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原帝国-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言之,尽管在额森台吉死(1455年)后,卫拉特人在东方对东蒙古的成吉思汗后裔们显得黯然失色,但是,在西方,他们仍然对伊犁河到里海之间的草原造成了威胁。


第三节 成吉思汗系最后的复辟国:达延汗和阿勒坦汗
  东蒙古的成吉思汗后裔们并未立即从卫拉特人(即西蒙古人)势力的跌落中获利。当时,他们正在消耗力量的家族战争中互相残杀。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20〕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21〕的一次战争中去世(1467年)。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也被暗杀(1470年)。一度人丁兴旺的忽必烈家族中,现在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他被所有的人遗弃,甚至他的母亲也遗弃了他,改嫁了。”〔22〕满都古勒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并宣布他为汗。后来,满都海赛音可敦统率忠实的蒙古人打败了卫拉特人。1481年她与年轻的达延汗结婚。这位英勇的女人(她的举止使人想起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额格)于1491至1492年“又被描述为一支军队的首领,这支军队击退了卫拉特人的进攻”。传说中把打垮卫拉特人优势和恢复东蒙古人霸权的荣誉给予了她。
  如果在东蒙古部落重新组合时,只是按传统划分成向东的左翼和向西的右翼〔23〕的话(整个阵势是朝南),那么,达延汗的长期统治(1470—1543年,经历了他未来的妻子摄政皇后的有力治理和后来他自己的积极统治)标志着成吉思汗国统治的复兴。左翼由可汗直接统率,右翼由可汗从他的兄弟,或儿子中选出来的一位济农统率。左翼由察哈尔人(君主所在的一支)、喀尔喀人和兀良哈人组成,右翼包括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24〕和永谢布部,也叫喀喇沁部〔25〕。达延在整编各部的过程中,并非没有使用暴力。一些右翼土默特人(即西部的土默特)杀了达延汗的一个儿子,达延派他到该部作酋长。“结果,两翼蒙古人之间展开了激战。最初达延被打败,后来由于科尔沁部的支持取得了胜利。科尔沁部来自嫩江流域,他们服从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后裔。达延汗追击反叛者直至青海,在此他接受了反叛者的投降。后来,他把他的第三个儿子巴尔斯博罗特(1512年)派给他们,成为他们的济农。”达延汗还平息了兀良哈人的一次叛乱,他将该部解散归并入其他五部。后来,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中国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击。
  1543年达延汗去世之后,其子孙们瓜分了这些部落。察哈尔各部落归长支之首博迪汗,他是达延的孙子并成了大汗。博迪汗驻在张家口和多伦诺尔,该地至今仍是察哈尔人领地的中心。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最高汗国一直是属于察哈尔王室的,历经博迪汗(1544—1548年)、库登汗(1548—1557年)〔26〕、图们札萨克图汗(1557—1593年)、彻辰汗(1593—1604年)〔27〕和林丹汗(1604—1634年)〔28〕,林丹汗是被满洲皇帝们废黜的。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以及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衮必里克墨尔根(死于1550年)统率鄂尔多斯部,在黄河河套扎营(大约1528,1530年)。衮必里克墨尔根之弟阿勒坦汗(《明史》作俺答)是达延汗孙子中最杰出者,他统领土默特部,驻于河套东北部,中心在呼和浩特(或称归化城)〔29〕。最后,达延许的幼子格綜森札斡惕赤斤获得对喀尔喀各部的统治权,据考朗特记述,当时喀尔喀各部一定是集中在合勒卡河、贝尔湖和克鲁伦河下游一带。喀尔喀人赶走了在他们之前的卫拉特人(或卡尔梅克人)后,从这些地区一直向西发展到乌布萨泊。
  在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的亲自率领下,以及在鄂尔多斯王公、阿勒坦的侄孙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30〕的援助下,达延汗王朝中团结一致的蒙古人取得了把卫拉特人赶回科布多地区的各次征服的胜利。卫拉特人在几次遭遇战中被打败之后,于1552年失去了哈拉和林,该地是蒙古帝国君权所在地,即是蒙古帝国的象征。他们中的两部,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被达延汗朝军击溃之后一直被赶到乌伦古河和黑额尔齐斯河一带,他们开始了向西迁移。
  阿勒坦汗的统治年代是从1543至1583年,但是,甚至在其祖父达延汗统治期间,他已在战场上闻名,特别是在对明朝的战争中,1529年他掠夺了山西北部的大同地区,1530年先后蹂躏了甘肃宁夏地区和北京西北部的宣化。1542年他杀明将张世忠,据说俘虏了20万人和200万头牲畜。从此,他几乎每年都经大同或宣化寇掠中国边境,他正在恢复原成吉思汗的传统。1550年,他向北京的大门挺进,放火烧了城郊。在返回之前,他蹂躏了保定地区。不过,这位精明能干的成吉思汗后裔除了战争外,还考虑到其他事情。他于1550年和1574年两次要求中国应该在边境上建立市场,以利蒙古人的牲畜与中国货物之间的交换。在他的各次远征中都得到他的侄孙、鄂尔多斯王公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的积极支持,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生于1540年,死于1586年,他几次蹂躏了宁夏与榆林之间的中国边境。库图克图彻辰的曾孙子、蒙古史家萨囊彻辰对他的各次战役都有记载。


第四节 达延帝国的分裂:鄂尔多斯人与喀尔喀汗国
  这些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是他们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虽然达延汗帝国几乎没有实现对外国的征服,它的扩张仅限于蒙古境内,但是,帝国的组织却与成吉思汗汗国的没有什么不同。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变成一种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承认以察哈尔部为代表的一支领导者的最高权力。这种肢解导致了比成吉思汗继承者们所经历过的更彻底的分裂。鄂尔多斯国的建立者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便是一例,他是一个强大的统治者。在他于1550年去世时,他的部落在他的九个儿子中彻底地分割〔31〕。长子那颜达拉只得到四圈“旗”,即今天的郡王部〔32〕。
  联邦的纽带也很松弛,原则上是要服从被赐予最高汗位的支系。在此又发生了类似于削弱成吉思汗直接继承人权力的过程。从13世纪中叶起,其封地离和林最远的那些宗王俨然是独立的君主。卢布鲁克指出,钦察汗拔都实质上与蒙哥大汗地位相等。20年后,忽必烈大汗甚至不能使叶密立汗海都顺从。达延汗朝的后裔们也经历了同样的事。当喀尔喀诸王把卫拉特人赶回科布多,占领了克鲁伦河与杭爱山之间的广袤地区后,那些离察哈尔境最远的宗王们实际上享有独立。喀尔喀王格綜森札的曾孙硕垒乌巴什洪台吉便是这种人,他在大约1609年占领原卫拉特国的中心地,即吉儿吉思湖和乌布萨泊地区,他把卫拉特人从此地赶到黑额尔齐斯河和塔尔巴哈台(1620年,1623年)。他自称阿勒坦汗,建阿勒坦汗国,该汗国一直延续到大约1690年。另一位喀尔喀王公,即阿勒坦的堂兄弟赉瑚尔汗,也战胜了卫拉特人,居阿勒坦汗之东,在乌里雅苏台以西,他的儿子素巴第取札萨克图汗号,并用该名来称呼这一汗国。第三位喀尔喀王公、格綜森札的孙子图蒙肯在鄂尔浑河源、翁金河上游和色楞格河畔建赛音诺颜汗国。图蒙肯的兄弟阿巴台是土谢图诸汗的祖先,他们的汗国以鄂尔浑河为界,与赛音诺颜汗国分界,包括土拉河流域,即被称为库伦(乌兰巴托)的地区。按家族顺序的排列,赛音诺颜家族应该是土谢图汗国的藩属,直到1724年该家族才摆脱土谢图汗国,获得独立平等的地位。最后,格綜森札的曾孙,也名叫硕垒,驻在克鲁伦河畔,他称车臣汗,并将该名给予了喀尔喀人的第五个汗国〔33〕。
  虽然上述五位可汗都是格綜森札的后代,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时常保持紧密的团结。阿勒坦汗罗卜藏(约1658—1691年在位)于1662年进攻他的近邻札萨克图汗,俘虏并处死了他。结果,土谢图汗与其他蒙古王公们结成联盟,迫使阿勒坦汗逃走。由于外国的支持(准噶尔的卫拉特人和北京宫廷),阿勒坦得以暂时复位,但在1682年,他又遭到新的札萨克图汗的袭击,并被俘,1691年他消失了,随他一起他的汗国也消失了。喀尔喀汗国中这个最西边的汗国的消失,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使原卫拉特人(或卡尔梅克人)报了仇,他们夺回了后来称为科布多省的阿勒坦领地〔34〕。
  达延汗朝的蒙古帝国(在有限的地区内,可以说是成吉思汗国的复辟)像它的前者一样,在家族的纷争中崩溃了。在一百年内,察哈尔的大汗们只对鄂尔多斯部汗王们和肯定不会超过四位(如果有这么多的话)幸存的喀尔喀王公们保持着纯粹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于是,东蒙古人又陷入了与达延汗时代以前一样的混乱状况。


第五节 东蒙古人皈依喇嘛教
  在这一时期,东蒙古人正处于改革后的西藏黄派喇嘛教的强烈影响之下。这些蒙古人在此以前一直是萨满教徒,或者是稍微带有一些旧派喇嘛教(红派)的色彩,他们避开了佛教的影响,在元朝时期,他们在中国的前辈们曾经受到过佛教的强烈影响,以至于在他们被驱逐出中国后必然感到了某种知识匮乏。但是,15世纪初由宗喀巴在西藏创立的黄派喇嘛教现在的目标是对这些民族进行精神上的征服,并将他们视为可能的保卫者。
  1566年,鄂尔多斯人率先崇信喇嘛教〔35〕。其中一位首领、乌审旗济农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36〕于该年在一次远征西藏时带回了许多喇嘛,他们开始了使蒙古人改宗的工作〔37〕。1576年,轮到库图克图彻辰劝说其叔祖父、土默特部强大的首领阿勒坦皈依喇嘛教,阿勒坦当时正处于极盛时期〔38〕。接着,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决定在蒙古人中,以黄教的形式正式恢复喇嘛教'DK'。毫无疑问,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在这一政策上他们受到了其祖先忽必烈和八思巴喇嘛先例的鼓舞。阿勒坦汗和库图克图彻辰甚至从西藏请来了黄教首领、大喇嘛锁南坚错。他们在青海湖畔以盛大的典礼迎接他,与他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蒙古教会正式成立(1577年)。阿勒坦回忆说,他是忽必烈的化身,而锁南坚错是八思巴的化身。阿勒坦授予锁南坚错“达赖喇嘛”的称号〔39〕,从此,他的继承者们都沿袭这一称号,于是,黄教使达延和阿勒坦复辟的成吉思汗汗国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反过来,精神上获得新生的蒙古人为教会服务。
  锁南坚错在返回西藏时,把一位名叫惇果尔文殊师刊呼图克图的“活佛”留在蒙古,他在库库河屯的阿勒坦附近的地方住下。阿勒坦汗死(1583年)后,锁南坚错于1585年返回土默特部主持了他的火化仪式。
  接着是察哈尔大汗图们札萨克图(1557—1593年在位)崇信喇嘛教,并以佛教教义为基础颁布了一部新的蒙古法典。他的第二代继承人、林丹大汗(1604—1634年在位)还建立了一些寺庙,并让人把《甘珠尔经》[即《大藏经》的半部]从藏文译成蒙古文。喀尔喀人早在1558年就已经开始信奉西藏佛教,1602年,另一位“活佛”迈达里·胡土克图〔40〕与他们一起住在库伦地区,在那里,他的灵魂转世代代相传,直至1920年。〔41〕。
  阿勒坦汗和达延系的其他王公们在与其人民一起皈依西藏佛教时,他们认为他们正在追随忽必烈的脚步。但是,当忽必烈崇信佛教时,蒙古人对中国的征服几乎已经完成。然而,尽管阿勒坦汗不止一次地攻入长城,火烧北京城郊,但是,他所做的仅此而已,蒙古的征服不得不又从头开始。不过,喇嘛教的盛行对东蒙古人产生了立即见效的松弛作用。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特别是前者,在虔诚的西藏教权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很快丧失了阳刚之气。这种佛教,曾经把唐朝的可怕的吐蕃人改造成了宗喀巴的梦想者和创造奇迹者,它将使近代蒙古人更衰落,因为他们缺乏任何富于哲理性的品质,除了偏执和教权主义外,从新宗教中他们一无所获。15世纪末宣布要再现成吉思汗国史诗的人们,现在突然停止了脚步,陷入顺从的惰性,除了给他们的喇嘛提供奢侈的生活外,无所关心。正如鄂尔多斯部王公萨囊彻辰所记录的那样,〔42〕他们的历史表明他们已经忘掉了世界征服者及其光荣,他们只梦想征服灵魂。
  当获得了这种精神超脱和达到神圣境界之后,东蒙古人被卡尔梅克人,或者是满族人征服的时机已经成熟。正像考朗特所评论的那样,惟一的问题是两者中,谁将使东蒙古人跌落。


第六节 满族对中国的征服
  正如我们所见,通古斯人占据着亚洲东北部的一个非常大的地带:满洲(有满族、达呼尔族、高丽族,玛尼基尔族,比拉尔族和金人)、俄属沿海省(奥罗奇人)、叶尼塞河中游东岸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中通古斯卡河和下通古斯卡河流域(叶尼塞人和恰波吉尔人)和勒拿河与石勒喀河之间的维季姆地区(奥罗楚恩人)、从黑龙江到堪察加半岛附近的鄂霍次克海周围地区(基列人、萨马吉尔人、奥尔恰人、涅格达人、拉列基尔人、伊卡基尔人、拉穆特人、乌楚尔人等民族)。与人们长期相信的事实相反,这些民族在远东的古代史上没有发挥作用,直到12世纪以前的中世纪初期亦如此,惟一的例外是通古斯人中的一个部落在7世纪末所建的渤海国。它一直维持到926年,它的疆域包括整个满洲和高丽最北部,甚至在那时,渤海国组成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那些将文化传给了这些靺鞨通古斯人的高丽移民。渤海国的都城在松花江支流、忽尔卡河(即牡丹江)畔宁古塔(宁干)南的忽汗城,渤海国代表了通古斯人的第一个文明的政治实体。如上文所提到的,它于926年被契丹(即一支蒙古族人)征服者阿保机灭亡。
  随着女真人的崛起,通古斯人第一次跻身于历史主流,通古斯人的女真各部落居住在山林中的乌苏里江流域,这片山林地穿过后来成为满洲国的东北部,然后穿过俄属沿海省。12世纪最初几年中,这些女真人在完颜氏族的一位能干首领、名叫阿骨打的人的率领下(1113—1123年),征服了包括满洲、察哈尔和中国北部的契丹国(1122年),从中国宋朝手中夺取了长江以北中国的几乎所有省份,建立了通古斯人的第一个帝国,即金国;北京是金国的都城之一,金国从1122年起一直延续到1234年时被成吉思汗的蒙古人最后灭掉。中国编年史记载了女真人的勇敢精神,最后一批女真人以这种精神与成吉思汗及其子窝阔台奋力争夺每一寸土地,因此,将他们的失败推迟了几乎25年。这些编年史还记载了蒙古将军们常常对这种绝望的英雄主义和忠诚惊叹不已〔43〕。
  中国的蒙古帝国灭亡之后,明初,女真人(或像他们不久将要被称呼的那样,满族人)居住在松花江和日本海之间,他们或多或少地承认了明朝的宗主权。像他们11世纪的祖先一样,他们是一群与文化主流隔绝、靠渔猎为生的森林氏族〔44〕。1599年,他们能干的首领努尔哈兹(汉译名努尔哈赤)开始把7个女真部落重新统一为一个汗国,并于1606年建立了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