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耿精忠这边还没有动手,范承谟就已经看得明明白白了。他立即给朝廷打报告,要求到沿海去巡视,实际上是遵循孔圣人的教导: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既然有了危险,当然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叵耐朝廷官僚主义也忒严重,这边范承谟的报告还没有批复下来,耿精忠就已经动手了。

耿精忠请老范去开会。

老范知道在劫难逃,就大模大样地去了。到了地方,就见耿精忠手下十大总兵排成一排,杀气腾腾地逼视着他:老范,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范承谟对曰:以夏变夷者,夏也;以夷变夏者,夷也。

十大总兵:……啥意思?

范承谟:听不懂是吧?早告诉过你们的,看点书,看点书你吃不了亏!

十大总兵:……少扯那没用的。直说吧,我们要大兴义师,推翻满清,你参加不参加?

范承谟:推翻了满清,谁来当皇帝?

十大总兵:这个……到时候再说吧。

范承谟:那我到时候再考虑这事吧。

耿精忠大怒:与我拿下!

一群凶猛的士兵冲了进来,直奔着站在一边的巡抚刘秉政扑了过去,将刘秉政反剪双臂,当场拿下。气得十大总兵齐声狂叫:你妈个歪头鸡,你们都他妈的是青螟虫啊,抓错人了……

士兵们急忙放开刘秉政,再过来捉住范承谟,将范承谟关入了一间土屋里。

老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绝食运动,而且一运动就是十天,但是他不仅没饿死,反而越饿越是精神。最离奇的是,十天过后,耿精忠派巡抚刘秉政来劝降,刘秉政一进门,就被老范冲上去,当胸一脚,踹得刘秉政哧哧一声,脸朝下栽倒在地。

书上说,老范当时笑曰:逆贼本该死,我先夺其魄。

看看这老范,说他已经绝食十天了,谁信呢?

眼见老范如此顽固,耿精忠大怒。

他亲自出马了。

见到范承谟后,耿精忠只说了一句话:范承谟,你还记得水月和尚对你说过的话吗?

霎时间范承谟如受雷击,倒退几步。

21.门里的大虫不可惹

耿精忠所说的水月和尚一事,为什么会给范承谟这么大的震撼呢?

这是一件相当离奇、相当离奇的事件。事情发生在范承谟被调来福建担任巡抚之前,当时范承谟在杭州为官。有一年,一个猎户上山,发现一窝小老虎,登时老实不客气地把小老虎都端回家,放在锅里清蒸了。

这惨无兽道的暴行,激怒了母老虎,母老虎冲下山来,直冲进了范承谟的府中,将一匹倒霉的马一口咬死了。范府中人群拥而上,对这只丧子的母老虎痛下杀手,可怜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就这样被这伙人给活活打死了。

事情发生之后,范承谟就去灵隐寺找水月大师,问一问此事的吉凶。

当时水月大师回答了他这么一句话:

山上大虫随你打,门里大虫不要惹。

范承谟细一琢磨,这门里大虫,不就是一个闽字吗?闽是福建的简称,只要这辈子坚决不去福建做官,那就没问题了。当他刚刚把这事琢磨透,吏部的调令就到了,调他到福建来当一把手。

幸好当时杭州的百姓吵吵闹闹,不肯放清廉的范承谟离开,吏部这才没有坚持。但是这种花活是瞒不过那些老官僚的,你老范越是不想去福建,就非要调你去福建不可。于是没过多久,第二份调令又到了。

没办法,范承谟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到了福建,就碰到耿精忠这厮。

最让他惊心的是,此事居然连耿精忠也知道。想到这里,范承谟正色道:我家世代尊奉孔孟,忠孝大节,岂是生死所能夺?即使是水月做过预言,也必以忠孝劝人,岂肯妄言祸福?回去告诉吴三桂,善自为计,不要取灭族之祸。

话说到这份上,范承谟连同随从五十余人,统统被耿精忠囚禁了起来。

范承谟的部下中,有一个叫张福建的,他被范承谟的忠勇所打动,就决定冒死营救。于是有一天,他身上藏了刀,到了关押范承谟的地方,突然拔出刀来,大喊一声,挥刀破门而入。看守的士卒们正在吃晚餐,猝不及防,登时多人被砍倒,但是张福建终究是势单力薄,很快力竭而死。

第一次营救失败,又来了一个蒙古人嘛尼。他已经被耿精忠封为“散骑郎”,可是他却拼却这个小官不要,秘密策划营救范承谟,最终还是失败,可怜的嘛尼被磔死。

此后范承谟被囚,两年没换过衣服,身体生满了虱虫,蓬头垢面,疾病缠身,每天只有半碗饭。他却将死亡化做了一个神圣的仪式,直到被耿精忠秘密杀害的时候,一个士兵想摘下他头上的帽子,被他厉声喝斥,士兵竟然不敢靠前。

范承谟之死,震动京师,也是吴三桂起兵以来士林所受到的最大伤害。清代最有名的文士李渔,大闹北京城,吵闹着要求皇帝亲自出席范承谟的葬礼。而且李渔认为,范承谟的灵前,应该放置两块灵牌,一块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另一块是范承谟的。

如果说,范承谟的死成就了士林一块碑石的话,那么,另一个远比范承谟更为出名的女诗人的死亡事件,则为这次战争涂抹上了最浓重的阴暗色调。

浙东。

永康。

22.想媳妇的总兵

相比暮气沉沉的吴三桂,耿精忠正值血性方刚,所以他闹得也最凶。

他的计划,是这个样子的:

吴三桂攻湖南,他则主攻江西,同时策动广东叛乱;再遣使渡海,约台湾郑经也来闹腾。除此之外,南联琉球,以取军需……计划还没最后确定下来,他已经向周边所有的地区统统下达了战书,搞得东南沿海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遂有耿精忠部下十大总兵之一徐尚朝,兵取浙江永康。

徐尚朝兵行疾速,说来就来,永康小城的百姓刚刚逃出城来,就被徐尚朝的骑兵堵了回去:都回去,回去,谁也不许出城……

有胆大一点的老百姓就上前探问:兵老爷辛苦了,为啥不让我们过去呢?

是这么一回事,士兵和蔼可亲地告诉老百姓:我们总兵大人有令,过两天要血屠永康城,凡是城里的人统统都要杀光,一个不留。现在让你们出了城,等到屠城的那一天,你们还肯回来吗?

霎时间百姓们齐声号啕:兵老爷啊,你们打仗,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啊?为什么要砍杀我们呢?

吓丢了魂的老百姓们就推举出几个年纪老成的人,战战兢兢地来到兵营,求见总兵徐尚朝。

徐尚朝亲切接见了百姓代表,并请父老乡亲们喝功夫茶。

百姓代表小心翼翼地问道:总兵大人,听外边有谣言说……屠城,这不会是真的吧?

是真的。徐尚朝亲切地告诉父老乡亲:你看连屠城的日子都已经定好了,这个决定已经无可挽回了。诸位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脖子洗洗干净,别到时候别让士兵们一砍一刀泥……

百姓代表大放悲声:总兵大人,这是为啥呢?

为啥?徐总兵回答道:还不是因为本座心里太不痛快了……

总兵大人心里为啥不痛快呢?

这还用问吗?徐尚朝悲愤地道:想我老徐,保家卫国,杀人放火,戎马生涯一生,可是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身边连个可心的女人都没有。正所谓,名将易得,佳人难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你们说对不对?

百姓代表恍然大悟:原来总兵大人是……想媳妇了,不知道总兵大人所中意的女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徐尚朝的眼神,变得迷茫起来,他站起来,望着窗外的暮色炊烟,朗声吟道: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霎时间满座父老齐齐色变:

吴绛雪!

没错,是吴绛雪!

徐尚朝说完,掉头就进去了。

23.永康奇女子

徐尚朝不过是一个干粗活的大老粗,他怎么也会吟诗呢?

会的,会的。老徐吟哦的这首诗,在当时,大大的有名。

话说顺治八年或九年的当口,正当永历帝在西南飞也似地流窜的时候,就在浙江永康小县,有一个女娃娃哇哇地出生了。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只要一看到带字的纸片,小家伙就欢天喜地,手舞足蹈;否则的话,就会哇哇啼哭。

眨眼工夫十年过去,小顺治隆重辞世,这个小姑娘已经长大了,成了一个绝色的小丫头,名字就叫吴绛雪。

又过了几年,小姑娘出落得更美貌了,可是她却不喜欢逛街购物,只是光着两只脚,两足白如霜,不著鸦头袜,蹲在墙角处,也不知都在鼓捣什么。鼓捣鼓捣,小丫头突然在历史上一个华丽的转身,写下了40个字。好奇的人们凑近一看,原来这40个汉字,乃是八首景色鲜明的诗。

哪40个汉字?

第一组:



明     啼

月       岸

夜       柳

晴     弄



第二组:



长     莲

日       碧

夏       水

凉     动



第三组:



流     江

水       楚

浅       雁

州     宿



第四组:



冬     炉

隆       透

御       炭

风     炙



这四个汉字圆圈,又是个什么怪东西?

有分教,这便是浙江永康女诗人吴绛雪所创的十言辘轳回文诗。

夫回文诗者,是指这首诗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地读,怎么读怎么有味道。回文诗是中华古文化的异葩,是古代的女生们最喜欢玩的闺中游戏。

吴绛雪这几首回文诗,不仅倾动当时,更倾倒了后世的无数文学女青年。而这些诗的读法,比之于写起来要容易得多,比如说第一组,从莺字开始,七个字断开再兜回来,读到头再反读回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更奇绝的是,这种诗不仅可以七言回读,还可以五言回读,比如老徐吟哦的第二首,还可以读作: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从这十个圆圈中琢磨出来更多的花样。

总之,吴绛雪这个小妮子,要得!

于是天下读书士子,莫不知晓吴绛雪才名;更兼此女姿容绝丽、清秀如兰,于是四面八方的男人纷纷赶往永康,就算是娶不到这个美女为妻,趴在门外偷看一眼,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最终是浙东名士徐孟华夺得先机,抢在众人之前将这个美貌女生娶回家里去了。

然后徐孟华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这个徐孟华命薄啊,娶个美女都要死掉,真是不知说他什么好。他一死,可把吴绛雪坑惨了,昨天还是美丽动人的新娘子,今天就成了美貌动人的小寡妇了。按照当时的礼法规矩,她就不可以再嫁别的男人了。

不嫁就不嫁,吴绛雪赌了气,我把青春献给神圣的文学事业,我这辈子就终老阁楼,天天写回文诗还不行吗?

正当吴绛雪心如古井水,波澜誓不起,蹲在阁楼上写诗的时候,就听到阁楼下面吵吵嚷嚷,偷偷趴在窗棂上一看,小姑娘吓了一大跳。

只见阁楼下面,密密麻麻地跪满了老头老太太,都是吴绛雪的街坊邻居,正对着她的阁楼磕头。当时吴绛雪就吓了一大跳,让家里的小丫鬟快点下去看看,楼下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

小丫鬟噔噔下了楼,又噔噔上来:少奶奶,楼下的街坊邻居,要求你立即嫁人……

为啥呢?吴绛雪问。

因为……小丫鬟说:街坊邻居们说了,像你这么漂亮的女生不嫁人,冷藏深阁,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对男人们来说太不公道,太残忍了……

少胡扯!吴绛雪斥道: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一打听,吴绛雪总算是明白了。原来耿精忠谋反了,他帐下总兵徐尚朝兵围永康,除非吴绛雪立即向他求爱,否则,他马上就会动手,尽杀永康全城老幼。

看看这个老徐,果然是铁血军人,这求爱的方式,硬是有性格。

那么吴绛雪,她爱徐尚朝吗?

爱他个大头鬼!

吴绛雪喜欢的是蹲在小屋子里琢磨回文诗,徐尚朝喜欢的是拎着刀子砍人,这俩人的兴趣爱好,原本就不存在交集。

可是那些拎着刀子砍人的兄弟们,偏偏就爱像吴绛雪这样的美貌才女。最讨厌的是,明明是他想打人家女生的主意,却非要逼着女生主动求爱……总之,这是一种最混蛋的男人,跟他讲不清楚道理。

万般无奈,吴绛雪只好发布声明说:老徐,我好好爱你……

不爱不行啊,不爱这家伙,他马上就会杀人。

这大概就是爱情的魔力吧?

发表了爱的宣言之后,吴绛雪就动身了,前往老徐的兵营,要在全体官兵的面前,正式向徐尚朝求爱。

徐尚朝说:今天,是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天。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准备茶水鲜花。徐尚朝吩咐道:等人家来了,不管咱们答不答应人家的求爱,总得以礼相待吧!

24.做人不能不正经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其部总兵徐尚朝进犯浙东,至永康,扬言以绛雪献者免。邑人聚谋以绛雪纾难,绛雪遂行。行至三十里坑,投崖死,一邑民命赖以保全。

天才女诗人吴绛雪就这样死了。

她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永远也读不完的回文诗。

而此时,台湾郑经的战船已经在福建沿海登陆,正式向耿精忠部发起了冲锋。

郑经是反清复明的,又是耿精忠邀请来的,他们理应是一伙的啊,怎么郑经反倒向耿精忠开炮?

这个事……是这个样子的:说起这个郑经,却是一点也不正经。这厮出身于延平郡王府,父亲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身为民族英雄的儿子,你好歹给亲爹长点脸吧!可是郑经这厮却不肯,反而干了一桩极其火爆的怪事。

这厮有个奶妈,姓董,江湖人称董夫人。可是忽然有一天,不正经的郑经和董夫人上了床,生出一个孩子来。当时郑成功正卧病在床,听到这个奇怪的消息,气得用力咬自己的手指头,然后就死掉了。

临死之前,郑成功悲声大叫:

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呼!天呼!何使孤臣至于至极也!

此后郑经接了父亲的班,出任台湾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继续奉行大明的国号。

接到耿精忠的盛情邀请信,邀请郑经来大陆开闹,郑经大喜,立即组织军队出发。正在这时,耿精忠又以盟主的身份,册封郑经为“大将军”,还弄了块好大的印,派人给郑经送去。

当时郑经就火大了,说:这个小耿到底是啥人呀?他有没有搞错?我家可是皇上亲封的延平郡王耶,怎么让这个小耿给降回到大将军去了?

打!

郑经决定干掉小耿,只与吴三桂联手,可是突然又发现吴三桂更能搞怪,居然弄出来个周王,郑经更晕了。于是上岸之后,他不管三七十二十一,逮谁打谁。

东南沿海,乱作一团。

这时候只差广东还没有闹起来。

可马上就会开闹。

25.七十造反更稀奇

镇守广东的是尚可喜,理论上来说,这老尚有一千个、一万个开闹的理由:

首先,老尚和老吴是铁哥们儿,战场上打出来的交情。

其次,老尚的大儿媳妇,是耿精忠的妹妹。

再次,老尚二儿子尚之孝的女儿,嫁给了耿精忠的大儿子。

总之是血连血,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

所以吴三桂起兵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