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致命漩涡-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项目,有利可图,才想跟咱合作,不然干脆就说资助你,何必还要谈判呢?问题是要对方把钱赚得合理合法,并在我们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另外,黄河集团投资基建项目经验丰富,他们一下子拿出七种坏环相扣的合同文本让季光雄看,足见其将投资风险预测到零的程度。不言而喻,这里自然包含着对东宁市的不信任、不托底。倘若东宁市生硬地拒绝,很简单,人家走人就是了。因此,季光雄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方针,要尊重黄河集团合同条款的合理性,不与其纠缠具体的非原则性的细节和词句。在重要原则问题上,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条文,谈判小组做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对方充分理解,而不是针锋相对地争执。对于东宁市能做到而又必须提供的承诺文件和资料,都要尽快地办好,尽快地让人家看到,以减轻黄河集团的风险压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合作。这样经过反复讨论磋商,对方先后取消了听要求的《市政府担保承诺书》、《账户收益和公路资产权益抵押合同》、《不竞争保证合同》”等合同文本,这不仅仅表示了对方真心合作的意向,也有利于谈判,简化了内容,缩短了时间,实际上等于提高了谈判效率,加快了谈判进度。

这最后一轮连续二十小时的谈判,又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才告结束。双方都精疲力竭地苦笑笑,算是欣慰地离开了谈判桌。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初步框架。

·6·

第二章

17。死亡航班

沈北辽在B市挨了季光雄一顿骂,心里一直不是滋味。“十一”期间哪儿也没去,一直住家反省自己。沈北辽感到如果不认真研究一下自己的岗位,自己有丢掉前程的可能。沈北辽发现做季光雄的秘书必须与三个社交圈打交道:“第一社交圈”是季光雄的家庭;因工作和日常事务和季光雄密切联系的那些人构成了“第二社交圈”;因舆论和大众传播工具而了解季光雄的所有人们构成“第三社交圈”。能巩固自己秘书地位的是“第一社交圈”和“第二社交圈”。沈北辽记住了季光雄家庭主要成员的生日,把“第二社交圈”中主要人物的生日、办公电话、宅电、手机号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沈北辽感到只要钱亚琴认可自己,秘书就能稳当地当下去。如果自己的秘书能当上两年就是胜利,如果在一年之内被拿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就不光明,大家会认为自己没干好而被拿下,说明自己与季光雄没处好,这种局面如果出现,对自己十分不利。自己要在第一社交圈、第二社交圈树立口碑,让口碑影响钱亚琴、季光雄。沈北辽在日记中写道:“赞美是随着祝福一起来的。我们赞美别人的同时就把祝福送给了大家。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赞美别人,同时也要大胆地接受别人的赞美。赞美是关于快乐的大问题。学会赞美就学会快乐,善于赞美一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久而久之就学会从别人的优势出发看问题,学会忘记嫉妒,进而增加了自身的优势。由于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就会得到公众的认可,当然也会得到真诚的赞美。成功的赞美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富于幽默感。幽默来自勇气、深刻和技巧。赞美来自于容忍、幽默和富于人情味的热情。赞美是朋友之间会心的微笑,是善解人意的花朵,是融化冷漠心灵的太阳,是具有人情味的智慧。学会赞美就学会了圆熟,也就学会了生活。”沈北辽是善于总结的。每天上百份的文件,上百份的群众来信、上百个电活,沈北辽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常言道,人无烦恼,不成人生。人在烦恼中跳出来,更不成人主。所谓烦恼,无非三个来源:为权所迷,为欲所扰,为情所困。三者本可以使人生生动,过于不能自拔,风波就在所难免。若逐权适度,欲望适度,好色适度,则三分烦恼,七分得意了。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冷心,人生的一点点点烦恼便化作行云流水,成为身外之物。

香港的谈判很顺利,季光雄不能回B市,他必须回东宁市向市委班子汇报香港之行的情况。中午十一点,东宁市的大小官员百八十人汇聚在清源机场,秘书一处准备了鲜花,钱亚琴也来了,大家等候在候机大厅等待季光雄副市长一行的凯旋。已经到时间,可是从香港飞往东宁的航班还未有降落清源机场的消息,显然钱亚琴已经有些焦急,李福才问沈北辽:“北辽,会不会把航班号搞错?”沈北辽说“不会,昨天上午丁仁杰亲自给我打的电话,是这趟航班。”沈北辽只好给佩瑶打电话,让佩瑶查一查季副市长一行是否在这趟航班上,又让机场值班经理问了这趟航班为什么晚点。佩瑶回电话说,季副市长一行七人都在这趟航班上。机场值班经理却说飞机为什么晚点原因不详。机场的气氖顿时紧张起来。这时机场候机大厅里的电视开始播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今天上午十点,中国清源航空公司从香港飞往东宁的一架客机在香港海域失事,机上共有乘客103人,机组人员9人。目前,紧急搜救已经展开。”钱亚琴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当时就晕了过去,大家又掐人中,又按太阳穴,钱业琴才醒过来。这时,沈北辽的手机响了,沈北辽一看就知道是境外打来的,因为手机屏幕上未显示对方手机号码,沈北辽赶紧接听电话:“喂,哪位?”“是北辽吗?我是丁仁杰。”沈北辽一听双惊又喜,忙说:“秘书长,季副市长怎么样?”“季副市长在我身边。”北辽说:“请季副市长听电话。”说完,沈北辽赶紧把手机递给了钱亚琴,说:“大嫂,季副市长没事,他们还在香港,请你接听电话。”钱亚琴一下子振作起求,眼睛里闪着兴奋的目光:“喂,光雄吗?是光雄吗?哎呀妈呀,你可把我给吓坏了,你们是怎么回事呀?”季光雄在电活里说:“亚琴呀,你替我谢谢大家牵挂。香港黄河集团这边特别热情,这几天谈判特别辛苦,大部分同志没来过香港,黄河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诚昆先生非让我们多逗留一天,不然昨天我们就回去了,盛情难却,也可能这几天累着了,我早晨起来就发高烧,实在起不来便误了飞机。想不到还拣了一条命。我一听飞机失事了,怕你们着急,赶紧让仁杰给北辽打电话。我吃了退烧药,现在好多了,不用牵挂,我们准备坐明天的航班回东宁市。”钱亚琴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她把消息告诉大家以后,大家都为季副市长一行庆幸,李福才说:“亚琴哪,季副市长吉人天相,必有后福啊。”钱亚琴乐得合不上嘴。大家一听接不到6季副市长便纷纷散去。钱亚琴留了个心眼,她并未告诉大家季副市长乘明天的航班回来,而是说季副市长发高烧,烧退了便回来。

清源航空公司发生重大航空空难,惊动了中央领导同志,清源省迅速成立了灾难善后领导小组,由副省长边福元带队赴香港配合搜救、处理善后工作。副组长一位是市委副书记李绍光,一位是清源航空公司总经理宋永祥。因为佩瑶在香港启德机场工作过,所以在工作人员中还有沈北辽的妻子佩瑶。佩瑶走得很急,没来得急与北辽告别便飞赴了香港。

从机场同来的路上,沈北辽感慨颇多,真是人生如梦,刚才在机场接站的人群中,一听到空难的消息,有很多人失声哭了起来,还有当场晕倒的,季光雄等人在生死一线之间,意外地躲过了空难。沈北辽心想,我不知道当我生命终结时,生活会不会给我一个感叹号。人们太注重失去的东西,生命的意义在于得到时是否珍惜。然而,人们对生命的进程太奢侈了,挥霍了物质,还要挥霍精神,人们害怕生活中的悲剧,但是悲剧是从天而降的,这世间喜剧是一时的,只有悲剧才是不朽的。他又想起了张怀亮西藏之行,给他讲过的天葬,生命那种悲壮与神秘,让他此时的心情宛若高原雪山与湛蓝天空之间的寂静。沈北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抑,他觉得自己的精神不能从容面对自由,自由变成了空壳。生命本身就是充满遗憾的过程,遗憾无法更改,他想为什么要更改呢?遗憾是一种磨炼。没有这种磨炼才是真正的遗憾。沈北辽是无奈的,在他胸中有一轮无奈的不落的太阳。

晚上,沈北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台的新闻。半个小时的新闻,有十分钟是播空难的。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沈北辽是往佩瑶单位挂电活,才知道她去香港参与处理空难工怍了。他一直盼着佩瑶来电活,果然佩瑶来电话了。

佩瑶在电话里带着哭腔对北辽说:“北辽啊,咱俩可得好好活着,太惨了,太惨了,北辽,我现在才知道我多爱你。”北辽知道,佩瑶看到的场面一定是悲壮的,就像天葬一样悲壮。北辽问:“佩瑶,飞机是怎么失事的?”佩瑶说:“现在还不清楚。只道飞机起飞不久,机长向机场塔台的地面指挥中心报告,说机舱内已经冒烟起火,机长没说几句话,活筒里的声音就消逝了。飞机是飞到距启德机场20公里远的海面上空,突然失事的。当地居民看见一个飞行的大火团,一头栽进了大海。北辽,你们市委副书记李绍光也来了,他说他认识你,对你印象不错。”北辽说:“李副书记人非常好,他做了许多老百姓关心的事,所以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特制好。”北辽又问:“佩瑶,一共死了多少人?”佩瑶说:“目前已经打捞上来70具尸体,估计不会有人生还。北辽啊,你们季副市长可真是命好,以后一定有大福。”北辽说:“现在他的福就不小了,今天大嫂听他老公没事乐坏了,季副市长躲过一劫,都快成东宁市佳话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佩瑶说“你好好干,别那么多牢骚。行了,不跟你说了,我这太忙了。北辽,你好好照顾 自己。”说完佩瑶就挂了电话。沈北辽放下电话,感觉脑袋一片空白。正在发愣,手机响了,沈北辽一接手机,是钱亚琴打来的。沈北辽问:“大嫂,有什么事吗?”钱亚琴说:“北辽啊,你大哥明天中午回来,你大哥嘱咐不要让别人知道。明天你和马厚先来接我,然后我们一起去接他。”沈北辽说:“放心吧,大嫂,明天我准时到。”

当天晚上,沈北辽失眠了。他怎么也睡不着,总是有一种要哭的感觉。窗外下起了小雨,风不知疲倦地吼,仿怫世界有无穷的委屈要诉说。沈北辽面对窗外,聆叭风的怒吼,仿怫自己站在了入世与出世的边缘,心情飘荡在胡思乱想中。雨淋在窗上,沈北辽像一只空旷海底的鱼,游荡在深不可测的寂寞之中。雨中的空气在秋风的怒吼中仿佛在急促喘息,街上的车似乎漫无目的地奔驰,像街上的雨水湍急而随意地流淌着。风的吼声随着夜的深沉而散去,雨却若狂风拍打着玻璃,耀着夜色黑的灯光,他的身体似一片落满雨滴的玻璃,他不知道这种透明是不是一种纯洁。夜深了,沈北辽无法拒绝失眠,于半梦半醒中为海上罹难的人祈祷。沈北辽心想,人生真是有太多无法预知的苦难,苦难不会自动转化为动力,人生并不是苦难越多,动力越强,只有经过对苦难认真地思想的人,才有可能转化为人生的动力。当然,苦难毕竟是痛苦的,人生应当尽量避免苦难。

夜越来越深了,雨却越下越大。沈北辽的心绪随梦飘荡,无限惆怅。

第二天中午,钱亚琴、沈北辽、马厚一到机场,便发现还是有五六十东宁市的大小官员来接季副市长。钱亚琴和沈北辽相视无奈地一笑,只好与大家打招呼。许多人围着钱亚琴说着钱亚琴百听不厌的恭维话,什么季副市长吉星高照了,什么季副市长大吉大利了,人们站在廊桥两侧,李福才、苏文堂,刘本山、余小天等大小官员列队站在前面,沈北辽和马厚站在钱亚琴身后。飞机舱门终于打开了,季副市长面带微笑,缓缓走出机舱,钱亚琴递上鲜花,季光雄接过来又顺手递给了沈北辽,然后与大家一一握手。马厚赶紧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季副市长的行李快速走出廊桥。季副市长被大家簇拥着来到贵宾室。季副市长在贵宾室向大家介绍了空难的进展情况,又听了一堆自己福大命大造化大的马屁话,然后兴奋地叙述了在香港谈判的艰难,情况都听明白之后,李福才说,季副市长太累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这才开始散去。

机场候机楼门前停着几十辆轿车,旁边还有一些机场的交警在维持秩序。季副市长走出候机厅大门,与大家挥手道别,沈北辽快速开了车门,季副市长和钱亚琴坐进车里,马厚把车开起来,后边的所有车才开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轿车都消失在高速公路中。

在车里,沈北辽把这些天的报纸、重要文件文给季光雄,看得出季光雄很疲劳。只有钱亚琴咯咯地笑着,说昨天的空难可把她吓坏了,她如何如何担心季光雄,省里的哪位领导去她们医院看病了,市里的哪位领导让她们医院出诊了,医院的服务领导们怎么满意了,等等。季光雄让沈北辽分别接通余书记和荣市长的电话,沈北辽拔通手机后,季光雄分别简要汇报了在香港谈判的情况,语气里充满了希望。然后,季光雄又对沈北辽说:“北辽,最近党校留了一个哲学作业题,让每位学员写一篇文章,文章要用马列主义的哲学原理来结合实际工作写,你先帮我琢磨琢磨。”沈北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琢磨,这是季光雄到党校的第一篇文章。季光雄心气很高,凡事要争个第一,中青班的厅级干部们身边都有一批捉刀手,沈北辽又一次感到了压力。车行到季光雄家楼下,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沈北辽心很细,从来都是将季光雄送上四楼,看着季光雄进屋关上门才算完成任务。

马厚送沈北辽回家,路上马厚求沈北辽在适当的时候跟季副市长说一声,自己家住房很困难跟市长这么多年了也没解决,过去跟平一川搭档,这事想都不能想,现在跟北辽处出感情,马厚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沈北辽知道这事很难办,但为了两个人今后能配合好,只好答应了。沈北辽清楚,马厚没少在季光摊面前说自己的好。

季光雄回到东宁市以后,在家足足休息了三天。

这天早上,季光雄给沈北辽打了电话,让十点钟去接他。十点钟沈北辽和马厚准时到了季光雄家楼下。季副市长从楼口走出来时看得出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

季副市长一上车便对沈北辽说:“北辽,兴本书记病了,去市医院,咱们去看看余书记。”车开到市医院的住院部,钱亚琴在门口等候着,季光雄下了车,沈北辽陪季光雄、钱亚琴去了高干病房。季光雄推开病房门,余兴本躺在床上打着吊瓶,余书记的老伴伺候在一旁。余书记一边很热情地与季光雄握着手,一边对季副市长说:“光雄啊,听说你死里逃生啊。”季光雄说:“托余书记的福。”余书记说:“哪里哪里。这次空难,大多是咱们东宁市的旅客,太惨了,听说是全部遇难,黑匣子到现在还未找到,我派绍光同志去处理善后,到现在还没有音讯。”季副市长说:“余书记还是安心养病吧,绍光书记一定会把事情处理好的。”余书记说:“光雄啊,我的病多亏了亚琴了。”钱亚琴咯咯地笑着,余书记招呼沈北辽坐在沙发上。季光雄坐在了余书记的床沿上,询问着病情。

余书记说:“光雄啊,这官当大了,看病都是问题。这不,我就是个慢性阑尾炎,结果,走到哪家医院,都弄一帮专家会诊,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就是确不了诊,硬是给我耽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