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 全译-第1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1'六月,戊申(十一日),又将邺都恢复为魏州,留守、皇城使一并停置。

  '22'庚申,高从诲自称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求内附。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己丑,罢荆南招讨使。

  '22'庚申(二十三日),高从诲自称为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请求归附后唐。秋季,七月,甲申(十七日),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己丑(二十二日),罢废荆南招讨使。

  '23'八月,吴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以疾求还江都,癸丑,卒于采石。徐知询,简婿也,擅留简亲兵二千人于金陵,表荐简子彦忠代父镇鄂州,徐知诰以龙武统军柴再用为武昌节度使;知询怒曰:“刘崇俊,兄之亲,三世为濠州;彦忠吾妻族,独不得邪!”

  '23'八月,吴国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因病请求回到江都。癸丑(十七日),李简在采石去世。徐知询是李简的女婿,他擅自把李简的亲兵二千人留在金陵,并上表推荐李简的儿子李彦忠代替他的父亲镇守鄂州,徐知诰任命龙武统军柴再用为武昌节度使。徐知询知道以后很生气地说:“刘崇俊是哥哥的亲戚,他家三世为濠州刺史。李彦忠是我妻子的家族,难道不能任职吗?”

  '24'初,楚王殷用都军判官高郁为谋主,国赖以富强,邻国皆疾之。庄宗入洛,殷遣其子希范入贡,庄过爱其警敏,曰:“比闻马氏当为高郁所夺,今朋子如此,郁安能得之!”高季兴亦以流言间郁于殷,殷不听,乃遣使遗节度使副使、知政事希声书,盛称郁功名,愿为兄弟。使者言于希声曰:“高公常云‘马氏政事皆出高郁,’此子孙之忧也。”希声信之。行军司马杨昭遂,希声之妻族也,谋代郁任,日谮之于希声。希声屡言于殷,称郁奔僭,且外交邻藩,请诛之。殷曰:“成吾功业,皆郁力也;汝勿不此言!”希声固请罢其兵柄,乃左迁郁行军司马。郁谓所亲曰:“亟营西山,吾将归老。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闻之,益怒,明日,矫以殷命杀郁于府舍,榜谕中外,诬郁谋叛,并诛其族党。至暮,殷尚未知,是日,大雾,殷谓左右曰:“吾昔从孙,儒渡淮,每杀不辜,多致兹异。马步院岂有冤死者乎?”明日,吏以郁死告,殷抚膺大恸曰:“吾老耄,政非已出,使我勋旧横罹冤酷!”既而顾左右曰:“吾亦何可久处此乎!”

  '24'当初,楚王马殷用都军判官高郁为主要谋臣,国家依靠他富强起来,邻国都嫉妒他。庄宗进入洛阳之后,马殷派他的儿子马希范向后唐入贡。庄宗很喜欢他的敏捷,对他说:“近来听说马氏的政权要被高郁所夺取,今天有你这样的儿子,高郁怎么能夺取呢?”高季兴也用流言在马殷那里诋毁高郁,马殷不听从,于是又派遣使者给节度副使、知政事马希声送去信,非常赞赏高郁的功劳和名誉,并希望与他结为兄弟。使者对马希声说:“高公高季兴经常说‘马氏政事都出于高郁’,这是子孙们的忧患啊!”马希声相信了他的话。行军司马杨昭遂是马希声妻子的同族人,他图谋取代高郁的职务,每天在马希声那里诬陷高郁。马希声也曾多次向他的父亲马殷说高郁奢侈越轨,而且广交外面的藩镇,请求把他希掉。马殷说:“我事业能够成功,全靠高郁的力量,你不要说这些话。”马希声坚决请求罢免高郁的兵权,于是高郁补降职为行军司马。高郁对他的亲信们说:“赶快经营西山,我将要告老回乡。狗崽渐渐长大,能咬人了。”马希声听说以后,更加愤怒,第二天,假传马殷的命令在府舍里杀死了高郁,并张榜告示中外,诬陷说高郁要谋反,同时把高郁的全家以及他的同党全部杀死。到了晚上,马殷还不知道这件事。这一天,天气大雾,马殷对他的左右说:“我从前跟从孙儒渡淮河时,每逢杀死那些无罪的人时,大多要出现这种怪现象。难道马步院有冤死的人吗?”第二天,官吏把高郁被杀的情况告诉了马殷,马殷抚摸着胸口非常悲痛地说:“我已经老了,政事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致使我过去的有功之臣横遭这些冤酷。”一会儿又回过头来对他的身边左右的人说:“我怎么可以长久地居住在这里呢?”

  '25'九月,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上又问道:“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二月卖新丝 ,五月杂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语虽鄙俚,曲尽田家之情状。农于四人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上悦,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25'九月,后唐帝和冯道从容地聊起近年来五谷丰登,四方无事。冯道说:“我经常记起过去在先帝的幕府任掌书记时,奉命出使中山,经过井陉险要的地方,我常担忧马被摔倒,非常小心谨慎地抓住缰绳,幸好没有失误。等到了平路时,放开缰绳让马自己去奔路。不一会儿就跌倒了。凡是治理天下的道理也和这差不多。”后唐帝深深感到他讲得很对。后唐帝又问冯道说:“今年虽然丰收了,百姓们的赡养是否充足?”冯道说:“种庄稼的人遇上灾年就饿殍满道,遇上丰年又为粮食价格便宜而发愁,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都有困苦,只有庄稼人是这样呵!我曾记得进士聂夷中的诗中写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语言虽然粗俗,但全都说出了庄稼人的甘苦。农民是士、农、工、商四种人中最勤苦的,陛下不可不了解这些情况啊!”反唐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命令他身边的人把这首诗抄录下来,经常朗读背诵它。

  '26'州兵戌东川者归本道,董璋擅留其壮者,选羸老归之,仍收其甲兵。

  '26'戌守东川的州军队回归本道时,董璋擅自留下其中身体强壮的人,挑选一些年老体弱的人让他们回去,同时还收了他们的武器。

  '27'癸巳,西川右都押牙孟容弟为资州税官,坐自盗抵死,观察判官冯、中门副使王处回为之请,孟知祥曰:“虽吾弟犯法,亦不可贷,况他人乎!”

  '27'癸巳(二十七日),西川右都押牙孟容的弟弟任资州的税赋官,犯了监守自盗的罪被判处死刑,观察判官冯、中门副使王处回为他请求免除死刑,孟知祥说:“即使是我的弟弟犯了法也不能饶恕,何况是别人呢?”

  '28'吴越王居其国好自大,朝廷使者曲意奉之则赠遗丰厚,不然则礼遇疏薄。尝遗安重诲书,辞礼颇倨。帝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使吴越,昭遇与玫有隙,使还,玫奏:“昭遇见,称臣太师拜舞,谓为殿下,及私以国事告。”安重诲奏赐昭遇死。癸巳,制以太师致仕,自馀官爵皆削之,凡吴越进奏官、使者、纲吏,令所在系治之。令子传等上表讼冤,皆不省。

  '28'吴越王钱在他的国内喜欢自夸,朝廷派去的使者违心地奉承他,他就会赠送给一批丰厚的礼物,如果不奉承他,礼遇就很低。钱曾给安重诲一封信,语言礼节都很傲慢。后唐帝派遣供奉官乌昭遇、韩玫出使吴越国,乌昭遇和韩玫有矛盾,他们完成使命回朝,韩玫上奏说:“乌昭见到钱,称臣拜舞,称钱为殿下,并私下把国家大事告诉了钱。”安重诲奏请后唐帝赐乌昭遇死。癸巳(二十七日),后唐帝下令钱以太师的身份退休,其余的官爵都被罢免,凡是吴越国的进奏官、使者、纲吏等,由所在地方官把他们抓起来治罪。钱命令他的儿子钱传等上表诉冤,后唐帝都不理。

  '29'初,朔方节度使韩洙卒,弟澄为留后。未几,定远军使李匡宾聚党据保静镇作乱,朔方不安;冬,十月,丁酉,韩澄遣使赍绢表乞朝廷命帅。

  '29'当初朔方节度使韩洙死后,他的弟弟韩澄被任命为留后。不久,定远军使李匡宾聚众占据了保静镇发动叛乱,朔方地区很不安定。冬季,十月,丁酉(初二),韩澄派遣使者带着绢表请求朝廷任命主将。

  前磁州刺史康福,善胡语,上退朝,多召入便殿,访以时事,福以胡语对;安重诲恶之,常戒之曰:“康福,汝但妄奏事,会当斩汝!”福惧,求外补。重诲以灵州深入胡境,为帅者多遇害,戊戌,以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福见上,涕泣辞之;上命重诲为福更他镇,重诲曰:“福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复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复改。上不得已,谓福曰:“重诲不肯,非朕意也。”福辞行,上遣将军牛知柔、河中都指挥使卫审等将兵万人卫送之。审,徐州人也。

  原来的磁州刺史康福,精通胡语,后唐帝退朝后,经常把他叫进便殿,谘询当时的一些事情,康福用胡语回答后唐帝的提问。安重诲讨厌他这样做,经常告诫说:“康福,你竟敢胡乱奏事,应该杀掉你!”康福听了很害怕,请求补缺放外任。安重诲认为灵州深入胡境,在那里当统帅的人多数被杀害,戊戌(初三),任命康福为朔方、河西节度使。康福见到后唐帝,痛哭流涕地想辞去这个职务。后唐帝命令安重诲为康福调换到其他镇去,安重诲说:“康福没有功劳,从刺史升到节度使,无功而建节钺还有什么可再求的?况且命令已经下发,难以再更改。”后唐帝不得已,对康福说:“安重诲不肯更改,这并不是朕的意思。”康福告辞出发了,后唐帝派遣将军牛知柔、河中都指挥使卫审等率领一万多士卒护送他去。卫审是徐州人。

  '30'辛亥,割阆、果二州置保宁军,壬子,以内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30'辛亥(十六日),分出阆、果二州来建置了保宁军。壬子(十七日),任命内客省使李仁矩为节度使。

  先是,西川常发刍粮馈峡路,孟知祥辞以本道兵自多,难以奉他镇,诏不许,屡督之;甲寅,知祥奏称财力乏,不奉诏。

  在此之前,西川经常调拨一些粮草送给峡路,孟知祥推辞说因为本道兵多,难以供奉别的藩镇,后唐帝下诏不允许不调拨,而且曾多次催促他。甲寅(十九日),孟知祥上奏说因财力不足,不执行诏令。

   '31'吴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握兵据上流,意轻徐知诰,数与知诰争权,内相猜忌,知诰患之;内枢密使王令谋曰:“公辅政日久,挟天子以令境内,谁敢不从!知询年少,恩信未洽于人,无能为也。”知询待诸弟薄,诸弟皆怨之。徐知知询不可辅,反持其短以附知诰。吴越王遗知询金玉鞍勒、器皿,皆饰以龙凤;知询不以为嫌,乘用之。知询典客周廷望说知询曰:“公诚能捐宝货以结朝中勋旧,使皆归心于公,则彼谁与处!”知询从之,使廷望如江都谕意。廷望与知诰亲吏周宗善,密输款于知诰,亦以知诰阴谋告知询。知询召知诰诣金陵除父温丧,知诰称吴主之命不许,周宗谓廷望曰:“人言侍中有不臣七事,宜亟入谢!”廷望还,以告知询。十一月,知询入朝,知诰留知询为统军,领镇海节度使,遣右雄武都指挥使柯厚征金陵兵还江都,知诰自是始专吴政。知询责知诰曰:“先王违世,兄为人子,初不临丧,可乎?”知诰曰:“尔挺剑待我,我何敢往!尔为人臣,畜乘舆服御物,亦可乎?”知询又以廷望所言诘知诰,知诰曰:“以尔所为告我者,亦廷望也”。遂斩廷望。

  '31'吴国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徐知询自以为手握兵权而且占据在上游,心中很轻视徐知诰,曾多次和徐知诰争权夺利,在内部互相猜忌,徐知诰很担心他。内枢密使王令谋对徐知诰说:“你辅佐皇上时间已经很长,挟天子以令境内,谁敢不服从!徐知询年轻,他的信义和恩德还没有润泽众人,办不了什么大事。”徐知询对待各个弟弟也很刻薄,他的弟弟们也怨恨他。徐知道徐知询不可辅佐,掌握着他的短处以归附徐知诰。吴越王钱送给徐知询用金玉制作的马鞍、马勒、器皿,都装饰上龙凤。徐知询不知道由此会引起嫌疑,竟乘用这些东西。掌握礼仪事务的官吏周廷望劝徐知询说:“你如果能真心诚意把这些宝货捐献出来来交结朝中有功劳的勋旧大臣,使他们都和你同心同意,还有谁和徐知诰在一起呢?”徐知询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派周廷望去江都说明他的意思。周廷望和徐知诰的亲信官吏周宗很好,偷偷向徐知诰表达诚心,同时也将徐知诰的阴谋告诉了徐知询。徐知询叫徐知诰到金陵解除为父亲徐温治丧的丧服,徐知诰回告他说吴主下令不允许,周宗对周廷望说:“人们说侍中徐知询有七件不象臣僚办的事情,应当赶快入朝谢罪。”周廷望回去以后,把这些都告诉了徐知询。十一月,徐知询回到朝廷,徐知诰留下徐知询做统军,兼领镇海节度使,并派遣右雄武都指挥使柯厚去征调金陵的士卒返回江都,徐知诰从此开始独揽吴国政权。徐知询遣责徐知诰说:“先王离世,你是先王的儿子,一点儿也不去哭办父亲的丧事,那样可以吗?”徐知诰说:“你拔出剑等待我,我怎么敢去呢?你为人臣,蓄积这些天子的车驾服饰,难道也可以吗?”徐知诰又用周廷望的话来责问徐知诰。徐知诰说:“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我的人也就是周廷望。”于是斩杀了周廷望。

  '32'壬辰,吴主加尊号曰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大赦,改元大和。

  '32'壬辰(二十七日),吴主加尊号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全国实行大赦,改年号大和。

  '33'康福行至方渠,羌胡出兵邀福,福击走之;至青刚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皆不觉唐兵至,福遣卫审掩击,大破之,杀获殆尽。由是威声大振,遂进至灵州,自是朔方始受代。

  '33'康福走到方渠,羌族人出兵阻截他,康福把他们打跑。到青刚峡后,遇到了吐蕃野利、大虫二族几千个营帐,他们都不知道后唐的军队已经到来,康福派遣卫审乘他们没有防备袭击,把他们打得大败,几乎全部杀尽或俘获。从此康福威望大振,前进到灵州,从此朔方才开始接受康福代替为朔州节度使。

  '34'十二月,吴加徐知诰兼中书令,领宁国节度使。知诰召徐知询饮,以金钟酌酒赐之,曰:“愿弟寿千岁。”知询疑有毒,引他器均之,跽献知诰曰:“愿与兄各享五百岁。”知诰变色,左右顾,不肯受,知询捧酒不退。左右莫知所为,伶人申渐高径前为诙谐语,掠二酒合饮之,怀金钟趋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而卒。

  '34'十二月,吴国加封徐知诰兼任中书令,并领宁国节度使。徐知诰请徐知询来喝酒,用金做的酒杯酌酒给他喝,并说:“希望弟弟能活千岁。”徐知询怀疑其中有毒,又拿其他杯子把酒平均分开,随着献给徐知诰,并说:“希望和兄长各享五百岁。”徐知诰脸色都变了,来回看着左右大臣,终不肯接受,但徐知询捧着酒一直不退。左右大臣都不知徐知诰想干什么,伶人申渐高径直走到他们面前说了几句诙谐的话,就夺过两杯酒,倒在一起喝下去,然后怀揣金杯很快退出。徐知诰偷偷派人用良药去给申渐高解酒毒,但他的脑子已经溃烂而死亡。

  '35'奉国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