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修道者-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已经血迹斑斑……

吴天收了法术,道:“滚!滚出去盯紧他!”

“谢主上不杀之恩……”唐墨语气极为虚弱,躬身领命。

吴天道:“慢!你知道他在哪里?”

“弟子去查……”

“不必了,废物,跟着小李子,他现在正在金銮殿上。”

“是!”唐墨恭声领命,随小太监拜别主上,去往金銮殿。

吴天等两人离去,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心中暗恨:若不是有伤在身,自己怎会如此轻易的饶了唐墨!

对于安逸,恨意更是难捺。

若不是安逸,他又怎会受如此重伤!

只要得到龙气,领悟人道,他就能……

莫名的,一丝隐晦阴鸷的光芒,从吴天眼中闪过。

他抬起头,目光似乎突破重重阻碍,看到了无边的天际,口中呢喃:“天魔吗?没想到,竟然还有跟我一样的,得到了天魔传承……”

紧接着他眉眼一凝,狠声道:“那又如何,我就不信你现在的修为,顶的上我万年的功力!”

安逸……你坏我计划,我必杀你!

吴天心中一冷,双手画圆抱于腹前,开始运功疗伤。

一朵黑莲跃然他头顶之上,被他身上所发黑光笼罩,开始随着他疗伤修复……

这是……本命法宝……!!!

※※※

龙气世界中,安逸一路疾飞,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但始终没有到达边际,这让他知道,这片天地,恐怕真的自成一体。

要知道以他的速度,此时若在外界恐怕早就出了京城,而如今却连龙气的边缘都没摸到,龙气在京城之内皇宫之上,所以除了自成一体外,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

可总不能就永远待在这里不出去吧……

安逸停下脚步,看着身边游离而过的金色浮尘,再一次的,有一丝疑惑,悄然在他眼中升起。

他不禁伸出双手,凌空一握,将一把金色浮尘抓入手心。可紧接着,浮尘却毫无阻拦般透手而过,从他手背飘出,再次融入这金色的海洋。

安逸毫无意外,当已知**无法接触后,他再伸出手时,上面已经裹了一层淡紫色法力。

紫色的法力,似是携着一股梦幻的力量,随着安逸向前一捞,将一把金沙,困在他的手心。

金沙中场景各不相同,每一个里面都有景色、人物,或青山绿水,或画角阁楼,或喧嚣市井,或朗朗学堂。里面人物或坐或行或站,或吃饭或喝水或睡觉,或读书或劳作或耕耘,或征战沙场,或马革裹尸,场景不一,时间不一,人数不一,似乎世间景象都聚在其中,玄妙非常,不一而足。

但唯其一个,与其他沙中世界大不一样,瞬间吸引住安逸的目光。

其他世界大体都为金色,而这一个,却散发出一种极淡的白光,混在满是金色的浮尘中,很不显眼。

但抓在手上,却极为突出。

就仿佛鹤立鸡群,卓越不凡……

安逸心头闪过一丝奇异,将其单独挑出,拿在指尖,仔细观察,发现这散发着极淡白光的世界,比其他金沙要大上一倍,而且整体透明,里面更无任何景象,只有一个极淡的透明人形,似乎在开口说着什么。

这让他大为惊奇,双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ps:感谢肥青虫打赏……

第一百三十八章理念之争

这龙气浮尘之中,别的金色的颗粒世界里面最少都是五到十人,多了千百人也不在话下,场景景色虽则变幻,但却不论青山绿水还是农舍桑田,每个里面必有一个,与人物结合成一段段场景。

反观这透明泛白光的颗粒,不仅比其他金色的大上一倍,而且里面空无任何场景,就连人影也只有一个,而且还看不清面貌,如此特殊怪异,怎能不让人心生奇怪。

安逸眉毛一挑,忽见里面人影似在说话,不由拿在耳边,侧耳倾听……

声音极细,嘈嘈切切听不清楚,安逸不由将耳朵靠得更近了一步。……

忽然,平地一声惊雷!

“砰!”的一声巨响,只见那白色透明的颗粒竟在安逸耳边猛然炸开,化作无数道极细的白光,从他五官七窍,“嗖”的一声,钻入他的脑海。

安逸脑袋一蒙,只觉思绪一阵混乱,满脑都是针扎般的疼痛。

蓦然间,一道惊天动地的声音似一道闪电般在安逸脑海中凭空炸响,让他脑海为之一清……

“礼者,人道之极也!”

短短一句话,似乎开天巨斧,携带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破开了安逸脑海的混沌。

“咔嚓——”

一道极其轻微的细想从安逸脑海之中升起,但见无尽的混沌中,七个泛着白光的大字从上至下罗列,赫然正是“礼者,人道之极也”。

这七个大字白光流转,发着熠熠光辉。欲要将整个世界照亮一般。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一道紫色灵光闪现。同样发出熠熠光芒,抵挡着白光的入侵。

紫光之中,安逸化为一道虚影,面无表情闭目盘做。

但对于这一切,他却毫无意识。

此时他脑海中,只有“礼者,人道之极也”这一句话永无休止的回荡,让他根本分不出心神思考这一切发生究竟是因为什么。

他此时只知道。这七个大字乃是荀子之言,人道秩序!却不知这人道之念,为何要入侵他的脑海……

意识空间中,白光依旧,宛若七轮烈日,挥洒着无尽的光芒,迫的紫光一阵摇曳,有力不可支之态。

而安逸脑海里,忽然回想起之前杀梁王的场面。从心底之中,涌起一道强烈的自责……

此举。罪比欺君,于礼法不合!

安逸一念刚起。意识空间中,紫光越加黯淡。而就在此时,忽然一部紫色书籍凭空出现,悬在紫光之上,散发出无边的光芒,将对面七个大字压的瞬间一暗。

大道通明录,可不言人间礼法!

安逸念头蓦然转换。

而此时外界,他身边金色的浮尘一阵翻滚,忽然从中跃出七八点白色透明的颗粒,飘落他的头顶,轰然炸开。

“啪!——”

一声碎裂过后,白点化为无数道极其细微的白光,再次从安逸的五官七窍,钻入他的脑内。

安逸只觉一阵疼痛过后,又是几道声音炸响: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礼之用,和为贵。”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大体是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

没有天地,人就无法生存,没有祖先,种族就无法产生,没有君长,就不能天下太平。三者缺一,就不会有安宁的人民。所以人,上要事奉天,下要事奉地,中要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长。

这是礼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

安逸目无王法,以下犯上杀了梁王,这触犯了最根本的人道理念,更由于就在龙气之下,人道秩序眼前,所以人道秩序方将它摄入龙气,以做惩治。

若此时安逸一个抵挡不住,认为脑海中的声音是对的,人道秩序是对的,不说以后对他的影响,恐怕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

因为按照礼法,他……罪当问斩!

意识空间之中,“礼者,人道之极也”七个大字得了后面七句话相助,再一次发出熠熠光辉,八段话相互扶持,一举突破紫光的压制。

安逸此时只觉脑海似要炸裂一般,八句话同时响起,纷纷杂杂,宛若刀斧临身,搅得他思绪更加混乱。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着了道了。

一边暗骂人道狡诈,一边不禁暗运功法稳定心神,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八句话皆出自诸子百家,俱是人道之秩序,也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才攻击到的自己。但若想要摆脱,恐怕只有提出自己的秩序,以自己的理念彻底反驳或避开对方,才能逃脱劫难。

可人道秩序集结了古今不知多少人的智慧,哪里是那么容易反驳的,即便驳过一句,还有下一句等着。人道理念,何止只有一个!

难道要从根本上否定人道?

安逸不禁摇头,甩开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世有三道,分天地人。否定人道,就等于自觉一途,之后再没有吸收人道的可能,大道亦不能圆满。如此根本得不偿失。

更何况。天地人三道皆为道。人道哪里是那么好灭的。至少已安逸现在的修为,从心底全盘否定都做不到。因为他还未脱人道樊篱,未成仙道,依然还处于“人”的范畴。

为人却否定人道,与畜生何异?

所以安逸猛然想到,何不以人道百家之言反驳回去?

人道从未有过统一,就连儒家一家,都有性善性恶之分。更何况诸子百家组成的人道!

用百家之言反驳人道秩序,这并不矛盾……

安逸一念至此,头痛欲裂之下也来不及考虑太多,当下搜肠刮肚,回忆看过的对礼的文章。

他却不知,这话可不能乱说的。

人道秩序以人道之言攻击他的理念,拷问他的心神,若安逸随口说出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话来,其后果比束手待毙还要糟糕的多。那相当于自掘坟墓,自毁道基。因为

这时候经过人道秩序的刺激。大道通明录忽然插手,这让安逸一直以来所修行的心中世界正在加速成行。这时候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他心中世界增长的养料,被世界吸收。若他胡言乱语,到最后只能生长为一个畸形的世界,与他没有半分相合。那心道自此将再难有所寸进。

简单来说,这是他成道之时!

一步踏错,再无任何翻身可能。除非他自毁灵光,自绝神智,抛下一切记忆,以莫大毅力,转世重修。但那之后他还是不是他,谁都难以言说……

……

却说安逸搜肠刮肚想着应对之法,忽然间《荀子。礼论篇》开头之言在他脑海之中闪现,当即他毫不犹豫,大声念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话一出口,竟化为道文,发着梦幻般的紫色光芒,在安逸的意识空间凝结成型。甫一出现,轰然炸裂,化为点点紫线,霎时间铺满整个意识世界,之后逐渐被意识世界所吸收。

安逸但觉脑海一清,疼痛之感瞬间退散,思绪也无比清晰起来。

但此时,他却勃然色变!

只因他头脑一清,从大道通明录中传过的一道明悟,也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回忆起之前自己所说的那段话,安逸心下才松了一口气,双眼中闪过一丝庆幸。

“还好……”

还好是荀子之言,还好是性恶论,还好并未全篇背诵,可以断章取义……

安逸心念一转,脑海中刻意的回想起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用来结合自己的理念……

《荀子。礼论篇》主要讲礼对人类的重要性,其中一句“礼者,人道之极也”更是点出礼仪是人类文明世界的终极目标,头等大事。通篇贯彻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主要思想。但开头他所念这一节,却只是讲了关于礼的起源的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就有**,所以去追求满足。

满足**的过程中,因利益纠纷,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执,人和人发生了争执,社会就会混乱失序,社会一混乱失序,物资就会更加短缺。所以古代圣王就制定了礼义制度来确定人们的名分、职分,以之养护人们的**,满足人们的追求,这就是礼的起源。

简单来说,礼起于人性之恶。

倘若人性不如此恶呢?那礼是不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安逸就是如此断章取义!

去他妈的礼法最大,礼的起源只是因为人性本恶,人性恶,代表人的人道有什么权利满口仁义礼法!

此种理念虽然断章取义,但也不算歪曲了荀子理念,所以在安逸想通之后,意识空间当即大放豪光,将人道礼义之言瞬间照的冰消瓦解,再没有丝毫残留。

这还是安逸留了一手,顾忌到他此时想法对以后心中世界的影响才不得不收敛,若不然他完全可以以人性之恶映射人道之恶,从而在他心中全盘否定人道。

只不过,终究他对人道还留有念想……

第一百三十九章肉身被毁?

人道是无法否定的,充其量只能从自己心中否定,然后躲过这一劫难,但人道依然存在,他却再也无法接近。如此弊大于利,安逸当然不会自掘坟墓。所以面对人道秩序,他不得不小心翼翼,既不能全盘否定,又要为保自身而寻其破绽,不让人道秩序改变自身理念。还要顾忌到心道成型,不敢胡言乱语妄改思想,一时间安逸绞尽脑汁,疲于应付。

人道此时却轻松的多,见安逸一言攻破它的“礼”,当下又调集了法家之言。只见龙气世界中金色浮尘一阵翻滚,之后十几道白色透明光点从中脱离,炸为细小光线钻入安逸脑内。

礼完了,可不就是法吗!

安逸对此好不诧异,稳定心神继续想着反驳的话。而此时,大道通明录已经打开,似是在等着记录什么……

※※※

龙气世界外,一片形式险峻重兵把守之地,天牢坐落其内。

天牢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满是看守的侍卫,连只麻雀也难以通行。

在天牢的西北角,一处严兵把守的院落,高墙斜围,满是荆棘遍布,安逸的“肉身”,就被看压在其中的一个房间。

房间乃是两尺厚的精铁打造,四外密不透风,只有门口出开了一个小小的天窗,供里面之人呼吸。

安逸被四条铁链锁住手脚,像是一条腊肉悬挂在房间正中央,飘飘悠悠没有丝毫受力,身体也软趴趴的。一只脑袋此时竟无力的向一旁耷拉着。

除此之外。房间中再无他物。静悄悄的。连一丝心跳声都听不到。

忽然,一缕黑气突兀的出现在房间中,甫一出现,就四散开来,隐身在房间之中。

可过了许久,似是见安逸毫无动作,四散的黑气终于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起来。

随着一阵翻滚。黑气再次出现在墙角,向地上一落,伴随着一阵乌光闪烁,一条黑色半透明的身影赫然出现。

此人正是唐墨!

当时唐墨随着小太监出了地底,去到金銮殿上,听闻安逸竟被关到了天牢,便一路追踪过来。

经过多方打探,确定了关押安逸的牢房后,他就就化为一缕黑烟,钻了进来。但唐墨却万万没有想到。再见到安逸他竟会是如此状态,浑身软趴趴毫无意识。似乎……像是死了一般!

不会真的死了吧?

唐墨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旋即,他却摇头否决了。

怎么可能?一个修炼之人死在了天牢,那真是天大的玩笑!只不过当他想到重创的吴天,这个念头就再也消散不掉。

在他的心中,并不知吴天受伤的根由,若只是与安逸交手……

主上都已重创,更何况他呢?

唐墨心念转动之际,再次看向安逸的眼中,升起一道别样的光芒。

蓦然间,他脚步一动,来到安逸身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安逸鼻端,片刻后,他眉心一凝:“奇怪,怎么可能这样……”

安逸还有呼吸存在!

不仅仅是呼吸,而且还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