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川家康-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蘖模诒Q丁4说赌耸侵比械谋钢械叮汕嘟醮渭蛟欤赏壅茏拥暮谔锍ふ

擦拭完毕,宗矩举起刀,时不时侧耳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

半个时辰静静过去。

“出来吧,信十郎。”又右卫门高举长刀,以完全不同于先前的粗暴声音,对着隔扇外大喊一声,“不愧亦为父亲的弟子,竟看穿了我的心思。任你如何精心准备,还是有所疏忽。我乃将军幕宾,岂能痴坐在此处等着受死?”

话音刚落,外间隔扇“哗”地被打开。不只是信十郎一人,他左右还有两人手持长枪,另有三个人在廊下,皆持刀怒视。众人围着又右卫门,一步一步逼过来。

“还是让你看穿了我的盛宴啊!”信十郎拎着尖刀,脸色铁青,“在兵法上你我乃是同门,自幼亦是要好的表兄弟,但世道艰难,我也不想以这样的盛宴来迎你。”

“嘿,我何尝不是?在未看出你心向大坂之前,我无意杀你。但是,既看出你有意扰乱天下,我就不得不除掉你了。放你逃去,便是强过真田的角色。信十郎,这亦是习兵法之人的难处。得罪了。”

又右卫门再次挥舞了一下擦拭过的爱刀,缓缓举起。

但奥原信十郎纹丝不动。

“又右卫门。”

“怎的,胆怯了,信十郎?”

“非也。你难道不肯放弃取我性命的念头吗?”

“这么说,我若放你一马,你便肯放过我?”

“哈哈。”信十郎微微笑道,“在兵法上,你无疑胜我几分。否则,师父也不会把你举荐给大御所。”

“哈哈,你以为只是兵法上的缘故?不只如此,是这里的问题。”又右卫门腾出一只手,指指自己的胸膛,道,“怎的,胆怯了?若不拿出斗志来,刀便不是刀。”

信十郎脸色苍白,表情僵硬,摇了摇头,“我不会主动出手。既然是心的问题,我就更不能出手了。石舟斋之剑的极致,乃是不杀。”

“哦?”

“若主动出击,岂不成了不明道义的乱世杀人之刀?犯了这一戒条,就算到了那个世间,我也定被师父逐出门墙。且放马过来。”

“哦。”又右卫门吐了一口气,“你很聪明啊,信十郎!”

“不错,我只能采取守势,虽然还未达到‘无刀’的境界,但估计还能接住几招,这点功夫我还是有的。”

“哈哈!”又右卫门又一次大声笑道,“我已向你挑明了大事,你却二话不说就断然拒绝,我才迫不得已取你性命。哼,你们六人围住了我,却又不愿主动杀过来,究竟是何居心?”

“这全出于师父的训诫。况且,你起杀心于先,我自救于后……”

就在这一瞬,又右卫门拨开右侧年轻人的枪头,猛地跃至庭前。

“勿追!”信十郎大喝一声。

又右卫门背对芍药花,刀指着信十郎,“信十郎,你这蠢货,居然搬出先父来钝化我的斗志!”

“此言差矣,虫蚁尚且贪生,信十郎不过求得一命……”

“住嘴!你明白我的弱点,哼!还说什么不杀乃是先父境界……好,今日且放过你。你这样的把戏能骗得了世人?告辞!”

“休要追!”信十郎再次拦住了众人,“如风一般来的客人,就让他再如风一样去吧。”

从奥原的宅邸逃出之后,柳生又右卫门宗矩取道上野官道。就这样步行着去,还是从何处寻得马匹?总之,他不欲再返回了。往前走了一段,宗矩爬上一个高坡,这才回过头来。山间小路曲曲折折,掩映在层层绿叶之中,奥原的村落已看不分明了。

“唉,信十郎……”又右卫门忽念叨了一句,不知为何,平时鲜有恐惧的他,竟也小心翼翼地环视一眼四周。已没有闲暇去取斗笠了。烈日射在头顶,一只蝇虻总在鬓边嗡嗡地纠缠不休。又右卫门心不在焉将其驱走,他眼里竟忽然落下一滴泪来。

信十郎已经明确地说了,他会为师父的荣誉而死,又右卫门则将其理解为“答应进城”。

信十郎有他自己的难处,他根本无法公开答应。因为用不了数日,柳生又右卫门现身奥原村,恐怕就会传遍天下,他为何会前来拜访,原因不言自明。为了应对传言,信十郎才未为他准备酒饭,而是为他上了一桌刀枪之宴。柳生又右卫门只得把一直使用的斗笠留在那里,巧妙离去。

二人之间的默契,信十郎之兄弟和儿子皆未察觉,若非如此,他怎能进得了大坂城?即使入了城,也定会被人敬而远之,断无法接近秀赖。可是,战事之后,信十郎还能返回故里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坂崎出羽守的到来,也为此次可悲的较量增色不少。坂崎劝了,柳生也出面了,奥原丰政仍断然拒绝各方诱惑,甚至以白刃相逐将军幕宾……

“请原谅,信十郎……”又右卫门义念叨了一遍,然后朝奥原家的方向轻轻合起双掌,“太平之神似还需要一些供品。我不会让你白白失了性命。”说着,不安忽然涌上又右卫门心头。坂崎出羽在事后听到这些,会不会看出破绽?但现在实无法再返回取其性命。此事就放在以后,再作打算吧。

转过头,又右卫门不再眷恋身后。在绿叶的波涛之中,他朝着上野方向疾步而去……

第八章 钟铭风波

庆长十九年,京都。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大佛殿的开光法事说成已故太阁十七周年祭。算起来,此年的八月十八确正是秀吉公第十七个忌日。世人回想起秀吉第七个忌日时的盛况,遂对此次也充满憧憬:连秀吉公第七个忌日都举行得那般盛大隆重,此次的忌日,定是前所未见的盛典……

其实,在这期待背后,亦隐藏着莫大的不安。直到大梵钟铸成之后,这种不安方稍稍缓解。一时震动天下的洋教风波,亦渐次从百姓记忆中远去。当大久保忠邻前来捣毁教堂,大肆拘捕抗令之人时,人们恐惧之极,以为天下就要陷入大乱。可事后,人们竟发现一切如常。大钟楼建起来了,那座众议纷纷的大梵钟也运到了钟楼旁边。为了守护工程,大坂派来的武士达三千之多。为了一饱眼福,看一看大钟,大批百姓聚拢而来,武士们大声斥赶,如临大敌。

或许是因为工程某个地方存在缺陷,这尊镀金铜佛在后世的宽文二年(一六六二)因遇地动而倒塌,幕府把大佛回炉熔掉,改铸成了宽文通宝,但是梵钟却始终把威仪留存到了后世。此为后话,不言。只是据称有诅咒德川之虞的梵钟,却端端安然留到后世,这里面究竟包含着何等意味,已非凡俗之人可以参悟。总之,大梵钟高一丈四尺,口径九尺二寸,重一万四千贯,京都百姓早已等不及第十七回忌,均想前来观瞻,亦是理所当然。据云,还有些夸耀者让人伕带着香钱前来祷告。一言以蔽之,世人对巨钟的反响热烈之极。

所司代板仓胜重亦在红着眼睛赶工的片桐且元的引领下,前来观看大钟。随行的只有本阿弥光悦和茶屋之妻阿蜜,不消说,此非公开察视。

胜重一眼便明,此钟日后必带来莫大的难题。

当且元解开崭新的席子,让胜重看清韩长老撰写的铭文时,胜重慌忙把脸扭了开去,盯着本阿弥光悦道:“果然不错,真是不错啊。”

在回到所司代府邸之前,胜重表情凝重,一言不发。

本阿弥光悦也已觉察到了事态的严重。上方人众与日俱增,尽管在所司代的努力下,好歹抑制住了货价暴涨,但眼下的店铺客栈已人满为患。除了游山拜佛之人,几乎所有寺院都挤满了来路不明的浪人。

回到所司代府邸,进入胜重的客室,光悦摘下最近才戴用的宗匠头巾,擦了一把额头的汗,道:“估计涌入者有三十万之多。”

阿蜜默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交给光悦,怕是光悦在委托茶屋进行什么查访。板仓胜重瞥了一眼,也默默擦起汗来。

“这就是了……”光悦一面翻着小本子,一面喃喃道,“涌入上方的浪人约有十六七万……其中,七成由大坂提供用度。”

板仓胜重淡淡把烟丝盘拉到面前,“那是因有坂崎出羽那样的人。”

“万一发生战事,有三成人心向德川。”

“三成?老先生也太天真了。”胜重重重叹道,“我看不足二成。”

光悦认真地摇摇头,“人看眼前利益,大坂必败无疑,怎会受人拥戴?”

“不。”胜重打断了他,“老先生有所不知,世人总有赌博的兴致,总望有意外收获,正因这么想,才莽撞地一拥而上。”说着,他取出一张小纸片,递给光悦。

光悦当着阿蜜的面,默默展开纸片。虽然未明说让阿蜜也看一下,但胜重亦未显出责备的意思。

纸片上写着“真田左卫门佐幸村,五十万石”,接下来分别罗列长曾我部盛亲、后藤右兵卫、塙团右卫门、毛利胜永等人的名字。长曾我部后写着“土佐全境”,后藤后写有“三十万石”,塙团后写有“二十万石”。

本阿弥光悦撇着嘴摇了摇头,“真田充其量也就十万石,剩下的有一万石也多的了。”

胜重转道:“究竟是在尾张虚度终生,还是夺取天下?总见公终生呼喊着这一口号而战,此种嗜赌之性已深深扎根于其后的武将心中。可以说,这是总见公的遗物。老先生说呢?”

本阿弥光悦神情严肃地点头道:“在下也经常想这个问题。已故信长公曾逼着大御所去沙场厮杀,执枪去掠夺,用刀剑去侵占,领地、百姓、财宝、荣誉,都可凭借武力强取豪夺。给天下的武将灌输进这种嗜战之念的,正是信长公。”

“是呀。”板仓胜重用扇子指着纸条,道,“这种习性依然深深扎根于世人心中,正如这上面所书,这五十万石、三十万石、二十万石都是诱饵,如此一来,就给人一种印象,越是杀人越货、铤而走险之人,越能飞黄腾达,几无人对此提出怀疑。”

“不,不但敢于对此提出怀疑,并着力维护太平世道的人,即是大御所。故,可说,已故信长公和大御所几是死敌。”

“精辟!”胜重不断点头,“是啊,信长公时代的好战性情,到了太平时世之后,就变成了大敌。人的心志一旦养成习性,就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说得好。最近以来,光悦也忽地意识到,信长公夸耀武力,实际上,受害最深者乃是已故太阁……”

“哦?已故太阁?”

“是。太阁从信长公那里只学会了武力征伐,并且成了此中高手。他虽然将信长公统一天下的心愿实现了,但之后当如何,信长公却丝毫未教给他。因此,他又欲把手从高丽伸向大明国,遭到了那样的惨败,把自己也搭了进去。但这并非全是太阁的过错,原因亦在于信长公先前所辟歧途。”

“精妙啊,老先生的思虑果然深远。”

“此前光悦没有想到这些,乃是因为愚鲁。新的东西总会沦为古旧,光悦只是忽地意识到此。”

“新的东西总会沦为古旧?”

“是啊。日新月异,时日不会停留于一处,这才是天地之道啊。”

“嗯。”胜重歪头感慨了一阵子,方道,“那么,关于此次的开光,我若现在就欲令其停止,先吹出一股何样的风好呢?”

“光悦倒也看出了些眉目。”

“哦?那你快说说,有无可避免乱事的速战速决手段?”听胜重这么一说,光悦嘴角明显露出一丝嘲笑,他使劲摇了摇头。

“你是说,不能速决?”板仓胜重吃惊地问道。

本阿弥光悦依然摇头,嘲笑的皱纹加深了,“此乃信长公的亡灵和大御所进行的决战。若是速战速决,信长公就胜了。”

“哦,这话有趣。不错,这的确是信奉武力第一的信长公,和渴望天下太平的大御所的决战。”

“既如此,那就先下令中止开光仪式,再耐心等一段时日。”

“哦。”

“当然,寻常人会觉得这方法平庸无奇,认为这样一来,就会给大坂准备的机会,但光悦却不这般认为。”光悦恢复了他那有些认真过头的严肃神情,压低了声音,“首先,下令中止开光仪式,静观其变,那些心血来潮、立志入城之人就泄了气,自会重新盘算。一旦他们重新思量,事情就好办了。入城者不会再增长。我们给予他们充分的考虑时间,让他们想想,究竟何方会胜?这既是制胜的战略,亦是一种充满仁爱的关怀。”

板仓胜重似要停了呼吸,直盯着光悦的额头。

“我不妨把那些甘为丰臣氏殉葬之人视为沙中之金。他们怀着截然不同的打算,有欲为天主殉教者,也有欲出人头地者。因此,若过早追逼,恐令入城诸人狗急跳墙。”

“嗯。”

“并且,万一入城者锐减,大坂城内的主战之众也就没了主张,溃散而去。即使不能如此黑白分明,起码能看清浪人们的动向。我们的对手可是信长公啊,故更要沉住气,等为上策。”

板仓胜重这才轻轻拍膝道:“对,苍天怎会有绝人之路!”

“是。即使等一段时日,还是会发生战事。既如此,则不必急功近利。大人慢慢把他们圈起来,再让他们思量,究竟是战好,还是太平好……天下苍生不喜欢战仗。这样一来,大御所身后就有了无数拥戴的百姓,大坂城就在时日流逝中被孤立。他们肯思量,此战所失便小。”

“嘿!”胜重有力地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亦会将先生苦心禀报大御所。不错,若是行正义之师,顺应天下大势,或许真的不必着急。说实话,此前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将入大坂之人一举收拾掉。对,急不得,我们背后乃是天下苍生。”

此前始终默默倾听的阿蜜,这时突然插进嘴来:“在大坂,已有偌多豪贾察觉到战事难以避免,在暗中寻找退路了。”

“看来人们并未完全忘记战火带来的灾难啊。”

胜重附和了一句,却听阿蜜又说起一件意外的事来:“可是,也有人说,此乃大坂玩弄的谋略。”

“嗯?”

“首先,大坂城附近以及各关隘,乃兵家必争之地,但仗却打不到堺港,很多人遂逃到了堺港。但也有人说,大坂乃是有意先让众人逃过去,再趁机控制堺港。”

“哦,这么做有何好处?”

“好处是……若不事先控制堺港,待班国和葡国的援军来时,登陆就难了。更主要的是,若把富贾都集中到那里,到时好让他们多出军饷……”

本阿弥光悦沉着脸应道:“这些全是别有用心的流言,休听信。”

“可是,避免战乱的手段又在哪里?阿蜜还是觉得,千姬和淀夫人实在可怜。”

阿蜜这么一说,光悦和胜重也无话可说了。她挂心的一定不止千姬和淀夫人。阿蜜到底把亲生女儿留在了城里,她现在虽是茶屋的妻子,但心底依然对大坂本城有着难以抚平的念恋。

“阿蜜从未对先生说过谎。只要能避免战事,阿蜜什么都愿意去做。但,若战事在所难免,阿蜜只好退回去默默祈祷了。”

“我明白你的心情。”光悦责道,“因此,你才来到板仓大人面前。现在,局势还未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这要看大坂的举动。若战事已无可避免,我亦不会带你来。”

“可是,”阿蜜歪头道,“开光在即,怎能阻止得了?”

“这个嘛……”光悦约略尴尬地把视线游移到胜重身上。但胜重也是不语。他虽知必须阻止开光仪式,但究竟以何种理由阻此,还毫无头绪。大御所究竟有何计算,他也一无所知。他虽相信家康,可等待还是令人痛苦不堪。阻止开光的命令并非点燃烽燧的镝箭,而是抛给秀赖母子反省的机会。

“这并非谁都要明白的事。可你竟为何如此挂念?”看到胜重保持沉默,光悦不得不开口道。

阿蜜支吾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