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修道者-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事谨慎而行才好。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时间,蛋子和尚便有了计策。将手中齐眉棍放下,把棉纸包袱紧紧缚在背上,倒身下去,将双手抱定石桥。

那石桥两边地下有些棱角,不比桥面光滑,两只脚可以借力,慢慢攀爬,不一会儿就过了石桥。

这蛋子和尚当然高兴,爬起身来,合着掌叫了一声:“谢天谢地!”便急急的进了白云仙洞。

白云洞中,别有一番天地:

平原坦坦,古木森森。奇花异草,四十不谢长春。珍果名蔬,终岁不栽自足。

洞的最里面供着一座白玉炉,玉炉后面是个天生石屋,约有民房五六间之大,中间空空洞洞,并无铺设。

蛋子和尚来到白玉炉前,双脚跪下,磕头道:“贫僧到此第三番了,望求神灵可怜,传取道法。情愿替天行道,倘若为非作歹,天诛地灭!”

发完誓愿,蛋子和尚当即起身,绕过白玉炉,走到后面石屋之中,只见两边石壁上刻满许多文字,不是天书又是何物?

蛋子和尚顾不得高兴,当即解下包袱,取出白纸,在地面铺开,依次捡起,照一号二号顺下去。

先从左壁开始,将手拿着纸放好,从前往后,凡是有字的地方,依次按了一遍过,共一十三张。

每张记好顺序,然后又转向右边,向之前一般,依次按摹。

而安逸此时早已控制天魔元神浮在蛋子和尚头顶,举目四望,强行将字体模样全部记住,宛若照相机一般,将所有字体全部传回本尊心头。复又钻回蛋子和尚心中。

就在此时,蛋子和尚已经摹到二十四张,但忽然一阵香烟升起。虽后旁还有一段,但也摹不及了。忙将摹过的三十七张,胡乱的卷起,用包袱裹了提着,剩下的白纸都不要了,急忙走出石屋。

此时白玉炉内烟气大发,蛋子和尚慌忙跑出洞,将包袱照前缚在背上,扔用手脚之力,像猢狲踛树一般,爬过了那三丈长,一尺阔,光如镜,滑如油的青板石桥。

大凡走路的,去时觉迟,转时觉快。蛋子和尚喜得这番到手,又且险处已过。捡起地下棍棒,甩开脚步,没多时,走到草棚之中。

不等气息喘匀,便解下包裹拿出白纸,展开来看。

只见手中一张张白纸,没有一点墨迹存在,每张打看,都是如此,毫无半点墨迹。

蛋子和尚目瞪口呆,想到几次三番,辛苦这么长时间,都是白忙活。当下悲从心生,放生大哭:“哇哇哇——”

这一番痛哭,当的是山河倒卷海水倒流,昏天黑地。然而时间不久,忽然耳边传来问询之声。

“长老求道辛苦,可得了天书密卷?”

蛋子和尚擦了擦眼泪,抬眼一见,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身前。可不是正是之前遇到,指引他取书的老头?

当下即是惭愧又是痛苦答道:“不敢乱说,和尚我命里无缘,辜负了长者期盼。一叠子纸白去白来,一点自己都没有留下,如此薄命,还不如去死了好。”说完,又是落泪。

老者当然就是白猿神,闻言笑道:“长老且莫悲伤,有缘无缘也未可定,这天书既不能由笔临摹,字迹从何而来?”

蛋子和尚大惊道:“去年您明明吩咐不用笔墨,如今怎么这么说?”

白猿神道:“莫慌,莫慌,这天书可不比凡迹,况且,明授者数阳,私窃者属阴。日光下阴气伏藏,自然不见,此阴阳相克之理也。要辩得有缘无缘,须于戌、亥、子三个时辰,择个月圆之夜,在广阔无人之处,将纸向月照之。隐隐有绿字现出,这便是机缘到了,若是没有,便是无缘了。”

蛋子和尚如梦方醒,如死忽生,道:“多承长者指教,只今晚不知有是否会有月亮?”

白猿神道:“初旬月光未足,只待十一至十五这五日内,月渐盈满,如法照之,若见字迹,便将笔墨依样描出。老汉到期自来相会。”

蛋子和尚称谢不尽,白猿神别了和尚,转弯去了。只剩蛋子和尚自己暗自高兴。

……

且不说蛋子和尚几日后终于在月光下见了天书文字,但却一个也不识得,最后由白猿神指点,寻找老狐狸“圣姑姑”,能蒙她指点,共同修习七十二地煞小变法。

且说安逸在蛋子和尚回到草棚后,见其果与白猿神交谈,便没有再驻留,直接飞遁离去。

这雷文云篆安逸本也未曾见过,但神异的是,只一见他便尽能识得。当天魔元神把整部《如意册》传送过来后,紫府天书上,《平妖传》下也同时出现记载。

不待细看,毕竟此乃袁公地盘,一连飞遁百里,安逸才按下云头。

也不知此处是何山脉,只见山清水秀,重峦叠嶂,近处繁花似锦,杨柳葱葱,远处碧空如洗,红日高照。一汪湖水,花影斜移清波皱,波光潋滟柳条柔,背井离乡那堪愁。

无心观赏,安逸寻一古树枝桠斜靠其上,面向湖水,心神沉入体内,这才有时间研究《如意册》。

那蛋子和尚虽说是有缘之人,但其仅仅摹的半册,也就是七十二地煞小变法,那三十六天罡大变法却未曾得到,而安逸却凭借神通,全部记下。

本以为平得一场造化,能习得如孙悟空那般变化神通,得证不死妙道。但不料一看之下,险些破口大骂。

第六十七章医术

原来这《如意册》,虽说是道家一百零八变化,天罡地煞齐聚,但这毕竟并未西游记中世界,此般法术,不过名称一样,实际作用却差的远了。

就如那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习得,便得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等等神通,变化由心,身躯不死。

而这如意册中,却尽是些役鬼驱神,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的小术,这让安逸如何不骂。

而其中天罡三**变法虽有变化神通,但却多也是偷天换日,追魂摄魄的伎俩。

直到此时,安逸才赫然想到,貌似《平妖传》一书中,蛋子和尚等人还真没显示什么自身变化,平常都是剪张纸,变个老虎狮子什么的,或者就是召唤鬼神,帮其做事。

对于小心翼翼弄来的《如意册》如此不能称心如意,安逸虽有失望,但也并未太过在意。

因个这如意册中法术,虽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但也是需要自身修为的,若是不好生修习,单靠掐觉念咒是万万使不出的。

如此一来,得到这一百零八种法术,能在其他世界施展,也能聊以**。而且,天罡变法中,确实有隐身变化之术,虽然比不上孙悟空的,但也颇有一些妙用。

要知道菩提祖师所传的变化神通,那可是躲避三灾的秘法,变什么是什么,观音菩萨都看不出破绽,就如那六耳猕猴变作孙悟空模样,除了如来,哪有一个识得?

而《如意册》上的嘛……没有试过,安逸此时也不得而知,但以现在世界的力量,想来是得形不得神,万万比不过的。

至于地煞变法,虽只是些役鬼驱神,撒豆成兵之术,按理说还个世界就不能使用,毕竟每个世界神鬼一道都有不同。还有那豆人纸马之术,实乃召唤金甲力士,附身在纸、豆之上,供人御使,理论上其他世界并不可用。但这却难不倒安逸。他天魔元神亦神亦魔亦鬼亦佛,只将天魔元神当做神鬼力士,剪纸为马,撒豆成兵还不手到擒来。虽然有些多此一举,但多一个骗人逗乐的法术也聊胜于无。

总之,法术虽然鸡肋,但也不是毫无用处。

如此自我安慰一番,安逸感觉自己心情好多了。

心情一好,他却并没有着急练习法术,思索一番,暗忖道:“这《平妖传》一书中,前面十七八章都是将各位妖人的,之后二十来章也大体如此,只不过多了个王则造反,被三位名中带“遂”字的人所灭。这书中多写的是人间妖异事件,很少谈及方外神仙鬼怪。但对于天庭神仙,也不是没有提及。比如那宋仁宗,竟是赤脚大仙托生。还有那白猿神,乃是九天玄女娘娘的弟子……”

这方世界十分怪异,最为尊贵的不是什么三清女娲,而是混元老祖,玉帝,以及那九天玄女娘娘。

平妖传第二回便提到,这装着如意册的玉箧都是天庭法宝,有三不开:无混元老祖法旨不开,无九天玄女娘娘法旨不开,无玉帝法旨不开。如此就可见一般。

“……所以这天庭在上,神明一道不易修炼。而且,此时蛋子和尚刚得天书,等到王则在贝州起兵造反还要二十多年,想要趁着乱世浑水摸鱼也是不成,如此一来,倒不如在这世间行走,看看是否能有所悟。”安逸忽然想到,书中提及,在益州有个名医,姓严名本仁,乃严君平之后裔。

严君平是谁?

严君平原本姓庄,本名庄遵,字君平,后来汉书忌讳汉明帝刘庄的名,才将其改名为严遵。提前20多年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还在山上培养出了得意弟子——扬雄!

扬雄是谁?

《三字经》把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但是,其学说“人性善恶混杂说”,被朱熹所排斥,又加上其不儒不道,所以朱熹编著四书,把孟子编辑进去。后来,随着朱熹理学的兴起和四书在科举中的应用,孟子学说崛起,而扬雄学说却被挤出了正统。

书归正传,再来说那严本仁,其人医术高超,略一把脉,便能知病源,所投之药,无有不愈。

而在安逸看来,这医道之术每个世界都大体相似的,毕竟小说是人写的,其中一些隐性的东西,都与人所处所知息息相关。所以他便想着,既然这严本仁是这个世界医道最厉害的,何不找他学习一番?

虽说有些药材可能有差距,但若知药理、医理,自己配方也不难。虽然医术一道他能用道的可能估计会很少,但这“山、医、命、相、卜”道家五术由来已久,再加上小说都是人写就,所以里面道士都有修习。这都是修行之人,其他人都会的自己却只能抓瞎,岂不寒碜!

而且,即便不为脸面,谁又还嫌弃自己的知识少呢?更何况,治病救人,于发展神道也有帮助,虽然他对于神道不是很上心,但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是好的,遇见伤病患者,闲暇时顺手治愈,如此也不耽搁自己,岂不妙哉?

一念至此,安逸当下转身离开,因为世界背景多是古代,这地图自然也差不多,所以随意找了个城市,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以及益州的方向后,直接飞遁而去。

益州,古地名,属蜀地。位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益州城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店铺林立,有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等。其余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行走其中,即便很多次来往这古代城市,安逸也不禁赞叹出声。

记得书中说那严本仁住在海棠楼附近,这座楼在州衙之西,乃唐时节度使李回所建,为僚佐燕游之所。四周遍植海棠,至今茂盛。每次新官上任,茸理一番,极是整齐。

安逸一边路打听,一路前行,直到此地。只见面前是一带木栅门面,栅栏内有一座假山,四五株古桂。里面三间小小堂屋,匾上写“半仙堂”三字,两旁挂板有一副对联:

切脉凭三点,

驱病只一剂。

此时一位老者坐在堂前桌后,对面来瞧病的捱三顶四,相互簇拥,一个个伸着手,求其看脉。

安逸见此,心道一声:“就是他了。”便分出一缕天魔元神,进入其心中。

他能这般省事,自然没有再拜师学艺的心思,也无甚不好意思的,当下一面从严本仁心中看取医道知识,一面默默梳理,记念。

这中医之道,首重望闻问切,有诗曰:

悬壶济世医苍生,

妙手回春解疾疼。

沿用至今四疗法,

望闻问切好传承。

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望气之术,安逸早有研习,但不过是阴气,阳气,煞气等,所涉不深。此番得医之妙理,自有一番明悟。

因着这中医一道着重经验,理论知识再强,若无半点经验,那所开的药也没有人敢用的。

思及左右也是无事,所以便决定扮作一游方郎中,先从小病看起,增长些经验。因着有道术在身,倒也不怕闹出人命。

不过这益州城却是不宜久留,毕竟这医术本就得自严本仁,若反过来再同他抢生意,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左右华夏大地地广人多,何必拘与一地。

一路东行,多走民间小路,若是四下无人,前后无村,便以缩地成寸赶路。若遇得穷苦人家生有病患,便施展医术,开方拿药。

拿不起药的,他也从不吝啬,天书空间中备了不少药材,有路上亲自采摘的,也有买的,至于钱财嘛,以他的能力,区区劫富济贫,何足道哉。

但凡闲暇之余,也暗自修习《如意册》上的法术。左右他现在法力无需修炼,道行增长又全看机缘悟性,时间多的很。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行,不过一年时间,医术进步神速之余,《如意册》上的法术也修习的七七八八,而且还在民间闯出硕大的名头,凡受过其恩惠的,俱道神医,立生祠。一时间声名远播,平得了不少香火。

这人怕出名猪怕壮,因着他名声一大,每到一地便有那富裕的,或者官宦人家,邀请他登门诊治,弄得他好不厌烦。不过好在,这虽得不了香火,但却得了不少银钱,免去他没钱了就要高来高去。

这一日又路过一地府城,安逸便想着去置办些美酒美食以及药材,以做补充。

走进城门,听及当今圣上,那个宋真宗又改了年号,号天禧,不禁摇头失笑。心道:你再改也比不上武则天改的多。

摇头失笑一阵,先是分不同药店补给了药材,之后才向城中最大的酒楼行去。

这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对于自己的肚子,安逸是从不亏待的。只不过他本人懒而已,虽然好学,用天魔元神盗了不少好酒好菜的做法,但偶然弄来吃还尚可。若让他为了一个美食,跑遍天下收集材料,那也是不会干的。

时间很快,便来到一所三层高的酒楼,“悦来”二字高作匾额。

缓步进去,还未开口,店内小二便殷勤的上来招呼:“这位道爷您是在大厅还是楼上雅座?”

第六十八章范仲淹

安逸此时为忽悠人方便,穿着一身光鲜道袍,听到小二的招呼,看了一眼略显噪杂的大厅,摇头道:“还是去上面吧,贫道比较喜欢安静。”

“好嘞——”小二答应一声,引着安逸来到二楼,殷勤的擦完桌椅板凳,问道:“道爷需要些什么吃食?可是斋戒?”

安逸坐下座位,笑道:“要什么斋饭,我又不是和尚。把你们店里的菜系给我介绍介绍。”

“得令!”小二有心卖弄,高声应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唱到:“好叫道爷得知,小店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这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