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原帝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沿中国边境扎营的、作为中国盟邦的这些野蛮人吸入中国。


第十六节 公元4世纪的大入侵;匈奴和鲜卑对中国北部的征服
  我们已经谈到过那些使匈奴遭到削弱的接连不断的分裂。自公元前3世纪起,在单于的统治下,匈奴人控制着内、外蒙古,单于驻地选择在鄂尔浑河流域。公元前44年,当一位名叫郅支的首领被对手赶出父辈之地蒙古向巴尔喀什湖地区(即今哈萨克共和国)迁徙时,匈奴中出现了第一道裂缝。于是东、西匈奴间产生了分离;在蒙古的东匈奴仍然是中国的敌人,在巴尔喀什湖和咸海草原上的西匈奴,在匈人(阿提拉的先辈们)的名称下后来成为罗马世界的敌人。
  公元48年,东匈奴帝国内部分裂;在南方的,或者说在内蒙古的8个匈奴部落,从那些仍忠于鄂尔浑地区单于的匈奴人中分裂出来。于是形成了明显的新集团:外蒙古鄂尔浑河流域的北匈奴和长城以北内蒙古的南匈奴。正如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北匈奴大约在公元155年已经被鲜卑人降服,鲜卑人是起源于蒙古东部、满洲边境的兴安岭地区的蒙古族游牧部落。如上所述,鲜卑人当时控制着从满洲边境到接近哈密和巴里坤地区之间的地带。
  接近汉末时,南匈奴(从现在起我们将专门论述南匈奴)在鲜卑人的压力之下进一步南进,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他们逃入黄河河套、鄂尔多斯草原和阿拉善附近地段,在三国时期(220—265年),他们居住在这些地区内。在此,他们作为中国的盟邦,发挥了某种与4世纪时罗马帝国郊区许多日耳曼部落相类似的作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这些匈奴盟邦的首领与魏朝(220—265年)和北晋王朝(265—316年)的皇帝之间的关系很像公元4世纪的哥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的酋长与君士坦丁或狄奥多西家族的罗马皇帝们之间的关系。在两方面,常去帝国都城——长安或洛阳,米兰或君士坦丁堡——的蛮族首领们都被承认是这些衰败朝廷的亲密朋友,他们从其所见中受益后回到自己的部落中去。
  当时,作为盟邦的南匈奴——为皇帝效劳的部队——进一步向南推进,在长城内定居下来〔149〕。呼厨泉单于(195—216年在位)在山西腹地平阳居住下来。是时正值汉朝崩溃前夕,内战迭起。呼厨泉及时地想起他的一位远祖曾是汉朝公主,采用大汉帝国的父姓:刘氏。于是,当皇室的正统性由于一系列篡政在中国被取消时,而在匈奴庭帐中却得到了恢复。304年,一位采用汉朝姓氏、名叫刘渊的匈奴首领,盘踞在山西太原,他从中国晋朝获得了五部落单于的称号。308年,他率领5万匈奴军,借口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在太原称帝。这位匈奴统治者建立的王朝确实被称为“北汉”,即在北部的汉朝,或者是早期赵朝,即前赵。
  刘渊之子、继承人刘聪(310—318年在位)是中国的阿提拉。311年,其部队占领中国都城洛阳,火烧帝国宫廷,俘获晋怀帝,然后向长安逼近,在长安屠杀了一半居民(312年)。被俘的晋怀帝被送往刘聪驻地平阳,强迫他作为刘聪的斟酒侍者,直到313年被杀。在匈奴返回平阳后,中国的新皇帝晋愍帝(312—316年)在长安建立朝廷,但是,匈奴于316年卷土重来,又包围了长安城,迫使软弱的统治者投降。这位登上皇帝宝座的匈奴王又一次地在平阳接见了被俘虏的中国皇帝,迫使他在宴会上洗刷碗碟,最后,于318年把他处死。晋朝丧失了使中国北部免受蛮族入侵的全部希望,一位皇族成员逃到南京(当时名建康),以长江为屏障,在南京建立了第二个晋朝,称为“南晋”或“东晋”(317年)。同样情况,公元5世纪的最后一批罗马人把他们的西部各省让给日耳曼入侵者,逃到帝国东部。在近3个世纪中(317—589年),正像君士坦丁堡后来取代罗马一样,南京取代了长安和洛阳的位置。
  中国北部的胜利者匈奴人刘聪一度成了一位赫然耸现的人物。他作为古都长安和洛阳的主人(朝廷设在山西平阳),对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除汉水流域)、河南北部(除开封)、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进行统治。这一匈奴王国的首领刘聪尽管过着蛮族的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某些外表(他是在中国宫廷中长大的)。但是,具有纯蛮族特征的其他游牧部落涌向这一匈奴王国的北部。可能属突厥种的拓跋部〔150〕(Tabgatch),大约于260年在长城以北的山西北端扎营。其后数年间,拓跋人移到长城以南,进入了山西北部的原中国在雁门(朔平)地区的驻军地和代郡(在右玉附近),即在大同地区,310年,他们已在这些地区内牢固地定居下来。〔151〕最后,蒙古种鲜卑族的慕容部在今满洲西南的辽东和辽西之地建立了一个新王国。
  公元4世纪在中国北部兴起的这种突厥…蒙古族国家的大多数像5世纪的欧洲罗马的第一批日耳曼国家一样是不稳固的,由于同样的原因,即游牧部落之间进行着无休止的斗争。中国北部的征服者、匈奴人刘聪于公元318年死后,他的后裔们能够保住的不过是北汉疆域的西北部分,以长安为其中心。然而,刘渊的将领石勒,满怀征服热情在河北南部的襄国(今顺德)周围割地为王,建立国家。329年,石勒废刘聪皇室(即前赵或北汉王朝),建立名为“后赵”的新匈奴王朝,后赵存在时间大约是330年至350年。石勒住在襄国稍偏南的邺城(今彰德),以洛阳为他的第二都城。编年史家们记道,这位相当无知的匈人喜欢别人给他讲解中国古典著作。他在语法和神学上的兴趣使人联想起文法家和神学家狄奥多里或查尔帕里克。
  但是,他的游牧观念并未因此而减弱其作用,特别是在他的匈奴人后裔的身上。石勒(死于333年)的第二代继承者石虎(334—349年在位)是一位放荡不羁的粗野人,他的儿子企图暗杀他,后被他处死。应该提一下,他的这个儿子是一位十足的坏蛋——留着灰黑胡须的鞑靼人,他竟让人把他最漂亮的妃子烤熟,端上餐桌〔152〕。由于在初次与文明接触而受到感化下的蛮族所产生的普遍的反常情况,石虎是最热心的佛教保卫者之一。他的统治区(河南北部的彰德仍然是帝国都城)很大,包括陕西(除汉中属于中国的南朝外)、山西(除了大同属于拓跋人外)、河北、山东、河南,甚至江苏北部和淮河流经的安徽。
  这一庞大的匈奴国正像它迅速地崛起一样,又迅速地崩溃了。349年石虎死后,他的后裔和将军们之间发生了争吵,彼此残杀。已在辽东建国的鲜卑慕容人(如上所述,很可能是蒙古人种)趁乱夺取了整个河北(350年,352年)、山西和山东。获取胜利的首领慕容猒(349—360年)以燕(或蓟),即今天的北京,为其都城,后来又以邺(彰德,357年)为都。他的王朝,以中国名“前燕”,即早期燕国(349—370年)而为人所知。364年,其继承者占领洛阳(时在东晋军队对该城进行了短时的再征服之后),接着又占领了淮河北岸(366年)。但是,慕容人的统治比在他们之前的匈奴人的统治更短。
  一个为匈奴王石虎服务的军官名叫苻洪。他可能是蒙古人,尽管人们常常以为他属唐兀惕人(Tangut; 即藏族的一支)。他于350年以长安为都在陕西建立了独立的统治。由于所有的这些突厥…蒙古族的小首领们都宣布他们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皇室家系,他的王朝被称为早秦,即前秦(350—394年),苻洪的孙子苻坚(357—385年)是这些突厥…蒙古族统治者中最杰出者。他真正地赞同中国文化,并表明自己是一位仁慈之主和佛教的坚定卫士。他从慕容氏,或前燕手中先后夺取了洛阳(369年)、太原和他们的都城邺城(彰德),慕容氏国王成了他的俘虏(370年)。因此,慕容人的全部地盘——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转入苻坚手中(370年)。由于苻坚已经占有陕西,现在他成了整个北部中国的主人。376年,他吞并了另一个蛮族小国,即甘肃的凉国。382年,他派部下吕光去征服塔里木盆地。吕光接受了鄯善(罗布泊)王、吐鲁番(南车师)王和喀拉沙尔(焉耆)王的归附。被中国人称之为帛纯的库车王企图抵抗,结果被打败,并于383年被逐出库车。吕光占领了库车,前面已经提到过,在吕光回国时,带回了著名的佛教僧侣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作为一位将梵文经典译成汉文的翻译者,其贡献将是巨大的。
  苻坚在征服了中国北部的所有蛮族国以后,似乎要征服南部的东晋王朝,建立在他一人统治之下的统一国家,像8个世纪以后的另一位蒙古征服者忽必烈要做的那样。383年,他确实进攻淮河沿岸的东晋帝国,但是,他在淮河上游遭到惨败,从此一蹶不振。他的部下、原鲜卑慕容氏后裔慕容垂叛变,并获得河北和山东,于是建立了“后燕”国。后燕国从384年将延续至407年,其都城中山,即今河北省保定南部的定州。与此同时(384年),慕容氏的另一成员在山西建立了“西燕”国,但于394年被慕容垂并入后燕。最后,曾经是苻坚下属的姚苌(他可能是吐蕃人)从苻坚手中窃取陕西和河南部分地区。姚苌在他夺取的地区内,建后秦国,后秦在长安建都,当时称为京兆府,后秦存在的时期是从384年至417年。另外两位将军(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突厥人)在甘肃建立了两个小国,即以兰州(苑川)为都的西秦国(385—400年和409—431)和吕光所建的后凉国(386—403年)。


第十七节 拓跋突厥人的国家和柔然人的蒙古汗国
  与这些昙花一现的游牧部落(他们的王国在短期内一个接一个地崩溃了)同时兴起的有一个拓跋部,它的力量不断增强,由于吸收其他部落的力量,它成功地在中国北部建立了较持久的统治。在这方面,他们很像法兰克人。法兰克人比勃艮第人、西哥特人和伦巴德人存在的时间更长,并在他们的废墟上建立了加洛林帝国,该帝国注定要把罗马的过去与日耳曼民族的今天联系起来。拓跋人的成就与之类似;因为当他们统一了中国北部的其他突厥…蒙古族国家以后,他们中国化的程度很深,使他们能够把拓跋人及其王朝与中国主体融合在一起。此外,他们对佛教事业的热忱也使我们想起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人们对基督教的狂热。最后,正像法兰克人把自己看成是罗马传统的保卫者以反对日耳曼人的新的入侵浪潮一样,拓跋人也像“注视莱茵河”一样守卫着黄河,以对付那些来自草原故乡深处的、仍处于原始状态的蒙古游牧部落。如上所述,在公元3世纪末,可能属于突厥种的拓跋人定居于山西最北部的大同地区。拓跋珪(386—409年在位)是一位有魄力的首领。他从后燕慕容氏手中先后夺取了晋阳(396年,今太原)、中山(397年,今保定南部的定州),最后夺取邺城,今彰德(398年,安阳),由此给其部落带来了好运。〔153〕后来他为其家族采用中国王朝名称“魏”,以大同东部的平城(代)为他的固定都城。于是,拓跋氏的魏国形成,其疆域囊括了山西和河北,一直抵达黄河边。
  拓跋突厥人的中国受到新的蛮族入侵浪潮的威胁,即柔然,或是中国人带有蔑视的双关语称谓“蠕蠕”,意为“令人生厌的蠕动的昆虫”。根据语言学家们的意见,这些柔然人像古代鲜卑人一样是一支真正的蒙古种游牧部落,有些人认为他们与鲜卑人之间有过联系。约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由于征服了敌对部落高车而确定了该族的命运,有人认为高车地处科布多和乌伦古河附近,并被推测是铁勒和回鹘突厥人的祖先。当时柔然统治着整个北戈壁,其疆域东起高丽边境上的辽河,西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焉耆附近地区。正是在这些柔然统治者中,我们第一次发现了汗(khan),或可汗(khagan)的称号;因此,这些称号必定是蒙古语的称号,它取代了原匈奴的“单于”称号,因而“单于”可以被假定是突厥语称号〔154〕。
  面对这个新游牧帝国的威胁,中国北部的拓跋,或者说北魏的统治者们决心采取攻势,发动了一系列穿越戈壁的反击。拓跋珪(386—409年在位)通过一次胜仗作出了榜样,在这次大捷中他把柔然可汗社仑从黄河河套地区逐出(402年)。当拓跋嗣(409—423年在位)在北方继续保卫通往长城的地区时,又夺取东晋王朝的大城市洛阳(423年),以及隶属于洛阳的河南全部地区,由此增加了他在南方的势力。拓跋焘(423—452年在位)继承其父拓跋嗣,他刚一继位就受到柔然的威胁,他击溃了柔然(424年)。425年他对柔然发起反击,反击过程中,他率骑兵由南向北穿过戈壁(因为柔然可汗的司令部肯定是设在鄂尔浑附近)。然后他转向另一个蛮族王国,即赫连氏匈奴人在陕西建立的夏国,拓跋焘对他们的都城(或者称王庭)、陕北保安(志丹县)附近的统万城发起了突然袭击(427年)。而此时他的将军们正在掠夺长安城(426年)。到431年时,赫连部被灭,陕西归并入拓跋领土。436年,拓跋焘军对慕容氏最后残存的领地北燕(今热河)进行了类似的入侵,并夺取该地。439年,拓跋焘继续征服甘肃的北凉国(从姑臧或甘州夺取)。北凉王室——自397年后定居于此的一支匈奴家族,保持其父姓沮渠——逃到吐鲁番,占据其地,统治时间是442至460年。
  随着北凉领土的归并,拓跋人完成了对中国北部境内所有突厥…蒙古人建立的王国的征服〔155〕。现在所有这些国家都构成了大拓跋国,即中国人称呼的魏国的一部分,除了以南京为拜占庭的中国南朝外,它是惟一留下来的王国。实际上,8世纪的罗马世界也类似地在法兰克人和拜占庭帝国之间被瓜分了;前者因灭了其他蛮族王国而征服了西欧,后者仍是欧洲的东方君主。
  这些征服对中亚诸民族的影响很大,以致后来在他们中间中国北部被称为拓跋国。甚至拜占庭人也用同样的名字,即突厥语Tabgatch; 阿拉伯语Tamghaj,中世纪希腊语Taugast〔桃花石〕,来称呼中国北部〔156〕。
  拓跋焘统一中国北部以后,对柔然发动了一次深入戈壁的大规模骑兵远征,杀了大批柔然人(429年)。443年他再战再胜。445年,拓跋军对鄯善(罗布泊)采取了报复行为,因为鄯善曾阻断了他们从西方归来的道路。448年,拓跋将军万度归向焉耆和库车定期征收贡赋。449年拓跋焘为追赶柔然,进行了深入戈壁的第三次远征。
  公元5世纪统治着中国北部的拓跋突厥人(或桃花石)的历史特别有趣,因为它提供了半中国化的突厥…蒙古族游牧部落的完美例子——它完全保留着优于中国人的独有的军事优势,同时,又从中国人那里获得了优于仍处于原始状态的北方游牧部落的组织能力——429年,当“桃花石”王拓跋焘决定在东戈壁组织反蒙古族柔然人的反攻时,他的几员辅臣指出,南朝(南京)的中国人可能会趁此作出牵制我们的行动。他回答的要点是:“中国人是步兵,而我们是骑兵。初生牛犊怎么能对付老虎和狼群?至于柔然,他们夏季在北方放牧,秋季南下,冬季袭击我们的边境。我们只有夏季在他们的牧场上攻击他们。此时,他们的马是无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