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歧路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叫小儿拜投名师,还要打搅,真乃谢之不荆”孝移道:“本乃至亲,何出此言。”
  王氏道:“不用叫他妗子牵挂,我的侄儿就与我的儿子一般。”
  春宇道:“我也不肯白白的亏累姐。”谭孝移便叫德喜儿,到厨下讨一桌碟儿,送至园中,禀师爷说,今日王相公上学哩,刻下就到。又替王春宇办了酒席,才引隆吉上碧草轩来。
  王春宇见了先生,便施礼。潜斋道:“前日厚扰。”春宇道:“有慢。”又说道:“小弟是个不读书的,诸事不省,多蒙家姐夫见爱,容小儿拜投明师,我不知礼,只是磕头罢。”
  怀中摸出一个大红封袋,是贽见礼,望着师位就叩拜。潜斋那里肯受。行礼已毕,叫道:“宋隆吉,来与先生磕头。”隆吉行了礼,便与娄朴、谭绍闻一桌儿坐。
  孝移吩咐德喜儿将酒碟移在厢房,邀潜斋、春宇到厢房一坐。三人同至厢房,德喜儿斟上酒来,孝移道:“适才贤侄行礼,老弟叫什么‘宋隆吉’,我所不解。”春宇道:“因为儿女难存,生下这孩子,贱内便叫与他认个干大。本街有个宋裁缝,就认在他跟前。他干大起的名子,叫宋隆吉,到明年十二岁,烧了完锁纸,才归宗哩。”孝移道:“外父的门风叫你弄坏了。拜认干亲,外父当日是最恼的。难说一个孩子,今年姓宋,明年姓王,是何道理?我一向全不知道。你只说‘干大’这两个字,不过是人说的顺口,其实你想想这个滋味,使的使不的?”
  春宇道:“少读两句书,所以便胡闹起来。”潜斋道:“其实如今读书人,也如此胡闹的不少。”因又说道:“学生今日来上学,便是我的门人,我适才看学生身上衣服,颇觉不雅。”
  春宇道:“说起来一发惹先生见笑。贱内这两天,通像儿子上任一般,一定教我买几尺绸子,做件衣服。我说不必,贱内说:‘指头儿一个孩子,不叫他穿叫谁穿!’又教买一身估衣,就叫他干大宋裁缝做了两三天,才打扮的上学来。我是个没读书的人,每日在生意行里胡串,正人少近,正经话到不了耳朵里,也就不知什么道理。老婆子只教依着他说,我也觉他说的不是,我却强他不过。今日领教,也还是先君的恩典,有了这正经亲戚,才得听这两句正经话。我明日就送他的本身衣裳来。”说完就要起身。孝移苦留说:“今日还该你把盏。”春宇道:“晌午隆泰号请算账哩,耽误不得。姐夫一发替我罢。”
  又叫隆吉吩咐:“我今晚把你的旧衣服送来,把新衣服还捎回去。用心读书,我过几日来瞧你。”一拱而别。正是:
  身为质干服为文,尧桀只从雅俗分。
  市井小儿焉解此,趋时斗富互纷纾

第四回 孔谭二姓联姻好 周陈两学表贤良
  却说碧草轩中,一个严正的先生,三个聪明的学生,每日咿唔之声不绝。谭孝移每来学中望望,或与娄潜斋手谈一局,或闲阄一韵。
  一日潜斋说道:“几个月不见孔耘轩,心中有些渴慕。”
  孝移道:“近日也甚想他。”潜斋道:“天气甚好,你我同去望他一望。不必坐车,只从僻巷闲步,多走几个弯儿,何如?”
  孝移道:“极好。”一同起身,也不跟随小厮,曲曲弯弯,走向文昌巷来。
  见孔宅大门,掩着半扇儿,二门关着。一来他三人是夙好,二来也不料客厅院有内眷做生活,推开二门时,只见三个女眷,守着一张织布机子,卷轴过杼,接线头儿。那一个丫头,一个爨妇,见有客来,嘻嘻哈哈的跑了。那一个十来岁的姑娘,丢下线头,从容款步而去。这谭娄二人退身不迭。见女眷已回,走上厅来坐下。高声道:“耘老在家不曾?”闪屏后走出一人,见了二人道:“失迎!失迎!”为了礼,让坐,坐下道:“家兄今日不在家。南马道张类村那边相请,说是刷佣文章阴骘文注释》已成,今日算账,开发刻字匠并装订工价。”潜斋道:“久违令兄,偏偏不遇。”孝移道:“明日闲了,叫令兄回看俺罢。”潜斋指院里机子道:“府上颇称饶室,还要自己织布么?”孔缵经道:“这是家兄为舍侄女十一岁了,把家中一张旧机子整理,叫他学织布哩。搬在前院里,宽绰些,学接线头儿。不料叫客看见了。恕笑。”孝移道:“这正是可羡处。今日少有家业人家,妇女便骄惰起来。其实人家兴败,由于男人者少,由于妇人者多。譬如一家人家败了,男人之浮浪,人所共见;妇女之骄惰,没有人见。况且妇女骄惰,其坏人家,又岂在语言文字之表。像令兄这样深思远虑,就是有经济的学问。”潜斋叹口气道:“乡里有个舍亲,今日也不便提名,兄弟三个,一个秀才,两个庄农,祖上产业也极厚。这兄弟三个一个闲钱也不妄费,后来渐渐把家业弄破,外人都说他运气不好,惟有紧邻内亲知道是屋里没有道理。此便知令兄用意深远。”吃完了茶,二人要起身回去,孔缵经不肯,孝移道:“二哥但只对令兄说,明日恭候,嘱必光临。”
  二人辞归,依旧从僻巷回来。一路上这谭孝移夸道:“一个好姑娘,安详从容,不知便宜了谁家有福公婆。”潜斋道:“到明日与绍闻提了这宗媒罢?”孝移道:“没这一段福,孔兄也未必俯就。”走进胡同口,一拱而别,潜斋自回轩中。
  孝移到家,王氏叫王中媳妇赵大儿摆饭。王氏与端福也在桌上同吃。这孝移拿着箸儿,忍不住说道:“好!好!”王氏也只当夸菜儿中吃。少时又说道:“好!好!”王氏疑心道:“又是什么事儿,合了你心窝里板眼,这样夸奖?”孝移道:“等等我对你说。”孝移待绍闻吃完饭上学走讫,方对王氏道:“孔耘轩一个好姑娘,我想与端福儿说亲哩。”王氏道:“你见了不曾?”孝移道:“我今日同先生去看孔耘轩,孔耘轩不在家,那姑娘在前院机子上学织布哩。真正好模样儿,且是安详从容。”王氏道:“我也有句话要对你说,这两日你忙,我还没对你说哩。俺曲米街东头巫家,有个好闺女,他舅对我说,那遭山陕庙看戏,甬路西边一大片妇女,只显得这巫家闺女人材出众。有十一二岁了,想着提端福这宗亲事。他舅又说:‘俺姐夫闲事难管。’俺后门上有个薛家女人,针线一等,单管着替这乡宦财主人家做鞋脚,枕头面儿,镜奁儿,顺袋儿。那一日我在后门上,这薛家媳妇子拿着几对小靴儿做哩,我叫他拿过来我看看花儿,内中有一对花草极好。我问是谁家的,他说是巫家小姑娘的,花儿是自己描的,自己扎的。那鞋儿小的有样范,这脚手是不必说的。薛家媳妇子说,这闺女描鸾刺绣,出的好样儿。他家屋里女人,都会抹牌,如今老爷断的严紧,无人敢卖这牌,他家还有些旧牌,坏了一张儿,这闺女就用纸壳子照样描了一张。你说伶俐不伶俐?况且他家是个大财主,不如与他结了亲,将来有些好陪妆。”孝移见王氏说话毫无道理,正色道:“你不胡说罢,山陕庙里,岂是闺女们看戏地方?”王氏说:“他是个小孩子,有何妨?若十七八时,自然不去了。”孝移道:“女人鞋脚子,还叫人家做,是何道理?”
  王氏道:“如今大乡宦,大财主,谁家没有管做针指、洗衣裳的几家子女人,那争这巫家哩?”孝移道:“难说他家没有个丫头爨妇?”王氏道:“丫头忙着哩,单管铺毡点灯,侍奉太太姑娘们抹牌,好抽头哩。”孝移道:“居家如此调遣,富贵岂能久长?”王氏道:“单看咱家久长富贵哩!”孝移叹口气道:“咱家灵宝爷到孝移五辈了,我正怕在此哩。”王氏道:“结亲不结亲,你是当家哩,我不过闲提起这家好闺女罢了,我强你不成?”孝移道:“巫家女儿,你毕竟没见;孔家姑娘,我现今见过。还不知孔耘轩肯也不肯。”说完,往前边账房同阎相公说话去。
  到次日,孝移饭后到碧草轩,同娄潜斋候孔耘轩。不多一时,只见程嵩淑、孔耘轩齐到。跟的小厮手巾内包着七八本新书。谭娄起身相迎,让在厢房坐下。耘轩道:“昨日失候有罪,今日特邀程兄同来,正好缓颊,恕我负荆。”潜斋道:“久违渴慕,不期过访不遇。”孝移道:“端的何事公出?”程嵩淑接道:“我们见了就说话,那有工夫满口掉文,惹人肉麻!”
  耘轩道:“张类村请了个本街文昌社,大家损赀,积了三年,刻成一部《文昌阴骘文注释》版,昨日算刻字刷印的账,一家分了十部送人。谁爱印时,各备纸张自去刷樱如今带了两部,分送二公。”随取两本,放在桌上。谭娄各持一本,看完凡例、纸版,都说字刻的好。孝移道:“这‘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一句,有些古怪难解。至于印经修寺,俱是僧道家伪托之言,耘兄何信之太深?”耘轩道:“孝老说的极是,所见却拘。如把这书儿放在案头,小学生看见翻弄两遍,肚里有了先人之言,万一后来遇遗金于旷途,遭艳妇于暗室,猛然想起阴骘二字,这其中就不知救许多性命,全许多名节。岂可过为苛求?”程嵩淑道:“也说得有理。”潜斋道:“张类老一生见解,岂叫人一概抹煞。”大家俱笑。
  孝移出来,吩咐德喜儿叫厨子邓祥来,秘问道:“先生午饭是什么?”邓祥道:“素馔。”孝移叫德喜儿:“随我到家,取几味东西,晌午就在厢房待客。”原来孝移待客规矩,是泛爱的朋友,都在前厅里款待;心上密友,学内厢房款待。
  孝移回家去,潜斋问耘轩道:“耘老几位姑娘、相公?”
  耘轩道:“你岂不知,一个小儿四岁,一个小女今年十一岁了。”
  潜斋道:“令爱曾否许字?”耘轩道:“尚未。”潜斋道:“我斗胆与令爱说宗媒罢?”耘轩道:“潜老作伐,定然不错。”
  问是谁家,潜斋道:“耘老与孝移相与何如?”耘轩道:“盟心之友,连我与程老都是一样的。”潜斋道:“你二人结个朱陈何如?”耘轩道:“孝老乃丹徒名族,即在祥符也是有声望的门第,我何敢仰攀?”潜斋笑道:“这月老我做得成,你说不敢仰攀,他怕你不肯俯就。我从中主持,料二公也没什么说。”话犹未完,孝移已进门来。问道:“你两个笑什么?”
  潜斋道:“做先生的揽了一宗事体,东翁休要见责,少时告禀。”
  孝移已猜透几分,便不再问。
  少顷,摆上饭来。饭后,洗盏小酌,说些闲散话头。潜斋问孝移道:“旧日为谭兄洗尘,一般是请我坐西席,为甚的当面不言,受程嵩老的奚落哩?”孝移道:“我请先生,在我家开口,于礼不恭。”程嵩淑望孝移笑道:“闷酒难吃,闷茶也难吃。二公结姻的事,潜老已是两边说透,我一发说在当面。我不能再迟两天吃谭兄启媒的酒。”孔、谭两人同声各说道:“不敢仰攀!”潜斋哈哈大笑道:“二公各俯就些罢。”耘轩道:“到明日我的妆奁寒薄,亲家母抱怨,嵩老不可躲去,叫娄兄一人吃亏。”潜斋道:“他手中有酒盅时,也就听不见骂了。”四人鼓掌大笑。日色向晚,各带微醺。程、孔要去,送出胡同口而别。
  嗣后谭孝移怎的备酒奉恳潜斋、嵩淑作大宾;怎的叫王中买办表里首饰;自己怎的作了一纸“四六”启稿,怎的潜斋改正一二联;怎的烦账房阎相公小楷写了;怎的择定吉日同诣孔宅,孔宅盛筵相待;怎的孔耘轩亦择吉日置买经书及文房所用东西,并“四六”回启到谭宅答礼,俱不用细述。这正是:旧日已称鲍管谊,此时新订朱陈盟。
  却说孔耘轩那日在谭宅答启,至晚而归。兄弟孔缵经说道:“今日新任正学周老师来拜,说是哥的同年,等了半日不肯去。若不是婚姻大事,周老师意思还想请哥回来哩。临去时大有不胜怅然之意。”耘轩道:“明晨即去答拜。”
  原来这周老师名应房,字东宿,南阳邓州人。是铁尚书五世甥孙。当日这铁尚书二女,这周东宿是他长女四世之孙。与孔耘轩是副车同年。到京坐监,选了祥符教谕。素知孔耘轩是个正经学者,况又是同年兄弟,心中不胜渴慕。所以新任之初,即极欲拜见。不期耘轩有事,怅然而归。
  到了次日,门斗拿个年家眷弟帖儿传禀,说:“文昌巷孔爷来拜。”慌的周东宿整衣出迎,挽手而进。行礼坐下,耘轩道:“昨日年兄光降,失候有罪。”东宿道:“榜下未得识韩,昨日渴欲接晤,不期公出不遇,几乎一夕三秋。”耘轩道:“年兄高才捷足,今日已宣力王家,不似小弟这样淹蹇。”东宿道:“年兄大器晚成,将来飞腾有日,像弟这咀嚼蓿盘反觉有愧同袍。”两个叙了寒温,东宿道:“今日就在署中过午,不必说回去的话。”耘轩道:“我尚未申地主之情,况且新任事忙。”东宿道:“昨日年兄若在家时,弟已安排戴月而归,自己弟兄,不客气罢。我有堂上荆父台送的酒,你我兄弟,小酌一叙。”耘轩不便推辞,只得道:“取扰了。”
  东宿吩咐:“将碟儿摆在明伦堂后小房里,有客来拜,只说上院见大人去了,将帖儿登上号簿罢。”于是挽手到了小房。
  耘轩见碟盏多品,说道:“蓿盘固如是乎?”东宿笑说:“家伙是门斗借的,东西却是下程。他日若再请年兄,便要上‘菜根亭’上去的。”二人俱大笑了。又吩咐自己家人下酒,不用门斗伺候。说了些国子监规矩,京都的盛明气象,旅邸守候之苦,资斧短少之艰的话说。又说了些祥符县的民风士习,各大人的性情宽严。东宿忽然想起尹公他取友必端,便问到昨日新亲家谭公身上来了。这孔耘轩本来的说项情深,又兼酒带半酣,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
  东宿闻之心折首肯。饭已毕,日早西坠,作别而归,东宿挽手相送,说道:“待我新任忙迫过了,要到年兄那里快谈一夕。”
  耘轩道:“自然相邀。”一拱而别。
  东宿回至明伦堂,见一老门斗在旁,坐下问道:“这城内有一位谭乡绅,你们知道么?”老门斗答道:“这谭乡绅是萧墙街一位大财主,咱的年礼、寿礼,他都是照应的。就是学里有什么抽丰,惟有谭乡绅早早的用拜帖匣送来了。所以前任爷甚喜欢他。”东宿见门斗说话可厌,便没应答,起身向后边去了。正合着世上传的两句话道:酒逢知己千盅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到了次日,副学陈乔龄请吃迎风酒,周东宿只得过来领扰。
  两人相见行礼,分宾主坐定。东宿道:“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这陈乔龄年逾六旬,忠厚朴讷,答道:“无物可敬,休要见笑。”
  便吩咐门斗拿酒来,须臾排开酒碟,乔龄道:“我不能吃酒,只陪这一盅就要发喘哩。寅兄要自己尽量吃些。”东宿道:“弟亦不能多饮。”因问道:“寅兄在此掌教多年,学中秀才,数那一个是文行兼优的?”乔龄道:“祥符是个大县,这一等批首,也没有一定主儿。”东宿道:“品行端方,数那一个?”
  乔龄道:“他们都是守法的。况且城内大老爷多,他们也没有敢胡为的。”东宿道:“萧墙街有个谭孝移,为人如何?”乔龄道:“他在我手里膺了好几年秀才,后来拔贡出去了。我不知他别的,只知文庙里拜台、甬路、墙垣,前年雨多,都损坏了,他独力拿出百十两银子修补。我说立碑记他这宗好处,他坚执不肯。心里打算送一面匾,还没送得成。说与寅兄酌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