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风暴之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军向高图拉、卡希拉、科洛姆纳进攻,从南面逼近莫斯科。而莫斯科以西宽大的
正面,则由克鲁元帅的第4 集团军实施攻击。这样,在战役打响后,力求形成这样
一种态势:在莫斯科周围,兵力部署犹如一个半张开的巨掌,上边是并拢的食指、
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下面是最粗的大拇指,中间则是密不透风的手掌心儿。希
特勒认为,这个“巨掌”对莫斯科既可以掐,又可以捏,直至将它死死地攥在手心
里!

    希特勒对他的这份“杰作”可说是极为满意,于是向部队下达了战斗指令:从
11月13日起,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开始进攻,目标——莫斯科!

    莫斯科成千上万的军民在“坚决死守莫斯科”战斗口号的鼓舞下,在最危急的
时刻,在每一寸土地上与法西斯展开了拼死作战,使德军每前进半步都要付出无数
血的代价。但德军在开始的几天总算还给希特勒争气,进攻频频得手,推进速度虽
说不是太快,但却一步步地向莫斯科逼近。而随着德军的逼近,苏军的抵抗也越来
越顽强,常常是打得整营、整团地不剩一人为止。以至到12月3 日,德军第4 坦克
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才攻占了红波利亚纳。

    12月初,白皑皑的莫斯科郊外,凛冽的寒风裹着卷起的层层雪浪,阵阵呼啸,
铺天盖地而来,就仿佛要把整个大地吞没似的昼夜不停。

    在这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一些身着单衣,紧裹破毛毯的德国官兵在
呼啸的北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们一边哆嗦着,一边捉着身上的虱子。在田野上堑
壕边,顿河冰水中,到处可见冻僵了的德国兵的尸体,而那些已冻得奄奄一息的士
兵们,望着满天越下越大的鹅毛大雪,都在绝望中无可奈何地痛苦呻吟着。

    1941年12月4 日,苏第16集团军在红波利亚纳地区发起反击。红波利亚纳镇几
易其手,苏军与德军的进攻在镇外展开坦克战,镇内则进行巷战。战斗异常激烈,
整整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天黑,苏军终于把德军逐出红波利亚纳。

    与红波利亚纳地区相仿,莫斯科周围其他地区的战斗也是呈白热化状态,战斗
的双方就犹如角逐的足球场,德军的前锋已将球带人禁区,正在寻找一切机会企图
“破门”而人,而苏军‘后卫“也是拼命扑救、补位,死死地保护着自己的大门。
双方都是不遗余力,而且双方都知道这是最后关头,谁能坚持住,谁就能取胜。12
月5 日,对苏军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的一天,而纳粹将领们则称之为”
最黑暗悲惨的一天“。这一天,德军的进攻在环绕莫斯科周围320 多公里的半圆型
阵地上,全线被苏军阻止住了。不仅如此,古德里安自从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部
队踏平波兰以来,第一次被迫后撤,以便在坚硬的冰天雪地上组织起一道防线。然
而,德国人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苏军的反攻开始了。

    1941年12月6 日,大雪铺天盖地,整个战区一片银白。朱可夫的西方面军首先
从莫斯科的西北发起了反攻,接着在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叶列茨长达1000
多公里的战线上,苏军7 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 个师——全线出击。

    听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红军将士们无不兴奋异常。半年来失败的耻辱退却的
痛苦以及对入侵者的仇恨,此刻都已转化为一种巨大的能量,推动着他们对疲惫不
堪的德军发起猛烈的攻击。他们都怀着这样一个心愿:“是该出口气了,让法西斯
看看上西天的路,也让他们尝尝背后挨枪子儿的滋味!”

    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领的加里宁方面军就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前沿,越过封
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更是以破竹之势猛扑精疲力竭的德军。他们进展神速,很
快就插进到德军第9 集团军的右翼,到达了德军后方大约20公里的图尔吉诺沃。

    第29、第31集团军在当天即渡过伏尔加河,对固守在加里宁的德军第9 集团军
的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第30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列柳申科将军率领下,迅速击溃
德军在德米特罗夫西北的抵抗,冲向克林地区,威胁着德军第3 、第4 坦克集群的
后方。库兹涅佐夫率第回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以南进攻,并越过莫斯科和加里
宁铁路。

    第20和第16集团军的进攻更是顺利。12月9 日第20集团军粉碎了德军的顽强抵
抗,将德军驱逐出索尔奇诺戈尔斯克,12月8 日第16集团军解放了克留科沃,并开
始向伊斯特拉水库发起进攻。此外,戈沃罗夫将军指挥的第5 集团军也积极向前推
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第16集团军的进攻。

    在参加反攻的部队中有新从内地及远东地区调来的,也有长期坚守莫斯科防线
的;有新人伍的,也有久经沙场的。这样一支有着步兵、炮兵、坦克兵、骑兵和空
军组成的强大反击兵力,是德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等到德军反应过来,苏军的攻
势已是锐不可当。从12月7 日起,反攻速度不断加快,反攻的前3 天,苏军便推进
了30公里至50公里,而且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战果也越来越大。

    在反击中为扩大战果,斯大林特意将西方面军航空兵的飞机增加至1000多架,
这大大超过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飞机数量。强大的反击部队在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
越战越勇,到1942年回月初,苏军完全击溃了窜至莫斯科城下的德“中央”集团军
群的突击兵团,德军被迫后退100 公里至250 公里,从而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
接威胁。

    当苏军发起反击时,正在受冻挨饿的德军不得不在没有足够冬季装备的条件下
进行激烈的战斗,他们伤亡惨重,根本无力阻止苏军的攻势,防线到处出现危机并
被迫撤退。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元帅几天前,还准备乘坐第一辆坦克冲进
莫斯科城,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并且准备将他的部
队撤往库尔斯克一奥廖尔一勒尔一线作为德军的“冬季阵地”。

    1942年1 月5 日,斯大林向红军发出指示:不给德寇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
地把他们向西驱赶。

    1 月8 日,苏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的舰桅高昂,海军战士将炮弹填进了炮
膛,莫斯科郊外野战机场上的战鹰满载航空炸弹,振翅待飞。从列宁格勒城外雪深
齐腰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从静静的顿河流淌过的乌克兰平原,到黑
海北岸的克里木岛,苏军在这条纵贯南北的战线上,9 个方面军 110多万将士正整
装待发,收复失地大总攻的战幕即将拉开。

    随着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威力巨大的“卡秋莎”首先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
一时之间从空中到地面雷声滚滚火光冲天,苏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总攻首先以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的瑟乔夫卡一维亚兹马战役开始,这一战役也是
勒热夫——维亚兹马进攻战役的一部分。进攻的第一天,方面军的第39集团军就在
勒热夫以西突破德军防御,至1 月21日挺进80公里至90公里,目标直指德军第9 集
团军勒热夫集团的后方。26日清晨,方面军的第22、第29集团军即在奥列尼诺包围
了德军约7 个师。骑兵第11军从正面突至维亚兹马,并切断了维亚兹马一斯摩棱斯
克公路。

    西方面军以9 个集团军和2 个骑兵军实施的勒热夫一维亚兹马进攻战役,1 月
10日开始发起攻击。方面军的右翼第1 突击集团军第20和第16集团军在突破德军沃
洛科拉姆斯克防线后,于17日切断了莫斯科一勒热夫铁路。方面军中线部队第5 、
第33集团军于1 月20日收复莫扎伊斯克;第43集团军则向尤赫诺夫方向进攻。方面
军左翼的第49、第50集团军和近卫第互军、第10集团军从北面和南面迂回包抄了由
德军第9 集团军约9 个师组成的尤赫诺夫集团,这就使苏第33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
1 军分别在尤赫诺夫以北及其以南突人德军后方,并开始向维亚兹马展开攻击。为
配合正面部队围歼维亚兹马的德军,苏军还从三月中旬至2 月中旬先后在维亚兹马
东南地域,以空降第201 旅、第8 旅和第4 军主力1 万多人实施了空降。到4 月20
日左右,苏军又向西推进了100 公里至350 公里,收复了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
拉州等莫斯科以西大部地区。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的企图完全化为了泡影。

    1942年4 月,暖流融化了伏尔加河的坚冰,解冻的土地开始散发出浓郁醉人的
春天气息,随着春季泥泞时期的到来,苏军开始转人防御。至此,莫斯科保卫战以
苏军的伟大胜利而告结束。在此战役中德军损失官兵50余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
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 .5 万辆。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20世纪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
不仅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
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战
争的胜利同时也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给苏联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坚
定了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更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各国人民以巨大鼓舞,促进了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
利奠定了基础。

        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改变战争进程的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1942年8 月24日至1943年2 月2 日展开的被称为是最
艰苦,又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便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夏,德军深人苏联领土,希特勒下令两支大军长驱东南部:一支前往高
加索油田和里海附近,另一支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

    1942年4 月,春天来到了,俄罗斯的大地正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
顿河、伏尔加河的坚冰渐渐融化了,但在这美好的春季,希特勒却在筹划着一项罪
恶的阴谋,他利用英美拖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之际,集中150 万人的兵力,准备
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的西岸,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
北交通的枢纽,是贯通欧亚的咽喉,也是苏联南部著名的工业中心和粮食储存地。
希特勒狂妄地宣称:攻下斯大林格勒之后,巴库的石油、顿巴斯的煤以及库班的小
麦也将随即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资源;同时,还可沿伏尔加河北上,从东面包围莫斯
科,再出波斯湾。希特勒甚至吹嘘实现这一切不需要几日。

    为粉碎希特勒的阴谋,为保卫斯大林格勒,苏军在1942年7 月组建了斯大林格
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任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的军民决心在不利的情况下,
阻击敌人,打击和消耗德军。

    顿河是一条巨大的河流,它缓缓流过俄国的原野,从莫斯科南方的高地发源,
流向俄国南端的罗斯托夫进入亚速河。其弯向东方的河床部,跨斯大林格勒及伏尔
加河不足十几公里。河向东弯去又形成了大河套,就是在这个大河套区内,德军将
展开对斯大林格勒的猛烈攻势。

    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城内军民争取时间,建立了三道防线。最外边的一道防线,
全长150 公里,延伸至顿河东岸;中间的一道防线,全长也有上百公里,沿着狭窄
的罗沙卡与齐伏林那两条河设防;最里边的一条防线全长25公里,从斯大林格勒北
面的雷诺克村起至南面的库普洛斯诺耶及卡拉斯诺亚美斯克止。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德军150 万兵力分为两个集团军群。一个是第11、第
17和第 1坦克军团,是辅助攻击方向,进攻目标为高加索油田;另一个是第6 集团
军群辖6 个军,包括2 个坦克军团,配有第10航空队的掩护,是主要攻击方向,进
攻目标为斯大林格勒。

    苏军同德军展开了艰苦的要道阻击战。苏军以10个师的兵力抗击29个师。面对
敌人强大的兵力优势,苏军将士以斯大林“决不后退一步”的号召为动力,与敌人
英勇顽强地浴血奋战。

    与此同时,在德军占领区,苏军及部分游击队也展开大规模袭扰活动,搞得德
军首尾难顾,心神不宁,不得不派出大批兵力对付游击队,消耗了部分有生力量。

    顿河西岸的防御战一直持续了40多天,德军损失了数万人,在大量坦克和飞机
的协同掩护及进攻下,德军在40多天内才走了预定3 天就能走完的路程。抱着以闪
电战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梦想,德军被拖入了持久战。

    1942年8 月 17 日,德军渡过了顿河。19日,鲍罗斯发布了重新攻击命令,经
过3 天激战,突人苏军防线60公里,切人斯大林格勒北郊,对市区造成了严重的威
胁。驻守在城北地区的苏军第62集团军被分割成三片,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他部
队的联系被切断。

    8 月的斯大林格勒酷热异常,一连两个月都没有下过一场雨,天气干燥炎热。
市内的建筑稠密,房屋大多都是用易燃材料铺顶的木制结构。市区还有许多储油库,
工厂也多储存着数量很大的原料和燃料。

    8 月23日18时整,法西斯德国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狂轰滥炸,同时还出
动坦克、摩托化部队从雷诺克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在北面对斯大林格勒形成进攻
之势。龙卷风似的战火笼罩着斯大林格勒全城。空中强盗向城市倾泻大量爆破弹和
燃烧弹,整个城市一下变成了火海。电线杆折断,电线坠地,到处都是爆炸。断裂
的屋檐和剥落的灰泥,从三四层楼高处直向地下塌落。8 月23日这一天对斯大林格
勒人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一天,但就是在这困难的一天中,斯大林格勒人也表现了
顽强的精神、英雄的气概、无比勇敢的斗志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他们以不屈不挠
的精神抗击着法西斯德军,他们拿起武器投入了艰苦卓绝的街垒战。

    8 月底,德军从三面包围了斯大林格勒。

    苏军统帅部要求守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最后一个人”。根据斯大林的命令,
城外苏军各部队实施局部进攻,牵制德军兵力,迫使德军攻城势头减弱。

    德军的攻势明显削弱了,希特勒得知此讯,大发雷霆。他近乎歇斯底里地命令
德军:必须在9 月15日以前攻克斯大林格勒。

    9 月10日是星期四。这一天,斯大林格勒的士兵们、工人们、老人们、妇女们
以及儿童们在天还没亮之前,便开始行动起来了。他们有的挖战壕,构筑地下工事,
有的装沙包、运水,还有的向工事内运送弹药。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德国法西斯军
队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攻打这个城市,他们已经很接近市区了,所以必须做好城防
准备工作。

    9 月13日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全面攻势。德军坦克第4 集团军第6 野战师
和几个师的部队在苏军第62集团军正面实施进攻,一些部队已在雷诺克居民区北面
和城市南面的库波罗斯诺耶附近延伸到伏尔加河。第62集团军被德军以强大的弧形
阵势从正面和两翼挤压到伏尔加河边。

    北面,敌军的坦克第16师占领了从拉托申卡到135 .4 高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