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姐就是个传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太少了点。

魏小花苦思冥想,再写点什么好呢?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她就记得这三句,太少了,写出来估计也没人看得懂。要不,把《实践论》改成文言版本?

中学时代学过的东西,魏小花自然不会记得全文,不过好在主要思想还记得,用自己的话再描述一遍不是难事,以实践两个字为主题,就当是写大学论文好了,难就难在,怎么改成文言版本。

太耗脑力了,魏小花连腹稿都没打好,困意就上来了,算了,不写了,一下子写光了,以后再拿什么去忽悠人,于是她很干脆的又在“还看今朝”后面,提笔加上一句: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就爬床上睡大觉去了。

才刚眯眼,猛听到院子外头一声重响,跟着便有“哎哟”声传来,魏小花猛地坐起来,脑子才刚反应有贼,就听魏什长的脚步声从隔壁房间响起。

“什么人?”

魏什长操着门栓上阵了。

“哎哟,别打,魏大叔,是我啊……”

“牛哥儿?你半夜爬墙做什么?”

“我、我……”

李志高“我”了两声,就没声音了,魏小花穿好衣服出来的时候,还能看到他的一张俊脸,比猴屁股还红。

好在魏什长知道李志高不是偷鸡摸狗的人,深夜爬墙,必有要事,也就没再追问下去,将人请进了屋里,给他留了脸面。

李志高坐下后,才脸色通红道:“顾先生一直盯着我,方才睡下,所以我才能偷偷来找你们……”顿了一下,又偷偷瞄了魏小花一眼,继续解释道,“因恐惊了邻人,故而不曾敲门。”

魏小花白了他一眼,不想惊这下子也惊到了,估计刚才魏什长那一声吼,隔壁邻居都听到了。笨就是笨,连爬墙都不会,说起来,这小院的墙一点也不高,以李志高的个头,站在墙外面稍微踮一下脚尖,就能看到墙里面来。

李志高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窘得都快不能呼吸了。

此处怎解

还是魏什长给他解了围,轻咳一声,盯着李志高一直拿在手里的小包袱看了看,道:“牛哥儿,这大半夜的,你是来给大叔送东西的么?”

李志高一凛,这时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忙把小包袱打了开来,里面竟是七、八吊大钱。

“魏大叔,我不知魏小娘子究竟怎生得罪了顾先生,所以……”李志高瞥瞥魏小花,“这些钱你们带着,早些回去吧。”

详细的情形李志高没说,其实他虽然不知道魏小花是怎么得罪了顾先生,但是顾先生口口声声要收魏小花做弟子的话,他可是听了无数遍了,再加上左修之又悄悄打听了顾先生的来历,说完了还跟他道喜:“恭喜恭喜,能得‘不通先生’的青睐,花小郎君从此可扬名于吴郡矣。”

李志高可没喜,不但没喜,冷汗都下来了。魏小花要真是花木懒,那的确是桩天大的好事,可问题是她不是呀,她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女孩儿,这身份要是被戳穿了,士族都好面子,怎么可能接受自己被一个女孩儿给愚弄了,顾先生……不,包括顾先生在内的所有吴郡高门大户还不生扒了她的皮。

所以,李志高好不容易等到顾先生睡去了,自己将郑博士给他的盘缠都拿了出来,也不管已是深夜,便偷偷给魏家父女送来,想让他们明儿一早赶紧走。眼下这情形,可以想见,魏家父女在这小院里是躲不了多久的,一旦被发现了,李志高都不敢想像那会是什么后果。

魏什长看到这么多大钱,一怔,还没有开口,魏小花已经抢在前面说话了。

“我走了,你就不怕顾先生迁怒到你头上吗?”魏小花嘻嘻笑着,“我爹可是说了,这次定品关系重大,指不定就是你李二牛……哦不,是你李志高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机会,可是顾先生小心眼从中作梗,你可就只能回家一辈子种地了。”

李志高脸色又红了,不过这次不是窘的,而是气的,怒道:“魏小娘子,你这是什么话来……”

后面还有话,可是他气呼呼地说出不口,只觉得自己这一片心意,真是对牛弹了琴,她不懂就是不懂。

“总之,明儿一早,我让郑延送你们出城。”

李志高起身便走,魏什长唤了他几声,他也没有回头,径自去了。

魏什长唤不回李志高,只得以手捶案,道:“这孩子,太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了,我父女俩个,怎及得上他定品重要。”

说着,他的目光便落到了魏小花身上,竟带着几分往日没有的严厉。

“爹,你别这么看我,女儿的小心肝儿砰砰乱跳……”魏小花习惯性开着玩笑,见魏什长的目光越发地严厉,忙又道,“成了成了,女儿知道怎么做,赔罪礼都准备好了,保证顾先生看了就不会生气了。”

“真的?”魏什长喜。

魏小花拼命点头,就差没指天发誓了。话虽然如此,但是她还是收拾了行装,打算第二天就要跟魏什长跑路。

魏什长还在犹豫,郑延却已经驾着牛车来了,魏小花连哄带骗的把魏什长推上车,最后道:“爹,你不会真想让我去给那顾先生当弟子吧?”

这怎么可能?魏什长一想,这也是道理,不走情形只会更糟,无奈之下只得上了车。一路出了城,魏小花将“赔罪礼”交到郑延手上,道:“把这个交给李志高,顾先生若迁怒他的头上,便让他把这个交给顾先生。”

郑延愕然,待接过“赔罪礼”小心收好,再抬头时,魏家父女已经走远了。

却说李志高收到“赔罪礼”时,还没来得及翻看,却被自早起后就一直盯着他寸步不离的顾先生伸手夺去。

“顾先生……”

李志高哭笑不得,虽然明知顾先生此举失礼之极,但是他一个晚学后进,实在没有资格去指责,只得用奇人自有奇行来安慰自己。

“咄!”

顾先生突然暴出一声国骂,额头上青筋暴露,一只手用力拍着桌案大叫起来,只是声音含糊,听不清楚他在叫什么,但李志高却硬是被吓了一跳。

“顾先生……顾先生……”

他叫了几声,可是那顾先生只死死盯着那份“赔罪礼”,神色一会儿惊,一会儿叹,一会儿又怒气横生,根本就不理他。李志高这下知道了,问题就出在魏小花的“赔罪礼”上,忍不住心中暗暗嘀咕:魏小娘子怎生了得,竟把一位名士弄得这般癫狂,我倒要瞧一瞧她究竟写了什么。

刚刚凑了过去,不料顾先生猛地抓住他的脖子,猛力摇晃:“竖子,此处怎解?”

李志高被摇得头晕脑涨,好不容易拉开顾先生的手,定晴一瞧,终于知道魏小花在纸上写的是什么了。

“毛子自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呃,这里忘了,那个什么欲与天公试比高……什么什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顾先生用手指着问的地方,就是“呃,这里忘了”。

李志高顿时一脸黑线,看着顾先生不知道说什么好。

顾先生却仍在大声问道:“竖子,此处怎解?”

却在这时,左修之引着潘丞郎从右侧小门进来,正好听到顾先生这句话,潘丞郎不禁哂然,笑道:“顾先生怎地又在骂人了。”

李志高连忙上前见礼,顾先生却不管不顾,顺手抓着左修之又大声问:“竖子,此处怎解?”

左修之:“……”

潘丞郎大笑,道:“顾先生的脾气一如以往呀,莫吓着后辈,且让我看看,是什么题能难住顾先生。”

说着,潘丞郎便上前几步,仔细看来。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先看字,这字七扭八歪,委实称不上好,潘丞郎当即便摇起了头。再看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十里冰封,万里飘雪”,也是平平无奇,后面那句“呃,这里忘了”,更是让他哭笑不得,忍不住又摇了一下头,然后才看到那句“欲与天公试比高”。

潘丞郎悚然一惊,自古以来,敬天,崇天,畏天,祭天,何曾有人敢口出狂言,说要与天公试比高,当下禁不住拍案而起,脱口便是一句“狂妄”。

谁料到顾先生却哈哈大笑,接口道:“狂得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妙啊……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看看,此人有盖世气魄,连秦皇汉武都不放在眼中,这等言论,也只敢与天公试比高之人才能说出……”说到这里,顾先生的脸色又急转直下,指着后面那四个糊成一片的黑团团怒骂,“竖子,此处又是何解?”

潘丞郎也是瞠目结舌,好一会儿才喃喃道:“稍逊风骚,稍逊风骚,莫不是指孙权刘备之辈?”

“非也非也,前一句即是秦皇汉武,后一句理当不逊于前,这世上,何人能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顾先生当即就开始反驳。

李志高也凑上来,道:“这一代天骄又不知是何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应为胡人。”

潘丞郎顿时不屑,道:“胡虏何足道哉。”

李志高顿时住口不言,潘丞郎不曾去过北方,自不知胡人凶蛮,但他却是知道的,不过不好当面反驳尊者罢了。

左修之听他们争辩,便笑道:“潘丞郎,顾先生,何必相争,岂不见‘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么。”

他不说还好,一说顾先生又气得要掀桌子,只指着后面那句“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破口大骂。

李志高摸着鼻子,哭笑不得,心中只暗暗叹气:魏小娘子实在太淘气了。

潘丞郎摇着头苦思了片刻,仍是无解,却道:“此文言语直白,不若赋文优美,其意更是狂妄不堪,你们看到便罢了,且莫外传,若来祸端。”

这首词中的意思,确实直白得很,可坏也就坏在直白上了,这写词的人连秦皇汉武的这样的帝王都不放在眼里,还“欲与天公试比高”,若是出自晋帝之口,也便罢了,可是一名不见经的小人物竟敢口出狂言,言里言外,都饱含帝王气魄,传出去这不是明摆着找死嘛。

亏得在场的几个都是典型的文人,即使潘丞郎是个官儿,但骨子到底还是个名士,所以并不在意这词中的冒犯之意,但在情面上还是要提醒一句。

李志高和左修之顿时悚然,连忙应是,李志高更是感激地向潘丞郎一揖到地。只有顾先生,口中仍念念有辞,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

潘丞郎素知顾先生时有痴态,便不再理会他,只对左修之和李志高道:“我这次来,是为定品的事。”

左、李二人顿时精神一振,左修之更是道:“丞郎大人,请坐下说话,容修之奉茶。”

今日天气晴好,几人便没有进屋,直接在院中席地而坐,潘丞郎一开口就先恭喜了左李二人一下,然后开始叙述这次定品的详情。

左修之被定为七品,李志高是八品,虽然品级比左修之低了一品,但并不是说李志高才学不如他,实在是差在家世上了,士族有高低之分,寒门亦如是,左修之出自洛阳左氏,是左思之孙,左思乃名士,《三都赋》名扬天下,竟令洛阳纸贵一时,可以说寒门之中,洛阳左氏算是中上层的家族了,别的不说,至少知名度是有的,而李志高明显比他就差远了,祖上几代都是无名之辈,所以品级也就低了一等。

正说着,顾先生突然凑了过来,对李志高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只盯着他瞧,瞧得李志高后背心开始冒冷汗。

“顾、顾先生,您有何指教?”

顾先生咧咧嘴巴,又摸摸胡子,道:“李小郎君定了品,可要归家报喜?”

李志高顿时一脸黑线,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踌躇了许久,才无可奈何道:“顾先生,您意欲何为?”

不回家是不可能的,定品是大事,他不但要回家报喜,也要将此事上报当地县衙,登记造册,而且说不定就要入县衙为吏了。

顾先生哈哈大笑,双手往身后一背,施施然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李志高:“……”这顾先生一把年纪,怎么跟魏小娘子一样淘气。

潘丞郎和左修之皆莞然。

最后还是潘丞郎同情地拍拍李志高的肩膀,道:“顾先生素有痴名,令表弟此番走运矣。”言罢,还十分感慨地叹了一句,“吴郡多少高门子弟求而不得,令表弟一句‘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让顾先生欲罢不能,真非常人也。”

李志高苦笑不已。

魏小花这个时候当然不知道,因为她一句玩笑性质的“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顾先生直接做出了守株待兔的决定,她还怕顾先生会追过来,跟着魏什长没有顺原路返回,而是绕道走了另一条路回家。

过了江以后,路上便有些不太平了,逃难的流民非常多,有些跑不了的,干脆就地当了盗贼抢匪,亏得魏什长经验丰富,带着她一连避过了几伙盗贼,还跟几个不成气候的流民打了一架。

“爹,这路上怎么比我们来时还难走?”魏小花看得心惊胆颤,忍不住便有些报怨。

魏什长皱着眉,叹道:“怕是前面又在打仗了。”

魏小花顿时吓了一大跳,道:“爹,咱们还往前走吗?要不,再绕一绕……绕远些再回家?”

魏什长犹豫了片刻,道:“哪里知道往何方走才安全?”

魏小花一想也是,想了想又道:“爹,要不咱们再找个商队加入,人多些总是好的。”

魏什长摇摇头,道:“若真在打仗,怕是没有商队敢从这里走。”说着,魏什长打量了四方,“此处山高林密,不如便在这里躲上一段时日,待前方仗打完了,再上路。”

魏小花傻眼了,什么山高林密,这附近根本就是光溜溜的一堆土山好不好,那些能吃的草皮树根,早被过往的流民给搜刮干净了,父女俩个身上才带了半个月的干粮,住在这里,时间一长,吃什么?用什么?

“咳……要不,还是往回走吧……”魏什长似乎也知道自己出了个笨主意,有点尴尬,转而又出了另一个主意。

魏小花几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虽然回头有可能再被顾先生缠上,但是总比继续往前走弄不好就丢了性命的强。

路上

可惜才往回走了一天,父女俩个就发现,这回头路也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因为后面也打起来了,父女俩个不知道情况,晕头昏脑的差点直接冲进战场里去,幸亏魏什长有行伍经验,看到的马蹄印有些不对,径直拉着魏小花躲进了一边的山里,挖了个山洞就钻了进去。没隔半天,便听到远处隐隐有撕杀声传来,差不多持续了半个时辰,似乎有一方打胜了,又传来金锣声,魏什长说这是收兵的信号,随着金锣声一起传来的,还有震天的吼声,听不太清楚,只隐约好似“将军威武”四个字。

听得杀伐声已经平息,魏小花便想出去,却被魏什长拉了一下,冲她微微摇头,道:“怕是还要搜刮战利。”

魏小花只得忍了,这时候要是出去,万一被当成漏网之鱼给杀了,可就太冤了。

父女俩个足足在山洞里待了一夜,才终于小心翼翼的出来。战场上的尸体都已经被就地掩埋,只有渗进泥土里的鲜血,是无法抹去的,魏小花闻着空气里挥之不去的血腥味,暗暗发誓,这次回家就再也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魏小花并不知道,昨天参与了这场撕杀的军队里,有一个人是她认识的。她所听到的“将军威武”,指的是冠军将军,刘寄奴目前正在其帐下当一个小军官。

魏小花与刘寄奴,在这里擦肩而过。

因为被昨天那场撕杀给吓到了,魏家父女眼下是进不得,也退不得,考虑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