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十一炮 莫言-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魔道。兰老大笑着说:我结了一次婚,已经害了一个人。你何必要成为第二个受
害者? 实话告诉你,我根本就不是人,我是一匹马,一匹种马,种马是属于全体母
马的,不可能属于一匹嘎怼V致砀嘎硐律狭酥肿樱嘎砭陀Ω美肟K裕?
不是人,你也不要把自己当人,把自己当成一匹母马,你就不会生出和我结婚这样
荒唐的念头了。黄飞云用拳头捶打着胸口,痛不欲生地说:我是母马,我是母马,
我每天夜里都梦到一匹种马和我来交合,他把我的五脏六腑都掏走了……一边哭诉
着,她一边撕扯胸前的衣服,那件昂贵的裙子,哧的一声裂开了一道口子。她的手
不停地扩大着战果,几下子就把裙子从身上撕去,然后她开始撕扯胸罩,撕扯底裤,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赤身裸体。她赤身裸体地在大客厅里奔跑,嘴巴里喊叫着:我是
母马啊……我是母马……庙门外的吵嚷声把我惊醒,但黄飞云疯狂的喊叫声还在我
的耳边缭绕。我偷眼看看大和尚,他脸上痛苦的神情迅速地转换,恢复了那种安详
姿态。我刚想继续我的诉说,就听到院子里一阵喧闹。抬头往外看,只见一辆大卡
车停在了大道一侧,车上载着一车木料,有厚厚的板材,有粗大的圆木,在高高的
木材顶上,坐着十几个人。他们从车上,抬着木材,噼里啪啦地往下扔。一个险些
被车上扔下来的圆木砸在地上的男孩高声问询着:师傅师傅,你们卸木头干什么?
一个头上戴着柳条帽子的小伙子说:小孩子,快闪开,砸死可没有哭儿子的。小男
孩问: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车上的人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去吧,今天晚上在这里唱
大戏。哦,你们是要搭戏台子啊,小孩子欢快地问:唱什么戏? 一页宽大的松木板
从车顶上滑下来,车上的人惊叫着:小孩,闪开! 小男孩执拗地说:你们不告诉我
唱什么戏,我怎么能躲开? 车上的人说:好吧,告诉你,今晚上唱“肉孩成仙记”,
你可以闪开了吧? 男孩说:当然,你们告诉了我,我自然要闪开的。这个孩子,真
是古怪,车上的人说着,一根粗大的圆木,骨碌碌地滚了下来。

  那个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躲闪着,那根圆木就像活物似的追赶着他,一直到了小
庙门口才停了下来。木材上散发着一股子清新芳香的树脂味儿,向我报告着来自原
始森林的信息。嗅着清新芳香的松木气味,我就想起十几年前肉联厂里那个超生台,
心酸的往事也就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可怜的父亲把超生台当成了他的吸烟台,沉思
台,孤独台,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上边,工厂里的事情,基本上不管不问了。

  在老兰老婆死前一个月的晚上,大和尚,我父亲和我母亲在超生台上下,展开
了一次对话。

  母亲说:“你下来。”

  父亲扔下来一个燃烧未尽的烟头,说:“不可能。”

  母亲说:“你有种就在上边呆到死,永远不要下来。”

  父亲说:“我会的。”

  母亲说:“如果你下来,你就是一个王八蛋。”

  父亲说:“我不会的。”

  尽管老兰严格封锁了消息,但父亲呆在高台上发誓不再下来的事,还是在厂子
里悄悄地传开。那些天母亲丧魂落魄,一会儿气势汹汹地摔盘子砸碗,一会儿对着
镜子眼泪汗汀。我和妹妹,对这件事,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难过,甚至——实在是惭
愧,大和尚——我们还感到有几分好玩、几分骄傲。我的爹,终于又开始表现出他
独具的风采。
父亲呆在高台上发誓不再下来,但并没有发誓不再吃饭。

  因此他的一日三餐,就由我和妹妹送上去。我们第一次上高台送饭,还有些异
常的感觉,但很快就习以为常。父亲在高台上很舒适地坐着,面色沉静,不冷不热
地跟我们打着招呼。我们很想陪着他在台上吃饭,但他总是用很客气但也很同执的
态度把我们赶下来。为了让他趁热进食,我和妹妹恋恋不舍地爬下高台。我们每次
上去送饭,就把上次使用的餐具带下来。那些盘子和碗,都干干净净,根本不用洗
刷。我猜想父亲是用他的舌头把这些餐具舔干净的。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象父亲伸
出舌头舔那些餐具的情景。他在上边,有的是时间,舔舐餐具,也算是个工作。

  为了解决父亲的排泄问题,我和妹妹送上去了两个胶皮桶。

  这样,我们除了承担往上搬运食物的任务,还要承担往下搬运父亲的排泄物的
任务。我和妹妹提着便桶往台下艰难地爬行时,父亲的头一直往下探着,脸上的神
情十分不堪。父亲建议我去弄一根绳子,绳子上拴上一个铁钩子,这样他就可以把
便桶从台上顺下来,把饭篮从台下提上去,省却我和妹妹爬上爬下的艰苦劳动。当
我把父亲的想法对老兰提起时,老兰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对我说:“这事情基
本上属于你们的家事,跟你母亲商量去吧。”

  母亲坚决地反对父亲的主张。看样子她已经习惯了在高台上有个丈夫,她每天
积极工作,再也不摔盘子摔碗,和老兰有说有笑,偶尔还对我说:“小通,送饭时
别忘了给你爹送包烟上去。”

  其实即便是母亲反对,如果我们想弄条绳子,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我们不弄,
是我们不愿意。每天三次爬上高台,看看不同凡响的父亲,和不同凡响的父亲简单
交谈几句,是我和妹妹的巨大乐趣。

  老兰老婆死前二十一天早晨,我和妹妹把早饭送上去,父亲看着我们,长叹一
声,说:“孩子们,爹这辈子,真是窝囊。”

  我说:“爹,你不窝囊。你已经坚持了七天,不简单了。

  许多人说你是个圣徒,要在这高台上修炼成仙呢。“

  父亲摇摇头,苦笑一声。尽管我们每天送上去的饭食很好,父亲的胃口也不错,
以那些光可鉴人的餐具为证,但这七天里,他分明瘦了。他的胡子长长了,像刺猬
毛一样扎煞着,眼睛里布满血丝,眼角上沾着眼屎,身上散发着一股臭气。我鼻子
一酸,眼泪差点流出眼眶。我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深深自责。我说:“爹,我们马上
就把你的刮胡刀和洗脸盆子送来。”

  妹妹说:“爹,我们给你送一条被子上来,还有枕头。”

  父亲背靠着木柱子坐着,眼睛望着墙外的原野,忧伤地说:“小通,娇娇,你
们下去放把火,把爹火葬了吧。”

  我和妹妹齐声说:“爹,您千万不要这样想,如果没有您,我们活着还有什么
意思? 爹,您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我和妹妹放下饭篮子,提起胶皮桶,刚想下台,父亲用他的大爪子搓搓脸,站
起来,说:“不用了。”

  父亲提起一个胶皮桶,放在手中前后悠动几下,使胶皮桶获得惯性,然后一松
手。胶皮桶飞到围墙外边去了。

  父亲提起另一个胶皮桶,放在手中前后悠动几下,使胶皮桶获得惯性,然后一
松手。胶皮桶飞到围墙外边去了。

  父亲的举动使我大吃一惊,我预感到不幸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便猛地扑上去,
抱住了他的腿,哭着说:“爹,你可不要跳下去,你跳下去,会摔死的。”

  妹妹也扑上去抱住了父亲另一条腿,哭着说:“爹,我不要你死。”

  父亲抚摸着我们的头,脸仰着,好久才低下。他眼泪汪汪地说:“孩子们,你
们想到哪里去了? 爹怎么会跳下去呢? 爹这样的人是没有志气的。”

  父亲跟随着我们下了高台,走向办公室。路边的人用古怪的眼光看着我们。我
骂道:“看什么? 你们谁有本事就爬上高台试试。我父亲在上边呆了七天,你们如
果能呆八天,才有资格议论我的父亲,否则就闭上你们的臭嘴。”

  那些挨了我骂的人都灰溜溜地跑了。我得意地看着父亲,说:“爹,没事,你
是最优秀的。”

  父亲脸色灰白,没说什么。

  父亲跟随着我们进入办公室。老兰和母亲神色平静,连一点异常的反应也没有,
好像我们不是从高台上下来,而是从车间里、或是从厕所里回来。

  老兰说:“老罗,好消息,‘家家富’超市拖欠我们那笔款子终于还了。今后,
我们不再跟他们打交道了,这些背信弃义的家伙。”

  父亲灰着脸,说:“老兰,我辞了,这个厂长,我辞了。”

  老兰吃惊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辞? ”

  父亲坐在凳子上,低着头,过了很久,说:“我败了。”

  老兰说:“老兄,你耍什么小孩子脾气啊? 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了吗? ”

  母亲用鄙视的口吻说:“老兰,你不要理他。这人,经常自己得罪自己。”

  父亲似乎要发怒,但摇摇头,噤声了。

  老兰将一张花花绿绿的报纸扔给我的父亲,声音低沉地说:“罗通,你看看吧,
我那个三叔,撇下亿万家产,和那么多爱他的女人,在云门寺剃度出家了……”

  我父亲麻木地翻看着那张报纸。

  “我这个三叔,是个高人,奇人,”老兰感慨万端地说,“以前,我自认为很
理解他,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是个大俗人,根本不可能理解他。老罗,其实,人生
这样短暂,什么女人,钱财,名誉,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三叔算是悟透了……”

  “你也快要悟透了。”母亲用嘲讽的口吻说。

  “我爹在高台上待了七天,也悟透了。”妹妹尖利地说。

  老兰和我母亲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妹妹。过了片刻,母亲说:“小通,带着
妹妹到外边玩去,大人说话,你们不懂。”

  “我懂。”妹妹说。

  “出去! ”父亲猛拍了一下桌子,恼怒地说。

  父亲头发蓬乱,满面污垢,身上散发着一股子酸溜溜的气味。一个在高台上沉
思了七天的男人,心情不好是正常的。我拉着妹妹逃了出去。

  大和尚,您还在听我说话吗? 老兰老婆的灵堂,设在老兰家的正厅里。一张黑
色的方桌上,摆着一个看上去十分沉重的紫色骨灰盒。骨灰盒后边的墙壁上,悬挂
着死者的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头比老兰老婆的真头都要大。我
注视着那张嘴角带着苦涩微笑的脸,心中一边想着我和妹妹在她家搭伙时她对我们
的好处;一边纳闷:这样大的照片是如何照出来的呢? 那个成了我们自己人的小报
记者,举着一部长脖子相机屋里屋外地拍照。他有时弯着腰拍,有时跪在地上拍,
非常卖力,胸前印着报社名字的白色圆领衫被汗溻透,贴在脊梁上。他与我们合作
后,明显地胖了起来。他脸上的皮肤太紧,那些新增生的肉,在里边鼓胀着,两个
腮帮子,看上去很像两个气鼓鼓的小皮球。趁着他换胶卷的空当,我走到他的面前,
低声问他:“瘦马,那幅照片,为什么会那样大呢? ”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用一种内行人对外行人的轻蔑态度对我说:“放大的呗,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把你的照片放得比骆驼还要大。”

  “可是我没有照片。”

  他端起相机,对准我的脸,喀嚓一声,说:“有了。过几天我就把放大照片给
您,罗主任。”

  我妹妹从后边跑过来,嚷着:“我也要! ”

  记者把镜头对准我妹妹,喀嚓一声,说:“好了。”

  “我要和哥哥合影。”妹妹说。

  记者把镜头对准我们俩,喀嚓一声,说:“合了。”

  我很兴奋,还想跟他说点什么,但他已经转过身,抢拍镜头去了。从老兰家敞
开着的大门口,进来了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皱皱巴巴的灰色西装,里边穿一件领子
乌黑的白衬衣,脖子上系着一条用粉红色的假珍珠串成的领带。下穿一条黑裤子,
一高一低地挽着裤腿,露出脚上的紫红色袜子,橘红色的皮鞋上沾满褐色的污泥。
他外号“四大”,嘴大眼大鼻子大牙大,其实他的耳朵也很大,叫他“五大”才对
呢。“四大”腰带上别着一个“BP”机,那时候我们把“BP”机叫做“电蛐蛐”,
那时候“大哥大”还很少,方圆百里之内只老兰有一部,像块砖头,由黄豹帮他拿
着。偶尔通话,无绳无线,十分有派。那时候别说拥有“大哥大”,拥有“电蛐蛐”
也很神气。“四大”是镇长的小舅子,也是我们乡镇里最有名的建筑包工头。我们
镇的所有工程,大到修公路,小到建公厕,都由他来承包。在一般老百姓面前他耀
武扬威,但是在老兰面前他不敢,在我母亲面前他也不敢。他腋下夹着一个皮包子
站在我母亲面前,点头哈腰地说:“杨主任……”

  我母亲那时候已经是华昌总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还兼任着肉联厂
的主管会计。那天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裙装,胸前缀着一朵白色的纸花,脖子上挂着
一串洁白的珍珠项链,不施脂粉,神色肃穆,目光犀利,像一个正楷大字,像一篇
严肃的悼词,像一棵庄严的松树。

  “你来这里干什么? ”母亲说,“不是让你带人去建坟吗? ”

  “工人们正在那里土工作业。”

  “你应该盯在那里。”

  “我一直盯在那里的,”“四大”说,“兰总的事情,谁敢马虎? 但是……”

  “但是什么? ”

  “四大”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本子,翻开。说:“杨主任,土工作业马上就结
束,下一步建墓室,需要石灰三吨,青砖五千块,水泥两吨,沙子五吨,木料两立
方,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杨主任,您是不是先给批点钱? ”

  “你从我们公司赚去的钱还少吗? ”母亲不高兴地说,“建座坟墓又能用几个
钱? 还好意思来张口。先垫上,以后再结算。”

  “我哪里有钱垫? ”“四大”可怜巴巴地说,“工程款前脚结算下来,我后脚
就发给工人。我自己,是个过手的财神,一分钱也剩不下。先给批点吧,要不就误
工了。”

  “你这个家伙,真是不够意思。”母亲说着,走向东厢房。

  “四大”紧紧地跟随在后边。

  父亲冷着脸,坐在一张桌子后边。桌子上摆着一本用宣纸装订起来的大账簿,
账簿旁边摆着一个黄铜的墨盒,墨盒盖子上架着一支毛笔。不断地有人进来,奉上
数额不等的奠金和一刀或者是两刀的黄表纸。父亲收下钱和纸,登记在册。父亲身
后,有一张矮桌,肉类检疫站的小韩,蹲在那里,用一把雕刻有方孔铜钱图案的纸
凿,敲打着那些黄表纸,在纸上留下铜钱的印痕。这样的黄表纸,就是可以烧化的
纸钱。也有拿来制作成纸币样式的冥币,一沓一沓的,上边印着“冥府银行”字样
和想象出的冥王的头像。冥币面额很大,以亿元为基本单位。

  小韩抽出一张面额十亿元的,感慨地说:“印这么大额的钱,那边还不得通货
膨胀? ”

  村子里那个送来两刀黄表纸和一百元奠金的名叫马奎的老头子摇摇头,说:“
这些东西,不好使,只有用纸凿敲打过的黄表纸烧化后,才能成为阴间的钱。”

  “你怎么知道不好使? ”小韩问,“你到那边去看过吗? ”

  “俺老婆给我托过梦,说这样的钱到了那边是假币。”马奎用脚踢踢那些冥币,
说,“你们得跟兰总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