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遇良夫-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吉尔起身,缓缓踱出帐外,忽然转过头来,看着柴倩道:“柴将军,若是日后沙场相见,我定会报这一目之仇。”

柴倩从榻上起身,消瘦的身体依然修长挺拔,她毫不在意的眨了眨眼,最后却笑道:“只怕你没有这种机会,这一仗之后,我便卸甲归田。”

布吉尔微微一愣,最后却释然一笑,点头道:“柴将军能这么想,乃是犬戎和射月将士之福。”

☆、第六十七章

永寿宫里,一如以往奢华端丽,徐太后靠在雕花细木贵妃榻上,略带着几分困顿和闲适。一旁的吕贤妃将怀中的孩儿交由了奶娘,目送宫女们拥着出了暖阁,才慢慢的起身,走至徐太后的软榻前,侧身小坐,拿起美人锤,轻轻的锤了起来。

她天生丽质,虽然生产不久,却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光彩,身材一如以往婀娜多姿。徐太后微眯的眸子睁开一条缝,在她脸上扫过,懒懒道:“你今天有事儿要说?”

吕贤妃低下头,纤长的睫羽微微颤动,半天没开口说话,却落下一滴泪来。

徐太后脸色一僵,一把按住了她的手腕,冷冷道:“有什么话就说吧。”

贤妃咬了咬薄唇,带着几分凄惶道:“父亲说皇上根本无意立皇儿为太子,他对逸王一再袒护,又下令重审柴将军的案子,分明就是有意放柴家一马。”

徐太后垂眸笑了笑,揉了揉额头道:“所以,你们是不是打算好了什么事儿?”

贤妃见徐太后一点就通,也不枉费唇舌,只用帕子压了压眼角道:“眼下逸王和福王都不在帝都,京畿的十万大军又远在宛城,父亲打算怂恿厉王逼宫,然后在最后关头倒戈,只要皇上写下立储的诏书,皇儿名正言顺,就算那两个人还能活着回来,也不可能不遵从遗诏,立皇儿为储君,继任皇位。”明明是惊涛骇浪般的一番算计,可是在这女子的盈盈红唇之下说出来,却是那样轻描淡写,仿佛生杀予夺,不过就是轻飘飘一句话。

徐太后松开按在贤妃手腕上的手指,眉宇渐蹙,思量过半之后,恍然开口道:“你说那是遗诏,岂不是……皇帝必死无疑?”当今皇上虽非徐太后亲生,但这几十年的母子做下来,却也足以以假乱真,且皇上对太后孝感天地,大周向来以孝治国,喊了自己十几年母后的儿子,忽然要死了,徐太后多少还有些动容。

吕相让贤妃偷偷透露这消息给徐太后,也颇有试探的意思。一来,吕家和徐家姻亲结盟,早已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吕家谋反,徐家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因如此,徐太后绝不可能做高密之人。二来,他也要试探一下徐太后对皇帝有几分慈悲之心,免得在最后关头坏了自己的大计。

贤妃见徐太后言语游移,正有些担忧,心里生怕徐太后不肯合作,正想劝慰几句,却见徐太后道:“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成大事,岂能无所杀戮,如今已是最好的时机了,要哀家怎么做?”

贤妃闻言,方才的那一丝不安渐渐散去,低垂着眸子道:“父亲想请太后在登基大典上宣读皇上的遗诏,有太后娘娘亲读遗诏,百官群臣定然不会疑心此事,还请姨母成全。”

徐太后略带萧瑟的脸颊挤出一丝笑意,她生出手,轻轻的抚过贤妃的脸颊,笑着问道:“琬儿,你多大了?”

贤妃被徐太后的举动略略一惊,只低声道:“琬儿今年二十二了。”

徐太后松开手笑笑,又带着慵懒靠坐在榻上,云淡风轻的开口道:“二十二就要做太后了,这一辈子很长,你可知道?”

贤妃正欲从榻边起身,闻言却猛然一滞,良久没有开口,只是拿起了丢在一旁的美人锤,有意无意的为徐太后锤着腿。

帝都的春天,妧媚多情,澄河岸边的桃花开了一成片,绿色的是柳,粉色的是桃,可究竟留得住谁,又有谁能逃过这场腥风血雨?

那是赵明辰登基二十四年以来,一样毫无新意的早晨。他喝过了内侍送来的参汤,捋着龙须,坐在龙辇上前往太和殿早朝。他的心情很好,因为用不了多久,他最疼爱的儿子,就可以和常人一样,屹立在众人面前。

早朝和往日一样,群臣各司其职,边关也没有最新的战报,安静的让赵明辰有些怀疑,大周的边关到底有没有在打仗?

太监扯着嗓子喊道:“有事奏本、无事退朝。”大殿里像往常一样,传来悉悉索索的窃窃私语之声,过了片刻,众人无奏,赵明辰宣布退朝。

这时候吕相却跟了上来,他身量高挑,所以在赵明辰的面前,总是刻意弯着腰、低着头。

赵明辰坐上龙辇,笑道:“青舒不在,许久没有人配朕对弈一局,饶是手痒。”

吕相笑道:“论棋艺,只怕也只有逸王殿下,能和皇上不相伯仲,老臣年纪大了,只怕不是皇上的对手。”

赵明辰想起赵青舒,嘴角的笑意更甚,继续道:“青舒棋艺虽佳,但性格太过仁和,每每必胜之时,从不赶尽杀绝,本以为他会喜欢温柔婉约的大家闺秀,谁知……”他说到这里,终究觉得这件事是完美中的一丝不完美,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吕相点头弓腰道:“陛下仁德,自然子孙仁德,臣日前推举厉王,不过也是见他杀伐决断,颇有些先帝遗风,所以……”。电子书下载

吕相是先帝提拔的重臣,对先帝想当推崇,听他这么说,赵明辰才放下了对他的成见道:“如今天下,虽算不上太平盛世,但毕竟不似开国之初,国库空虚、灾祸连年。厉王性格太过狠绝、朕最担心的是,他不能善待他的兄弟们。”赵明辰在这一点上做得则想当好,看如今闲散自得的恒王,便知一二。

吕相闻言,也只是略略叹息,赵明辰下撵,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御书房,却见早有人背对珠帘,站在龙案之前。

赵明辰一惊,左右的太监忙迎了上来道:“厉王殿下非要进来,奴才们拦不住啊。”此时元宝被赵明辰遣去服侍赵青舒,自己身边这几位太监,不过也就用的顺手,论起察言观色却实在没眼色的很。

赵青铭见赵明辰入内,脸上顿时露出恭敬之色,但若是你观察仔细,就会发现他的唇瓣悄无声息的勾了勾,眼梢扫过吕相爷,说道:“大皇兄和三皇弟均不在帝都,儿臣特来父皇身边侍奉。”他的声调有些阴测测,任何人在做一件大逆不道且又刺激的事情时,总是忍不住兴奋的有些颤抖,赵青铭也不例外。

赵明辰看着他,步入龙椅落座,冷笑道:“那你倒说说,你要怎么侍奉朕?”

赵青铭的眼中却已有了杀机,他虽然低着头,但抬眸看着赵明辰道:“儿臣特意为父皇炖了一盅人参汤,父皇不如用一下?”他顿了顿,眼眸扫过龙案上的那一盅羹汤,笑道:“不过父皇在用之前,最好先立下遗诏,父皇最近身子不太硬朗,以免虚不受补。”

赵青铭说每一句话都咬牙切齿,却全然不顾站在一旁的吕相。赵明辰笑了笑,顿时明白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负手道:“吕相以为如何。”

那人垂眸站在一旁,不出只言片语。

御书房一时有些冷清,阳光却从雕花的窗户中透了进来。赵明辰笑了笑,拿出空白的圣旨,蘸饱墨水。

那是极有诱惑力的几行字,可任是谁,站的太远了,便看不见。赵青铭终于忍不住诱惑,起身至龙案前,低头看着那皇帝亲笔书写下的立储圣旨。

他全身的血液沸腾了!他胸口的血液喷涌了!就在那一瞬,吕相拔出了悬在一旁的尚方宝剑,刺入了赵青铭的胸口。

赵青铭喷出一口血水,眼神惊讶却再也说不出半个字。吕相手执剑柄,犀利的旋转,下一秒还鲜活的生命,就在这一弹一落之间陨逝了。

赵明辰的手一抖,圣旨上出了赵青铭的血水外,又添了一朵墨花。

吕相拿出手绢,轻轻擦拭着尚方宝剑,眉梢露出赞许之色:“尚方宝剑,果然无坚不摧。”仿佛根本没有把赵明辰此刻的惊愕放在眼里。他指尖染血的卷帕缓缓滑落,才慢慢扭头看着赵明辰道:“皇上,你信不信,如果我做皇帝,会比你更称职?”

赵明辰忽然间却笑了,他丢开手中的御笔,靠坐在龙椅上,看着吕相道:“朕信,但是……你起码现在还当不了皇帝。”

吕相的眸中冒出火光,似乎能吞噬一切,尚方宝剑被拭擦干净,铮……一声重归入鞘。

吕相收回方才眸中的火光,一如方才进门时候的儒相,开口道:“厉王勾结禁军,意图谋反,吕相临危护驾,却不料皇上已是弥留之际,遂留下遗诏,传位于七皇子。”

七皇子……赵明辰动了动脑子,终于想起来,贤妃替他生的皇儿,刚刚五个月大,正好排行老七。

“你想要朕写遗诏吗?”赵明辰看着吕相,儒雅的鼻息渐渐浓重,阳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唇瓣微微抖动。

“你若不写,我也有办法,让七皇子名正言顺。”吕相冷着眼看他,压上赌局。

“好,朕写。”赵明辰从龙椅上站起来,视线落在赵青铭已然灰白的脸侧,垂眸道:“让朕见徐太后一面,朕就写。”

☆、第六十八章

徐太后自当上了太后,便再也没有去过御书房。先帝与她恩爱正浓的时候,这条路她曾经也走过无数遍。先帝驾崩时,她也不是没想过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帝位,但那时候吕相羽翼未丰,她们孤儿寡母,实在难有作为。

二十多年过去了,徐太后觉得自己已经老了,那些原本很挠心挠肺的遗憾,似乎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远去了。除了对徐家没能封侯拜相的遗憾之外,她似乎也开始懂得了满足。毕竟这样的宫闱,像她这样能寿终正寝的人,已是凤毛麟角。

轿辇在御花园中穿梭而过,满眼的万紫千红,年纪越大就越发念旧,最近她老是做梦梦见先帝和自己一起在御花园扑蝶、在御书房红袖添香。她这一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从来没有做一件对不起先帝的事情,所以今天要做的这件事,是有些让她漠落的。

赵明辰依旧坐在龙椅上,赵青铭的尸体已被人清理走,除了龙案上那还来不及擦去的血珠,御书房的一切都很安静。

徐太后从帘外进来,冷冷的扫了一眼吕相,她嘴角微微勾起一丝赞许,那人会意,领着众人退出门外。

沉重的宫门吱呀一声阖上,唯有阳光肆无忌惮的从缝隙中钻进来。徐太后斜斜的站在赵明辰面前,侧首垂眸,居高临下的问他:“听说你要见哀家?”

赵明辰抬起头,看着这个大周最尊贵的女子,她已年过花甲,可看上去似乎比自己还年轻。她走路的时候昂首挺胸,九凤金钱玉步摇摇曳生辉,华贵到无以复加。

“母后,儿臣要先走一步了。”他看着徐太后,脸上却没有多少悲戚。只是眼角越来越涩,忍不住要落泪:“先帝临终前,曾说母后是这后宫里最善良美好的女子,要儿臣一定要对您重孝厚待,如今儿臣要去见先帝了,也总算不负所托。”

徐太后站的笔挺的身姿猛然晃了一晃,一时间竟然悲不自胜,保养得意的脸上滑下泪来,仓皇间开口道:“你总算有脸去见他,而我呢?”她呆呆的看着赵明辰,脸上带着笑意,终是垂下眉头道:“哀家已无路可走了。”

赵明辰终于直起身子,重新蘸饱了墨水,开始草拟遗诏。御笔萧然,铁画银钩,方正端然的传国玉玺重重的落下,圣旨已成。

沉默良久,他端起龙案上的那一盅已然凉透了的参汤,揭盖饮下。

徐太后从帘内出来,手中拿着赵明辰手书的遗诏,眸中的泪早已干涸,脸上神色肃杀,将手中的遗诏递给吕相,开口道:“替哀家安排玉辇,哀家要出宫?”

“要出宫,为什么要出宫,出了什么变故吗?”徐太后嘴角一抿,神色凛然道:“他方才道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写过立储的诏书,就放在西山法华寺,他希望哀家会顾念他这些年的赡养之恩,替他倒戈。”徐太后说着,眸中露出轻蔑的笑意,继续道:“哀家现在就去把那个诏书拿回来毁了,你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吕相一惊,全然没预料赵明辰会有此打算,不过幸好……老天爷似乎站在他这一边。

天聪二十四年四月十六,厉王逼宫谋反,毒死景帝赵明辰,被匆匆赶到的吕相一剑毙命。赵明辰临终托孤,立七皇子赵青冕为太子,由吕相监国辅政。

太傅傅东楼携一众老臣对着遗诏研究了半日,最终也首肯遗诏确属赵明辰亲笔所书,拟奏按大周旧例,大行皇帝落葬,二十七日后再行册封大典,恭迎新帝登基。

而此时逸王赵青舒、福王赵青池均不在帝都,吕相派禁军统领曹放前去避暑山庄接回逸王、福王,却被告知两人从未到过避暑山庄。事出突然,吕相大惊,命刑部彻查。与此同时,柴雄被押解回京。因赵明辰驾崩,众人忙于丧事,无暇顾及,遂命人仔细看押,容后再审。

徐太后亦取回赵明辰册立赵青舒的立储诏书,当众于吕相面前烧毁。京城的一场血雨腥风,似乎正在安然度过,而远在边关的大周军队,却依旧浑然不知。

院子里的梨花落了一地,铺在青灰色的地砖上。轮椅上的男子脸色苍白,一缕黑发顺着脸颊下垂,轻裘缓带,犹带几分病容。

大丧钟一声声的传来,敲在他的心头,他身后的台阶上,赵青池正抱着头,肩膀颤抖的厉害。

“大哥,父皇死了,父皇真的死了吗?”少年呜咽的声音从耳边缓缓传来,赵青仰头阖眸,眼角却早已湿润。

“青池,前朝的《梁实录》,关于大梁是怎么灭亡那一段,傅太傅几乎每年都会单独列出来讲一堂课,大梁昌盛,最后因兄弟争端,导致外戚专权,被大周所取代。所以大周立国之后,对外戚严格控制,凡后宫之主,其世家反倒被压制,到我们皇祖母这一代,越加如此。”

赵青池止住哭,慢慢抬起头,眉宇微蹙,似乎似懂非懂。

赵青舒继续道:“这也许就是皇祖母的悲哀吧,一人盛极,可徐家再无可用之人,所以吕相才有机可乘。”

赵青池咬了咬唇,带着疑惑看向赵青舒道:“皇祖母会帮我们吗?”

赵青舒低下头,颓然的笑了:“不知道,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所要依靠的,首先都是自己。”

赵青舒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经络分明的手掌撑住轮椅的扶手,站起身来,他的身边没有拐杖,也没有栏杆,赵青舒试着迈开步子,稳稳当当的站在那里。

一朵梨花落在他的肩头,清丽妧媚,赵青舒伸手捡了下来,放在掌心。洁白的花朵似乎变成了那人的笑容,永远都是那么自信、坚韧、给自己带来最深的鼓励。他慢慢的握紧拳头,将那朵花拽在手心,带着不容抗拒的坚持,一字一句道:“这一次,我绝不再让你逃走。”

柴倩的活动范围,依然只有哈姆达分给她的小小营帐。一日三餐倒也从不苛刻,柴倩惊觉自己以前的那些不适似乎都已经退去,腹中的小生命似乎也因母亲的冷静筹谋变得安静。

草原上四月的风已经带着暖意,柴倩起身,在帐中来来回回的踱步。忽然间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凶神恶煞的射月兵,她连忙退后两步,像往常一样,带着病容,蜷缩在帐中的软榻之上。

为首的人正是布吉尔,他的脸上透出冰冷的笑意,在柴倩的软榻前绕了半个圈,勾唇道:“那边的好消息已经传来了,大事已成,大汗说留你无用。不过念在四皇子对你有情,他会让四皇子亲自送你一程。”

柴倩手撑着软榻,半卧在上面,视线盯在布吉尔那半张□□的脸上。他忽然双手撑住软榻,恶狠狠的凑到柴倩面前,两人的鼻尖仅余寸许的距离,对视片刻,眸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