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妾大不如妻-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里别有心思地人听到这里,更是喜形于色:如此自己岂不是大大的有机会嘛。

倩芊当然也是高兴的,不高兴怕只有红裳主仆了。还有一个烦闷地人:赵一鸣。

老太太抱怨了一会儿后,忽然想到其实这样也好,姨娘虽然只能纳两房,可是通房丫头却可以多送几个嘛:反正只要是府中的人就可以了,她可为儿子们准备了不少的丫头呢。

老太太这样一想便高兴了起来,转脸看到倩芊时想起了她的八字:“夫君,倩芊地八字道长可看过了?”

老太爷吃着茶淡定的答道:“道长有事儿要急着赶回观里,而倩芊的八字问命格又要仔细看才成,道长便把八字带走了,下午他会派人来送结果。”

老太太没有在意,点了点头:“嗯,要到下午啊。”

红裳听到后扫了一眼倩芊,然后看向了赵一鸣:赵一鸣向她眨了眨眼睛。红裳便知道倩芊的八字绝对不是被钱道长带走了——可是老太爷和赵一鸣藏起倩芊的八字作什么?

不过,红裳却知道倩芊的八字应该没有起到她想要地作用。

红裳也取了茶来吃:她要仔仔细细的应对倩芊了,让倩芊差一点儿得手,这样地事情一次足矣。

倩芊心中的不安更大了:先是重写了一份八字,现在又说被道长带走了—那八字不是被老太爷和表哥看出了什么来吧?倩芊悄悄地看了看老太爷:神色很正常,应该不会被看什么来才对啊。

虽然倩芊依然认为八字不过是一个人出生的时辰,就是随手乱写一个也不会让看出来那是假地,可是她的心里却始终七上八下的,怎么也静不下来。

倩芊的神色,不只是赵一鸣和红裳注意了,就连老太爷也暗中看了她两眼:这位表姑娘的神色有些奇怪啊,那个八字不会真得是她杜撰出来的吧—那她一个姑娘家,杜撰一个八字出来做什么?

老太爷想到钱道士对于那个八字的评语,他的眉毛跳了跳:难不成薛家的姑娘看上一鸣,想给他做妾?!

老太爷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倩芊:应该不会吧?大家闺秀怎么可能做出这等事情来?一个姑娘家不要说做了,就是想一想也是不贞啊。

老太爷的眉头皱了皱:好在她没有成为一鸣的妻室,如果是做妾,虽然也好,不过妾嘛,就不必要求太高了,进了赵家的门儿严加管教也就是了——最重要的是她是不是和一鸣的八字相合,命中是不是有子。

一家人刚刚用过了午饭,红裳和赵一鸣想回房去休息一会儿,倩芊正在想要不要留下来陪老太太说说话,顺便套一套老太爷的口风:她的八字真得被钱道士带走了?就在这个当口,外面小丫头急急奔了进来:“老太爷、老太太,圣旨就要到了,离我们府还有两三条街!”

********

赵一鸣一脸的无奈:亲们,小女人总打我妻子裳儿主意,我怎么舍得?为了应付小女人,我只好代我们家红裳出来了。亲们,有粉票的给她粉票,没有粉票的给她推荐票,明日我和红裳一定好好答谢大家,好不好?亲们,把票给小女人吧,不要老让她打扰我和裳儿的休息——大晚上,她不睡,我和裳儿还有子孙大业要进行呢。亲们,多多帮忙!

一百九十七章 接旨

一百九十七章 接旨

旨到了!

老太爷和老太太一下子自椅子上站了起来,老太爷先开口:“快,准备接圣旨!”言梅和绿蕉扶了老太太急急进屋里去换诰命服色,而老太爷和赵一鸣也各自去换了官服。只有红裳不用特别打理,只换上一身全新的吉服就可以了。

虽然时间很紧,不过一个主子四五个奴婢伺候着,倒也很快把衣服换好了,只老太太大妆费时多了一些,倒也没有误了时辰。

老太爷早已经打人去吩咐赵俊杰与赵家的两个子侄换衣——他们也是姓赵,又都在府中,他们不出来接旨就是赵家对皇上不恭了,所以,同样命他们快快到前院去候着。

外院正中已经摆好了香案,红裳和赵家的主子们都到齐了,全都无心到屋中坐着,都在香案不远处立着。

等不多时,一阵马蹄声儿传来,伴着一声儿“圣旨到——!”

赵安等人急忙打开了中门,老太爷与赵一鸣带着赵家子侄急急迎了上去。来得是一个老太监,不过看上去人倒还精神,上下马极为利索,行路也虎虎有风。他后面跟着四个个白白净净的小太监,手里捧着用明黄色缎子盖着的漆盘儿。

老太监对着老太爷和赵一鸣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直奔香案后面立定。

老太爷和赵一鸣又带着赵家子侄跟着老太监走了回来,跪在了香案下;老太太带着红裳也跪了下去。

老太监便展开手中的圣旨宣读了起来。红裳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半年有余,不过对于古人的掉书包还是听不太懂——她也就上学的时候学过那么几篇古文,后来在工作中早全部都还给了老师。所以,老太临之乎也一通,红裳除了开头的“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以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听明白;好在,她是就是猜也知道这圣旨上讲得什么意思,所以对于封赵一鸣为吏部郎中,和封她为五品宜人诰命夫人的话还是听懂了。

老太监把圣旨宣读完以后。老太爷带着一家人三叩九拜山呼万岁谢恩后。赵一鸣躬身上前。双手高举把圣旨接了过来。供奉到了香案上。

老太监这才满面挂笑地拱手给赵一鸣道喜:“赵大人大喜了。连升两级在我朝并不多见。恭喜恭喜!大人前程不可限量啊。”

赵一鸣同老太监客气了几句。老太爷也要走过来请老太监屋内奉茶时。老太监却从袖子里掏出另外一卷圣旨:“赵老大人、赵大人且慢。皇上这里还有圣旨。洒家完了差事我们再叙话不迟。”

老太爷地心一跳:猜想同老太太送上去地请罪折子有关。便和赵一鸣等人一起躬身答应了。又命赵安等人重新布置了香案。把刚刚地圣旨跪取了捧到中堂供奉起来。

老太爷又率众人跪了下去。老太监又一次宣读了圣旨:而这一次红裳并没有听明白什么意思。不过看老太爷、老太太和赵一鸣如释重负地表情。红裳猜想至少不是坏事儿——这一次压根儿不知道这道圣旨说得是什么事儿。可是传旨地钦差还在。她只能闷在心里不能询问赵一鸣。

于是又一次地叩拜谢恩接旨供奉后。赵一鸣又命赵俊杰和赵子书、赵子平三个亲自上前接过了四个小太监手中地东西——除了赵一鸣地新官服和红裳地诰命服色外。还有一些赏赐下来地东西。

红裳看着那四个朱红漆盘心中存:打听了好几家接恩旨地情形,也没有听说皇上赐官的同时还赏了东西啊;红裳地问并没有想清楚呢,老太太开口让人扶了红裳去换诰命服色上来再谢恩;而老太爷已经上前把老太监请到了屋中奉茶了,赵一鸣也去换新官服了。

老太监坐下笑道:“洒家刚接了贵府的两道圣旨时心里也是没底啊,也是同皇上身边的老哥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没有什么坏事儿,洒家才高高兴兴的赶来给赵老大人、赵大人报喜。”

老太爷和老太太忙欠身答应着,并谢过了老太监的好意儿:这些皇帝身边儿地人最是得罪不起。

老太监笑着看向老太太:“老夫人的请罪折子送到了皇上和皇后那里,就是太后看了都说赵家不愧是礼仪之家啊,这样地小事儿老夫人居然还具折请罪。皇上和皇后娘娘的都说了免罪责,太后一高兴还赏了老太太和新宜人几样东西,可说是皇恩浩荡啊。”

老太爷和老太太又一次欠身答是,并对着南方拱了拱手谢过皇恩。

如此这般客气了一番,赵一鸣换好了新官服,而红裳也换过了诰命服色,出来后两人又对着供奉的圣旨,三叩九拜之后才算是全了礼。老太监又说了几句恭喜连连高升的吉祥话后,便起身有意要回宫了。

老太爷一面命人厚厚的打赏了四名小太监,一面亲自拉着老太监的手送他出府——他就

住老太监手地时候,把自己手中厚厚的一沓银票塞到袖中地手里。

老太监一摸那银票,便知道是五十两一张的,这厚度吗,最起码也是六七张以上,脸上更是笑开了花:赵家地一家人很是上路,回宫后不妨多夸赞他们两句。出了府门儿,老太监连连拱手请老太爷和赵一鸣回府,然后带着小太监们打马而去。

老太太和红裳当然不用送到府门,她们不过是送出屋门而已。然后老太太带着红裳没有回内院,而是转身进了大堂,在圣旨前又拜了几拜。老太太是极高兴的,她原以为会因为宋氏地过错儿,她的四品恭人会丢掉的,没有想到皇上不但没有降罪于她,太后还赏下了东西。

老太太坐下后,让红裳也坐下了:“媳妇,你现今也是朝中的诰命了,日后不要总立着了,就是在我和老太爷面前你也是有座位的。想来过两日,还有嬷嬷什么的过来教你一些规矩,你要上心些,不要行差踏错,让人小瞧了我们府,笑我们府枉为礼仪之家。”

今日老太爷和老太太最得意的便是,得了皇上一句“赵家不愧是礼仪传家“的夸奖,所以老太太也对礼仪规矩更加重视起来。

红裳起身答应了一声儿:“儿媳记下了。”

老太太笑着摆手让红裳坐好:“我不过就是多嘱咐两句,媳妇记下就是了,不必如此拘束,还如平日才好。”

说完老太太便看向了侍书、画儿等人:“日后,你们不能再称夫人了,要称太太。对了,府中上下人等都要改口才是。”

侍书和画儿等人齐齐福身答应了下来,她们是真得很高兴:自家的夫人得了诰命,可是再好不过的护身符了。

红裳虽然高兴,但也没有兴奋过头:今日为了接一个圣旨,闹得赵府上上下下人仰马翻,至今都没有用上午饭呢;且因为事到临头,才知道老太太没有得到降罪一事儿,对于老太监等人的打点又加厚了一倍,把主子到仆从们都紧张的不轻,自始至终全家人都是屏神静气。红裳这时才真正的认识到什么叫做皇帝,这可不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这是真真正正的皇权!红裳明白了:这个时代没有人权,皇帝老子的一句话,要你人头落地,你就小命玩完。

所以,红裳并不认为自己得了诰命便高枕无忧了:她与赵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一荣俱荣,是一损俱损!赵一鸣还有他的那个二弟,在官场上的一举一动,那可是牵扯着赵家几百口,不,可以说牵扯着整个赵族几千条人命啊。

正是因为红裳想到了这此,所以她反而很快冷静了下来: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在公司中任职,就算是触犯了刑法,也只是追究一人之责;而在这里,就算是赵家老二犯了错,都极有可能搭上去自己和赵家人,甚至于是全部族人的小命儿。

老太太高兴的又唠叨了几句,老太爷和赵一鸣带着子侄们回来了,人人都是一脸喜色——是不是真得高兴就不得而知了。

老太爷一坐下便看着红裳笑道:“媳妇果然是聪慧啊,不是媳妇的主意儿,今儿我们家怎么可能会得此殊荣?太后赏赐的东西,那可真真是太有体面了——不要说五品的官儿,就是三品二品的官儿,能得太后娘娘赏赐的有几人?而且还一下子堵住了所有言官儿们的嘴,就算是日后,言官儿也不敢随意拿我们家开刀。”

赵一鸣看着红裳一身崭新的诰命服色极为高兴,听到老太爷的话也只是连连点头,却只是笑并没有说话,他一心在欣赏妻子的美丽:裳儿穿着诰命服色就是另有一番别致,同那些命妇们就是不同。

赵一鸣会如此想,与“情人眼里出西施”多少有些关系外,也与红裳原是公司高管有关系:她的气质在诰命服的衬托下,柔丽中带着三分刚强与威严,让人绝对无法忽视她的存在——与那些一直养在闺的命妇们绝然不同。

红裳听到老太爷的话少不得谦虚几句,老太太却笑眯眯的道:“这次还真是多亏了媳妇,我没有老糊涂,当然分得清楚;老太爷的话,你当得。”

身着诰命服的红裳,在老太太的眼中,绝对与那个刚刚入府相见的媳妇绝对不同了。

********

看看粉票数字,就知道小女人有多么可爱的书友!求票每次都是小女人来,小女人也不好意思,可是红衣和红裳两个“女儿”,小女人却一个也动不得,汗颜。只好勉为其难的叫一声儿:亲们,手中有粉票的,不要忘了我们最最可爱的红裳啊,诸位亲可是红裳的娘家人哦,肥水不流外人田,投给红裳吧。

一百九十八章 太后赐下来的东西

一百九十八章 太后赐下来的东西

太爷、老太太和红裳说完了话,赵俊杰和赵子书兄鸣和红裳叩头道喜。红裳仔细看了看赵家的三位子侄,神色间倒也带着几分色与精神——实在是看不出真假来。当然了,红裳虽然为长辈,但也不好盯着三个年龄差不多的晚辈瞧个没完,只一眼扫过要分辩出他们的神色是否有假,还真是有些难度。

赵俊杰三人见完了礼,老太爷笑道:“看到没有,好好读书日后你们也一样有此荣光!你们三人近来可曾努力读书,不曾荒废了吧?”

赵俊杰三人躬身:“不曾荒废。”

老太爷拂须:“那就好,那就好,明年春闱你们三人去试一试;如果能够金榜题名,也为我们赵氏一族增光添彩啊。”

赵俊杰三人都答应了一声儿。不过红裳看出来,赵子书答得那一声儿并不是如何情愿。

老太爷又说了几句好好读书,光宗耀祖的话儿后,便让赵俊杰三个人退到一旁了。

老太太看老太爷取了茶钟儿要吃茶,不再训戒子侄,才命人取来太后娘娘赐下的东西一家人细细观看:老太太的是一柄如意、一串沉香佛珠,一部太后亲写的佛经;红裳的却是一块挂在腰间的玉佩、一把上好檀木所做的戒尺,两瓶儿宫中御制的伤药。

看到这些赏赐之物,老太爷和老太太、尤其是赵一鸣脸上都是一红:虽然圣旨上没有降罪,可是太后赐下的物件却也是一种训斥——这可不比两句话训斥,说过时间一久便忘了。

赵一鸣尤其是看到那两瓶儿伤药,他心中更是不自在:太后这是在责他太过鲁莽了,如果日后不加注意,失了圣心都是有可能地。

老太爷看着这些东西,想起太后娘娘一手扶持幼帝登基,教养皇帝到亲政—太后娘娘地厉害,只在她赐下的几样东西上就看了出来。什么训斥的话也没有说,却能让人深深反省自己的过错儿。

老太爷咳了一下:“这是太后娘娘地恩典。我们家地殊荣。明日你和媳妇进宫谢恩时。如果能面见太后娘娘或是皇后娘娘。一定要再次请罪并好好谢恩;就是不能见到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你也要好好在殿外叩头。”

老太太当然是答应着了。红裳看老太爷没有了下文。心知这样地安排还并不能表示出赵家已经深体圣意来。便抬眼看了看赵一鸣。示意他开口。赵一鸣回看了她一眼。红裳刚想暗示他。赵一鸣已经向红裳点了点头。红裳知道赵一鸣也想到了。便放下心来——这样地事情最好是由赵一鸣出头说话。她一个儿媳妇当然可以在公婆面前争个出彩、露露脸儿。但却不能压过丈夫去。

赵一鸣向老太爷进言道:“依儿子看。让母亲再写三份请罪并谢恩地折子吧奉给太后娘娘娘、皇上和皇后娘娘为好;如果父亲认可儿子地话。晚上有空闲时。我们父子再好好议一议。”

老太爷听了以后很赞同。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太后娘娘和皇上都没有对老妻训斥一句。这已经是很大地恩宠。所以做为臣子地就更应该谦卑一些才可以。

老太爷看了赵一鸣一眼:“你真是历练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