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天霸血-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许父一听说这里原本是吐番国的皇宫所在,立马便调头就走,任许海风磨破了嘴皮子,还是不肯来此。

甚至在他的坚持下,原本有些心动的兄长也被迫打消了品尝一下皇帝老儿日常生活的念头。

许海风无奈之下,只好给老父母换了一个更大的院子,并且请了数个手脚灵便的丫鬟,专门服侍老人和兄长。当然,家人的安全亦是头等大事,数队兵马不分昼夜的守候在院外,如果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是哪位当朝权贵的豪宅呢。

当解决了钱、粮和物资这些问题之后,许海风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扩军备战了。

而就在此时,有二个消息传来,不由地让他又喜又忧。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变化

这二个消息一忧一喜。

所忧者,卧龙城以南,太行山脉中盗贼四起,屡次劫持来往商旅,而且胆量日大,出动愈加频繁,已经对卧龙城南面的商业活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唯有大型商队成群结队的经过,才能避免被掠夺的厄运。

而让人欣喜的消息则是方向鸣率领本部五千轻骑不远千里从北方大营赶来,将要驻扎此地,与他携手共御强敌。

得到方向鸣率领五千轻骑赶来支援的消息,不但许海风大喜过望,就连蒋孔明亦是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他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远迎十里之外。

然而,当方向鸣飞奔而来,与许海风相拥之后,蒋孔明的第一句话就暴露了他为何如此兴奋的真正的原因。

“方将军,东西带来了么?”蒋孔明急切地问道。

他口中问着,但眼光早就瞄向大军之后的那百多辆马车之上。如果不是碍于礼数,只怕他早就自己冲上去察看了。

对这位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黑旗军首席军师,方向鸣可是不敢有丝毫小觑和得罪的念头,他连忙回道:“军师大人莫急,东西已经全部带到。”

“哈哈哈……”蒋孔明一阵大笑,随即恢复正常,在地上懒懒散散地行了个礼节,说道:“方将军远道而来,让学生等得望眼欲穿啊。”

方向鸣露出了一脸苦笑道:“不是末将不想快,而是那些东西实在太重,又不好挪动,来得慢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心里想到,你这么热情,还不是因为我按照你的要求将东西拿来了,如果我双手空空而来,不知道你又是一副怎样的嘴脸了。

只是在北疆大营中,蒋孔明已经显示了他惊人的学识,就连方令辰亦是心服口服,吩咐方家所有子弟对他以师礼相侍。是以方向鸣再是不满,也不敢对他无礼。

接到兵部调遣方向鸣本部军马入临安城支援的公文同时,蒋孔明的一封书信亦是送到了方向鸣之手。

在那封书信里,蒋孔明将方家好生恭维了一番,什么忠孝节义,精忠报国,赤胆忠心,竭智尽忠等等,总之方家在他笔下成为了开天辟地,有史以来最富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典型五好家族。

随后又提出让方向鸣此来临安城,顺便携带一些上次在大营东方发掘的那些黑黝黝的半凝固液体。

方令辰叔侄二人哭笑不得,虽然不知道这位大军师为何对这不知用途,散发着刺鼻味道的黑水如此感兴趣,但他们还是依言照办不误。

然而,让方向智吃惊的是,这些黑水的重量要远比普通清水重得多,一辆马车只能装上二十桶,再多就无法拉得动了。

最后,整整一百车,却需要四百匹马儿来拉,让方令辰大为心痛。

不过,好在此时方家的密信已然送到,方令辰知道许海风的黑旗军将要独自在临安城迎击恺撒的无敌大军。

黑旗军就算再厉害,只怕也无法在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军力差距下取得胜利,所以对于朝廷让方向鸣所部增援的命令并不反对。

若非他们在此要面对的是称雄草原数百年的匈奴人,而这些以狼为号的游牧民族其战斗力只怕还要在恺撒人之上的话,方令辰还巴不得他多带一些人去呢。

直到此刻,方令辰愈发深切地感到大汉的兵力已是捉襟见肘了。

蒋孔明一马当先,走到那些马车之前,一路行来,所有的红色海洋骑兵都对他毕恭毕敬,双眼中的崇敬之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发自于内心。

这些人都是北方大营中的精锐部队,都通过了蒋孔明所留下的训练计划。

他们的体质和战斗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是以对于能够谱写出如此异想天开的,前所未有的训练计划的创始人充满了敬意。

只是蒋孔明的注意力完全不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的那一番努力表现尽数付之东流。

尚未走到马车,许海风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

但蒋孔明却是毫不在意地登上了其中一辆,拔出随身宝剑,撬开桶盖,仔细一看,顿时发出了如同鬼哭狼嚎般的狂笑之声:“天兴吾主,天兴吾主啊。”

紧随其后的许海风立即转过了身子,拍马就走,口中喃喃自语:“我不认识他。”

回到了城中,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惊喜。

蒋孔明如同得了宝贝似的,指挥着黑旗军士卒将那百多辆大车运至专门研制新式兵器的一处隐蔽庭院中。

这里是黑旗军的最大秘密所在,被蒋孔明称为研究院。

苏家的能工巧匠们起码有一半就在这里制造蒋孔明所发明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些人自从进入研究院之后,就失去了人身自由,虽然他们所享受的都是人世间最奢华的待遇,但是他们再也没有与外界有过联系。就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苏春伟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经过与蒋孔明的一番详谈,从此就不再过问。

许海风对此大惑不解,要知道这些人就算是在苏家,亦是千斤难求的顶尖人才,为何他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放手了。

直至蒋孔明递给他一副卷轴,摊开一看,才知道其中原委。

在这副卷轴中,描绘了一些精巧的工具,就连诸葛神弩亦在其上。

以苏春伟的眼力,自然知道其中的价值,他权衡再三,知道这些东西价值连城。工匠没了,苏家自有一套方法可以在数年之内再培育一批出来。

但能够创造出这些东西的则非绝世奇才不可,蒋孔明用这些东西来交换那群工匠,苏家并没有丝毫吃亏的地方。

既然方向鸣等一大批经过训练的士卒到来,许海风就可以充分的开展下一步的行动了。

为了培育下一代骁勇善战的士兵,蒋孔明提出了建立军校的意见。

他曾经询问过许海风究竟想要一世之威名,还是想要为日后子孙留下更多的本钱。

许海风不解其意,蒋孔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主公若仅是图这一世威名,那么尽可全力扩展血酒战士,凭借他们的悍不畏死和远超常人的能力,定能天下无敌。只是一旦主公日后鹤驾西归,那么您的子孙后代就再也无法重现黑旗军的盛名。”

许海风明白了他的意思,问其解决之道。

蒋孔明便提出了建立军校之法,但是,让许海风诧异的是,蒋孔明在选择军校教官的时候,竟然全力排斥方向鸣的一众属下,宁愿暂时缺少人手,也决不容其立足其中。

此时的军校就像一个严格了百倍的新兵营。在里面学习的除了各项体能训练之外,还教授如何带兵行军布阵等等的初级军官必须掌握的本领。能够将这方面归纳总结,并开课授徒的也唯有蒋孔明一人了。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和通过的。

许海风一到卧龙城就开始了招募和征兵这二项工作。直到如今,已有数千人的新兵成军,算上原来的城卫军,手下所掌握的军队除了黑旗军之外,已有万人之多。

这些普通军队中的成员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能够吃苦耐劳,灵活聪慧的进入军校学习。当他们通过军校的强化培训,出来之时,已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这些人回到部队,就此担任十人长,甚至是百人长,有了这些经过系统训练的初级军官存在,部队的战斗力才有了质的提高。

蒋孔明的这个方法一提出来,就让方向鸣击掌叫好。

做为一个高级将领,最希望的就是指挥起部队来能够如臂指使,而以前的那些初级军官们良莠不齐,除非是经过多年磨合,否则休想达到如此境界。

而一旦部队出现大量伤亡,指挥系统就立即崩溃,再想恢复原貌,又要数年的时间。

但此时军校一旦建立,就能够为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初级军官,由于他们同出一处,彼此间知根知底,配合起来自然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士兵,他们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而且在理解长官的命令时不需再经过漫长的时间磨合。

一旦想到这一点,方向鸣就忍不住击节叹赏,对于蒋孔明更是敬重三分。

只是,对于蒋孔明拒绝他的部下进入军校担任教官之职一事,他虽然表面上毫不在意,但心中却是别有所思。

此外,在军校之中,蒋孔明还开了一个短期培训班。这是特意给后勤部门准备的。

此时的后勤部门记帐之时,所用的都是繁体字数,计算起来,显得繁复杂乱。

于是蒋孔明特意引进了阿拉伯数字和九九加减乘除表。

这一变革给童一封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些东西并不复杂,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很快地掌握。而且记录起来,简洁明了。再也不用象以前一样,对着一个账本就像是在看天书一般。

这项举措极大的简便了后勤部的繁琐工作,童一封看出了其中奥妙,下令所有后勤部官员一律学习,纵然开始之时不太习惯,但是时间一长,就尝到了其中甜头,从此成了变革的坚定拥护者。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存

就这样,蒋孔明白天去军校讲课,晚上则去研究院察看进度。幸好一切早有准备,一个月之后,一切已经基本走上轨道,不需他这个大军师来回奔波了。

当许海风看到从研究院出产的那些武器样品所拥有的威力之时,默不作声了半响,终于长声叹道:“既有如此利器,练武又有何用。”

对于许海风的感叹,蒋孔明却是不以为然:“主公此言差矣,这些武器再好,也需有人操纵,如果士卒的本身素质不行,一样会予人以可乘之机。当然,等到日后创造出更加厉害的武器,那时候,苦修一生的宗师级数高手也受不了一枚子弹之时。武功才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许海风听后为之乍舌不已,询问道:“难道世界上还会有比这些东西更加强劲的武器存在么?”

蒋孔明微叹道:“今天不可能,并不代表日后不可能。只是当这些东西出现的时候,却未必是我们人类之福啊。”

“这又是为何?”许海风不解地问道。

蒋孔明脸上逐渐现出一片嘲讽之色:“如果你手中所掌握的武器能够将这片大陆彻底毁去,那么你会怎么想?”

许海风双目瞪着他看了半响,终于确定他未尝说谎夸大,不由地脸色微变:“怎么会有那么强大的武器?”

嘿嘿一笑,蒋孔明语不惊死人不休:“如果这种武器并非掌握在一家之手,而是众多国家同时拥有又如何呢?”

纵然是以许海风此时的定力,亦不免为之失色,他摇头苦笑,再也没有说话的兴致了。

虽然强大的武器已经研制成功,但是蒋孔明却对着它们默默的站了一宿,第二日就下令将这些武器样品全部封存,派人严加看管,而那些工匠们也没有再接触过这类与火药有关的新式武器了。仅是对着蒋孔明所留下的图纸,按图索骥地研制新式的冷兵器。

对于他的这番奇怪决定,许海风大惑不解,然而得到的答案却让他为之动容。

蒋孔明如此说道:“学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诞生和流行之后,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他们的提早出现对于主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弊,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却是福祸参半。学生目光短浅,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实在不敢做这个先驱者,就请主公代为决定吧。”

许海风沉思半响,终于长叹一声,转身就走,从此绝口不提。

数月之后,一切已然初步上了轨道,蒋孔明随着许海风暂离卧龙城,前往太行山脉深处,进行剿匪大计。

此行,许海风所带之兵,尽是黑旗军士卒,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绝对不能公诸于世的。

用蒋大军师的说法,黑旗军纵然骁勇无敌,但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死板呆滞,对一切漠不关心。在人数较少之际尚不明显,但是人数一多,就显得极为特异,遭人瞩目。

虽说,有几位懂得变通的成长型战士,但是他们的人数毕竟太少,湮没在人海之中毫不起眼。

在蒋孔明的精心演算之下,得出了一个结论,黑旗军的总人数最好以万人为限。凭借他们的战斗力,应该能够应付任何突变和危机,而又不至于引起恐慌了。

目前的黑旗军仅有三千余人,想要凑足万人之数,还有七千的缺口。

这些人又要从哪里抽调,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许海风的面前。

虽说,卧龙城中带上新近招收的新丁已经超过万人之数,但是想要把这些人变成血酒战士。许海风还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情。

他们之中大都是本地人,有家室在身的不在少数。一旦被人发觉有异,势必引起掀然大波,如果被人查明真相,多年的努力就要毁之一旦。

成为血酒战士的最好人选就是那些无牵无挂的战时俘虏,只是上次所捉拿的那些俘虏大部被恺撒人用金钱赎回,剩下的寥寥无几,对于许海风来说,那是杯水车薪,无补于事。

何况,俘虏营中伤亡率极高,想要一下子提出七千人,那是决无可能之事。

天兴此时,卧龙城南盗匪作乱,给了许海风一个最好的借口和选择。

说起这群盗匪,还要追源于当初汉贤帝御架亲征之时。

那时候,恺撒人坚壁清野,将所有的粮草都收集到临安城中,汉贤帝为了满足二十万大军的需求,不得已只好刮地三尺,将一切能够抢夺的东西尽数掠夺。

这种丝毫不留余地的做法,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一日三抢,岂有不反之理。在不反抗就要饿死的情况下,那些饥民们放下锄头,拿起钢刀、镰刀和菜刀,对大汉军队进行了玩命式的反抗。

只是彼时汉军势大,二大军团倾囊而出,二十多万大军兵临城下,又岂是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农夫所能抵挡的。

临安城方圆数百里之地,血流成河,双方结下了不可化解的深仇大恨。

虽然当许海风攻下临安城之后,汉贤帝下令开仓放粮,缓解了当时势如水火的局面,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归降,躲入太行山脉之中,落草为寇。

临安城东西北三面,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唯独南面十里之外,就是连绵不绝的太行山脉。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藏兵匿甲的好地方,童一封虽然知道有这么一股势力存在,但碍于实力不足,不敢发兵剿灭。

而许海风的黑旗军一到,再加上方向鸣的五千轻骑,守卫临安城那是绰绰有余,发兵讨伐也是正在其时。

午时时分,红日当头,一队人马正慢悠悠地从卧龙城出发,向南方赶去。

这队人马大概有二百人左右,押送着二十余辆大车,只要看被遮拦的严严实实地车子,就能够让人猜到这里面装的货物正是卧龙城最近享誉天下、独一无二的产品——高浓度白酒。

许海风从一辆大车中探出脑袋,突然赞道:“军师大人算无遗策,我已经感应到前方有一股浓烈的杀气,想必这些盗贼已经盯上我们了。”

同坐一辆车上的蒋孔明闻言笑道:“若是学生连这点本事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