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园青坊老宅-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看唐秋雁笑嘻嘻的,很少跟人顶撞,但也是个不吃亏的人。她知道张翠霞在笑话她,马上回了一句:“捡了,捡了,拾了几个烂梨。”这话是讽刺张翠霞是个卖烂梨的。说完,也不管张翠霞什么反应,匆匆往自己家里走。
  唐秋雁在老宅里是个不被人注意的人,她不出现,人们很难想起她。她从来是只顾自己过日子,不管别人闲事,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她。正好和杜媛媛相反,她是个只要里子不在乎面子的人。
  唐秋雁的老家在宜市对江的东至县,父母在旧社会是拾荒的,宜市人叫捡破烂。唐秋雁小时候跟着父母捡破烂,一直捡到十几岁。成年后嫁了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多岁云游四方的篾匠。唐秋雁的丈夫姓罗,叫罗平安,常年挑着一个竹担子,走村串巷为人补箩筐、补篮子、补凉席。
  罗平安是手艺人,虽然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但也是吃了今天,不知明天的饭在哪里。由于穷,又由于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到四十岁了也没结婚。
  一天,他挑着篾匠担子走到东至的一座破庙边,忽然变天了,接着下起了雨,他跑到这座破庙边躲雨。没想到,雨下得没完没了,而且越下越大,从上午一直下到下午,一点都没停下来的意思。他又饿又渴,就进到破庙里讨一口水喝。破庙里住着一家捡破烂的,整个庙里都堆着捡来的破烂,一家人正在那里把捡来的破烂分类。唐秋雁给他倒了碗水,还给他一个冷红薯。他喝完水,吃完红薯后,就想酬谢人家一下,正好看到床上的凉席都破了,其实那凉席也是捡来的,就说:“我帮你们补补吧。”
  唐秋雁母亲说:“将就着睡吧,我们哪有钱补凉席。”
  罗平安说:“不用给钱,补好睡,免得被凉席破杈扎了。”
  补凉席的时候,他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唐秋雁父母聊天。相互知道了根底。唐秋雁母亲对他很有好感,就悄悄跟丈夫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有这么一门好手艺,秋雁跟着他不会挨饿的。”
  于是跟罗平安说了他们的意思,他一听喜出望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唐秋雁的父母,带着唐秋雁来到自己的老家宜市。
  结婚后,唐秋雁为他生下三个孩子,一个在襁褓里就夭折了,留下一儿一女。解放后,唐秋雁一家就租了齐府二进的一间下厢房,与朱银娣家为邻。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罗平安患浮肿病死了,荒年还是饿死了这个手艺人。唐秋雁一个人靠捡破烂,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孩子养大了。
  生活上的长期拮据,再加上唐秋雁过去有捡破烂的经历,使她养成一个习惯,出门时总带着一个竹篮子,走路时也是低着头,看见她认为有用或者可以变钱的东西,都会捡起来。家家户户都改烧煤炉了,唐秋雁家还在烧柴灶,因为每天唐秋雁下班回家都会带回来一篮子柴火。这些可以烧饭的柴火,并不一定都是捡的,有些是“顺”回来的,“顺”就有偷拿的意思了,为此,唐秋雁还被建筑工地上管场子的人抓住过,也被送到派出所受过教育。
  唐秋雁改不了这种习惯,她说自己从小就靠捡破烂活下来的,丈夫死后,要不是靠着捡破烂,两个孩子能养大吗?她在老宅里是最勤快的女人,把自家的事做完了,还喜欢帮别人家倒垃圾,看见谁家门口的垃圾满了,都会帮人家去倒。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地常谢谢她,她也不当一回事地说:“不用谢,我也是顺手。”
  后来大家都不愿意让她帮着倒垃圾了,因为唐秋雁在倒垃圾前,总把人家的垃圾翻个底朝天。垃圾虽然是要扔的,但让别人翻来翻去心里也不舒服。
  唐秋雁做事还挺坚决,你不让她倒,她就每天早一点起来,乘别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把各家放在门口的垃圾拿去倒了。弄得家家都在前一天的晚上把装垃圾的簸箕藏到家里,不让唐秋雁去倒。
  其实,唐秋雁虽然喜欢占小便宜,却没有害人之心,更不会想到在垃圾里翻别人家的隐私,她只是在捡破烂。后来,儿女都反对她这么干,特别是爱面子的儿子唐大龙,几乎和她翻了脸,说:“如果再翻人家的垃圾,我就再也不回来了。你把我们的脸丢尽了。”
  唐秋雁说:“丢什么脸?既没偷,也没抢,你不就是靠我捡垃圾养大的?现在长大了,有女朋友了,嫌你这个捡垃圾的妈妈了?”唐大龙听了,捡了几件洗换衣服转身就走了,真的半年住在厂里没有回来。
  唐秋雁最终还是听了儿女的话,再也没有去翻邻居的垃圾。她发现再这样下去,老宅里家家都要把她当贼防了。
  张翠霞就曾把她当个贼,唐秋雁也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两人见面就没有好言语说话,因为这段过节太深。
  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由于捡破烂,唐秋雁练得眼神特别好,你和她并排走路,你没有看见地上有东西,她远远就看见了,不仅捡到破烂,也常常捡到钱,当然绝大部分是一分两分硬币,偶尔也会捡到纸币,最多的一次是捡了一个钱包。
  那天天蒙蒙亮,唐秋雁出去做工,一出大门口就隐隐约约地看到台阶下有一个东西,立即条件反射般地小跑几步把它捡起来了,是一个褐黄色的人造革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六十多块钱。六十多块呀!把唐秋雁高兴得一拍屁股回家了,今天不去做工了,捡了六十多块钱,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可以歇一天了。
  果然是一个人的工资。谁的?张翠霞的丈夫吴富生,吴富生是市供销总社的一个副股长。
  那天一早,张翠霞叫吴富生去买早点,他睡得迷迷瞪瞪地起来了,拿了个钢精锅就出了门,到大门口时下意识地摸了摸屁股兜里的钱包,再塞进去时没塞进裤袋,掉到地上了。等到了早点店,掏钱的时候,屁股兜里空了!他的汗一下冒出来了,立即往回找。这时钱包早已在唐秋雁的口袋里了。
  虽然只是一个副股长,但由于工龄长,吴富生拿着科长级的工资。那天发工资后,还没来得及交给张翠霞,一个月的工资都放在那个旧钱包里。一下子掉了六十块钱,在当时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吴富生回到家里,呆坐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翠霞见他空着手回来,一个劲地问,问出原因后,疯了似的往外跑,沿着吴富生买早点的路去找。当然没找到,张翠霞回来就哭,边哭边骂吴富生,那哭骂的声音几乎整个老宅里的人都听到了。
  躺在床上正想美滋滋地睡个回头觉的唐秋雁被哭声惊醒了。捡来的钱毕竟不是赚来的钱,就是想睡也睡不踏实。她从张翠霞的哭骂声中听明白了,自己捡的钱包是吴富生掉的。她几次想拿出来,但又不甘心,好不容易捡着了,说交出去就交出去?
  唐秋雁舍不得,心里又一直矛盾着,她坐卧不宁,在房间里兜一会儿圈子,又一屁股坐在桌旁的凳子上。想把钱包交出去,毕竟是别人家一场大祸呢,可屁股好像和凳子粘到一块了,站不起来。
  一整天,唐秋雁在家里都没有出来,她好像做了亏心事,又怕出去以后一伸手就把钱包交了。六十多块呀,自己要捡多少破烂才值这么多?!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天没有生火,一天也没有吃饭。
  张翠霞和吴富生也在家里盼了一天,指望着奇迹出现,会有人捡着了还回来。吴富生躺在床上,一双眼睛却没有闭上,总盯着房门,指望着有人拿着钱包进来。
  门市部离不开人,张翠霞去上班了,但心却一直在家里。好在上班的水果店离家只有七八分钟的路,她上趟厕所都溜回家看看有没有人捡着钱包送回来了。
  到了晚上,张翠霞下班回到家里,钱包仍然没有着落,她忍不住了,又把吴富生骂了一阵,就转而骂捡钱的人了。唐秋雁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耳朵里,这时,就是想交,她也交不出去了。
  那几天,吴富生像被霜打的秧子一样,人一下子都瘦脱形了。张翠霞天天骂,一会儿骂吴富生,一会儿骂捡钱的人:“捡去买药吃啦!”“吃了药还是要暴死啦!”
  那几天,唐秋雁的心也一直没有平静,钱攥在手里一分也没敢用。将心比心,吴家一下掉了一个月的工资,恐怕要省吃俭用一年才补得上这个亏空,自己用了别人的钱,心里也不安。两家只隔着一个过道,天天见面,她心里一直发毛。那天早上去上班,经过老宅大门口,跨过门坎时,她竟然腿一软,一跤从门里摔到门外,不但把两个膝盖摔破了,还一个狗啃泥,把脸也蹭破了。
  唐秋雁想,遭报应了,以为自己捡钱,人不知鬼不觉,现在看来人可能不知,但是鬼察觉了,要不然怎么就摔在捡钱的地方呢?嘴啃泥的地方就是钱包掉的地方呀。
  经过痛苦的内心煎熬,唐秋雁最后还是将钱包交出来了,她在夜里悄悄地将钱包扔到吴家装垃圾的簸箕下面,她知道每天早上张翠霞在上班前都会去倒垃圾。
  没想到,她放钱包时还是被人看见了。她一直不明白,深更半夜,有谁会看见呢?但确实有人告诉了张翠霞。张翠霞想,既然唐秋雁已经把钱包交出来了,而且一分钱没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今天张翠霞还会对唐秋雁话中有话。
  唐秋雁想,我是捡的,又不是偷的,捡的不犯法。就这一点,就让她理直气壮。所以,无论是张翠霞还是吴富生的冷嘲热讽,她从来都毫不含糊地挡回去。
  今天,她没有心情和张翠霞斗嘴,要急着赶回家烧饭。
  老宅里又是锅碗瓢勺响起来的时候,家家都在做饭。晚餐一般比中餐要丰富一点,锅碗瓢勺的声音也会更响一点。
  回到家中的人们,各自带回来一天的感受,有高兴的,有沮丧的,还有一堆新闻。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多了,有身边的,有远处的,北京的,深圳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特区,新闻最多。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赚到钱的新闻,还有一直在飞涨的物价。家家都是一边烧饭,一边议论,这是老宅里最热闹的时候。
  小郑在厨房里忙着,本来他就会烧饭,何况当初向漂亮的杜媛媛求婚时,就有过承诺,家务他全包,其中包括烧饭。婚后,杜媛媛虽然也做家务,特别在小郑做得她不满意的时候,她就亲手做。但一般是杜媛媛收拾家务,小郑烧饭。
  杜媛媛躺在床上,却没有像中午那样睡着,她在盘算着,这一批服装出手后,能赚多少钱。算着算着,睁开眼,见满屋子挂的都是“大阪西服”心里就犯愁。这些“大阪西服”从福建运回来时,都是用蛇皮袋打成包的,拆包后,你要把它全部摊开,按新旧和破损程度不同,进行分拣,然后清洗熨烫,才能批发出去。虽然赵大成已经帮她挑选了一次,但仍要她重新熨烫。没有批出前,只好挂在家里,如今家中挂的这些“大阪西服”透着一股霉味。杜媛媛有点担心把全部的生意都押在这批“大阪西服”上,风险有点大。
  “吃饭——”
  小郑,做饭是把好手,不一会儿就将晚饭弄好了:一碗西红柿炒蛋,一碗黄瓜肉片汤,一碟切得薄薄的红肠。
  看着这一桌饭菜,杜媛媛心情好起来了。说实话,当初杜媛媛嫁给小郑,就跟小郑这手有关。杜媛媛这样的大美人,厂里追的人很多,有上海人,也有宜市人。宜市人,再好杜媛媛也不考虑,自己回不了上海,将来孩子还是要想法回上海。如果嫁给宜市人,那就在这儿落根了,她的心仍然向往着大上海。厂里上海人虽不少,但能看上眼的屈指可数。小白脸多,能干的,有男人气的少。杜媛媛特别留心的是,这些追自己的上海人在上海有没有房子,结果却是每每失望。
  想嫁人的杜媛媛,与其说是想嫁人,不如说是想嫁房子,但上海家中有宽敞房子的男人太难找了。最后,细心的、会做饭的小郑进入了杜媛媛的视野,嫁不了有房的,嫁一个会照顾自己的吧,杜媛媛退而求其次,嫁给了小郑。可小郑除了会做饭,其他一无是处,他没有主见,也不愿承担压力,家中一切都是杜媛媛做主,每次征求他的意见,他就会说:“你说吧,你说了算。”想躺在家里靠小郑照顾的杜媛媛,最后还得自己挑着家中的大梁。
  杜媛媛坐下来,小郑先盛了一碗汤,送到她的手上。知夫莫如妻,和小郑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的杜媛媛,知道小郑有事要求她,就故意不说话,等着他开口。
  “汤的味道怎么样?”
  虽然只是简单的黄瓜肉片汤,但小郑把它做得透着一股浓浓的黄瓜的清香,肉片在其中只是一道调味。小郑认为,做菜,功夫不在调料上,而在放入的比例和时间上,他最拿手的黄瓜肉片汤和西红柿蛋汤,关键的讲究是黄瓜和西红柿什么时间放下去,肉片和蛋放下去后烧多长时间,盐、味精、胡椒粉除了要掌握放的分量,最重要的也是要掌握放下去的时间,这些是汤鲜美的关键。
  杜媛媛心里明白,故意说:“还不是和以往一样。”
  “今天我在汤里加了小虾米,你没有吃出来?味道更鲜。”
  杜媛媛在汤里捞了捞,果然发现有小虾米,就笑了笑。
  小郑自己喝了一口,夸张地说:“嗯,真鲜。”然后像随口说道:“媛媛,什么时候,我们该要个小囡了。”
  杜媛媛结婚后,一直不想要孩子。她曾经怀过一个,因为生活不稳定,一点钱都没赚到,要孩子太早,她就说服了小郑,把孩子流掉了。以后,就一直避孕。
  这以后,杜媛媛一门心思想多挣一些钱,根本就没有想到生孩子的事,最近每天为了生意奔波,累得每天晚上回到家只想睡觉,连和小郑过性生活的次数都少了。
  杜媛媛明白小郑想和她说什么,小郑在上海的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小郑又是家中惟一的孙子,老奶奶想见到重孙,见到四世同堂。
  杜媛媛说:“生孩子?现在能生吗?生下来放在哪里养?这房子能养孩子吗?养老鼠还差不多。”
  “怎么不能养,你不就出生在这房子里吗?”
  一听这话,杜媛媛来了火:“我就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房子里,才像今天这样受累,才嫁给你这样的男人。”话一出口,她感到说重了。
  小郑的自尊心受刺激了,他把碗往桌上一放,提高了声音:“嫁给我怎么啦?现在改革开放了,深圳、广州有不少港商包二奶,你去啊,那可是吃香的喝辣的,还不用受累。”
  虽然知道自己说重了,可听小郑这样说,杜媛媛的气更大了:“广州、深圳的阔太太们,也欢迎小白脸呀!”
  吵起架来,饭当然也吃不下去了,两人都生气地坐在那儿不说话。
  最后,还是小郑先下台阶,他把桌上的汤端到厨房里热了热,又端了上来,每次吵架,一般都是小郑先下台阶。
  杜媛媛想想,也是自己话说重了,于是又重新端起碗,准备吃饭。
  忽然,一股浓浓的臊味飘了进来,直钻进了杜媛媛的鼻子。
  又是狐臊!
  已经好多天没有出现的那股臊味又窜出来了,它先是似有似无的在你的鼻子边游动,当你捕捉它时,它好像又溜了,等你耸耸鼻子,它又出现在你的面前。接着,它和以往一样,像液体一样慢慢地把老宅浸透了。
  杜媛媛对味道是最敏感的,加上今天心情不好,只见她眉头一皱,将碗往桌上重重的一放:“还要不要人吃饭了?”说着起身打开了房门。
  老宅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