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致命漩涡-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一位胖胖的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人满脸堆笑地走过来:“这位一定是沈处长吧?久仰久仰!”说着,胖乎乎的手就伸过来。沈北辽知道,这位肯定就是张总了,他故意朝朱达仁、陈东海探问道:“这位……”“这位是张怀亮,兰京大酒店的老板。张总可是东宁市走得开的人物啊!”陈东海介绍着。张怀亮忙摆手说:“托朋友福,混碗饭吃。”说着掏出了名片递给了沈北辽。沈北辽双手接了名片忙说:“幸会幸会。参不起,我忘了带名片,达仁、东海都有我的电话。”张总说:“没关系,没关系。”便前边带路来到包房。一进包房有三位女士早已在房间等候,张怀亮忙介绍说:“沈处长,这三位得叫三嫂了。”不等张怀亮细说,沈北辽已经明白了,看来这哥仨分别带着自己的二奶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的关系不一般,同时也没拿自己当外人。沈北辽跟这三位女士客套后,大家分别落了座。张怀亮忙叫小姐上菜,又对沈北辽说:“我这里条件不好,沈处长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就请多包涵了。”沈北辽哪是见过什么大世面的人,这里的豪华气派早让他心里啧啧称赞了,只是故作大气,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随便随便。张总,今天相见我们是缘份,如果瞧得起北辽,就不要称沈处长,喊兄弟好了!”张怀亮忙说:“托达仁、东海两位老弟的福,我就高攀北辽老弟了。”说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你言我语,好不热闹。张怀亮说:“东海,讲一讲你破案的事,让大家开开眼。”陈东海盛情难却,他用餐巾纸擦了擦嘴,然后点上了一支烟,一边抽一边说“上个月,东郊区公安局接到报案,说净河大桥下发现人头。市区公安局相关人员都赶到了现场。原来是一个在净河里打鱼的人,用鱼网打上来—个编织袋,还以为打上来宝了呐,结果打开一看是一堆石头和一个人头,都他妈的烂了。光捞上一个人头还不行啊,还得找胳膊腿呀,市刑警支队找了几个民工继续打捞,结果又打捞上一个编织袋,打开看又是一堆石头和一个人头,也他 妈的烂了。市刑警支队赶紧向市公安局局长张大勇打电话报告案情,张大勇说,打上一个人头就是一个碎尸大案,你这一捞就是两个大案,别捞了,净河里不知有多少人头呐,咱破不过来呀,就查这两个人头怎么回事吧。这不,这两个无名人头把市刑警支队的弟兄们忙得够呛。法医鉴定全是女性,都在水里泡半年了。”大家听得毛骨悚然。三位女士更是面色苍白,矫嗔百魅。张怀亮又问:“那起卖牛羊肉的杀执法人员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东海说:“咱们个别执法人员素质太差,心里根本没有老百姓,谁愿意拿性命抗法,乱用权力,以法胜人,吃拿卡要,把人家逼急了呗。”沈北辽说:“案发那天,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场,他也是去执法的,不过,他那天没穿制服幸免于难,那个卖牛羊肉的疯了,连捅了七个执法人员。”

朱达仁一看大家说的都是吃不下饭的话,便说:“我最近听了一段顺口溜,叫‘三不懂事’挺形象。”大家连忙说,快说,快说。朱达仁说:“说是,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活你唠嗑,领导隐私你乱说。”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朱达仁说:“还有‘四大懂事’,领导讲话你鼓掌,领导……后面我记不清了。”大家你来我往地敬了一阵子酒,沈北辽心里有事,季副市长交待的工作任务很重,题目太大,自己又不是学经济的,所以无心恋战。沈北辽看了看表,说:“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不是就到这里?”张怀亮说:“北辽老弟要是有事,我们就不好留了。要是晚上没事,哥儿几个不妨在我这儿洗一洗桑拿。”沈北辽说:“多谢!改天吧。”临别时,张怀亮说:“沈处长有私人应酬,请到我这儿来,我给你免单。”沈北辽寒暄着,心想张老总这个人值得一交。这时,陈东海小声问沈北辽:“回去这么早干什么?兰京的桑拿小奶不错。”沈北辽说:“有材料,改天吧。”陈东海一听沈北辽手里有材料便不便再多问。大家一一道别,由朱达仁送沈此辽回家。

沈北辽在车上感到有些胸闷,他打开车窗,一股初冬的寒气沁人心脾,他不禁在心里感慨到,在无风的寒冷里,信念犹如太阳在燃烧,灵魂怒放的花朵既不吐蕊,了不凋谢,却为生命摇曳。多么希望下一场大雪呀,在泥泞的人生旅途上跋涉,心语重重,渴望回归灵魂、用大雪作纸钱去祭奠逝去的岁月,让风儿吹走枯枝败叶,好在冬季的旷野里放飞忆。沈北辽是一个喜欢在精伸世界流浪的人,顺乎本性的狂想,便觉得是生在天堂。

沈北辽胡思乱想着,车已经到了楼下。

2。天池

季光雄天生是操纵别人的。他的和蔼中总是透着一股冷气。这种冷气是隐隐地透出来的,一般人看不出来,只有政坛老手才能警觉到。沈北辽感到平一川身上也有这种冷气,但由于是从季光雄那儿模仿来的,总让人感到怪怪的。在东宁市不屑季光雄身上这股冷气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市委副书记李绍光。季光雄对李绍光从来都是礼让三分的 ,尽管这种礼让心里很不舒服。李绍光似乎看不惯季光雄对衣服的过分考究,两个人在城市建设上的观点也不同,季光雄主张修广场,建高级宾馆,搞标志性道路,提升城市档次,李绍光主张集中资金解决棚户区问题,让还住在解放前的小平房的市民尽快搬进新居。这些居民在东宁市大约有二十万户。

季光雄欣赏沈北辽完全是从自己的事业考虑的。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身边是不乏智囊人物的,沈北辽有这个才能。但是政治有时是不讲才能,只讲权谋的。沈北辽位卑人低,还讲不上权谋,但他骨子里是很有政治头脑的。他平日里就很注意观察一些领导同志的细微之处,觉得蛮有意思。比如许多领导同志的办公桌部是面南背北的,而季副市长的办公桌是面北背南的。季光雄的最大爱好就是打扑克,每到中午休息与各处室同志打扑克时,是季光雄最显天性的时候。这时的季光雄略显童趣,身上的冷气全都含了起来。平一川正是看中了季光雄这一爱好,所以每到中午一定要与季光雄打扑克,时间久了,两个人感情日深,平一川像掌握了某种官场秘笈,不费吹灰之力便成了季光雄的秘书。

在沈北辽看来,这是一个拒绝隐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隐士比做总统要困难得多,孤独深处有喧闹的灵魂,人们在喧闹中学会了媚俗、媚洋、媚权、媚金,甚至还有媚雅。浪漫成了准贵族的晚宴,情感成了一枝红得发黑的玫瑰,男人的肩膀靠不住女人的浪漫,即使是梦语都离不开根植的现实。

最近,市文化局为季副市长主持了一次季光雄同志诗集研讨会,东宁市的文化名流聚集一堂研究季光雄诗学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意义,沈北辽也应邀参加。研讨会照例是由水果瓜了糖作为主要道具,也不算什么正式会议,所以沈北辽感觉特别轻松。这次研讨会,季光雄当然不会亲自参加,平一川也不好来,所以代表季光雄听会的最好代表就是沈北辽。沈北辽对季光雄的这种做法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季光雄有点过分包装自己,就像五星级酒店门前摆个牌子“衣冠不整,谢绝入内”。实际上季光雄完全可以打装卸工这张牌,既朴实又实在,做起文章来也更让人信服。

但是季光雄毕竟不同于常人,做起政治来法无定法、有时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上下左右的关系,季光雄特别善于保持平衡,连市委余书记也不得不佩服三分。

季副市长变办给沈北辽的工作,处里边任何人不知道。官场复杂,沈北辽也不愿意让他们知道。市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 ,特别是跟着领导转的工作人员,谁没有点背景?谁又不想上进呢?像沈北辽这样出身寒门,凭本事考到领导身边工作的人还真不多。而季光雄能启用沈北辽也正是他不同于一般领导的地方。

白天,沈北辽忙完工作就进政府资料室,经过两个多月的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第一稿。沈北辽心里虽然很兴奋,但也没有底。他便找了两位清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给指点,结果评价很高。沈北辽不愿让处里的同志知道,也怕为季光雄服务的同志看了误会,便没在处里打印,找朋友在外边打印并装订成册。

有一天,沈北辽看见季副市长一个人走进了办公室,便壮着胆子敲门。“请进。”是季副市长的声音。沈北辽推门进去,正好平一川不在。季光雄正在看报,他见沈北辽进来了,热情地说:“是北辽啊,快进来。”沈北辽惴惴地说:“市长,论文写好了,想请您看一下。”“是吗,辛苦了,北辽。”说着季副市长放下手中的报纸,接过论文认真地翻看起来。沈北辽很拘束地坐着,这是他第一次为季副市长写材料,时间滴答滴答过了二十分钟,季副市长才说活:“看来北辽下了不少功夫,不错,不错。”便又提了几条简单的意见让沈北辽修改,沈北辽心里很高兴,基本算一稿过关,便少了几分拘束。两个人便随便聊了起来。沈北辽说:“市长,上次参加了您的诗集研讨会,很有意思,能不能送我一本。”季光雄说:“北辽对写诗也感兴趣?”沈北辽说:“上大学时很感兴趣。”季光雄说:“我那哪是诗呀,都是没从政前的涂鸦之作,是平一川平时替我整理的。”说着,季光雄从书柜里随手拿出来一本,在扉页上写道:“沈北辽老弟一笑。”签了名以后送给沈北辽。沈北辽接过诗集,连连称谢。沈北辽从心里感到原来季副市长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平时季光雄给沈北辽的神秘感太多,比如他居然会写一本涛集。但是沈北辽不知道,实际上平易近人正包含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只有形容领导平易近人,有谁说草民百姓平易近人的?季光雄的高明之处是善于把握平易近人与制造神秘感之间的分寸。和蔼可亲时要注意维系自己的权威,制造神秘感时,又要让人觉得你平易近人。季光雄的做法是,既要维系权威,又得让下属觉得你可亲可敬。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慢慢地发现,季光雄对一般工作人员倒很宽厚,对相当位子的领导干部却很少平易近人。

季光雄之所以在要求沈北辽完成论文前,不告诉沈北辽论文的用途,也是为了验证一下沈北辽的判断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保持一点神秘感。有时神秘感恰恰是领导人的弱点,只有这个弱点保持神秘性才能得以掩盖。

季副市长说:“北辽,这篇论文,你修改完后,就不用给我看了,装订成册送给清源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杜一朋老先生,他是我的指导老师,这是他家的电话和地址。”沈北辽接过季光雄写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季光雄又说:“北辽呀,以后我的材料就交给你了,你就跟着我吧。不过 ,政治上还要多上上心,很多东西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你身上的书生气还太浓。”沈北辽抑制往自己内心的兴奋,正要告辞,平一川捧着大堆文件走了进来,沈北辽赶紧退出了季副市长办公室,在沈北辽与平一川打招呼的刹那,沈北辽明显感到平一川脸上闪过了一丝不悦。

可能是由于兴奋,沈北辽昨天晚上做一宿的梦,其中有一个梦记得最清。一位老者问他:“前边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天堂的,一条是通往地狱的,你走哪条?”沈北辽觉得无聊,这两条路都是死路,便随便地说:“我哪条都不走。”老者问:“为什么?”沈北辽说“因为我还没活够!”第二天醒来,这个梦仍然在头脑中萦绕。他想起办公厅一位老主任退休前说过的一句话:“要想上天堂,就得做好下地狱的准备”。沈北辽到现在也没解开这个理儿。对沈北辽来说,说生活是一部大书已经太俗了,难道理想不是一部大书?欲望不是一部大书?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圆是沈北辽的理想,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实现的可能是个多边形。如果说理想是上半身,那么欲望必然是下半身,上半身与下半身必有交叉的地方,理想与欲望必有共同的部分。但是理想是有目标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理想是未来的,欲单却是现实的。对于这一点,沈北辽认识得并不充分。生活是最现实的,有时人们的生命会耗尽在莫名其妙的憧憬中,像沈北辽这种人因多读了几本书在官场上饱受被重视的歧视,人们用知识制作假面,在虚伪的假面|下提炼奋斗的荒诞。人们可能因憧憬崇高而走向极端,当人们尝试走出崇高时,却走向了平庸,甚至荒涎。人们只知道太阳升起来了,却忘记了黎明因此而死掉了。其实,任何意义都是有局限性的,沈北辽在局限中渴望着无限。

八月初的东宁市阳光普照,气候宜人,是东宁市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天空湛蓝湛蓝的,人们的心情仿佛都融化在温热的阳光里。沈北辽非常喜欢林语堂的一段让“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是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它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金黄和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乐天。”这段话沈北辽可以背诵自如,并且工工整整地写在纸上压在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沈北辽感到东宁市的8月份既有春的烂漫,也有夏的盛力兼有秋的圆熟,搞政治的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境界不失为一种成熟。

这天早晨,沈北辽刚到办公室,季副市长的秘书平一川就走了进来,通知沈北辽到新疆开城市生态建设研讨会,平秘书说这是季副市长的意思。自从沈北辽为季光雄写完硕士毕业论文以后,季光雄就与办公厅主任李福才打了招呼,让沈北辽专门为季光雄服务。大半年过去了,季光雄显然对沈北辽越来越赏识。平一川隐隐感到一种危机。他虽然面上对沈北辽一如既往,心里却开始戒备沈北辽,并在行动上尽量避免季光雄与沈北辽接触,季光雄明明在办公室,平一川会告诉沈北辽季副市长不在。沈北辽工作上的小毛病,平一川会大肆渲染。沈北辽知道平一川是个工于心计的人,行事便愈加小心起来。

新疆之行,带队的是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苏文堂。官场的任何故事,都会有多种民间版本,苏副主任的升迁史就是如此。苏副主任原本是H省一个小镇上的语文教师,爱好文墨,特别是政论性文章,因此也经常牛刀小试。东宁市的前任市长是位儒雅市长,也爱写些政论性文章,这位市长每天必读书一小时,雷打不动,无论有什么紧急政务都要给这小时让路,因此讲起话来也满有文采和新意。苏副主任看到了这位市长的文章颇有好感,便经常给这位市长写信以述衷肠。时间一久,便成了未谋面的朋友。有一次,这位市长到H省出差,就顺便见了一次苏文堂,苏文堂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遇,所以表现得非常出色,颇得市长的赏识,没过多久便凋到东宁市任市政府办公厅处级凋研员,又给了房子,不久就升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专门服务于这位市长,苏文堂副主任着实风光了一阵。大家预测,苏副廒将来很有可能升任市政府秘书长。可惜好景不长,这位市长在一次车祸中丧堆。苏副书任虽然还是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但是远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新疆地域辽阔,山川壮丽。坐在飞机上,从机窗俯看新疆,雄伟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