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过三巡,荀攸抬头一瞥,发现对面的人已是面带酡色,醉眼朦胧。也难怪,荀彧喝得急,一壶酒基本都进了他的肚子,像他这种沾酒即醉的人,现在还能坐着实属不易。
  对着空空的酒樽愣了会儿神,荀攸起身将荀彧扶到一旁的卧榻上,而后吹熄了烛灯,摸着黑向门口走去。黑暗中,他推开房门,对已在门外等候多时的人影轻轻点了下头,便将那人让进了屋内。
  房门开开合合的声音让并未完全睡着的荀彧有些烦躁,吃力地睁开眼,却只看到一片漆黑。又闭上眼等了一会儿,荀彧才再度睁开眼睛,借着窗外熹微的月光,他猛然发现榻边站了个面目狰狞的人。
  刹那,泪流满面。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荀令的死,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与曹操有关,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空器”一说。参见《魏氏春秋》——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而《三国志?荀彧攸贾诩传》中则说是“以忧薨”。这二者我都不喜欢,前者显得曹操太绝情,后者显得荀彧没气度,故而编造了个新解,聊以自慰。
  ☆、月下对饮如解意,人间不见荀令香
  雪已然是停了,皓月自薄云之后撒下一片银辉,被雪地反照得格外明亮。
  大睁着迷离的醉眼,荀彧一动不动地盯着榻边那人,眼泪成行滑进发迹,竟是半晌无语。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荀彧慢慢抓住那人冰凉的手,哀哀道:“奉孝……”
  坐□,郭嘉抬手轻轻帮他擦去泪水,用他如轻风流水般的声音道:“文若,我回来了。”
  听着从那鬼脸面具后传来的声音,荀彧只觉得恍如隔世,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奉孝说,如果一个人很想很想另一个人,那么,那个人一定会回来,他们早晚会再相见。你相信吗?”
  “因为,奉孝要我告诉你,无论想与不想,他都会回来,再见你一面。”
  以为只是那人死前的戏言,以为只是那人留给自己的无望念想,未曾想,郭奉孝说话会是如此一言九鼎,即使是身后事,也绝不食言。
  挣扎着坐起身,荀彧如同着魔一般用手指一寸一寸抚过郭嘉脸上戴着的鬼脸面具,突然就扬起了一抹带泪的笑容,“奉孝,我还记得你告诉我,鬼回到人间因为不能让人发现,所以他们会戴上面具。你也不想让我发现吗?”
  瓮声瓮气地笑了两声,郭嘉眨眨眼道:“你不是已经发现我了吗?”
  很想很想取下面具来看一看那张自己怀念了很多年的脸,却在指尖触碰到束带的一瞬间怯弱起来。荀彧害怕这会是一个容易破碎的梦,所以他只是一再地摩挲着那张鬼脸,生怕惊动了这好不容易才回来的亡魂。将头靠在郭嘉的肩膀上,他低声道:“为什么这么久才来见我?不是说郭奉孝无所不能吗?不是说郭奉孝是荀文若的郭奉孝吗?为什么让我等你这么久?你知不知道……”声音似乎有些哽咽,“知不知道,我很想你……”
  像是在安慰一个委屈的孩子般一下下轻拍着他的后背,郭嘉把荀彧搂进怀里,不知餮足地嗅着他身上的香气,“我也很想你,很想很想。”顿了顿,又道:“我也很想你的桂花酿,来找你讨酒喝了。”
  脱开他的怀抱,荀彧眯眼调侃道:“鬼也要喝酒吗?而且,你不是嫌我酿的酒苦吗?”
  厚着脸皮又蹭到荀彧身上,郭嘉嬉笑道:“当然要喝,不然哪里来的酒鬼?再说,我什么时候嫌弃过你酿的酒?”
  被他的说辞逗得忍俊不禁,荀彧下床摸黑找出了一坛尚未启封的酒,“这还是那年你去官渡时酿的酒了。”
  在案几坐下,荀彧一边说着一边就要点亮烛火,却被郭嘉拦了下来,“别,月光甚好,何不就这样月下对饮?”
  想到鬼魂都是怕光的,荀彧有些抱歉地笑了笑,“倒是我疏忽了。”说着,他站起身迈着不太稳健的步伐走到窗边,想要把窗子打开一些,好让更多月光照进室内。
  “文若,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坐在桌边,郭嘉一边倒着酒,一边问道。
  推窗子的手顿了顿,荀彧无声地苦笑道:“好不好也就是那样。”
  话说成这个样子,郭嘉自然听出了其中的苦闷,颇为无奈道:“文若啊,你太固执了……”
  倚在窗棂上,荀彧仰头望着空中皓皓明月,喃喃道:“我知道,如果是奉孝的话,一定会比我好很多……我……”敛了敛情绪,他继续道:“好累啊,奉孝,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坚持什么。”
  “你在坚持做荀文若。”默默注视着那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疲倦孤寂的背影,郭嘉只觉得一阵心疼。
  摇摇头,荀彧回身望向他,有些自嘲道:“这世上从来没有过荀文若这个人,我是汉室的尚书令,汝颍的世家子弟。我成全的,从来不是自己。”
  眼里划过一丝震惊,郭嘉呆了片刻,才讷讷道:“那我一直爱的人,是谁?”
  缓步走到郭嘉面前,荀彧半跪下来,眼含悲伤道:“对不起奉孝,我……”
  将他拽到身旁坐下,郭嘉顺手拿过桌上的酒盏道:“不用道歉,陪我喝酒吧。”
  接过杯盏,荀彧迟疑了一下,终是没再说什么,安安静静喝起了杯中佳酿。
  许是之前的酒劲儿尚未褪去,荀彧不过才饮了两杯,便觉头晕得厉害,视线也开始模糊起来,硬撑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身子一软倒进了郭嘉怀里。眼神迷离地望着郭嘉线条清晰得下颚,仿佛觉得自己回到了少年时的那个夜晚,于是,他开口问出了那个在他心中萦绕了二十余年的问题,“奉孝,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想了想,郭嘉悠悠道:“以前,我想要像所有人一样,能好好活在这世上,享乐尽欢,志陵天下。不过,现在我想你好好活着。”
  低笑两声,荀彧轻叹道:“好好活着……如果我不是汉臣,不生在士族之家。”伸出手再一次抚上那张鬼脸,他眉目含愁道:“奉孝,除非有一天我死了,我才能真正为自己活一次。”
  哀,莫大于心死。
  如果不是带着面具,郭嘉想,自己此刻的表情一定不适宜面对他人。俯□紧紧抱住怀里的人,他一字一顿道:“可我想你好好活着,文若……我真的想你好好活着……”
  浅浅一笑,荀彧眯起眼感受着郭嘉怀里并不算温暖的温度,淡淡道:“我知道,可是我好累……”沉默半晌,又道:“奉孝,我想看看你的脸……可以吗?”
  听出了他话里的乞求与怯弱,郭嘉没有说话,只是抓过了荀彧的手,绕到脑后,与他一起解开了面具的束带,“像这样吗?文若。”
  恬淡的笑容渐渐在荀彧脸上舒展开来,他痴痴望着郭嘉那一如记忆中清隽的面容,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将耳朵贴到荀彧唇边,郭嘉努力想要听清他在说些什么,眼里盈满与他形象并不相符的忧伤。
  “奉孝,不要离开我……”
  “不会了,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死死抱住荀彧越来越冷的身体,郭嘉毫无征兆地就流下了两行热泪,“父亲……你们能永远在一起了。”
  月隐星落,室内骤然暗了下来。
  雪,又开始下了,轻缓犹如悼亡。
  看着郭奕从院门中出来,一直在马车里候着的荀攸忙不迭地下了马车,快步走到他面前,焦急道:“如何?”
  淡淡瞥了他一眼,郭奕仰头望向大雪纷飞的夜空,惨笑道:“令君,他殁了。”
  脚下一软,荀攸死死抓着郭奕的胳膊道:“不可能,你再说一遍?小叔他怎么了?”
  任由雪花飘落到脸上,融成水渍,郭奕缓缓道:“令君,他殁了。”
  耳畔一阵轰鸣,荀攸只觉得心里有什么地方于转瞬之间崩塌了一般,失魂落魄地后退两步,他一下跌坐在雪地里,喃喃道:“不可能,小叔怎么会……怎么会突然就,殁了?”
  低下头木然地望着荀攸,郭奕上前两步将他扶起,面无表情道:“是我在酒里下了药,我杀了他。”
  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荀攸几乎要背过气去,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受到的打击已然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半晌,他才反应过来似的,抓住郭奕的衣襟大声吼道:“为什么?你怎么敢这么做?你怎么敢杀害朝廷命官?我叫你来是为了救小叔的,你怎么敢……”
  被荀攸扯得踉跄了几步,郭奕也不发火,反而冷静的打断他道:“你们都救不了他,凭什么以为我就能救他?你们想让他好好活着,他自己就真的想活着吗?”
  被的话噎得不知如何是好,荀攸愣了下,又继续怒道:“那你凭什么就要杀了他!你说啊!凭什么?”
  “因为我恨他。”凉凉吐这么一句话,郭奕推开荀攸,站直身体道:“是他让我娘想了我爹一辈子,却只得到一副灵柩。我从来不知道,我爹竟然会那么爱一个人……”说到最后,郭奕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无限的失落与悲切。
  讷讷望着他冰冷无情的脸,荀攸突然放声大笑,“所以你就要杀了小叔?所以你就要杀了他?”
  “不。”斩钉截铁的回答,郭奕低声道:“我是恨他,可他毕竟是父亲爱的人。”
  笑声戛然而止,荀攸迷惑不解地看着他,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那你……”
  轻轻浅浅地笑了笑,郭奕望着他道:“荀先生说过,我与年轻时的令君很像,对吗?”
  虽然当下荀攸很不愿意承认这话,但他还是别开头,不情愿地回道:“是,我是说过,只是没有想到你会这般阴险。”
  不甚在意地笑了笑,郭奕垂眸看向脚下的积雪,缓缓道:“所以,不会有人比我更懂令君的感受。”步履稳健地从荀攸身侧越过,他不无伤怀道:“生不如死的活着,就一定比死去更幸福吗?”
  呆呆望着郭奕的背影,荀攸竟再也说不出一个反驳的字,也没有要去追他回来的意思,眼见那道青色的身影渐渐苍茫在了漫天风雪之中。
  “令君说,除非有一天他死了,他才能真正为自己活一次。荀先生,我听说,人死的时候要是能笑着走,那么来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伤心的事。”
  郭奕的话一遍一遍在荀攸耳畔响起,望着荀彧沉静如玉还带着些许笑意的面容,他在黑暗中伫立良久,只落得一声叹息。
  屋外大雪纷飞,静静跳着向死亡奔赴的舞蹈。
  “小叔,雪天路滑,你和奉孝慢些走……”
  孤身走在凛冽的风雪之中,郭奕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寒冷,他怀揣着那张鬼脸面具,仿佛想留住谁人带着苏合香气的余温般。
  “伯益,谢谢你。没有人能和奉孝一样,现在,我终于能去见他了……”
  流水般温和的声音在黑暗中划过,郭奕想,他真的知道,自己为何会怀抱着那人,忍不住热泪滚滚。
  作者有话要说:我也算是遵循了历史吧,荀令饮药而卒,以忧薨,都照应到了。可能唯一违背的便是古人的用心。但谁又知道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姑且想出个结局,让自己好过一点吧。
  ☆、旧时四胜四败论,今日枭雄垂泪迟
  军帐中静悄悄的,只有烛油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曹操坐在帅案后一动不动地盯着站在大帐中央的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良久,他低下头继续翻阅起摊在案上的地图,自言自语般开口道:“令君这性子是越来越倔了,就算他心里还有气,不愿原谅孤,也不必让你来骗孤说他殁了啊。”
  低头看着手中的食盒,荀攸眉头微微动了下,不无悲伤道:“丞相,小叔他,确已不在人世。”
  手上动作一顿,曹操哂笑道:“休得胡言!风寒而已,又不是什么恶疾,怎能说死就死呢?”
  暗暗叹了口气,荀攸近前几步,双手捧着食盒正要说话,只见一名小卒进到帐内道:“禀报丞相,故尚书令之子荀恽有哀书送至。”
  “什么?”头也不抬,曹操仍旧研究着案上的地图,“谁送哀书来了?”
  以为他是没听清楚,小卒便重复道:“荀恽,故尚书令之……”
  “故尚书令?”终于肯正眼看看来人,曹操似笑非笑道:“你是说,荀彧,荀令君?”
  对他这不同寻常的反应感到诧异不已,小卒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但嘴上仍是恭敬道:“回丞相,正是荀令……”
  “铿啷——”倏地站起身,曹操扯着地图狠狠一掀,只听一阵乱响,帅案上的摆设尽数落到了地上,吓得小卒生生把话咽回了肚里,一旁的荀攸也是心惊不已。
  “一派胡言!”目光凶狠地盯着小卒,曹操指着他咬牙切齿道:“荀令在寿春呆得好好的,哪儿来什么哀书!来人,把他拖出去给我斩了!”
  “丞相!饶命啊丞相!小人冤枉啊!丞相!”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惹怒了曹操,小卒只能一味哀叫讨饶。
  冷眼看着那惊慌失措的人,曹操不耐烦地对应声而入的卫兵道:“还愣着做什么?拖出去斩了。”
  “丞相——”凄厉的叫声同时自小卒和荀攸口中发出,只见一只没有开口的荀攸不知何时已跪倒在地,手里还端端正正捧着那方食盒,“丞相,您这样,叫小叔于九泉之下如何能安啊!”
  脑中似被惊雷劈过一样,一阵剧烈的疼痛自曹操的太阳穴蔓延开来,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他重重跌坐回椅中,眼前一片雾气氤氲。
  见状,荀攸转头对旁边的几人道:“还不把东西放下出去,等着掉脑袋吗?”
  闻言,那小卒一边诺诺连声地谢着恩一边将哀书放到了案几上便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军帐。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才慢慢恢复了神智,声音艰涩道:“公达,你起来,你起来。”待他应声站起身,曹操又道:“令君是怎么……去的?不是说,只是偶感风寒吗?”
  为难地望着曹操,荀攸竟不知该如何告诉他那天的情形。
  见他神色如此复杂,曹操仿佛猜到了些端倪,旋即不禁仰天大笑,直到笑得五脏六腑都开始抽痛,他才失魂落魄道:“自戕,令君是自戕,对吗?”不等荀攸回答,他又道:“他想让孤一辈子都对他心怀歉疚,一辈子对心怀不安!好,好个荀文若,够狠!”说着,曹操眼底闪过一丝狠戾,脸上已全然不见他方才的悲凄之色,“既然他如此无情,就不要怪孤寡义!”
  低垂着眉眼,荀攸并不理会曹操的怒气,只淡淡道:“小叔他只是累了……丞相您还想怎么寡义?对一个死人。”
  怔了怔神,曹操起身踱步至荀攸身侧,冷哼道:“军师这是在怨孤吗?”
  不卑不亢地对上他冰冷的目光,荀攸沉声道:“攸不敢。但令君他,毕竟,是攸的小叔。”
  鹰似的的眸子里透着危险的光芒,曹操眯眼打量着荀攸,“不敢,不敢,你最好不敢,莫要哪天步了你小叔的后尘。”
  对眼前这人善变的脾性很是无奈,荀攸在心里苦笑一声,恭顺道:“丞相放心,攸,不会。”
  小叔遗愿未了,攸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直勾勾地盯着手里的食盒,荀攸在心里告诉自己。
  没想到他会给出一个这么顺从的答案,曹操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半晌,他才不咸不淡道:“但愿如此。”眼睛不经意地扫到荀攸手里一直捧着的食盒,曹操眉头一蹙,终是没再说话。
  轻轻将食盒放到帅案上,荀攸拱手揖道:“丞相若无要事,攸便告退了。”
  无力地扬了扬手,曹操疲惫道:“退下吧,退下吧。”
  微微欠了欠身,荀攸便转身向帐外走去,可走到帐门口,他好像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