人,没想到大错特错。早知家康是那样一个傻瓜,还谈判什么?收养子结亲戚之类的打算,即使主公同意,你们还不答应呢!这样说完,你们就踢翻酒席,抬脚走人。明白了吧?”

富田左近微微一笑,回头看了看津田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