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血神-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这个世界与地球相似的地方还真是极多。

例如这在地球上源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在异界的大乾王朝中就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翻版!

文武举——这是大乾王朝中选拔人才最权威、最直接也几乎是唯一的道路。

文武举每三年举办一届。

分为文、武两个类别和诸多科目。

与地球上的科举主要指文科,选拔文官的科举远远要重于武举,并且科举完全不重视武艺不同。

在大乾朝,文武并重才是选拔的主要目的。

所有参加文武科举的人都要在参加完文科考试后参加武举考试。

虽然只要是通过两个科目中的一个便可以入仕当官,但发展却远不如双料举人将来的发展。

这就好像50分和100分的差距。

50分固然也可以通过。但一些重要位置显然会优先挑选那些更优秀的100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乾国内有着浓厚的科举文化。

大量的富户培养子女都会从小将他们送入学堂,一来是为了学习四书五经将来好入官场。

再则也是为了在禁武令的环境下让孩子可以获得朝廷允许的学习武艺的“童生”身份,好从小早早的打下基础。

第187章 武者级别,腐烂的戍边制度

大乾虽然有着严酷的禁武令,但并非是全国禁武次元入侵。军队、获得了朝廷认可的各级学生和皇亲贵胄学武不但不违法,而且还受到朝廷的保护及鼓励。

毕竟,这天下并非只有大乾一个国家。所谓禁武令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国内安定而已。若是连军队、官员都成了普通人,怎么去与周边的各国争斗?

不过,朝廷对的习武对象的资质可是有着极为严苛的审核要求的。

军队不必多说,自然是入伍后按照级别战功可获得选取各类功法的机会。而在大乾国内的无数学堂当中。学习武艺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的。

按照历朝历代的学生资格划分,一个人从进入学堂起一路高升的级别分别有童生、学生、学徒、学师、学者、学士、大学士七个级别。

放在武艺上分别就对应武生、武徒、武士、武师、先天武师、大宗师、武圣七个级别。

文科学习自然没有太多限制,只是按部就班的从童生识字背诗开始,一步步考学晋升,逐渐提升自己在学问上的级别,同时考取功名便可以做官。

但在学堂之中一并学习的武艺便有很大的限制了!

除了作为前奏,只是花拳绣腿的适应一下,并不计入武者级别的童生身份外,其他几个级别的修炼是有严格规定的。

臂有百斤力气,能熟练打上几套武生级别的拳法的“武生”若是要突破到“武徒”级别,就必须向官府申请报备。

学堂内部不得私自传授其后续功法,只能在官府通过的情况下继续传授。

此后每次晋级都要在官府报备审批!

而且即便是官府也有各自的审批权限。

除基本上是小孩子热身的童生阶段外,武生、武徒、武士三级需县衙门批准。

武师、先天武师、大宗师则需州府批准。

武圣则必须由京师朝堂批准。

这样严格的晋级控制就很好的统计控制了全国的武者,只要你没有造反的心思。想要晋级继续修炼就必须层层申报。

即便是到了大宗师、武圣这样的级别,若是你不想冒着将来被发现定下一个“谋逆”的罪名的话,也需要继续向朝廷报备。

大乾朝廷付出的只是认可一些武者的身份的登记信息,收获的却是对全国武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随时调动这股力量的能力。

在种种制度下,大乾朝通往官场的晋升通道便几乎被文武科举这一体系占据。

除了少数权贵家族可以以世袭继承或裙带关系让族中的年轻人进入官场外。大部分人想要进入官场的唯一办法便是参加文武科举。

这对于张忘这个黑户来说显然并不实际。

更何况他现在还是江湖上较为惹眼的杀手。

那么,晋升通道就只剩下了参加军队这一条路可走了。

所谓参军,在大乾朝远没有进学堂层层考取功名来的困难。在封建时代,大部分国家征兵其实都是强制、或半强制性的方式。

什么为了国家民族之类的说辞在此类观念意识淡薄,地位差距极大的封建时代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

所以,民间参军的积极性其实通常是极低的九龙至尊。

大乾朝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正统国家自然不可能频繁的使用劫掠刺激的策略去催动民间青壮参军。

所以。大乾朝执行的制度几乎就是“徭役”式的强征轻壮。

根据与镖师们的谈话,张忘就不止听过10个关于强征士兵,而老百姓们与官吏斗智斗勇的故事……

可见这当兵在大乾朝有多么的不受欢迎。

等张忘专门了解了大乾朝的军事情况后,对此也算明白了原因。

大乾朝廷为了保证部队不会轻易造反,并且也是为了练兵。所以有一个“抽调戍边”的惯例。

说白了,就是定时的将内陆省份的府兵调送一部分去边关协助防守。???时间从一年到十年不等。

其实。如果一切按照规定办理这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能防止一地府兵长期抱团成了地方军阀。也可以充分练兵,保证内陆府兵的战斗力,不至于边关的一次大败后敌人在整个境内所向披靡,所遇到的内陆府兵全部不堪一击。

而边关也可以接着这部分征调来的内陆府兵让自身得到休养生息,避免长期以一州一府之力与敌国对耗。

但是……

好的政策一旦执行者出了问题,那么就只能造成相反的效果了!

年年抽调府兵,可调谁去?!

正常人谁不知道大乾国虽强。但这边关却一直是小战不断?

所以,凡事摊牌到徭役当府兵的内陆省份的人家便会给军队的官员送礼。几十年的贪腐惯例下来,竟形成了一种“不送礼,就送死”的潜规则!

各地州府长期形成了故意多摊派兵役,年年、村村收钱的惯例!

虽然大多数不算太多,但每个地方总有交不上钱的穷苦人吧?那好!直接抓走,丢进府兵里充数。

至于,名目自然可以随手写成服役期间违规延长兵役时间、犯了些大大小小的罪名充军、甚至毫无理由。

对于这些被压榨的穷人士兵,各地州府自然不可能好吃好喝的将他们训练成精锐,然后按照朝廷规定给他们配发上足够的精良装备送去边关。

在这样的潜规则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州府还装模作样的小比例的用穷人替代,并且配发上精良的武器充充门面。

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腐败到了今天已经完全沁入了整个制度当中。

在大小官员的层层盘剥下,如今每年征发边关的各地府兵已经几乎全部由这种强行抓来的穷人替代。

这些人不但没经过训练,而且往往面黄肌瘦毫无战斗力。所应配备的装备也是账面上的“精良”实际上只是一些破铜烂铁。

最差的。甚至连统一的服装都不配发,愣是将一万多手无寸铁的“乞丐”押送到了边关“服役”。

可想而知,这样水准的府兵到了边关会得到怎样的待遇。

边关州府也不是傻子,会好吃好喝的养着这群毫无战斗力的废物。于是,往往这些府兵很快便会成了两军阵前的炮灰……

第188章 错了?

在这种腐败的兵役制度下,张忘想要进入军队当中简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只要穿上一身破衣烂衫在衙门门口晃悠两圈,自然就会被四处抓替补的差役抓取充数。至于身份什么的,自然有人替你捏造一个!

想到就做——这是张忘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

定下主意的当天晚上张忘便找了个空当化身蝙蝠离开了进京的镖车队伍……因为事先早已经调查好附近的地图,一路没有太多阻碍的便飞抵了附近一座县城。

孤身离开的张忘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不久,几名三花会的刺客便悄然脱离了营地。随后,一群军兵和奇士府的高手便围住了镖队,将所有人锁拿回了已经不远的京城大牢……不过,因为没有抓住正主的关系,这些镖师也就吃些皮肉苦头便会被放出来。

这次临时的改变主意竟让张忘不知不觉间避免了一场麻烦。

也许,这些普通士兵和奇士府的高手并不是张忘的对手。

可如果真的在京师附近和官府干上,显然就跟捅了马蜂窝没什么两样!天下脚下,国之重地,必然有大量高手倾巢而出!

届时,即便是张忘实力强大,也难免有陨落的危险。

而如今,巧合躲过一劫的张忘已然是花了几天时间走通关节,以没有身份的流民身份混进了这座县城的兵营当中。

又耐着性子等了几天,眼看着这县城内的衙役将街面上能抓到的穷人凑够了数后一并押送到了京府城北大营。

……

因为禁军的存在,京畿地区的府兵并不受到重视。甚至可以说是糜烂。

偌大的京畿十二县中可堪一战的府兵几乎没有。原本承担着京畿周边防御任务的京畿府兵整个变成了一个权贵少爷们镀金的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城北大营中一片乌烟瘴气的混乱局面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

张忘在城北大营滞留了几天,与其他数千名被抓来顶替的百姓一样简单学习了一下军中的规矩和号令意思后便被赶鸭子般的分配到了各地边关。

因为大乾京师靠近北方的关系。这批府兵自然被派往了较近的边关。

路上仅仅走了几天,一座横亘眼前的长城便进入了视线当中。

押送新兵的官员与这边关的守军已经十分熟悉,寒暄片刻后这批新兵便被赶鸭子似的驱赶到了大营外简单修葺的校场之上。

接下来,一番点明人数,宣读军阀。敲打新兵的流程走完之后,这京城北部边境的守军这才为新兵们分配了帐篷被褥。

张忘对于那些脏兮兮的陈旧被褥自然没有兴趣,只是躺在床板上凑合着休息了一夜。

且不提张忘睡床板的同时,京城当中那些镖师在牢里数稻草的插曲。

第二天,这刚刚到位的新兵便被集合起来,分配到不远处那长城上开始担任防卫任务。

张忘被分配到的是十几里地外的一段城墙。

……

破旧的土墙半高不矮。表面原本的两层青砖现在又许多地方都已经严重破损了。墙头上的女墙有的甚至已经直接倒塌,露出了一个个缺口一不留神就会让人摔下去……

唯一好点的部分是每隔50米就有一个的烽火墩。

这些墩堡看上去四四方方,直接建在城墙之上,高出城墙1层。

???一层的大门就是连接两段围墙的通道,内部安放上一些木床被褥。晚上睡觉时关上门板便是驻守此处的士兵的居所。

二层便是露台,上面的女墙完备。还配简单的旗杆、警钟、烽火炉等器具。平时白天晚上此处都会有人值守。

作战时。这里也往往是一段城墙最后被攻破的地方。

理论上来说,若不是多倍敌人突然袭击,烽火墩里防守的士兵的确能以寡敌众的坚持一阵。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前提下。

本来这一路就已经对大乾朝的府兵没有什么期待的张忘在进驻烽火墩后对大乾朝的军事力量的认识顿时又深入了一层……

大白天的,烽火墩一层里还有大半的士兵蜷缩在肮脏的被窝里呼呼大睡。

几个起得早的都懒洋洋的就这凉水吃着营养不多的窝头。不要说铠甲……就是最后的武器也都朽烂不堪。

崩了十几个口子,与其说是腰刀不如说是锯条的腰刀……

丢在城墙角落里已经酥脆发黑的长条盾牌……

折断过一次,重新用绳子扎起来。平时没事,一旦出手就很容易折断的长矛……

就凭这些破铜烂铁不要说打仗,就是配上这群士兵身上肮脏破旧的衣服都能上街要饭了!

张忘怎么也不敢相信看似强大的大乾帝国的边防军队怎么就烂到了这种地步?!

可事实是不管张忘相不相信,这大乾京师北方一百多里外的边境竟然已经糜烂至此!简直就是腐朽糟糠一般!

张忘站在城头,看了看烽火炉旁已经有些受潮的草料柴火,又看了看墙外逐渐平缓的广袤草原。

他实在想不出面对大乾边军这样孱弱的对手,这墙外的敌人怎么就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哪里?

想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最终张忘自嘲的笑了笑——自己管那么多闲事做什么?作为一个看客,自己在这个世界能获得的利益也不过是可供触发的任务罢了!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实际上在2级空间的任务世界中触发任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那个墩堡的小军官所分派的任务是不可能激发任何任务的。

而三花会这种刺杀任务除了麻烦外也很容易惹来一大堆仇恨,不得不和一群无法得到奖励的敌人作战。

所以,张忘并不打算以后在任务世界去领取刺杀任务了。

趁着这几日的清闲,张忘不由得思考起2级空间的规律来……照理来说。空间晋级后的任务难度也会增加。可如今张忘却没有有明显感觉到难度的提升。虽然他的实力很大程度上要比普通的2级空间的新人强大,但也不应该如此轻松啊????所以,张忘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自己探索触发任务的方式错了?

又或者自己干脆没有领悟精髓?!

在这种纠结思考当中,半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的便悄然流逝……

第189章 “马鞍里”纸条的秘密

平静的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张忘始终也没能想通这2级空间中触发任务的诀窍。就在他甚至要放弃的时候,一个发现却突然改变了他这次任务的经历!

一匹矮马。

草原上最常见的,有些类似于蒙古马的矮小马种。

如果不是这匹矮马身上的马具和它背上驮着的那具尸体,张忘可能就在几天内选择离开这个任务世界了。

当这匹矮马在巧合之下溜达到张忘这段城墙附近的时候,这些穷困万分的士兵顿时兴奋的围上去将这匹驯化的矮马牵了回来。

而那具尸体也被一并驮了回来。

尸体的皮肤没有了。

有些细节很特别——虽然张忘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他看出这剥皮的手法极为娴熟。

显然是个惯犯。或者说,是一名熟练的刽子手。

而且,这人被捆在了马背上。

这也是这人明明死去多日,但却依旧没从马背上掉落下来的原因。

从捆绑的手法和角度上来看,这还是他自己捆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会让一个被人剥掉全身大部分皮肤的“血人”爬上马背,将自己捆绑在马背上呢?

就在张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墩堡内一个当了十多年边军的中年老兵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被魔窟害了的人。”老兵打量了尸体几眼后如此说道。

“魔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知道是魔窟干的?”张忘好奇的问到。这尸体都已经面目全非了,想来就是专业侦探也未必能知道凶手是谁,这老兵怎么能一口断言?

这也并非是什么秘密,老兵直接便将魔窟的传说讲给了张忘。

原来,这魔窟是这北方边关地区近百年来渐渐流传起来的一个恐怖传说……据说。在草原上的某个地方有一座宫殿。

只不过里面住的不是人,而是无数妖魔!

这些妖魔生性残忍狡诈,经常残害人类。无论是草原上的牧民还是边关附近的大乾居民只要碰上这些妖魔就必然遭遇毒手!

男的往往会被扒皮后丢弃在草原上等死,而女的则被抓入魔窟。

在边关附近的草原上时常会碰倒被扒皮晒干的干尸,偶尔也会遇见奄奄一息的幸存者。所以。这魔窟的故事才流传开来。

“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