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里闪着泪花

    话里充满着力量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陌生的脸

    是我的家园被洪水冲垮下看见的最勇敢的脸

    搭起帐篷

    重建家园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美丽的脸

    是我躺在病床上看见的天使的脸

    包扎我的创伤

    驱走我的恐惧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

    是我奔离教室前看过的最镇静的脸

    为了自己的学生

    成就了自己的永恒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年轻的脸

    是我在排队长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脸

    为了灾区的伤员

    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一张忙碌的脸

    是我在救灾一线上看到的最疲惫的脸

    眼里布满血丝

    来不及顾及自己的家人

    那一刻

    我感到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是世上最可爱的脸

    是家乡水灾后不曾面见过的男男女女的脸

    虽远在他乡

    温暖的目光却紧紧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洪水无情人有情

    大灾有大爱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晚会在所有的歌手朗诵的诗歌中开始了,这首诗歌也是赵华模仿后世的赈灾晚会上的诗歌所创作的。不能算作创作,应该算作剽窃。不过这样气荡山河的朗诵一下字把晚会的现场气氛给烘托出来的。

    晚会除了唱片公司的那些歌手们演唱歌曲之外还有很多的特色,其实在榆林县的抗洪救灾工作中还是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不过当时的媒体还不善于挖掘故事.赵华可是这方面的好手,当然他也运用了一点夸张的修辞手法。

    紧接着由省电视台播音员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榆林县的大雨下了整整三天,清晨6时,榆林县阳佳村党支部书记郭炳义就感觉雨情不正常。全村有600多户人家,是地质和山洪灾害易发区。近段时间是雨季,虽然早已通知了地质灾害重点户看到下大雨要立即转移,可郭炳义还是不放心。

    6时30分,面对越来越大的暴雨,郭炳义赶紧组织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并组织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抢险应急小分队。在会上,郭炳义话语不多,然而每句话都掷地有声:“雨下得这么大,我们村的地势低,肯定要发大洪水。县里、镇里都派出了工作组到各个村帮助大家抗洪救灾,我们是党的最基层干部,大家都在看着我们的行动。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也是组织上考验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多想想群众,多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简单的动员之后,郭炳义立即分配力量,兵分几路,一边再次排查通知地质灾害重点户立即转移,一边继续监测观察雨情和汛情,特别是加强对山塘、矿点的巡查。

    到上午8时,降雨量达到90毫米,令人揪心的洪灾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空心房倒塌和山体滑坡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郭炳义赶紧与抢险应急小分队队员们投入到转移村民中去。

    村民唐玉娇身患残疾,当村干部第一次将她转移安置好后,老人恋家,乘人不注意的又拄着拐杖回到了家中。她住的是土坯房,连着其他农户的空心房和残墙断壁,一旦经过洪水浸泡,随时都可能倒塌。而此时的洪水已漫过屋基70厘米。

    “救人要紧”当郭炳义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与一名镇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唐玉娇家中,劝老人离开,可老人坚持不肯离开。郭炳义当机立断,与镇干部强行把唐玉娇架出房屋。刚刚出门,背后的房屋就轰然倒塌了。此时,一直在不停哭闹的唐玉娇看到自家房屋倒塌后,双手紧紧地攥住郭炳义的手,连声道谢。

    由于防范工作做得到位,阳佳村虽有房屋倒塌、山体滑坡,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党员们用实际行动,在村民心中飘起了猎猎党旗。村民们说:“有炳义书记这样的党员在,大伙都很放心”

    为保护村民房屋,他选择第一个冲上危险的大桥

    暴雨仍然在下,到21日14时30分,降雨量达到了193毫米,镇的多个村落周围一带成了一片汪洋。

    郭炳寿所在的阳佳义也不例外,该村通往外界的公路因塌方和淘空路基通行受阻。最为严重的是,村里的李树园大桥因大量的树枝、树杈等杂物横塞在桥洞前,水流受到阻碍,造成河水迅速上涨,漫过了桥面,致使李树园祠堂街等6个村民小组200多户村民的住房迅速进水。眼看洪流一阵急过一阵,如果不及时疏通河道,不仅大桥会被冲毁,同时村民的住房也会浸水倒塌。

    险情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恰恰此时,郭炳义家人打来电话:“自家屋后的山可能会塌方,快回家看看。”然而,郭炳义仅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正在忙,分不开身。”

    说完,郭炳义拿起砍刀,在腰上系好安全绳,迎着洪水,走上了李树园大桥。在他的带领下,十几个懂水性的、有胆量的年轻人相继来到被洪水淹没的桥面上,用柴刀和手清理堵在桥洞的树杈树枝和其他物品。50多岁的杜慧在桥岸不远处,看到这从未见过的场面,大声叫着:“炳义书记,你年纪大,身体差,那里危险,快回来”郭炳寿回答:“有我在,大伙干事更放心,早点疏通,大家就可以少受些损失。”

    由于水位早就漫过了桥面,水势急,桥上又没护栏,站在湍急的洪流中清理树枝,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在郭炳义把一个树枝清开时,湍流撞在桥墩上,形成1米多高的浪头,急急地冲向他,差点把他卷到急流里,周围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他却全然不顾,站稳身子后,继续带领大家清理树枝树杈。

    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堵塞桥洞的树杈杂物被清理掉了,险情排除了,水位逐渐下降,郭炳义和大伙儿长舒了一口气。

    在小家与大家面前,他选择了后者

    群众安全转移了,隐患排除掉了……忙了一天的郭炳义松了一口气。在旁人的提醒下,他才想起自家的房屋,从清早出门还没回家看一眼呢。

    拖着疲惫的身子,郭炳义来到家门口,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屋后的山坡发生了山体滑坡,把房屋冲倒了一侧,家中一片狼藉,家里所以物品都埋在了泥土中。

    郭炳义的邻居郭常燕说:“都知道郭炳义书记的性格,在这么大的洪水面前,他肯定顾不上家里的事,家里财物来不及抢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被泥水掩埋,可惜了”

    郭炳义的妻子吴义娣说:“从乡亲们的眼神中我看得出,我丈夫这样做是对的。虽然家里遭受了一些损失,却减少了其他人的损失,我为有这样一个好丈夫感到光荣。”

    而郭炳义则憨厚地安慰前来看望他的亲朋好友们:“财产损失了,双手还可以创造。只要群众生命安全,比什么都值”

    当朗诵完之后,赵华看了看下面省里的领导,大家都脸色轻松,不停的鼓掌。赵华知道,这样的一场晚会,必须顺应主题。这样的故事是赵华有意放在最前面的,就是为了迎合省里的领导。

    慕容雪看了看站在角落的赵华,心想老公的老子到底是怎么长的,简直是个天才,这一招,让省里的领导顿时舒服了不少。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二十四章 赈灾晚会(二)
    赵华特地安排了一个歌功颂德的节目在前面,在这样的一个主题晚会之下,赵华自然懂得这是必要的。作为一级政府举办的晚会,当然要保持政府在人民面前正面的形象。这点赵华深知,主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突出。这次的晚会除了H省电视台,省内各市的电视台按照省里的要求统一必须要对这场晚会进行转播。当然其他兄弟省市也要很多家电视台转播。

    毕竟除了赈灾晚会,王玉负责的唱片公司可谓是大腕云集,其影响力十分的巨大。这次晚会赵华也提供了后世流行的很多血脉喷张的抗洪救灾的歌曲,唱片公司的歌手们也是悉数登场。

    在这些歌手演唱的中间,赵华还巧妙的穿插了三段水灾中的故事,分别由歌手,播音员,央视主持人讲述,也都是时下一些名人。他们都是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讲述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歌手杨钰英在一首《为了谁》之后讲道,受连日暴雨影响,榆林县旺起镇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致使多个村庄被淹、上万名群众被围困,通讯、道路全部中断,其中通往大石村的多座桥梁全部被洪水冲毁。旺起镇的党委书记高程在外界力量无法增援的情况下,组织当地联防队员、治安积极分子,配合村干部,对辖区大石村、小石村、胜利村的5400余名村民连夜进行转移。村里的一名孤寡老人由于年岁已高行动十分迟缓,高程就边背着老人边招集群众撤离,他徒步一小时将老人送到安全区域后,再次返回一线参与组织转移。经过一整夜的紧急疏散,在洪水来临之前,村民已全部被疏散至高地势的安全地带。28日一早,忙碌了一夜的高程再次与村干部一起,顶着暴雨、趟着洪水,挨家挨户进行搜救,同时不断地帮助群众抢救、转移物资,并组织治安积极分子进行巡逻、看护。

    而驻守在榆林县周围的中原军区某作战团某营接到中原军区抗洪抢险命令后,刘磊、李守信主动向连队申请参战,在完成榆林县卢家屯饮马河段固堤任务后,随部队转战一拉溪碾子沟水库执行疏散救援任务。

    随后部队奉命赴旺起镇洪区渡河救援被困群众。营长孙淇从主动请战的官兵中挑选了4名水性较好的战士,参加军地联合救援小分队,刘磊、李守信均在之列。在地方专业人员的操作下,他们分乘2艘冲锋舟渡河救人。在河流转弯处,冲锋舟操舟机被水里漂浮的玉米秆等杂物缠绕后,发生侧翻,舟上人员全部落水。刘磊、李守信壮烈牺牲,其余人员获救。

    杨钰英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受邀来省城参加晚会的孙淇和刘磊李守信所在的班所以的官兵起立,行军礼。吴国昌也被邀请参加这场晚会,他也随之站起来,行军礼。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无一不受到极大的震撼。就连赵华这个挖掘故事的人都眼睛里泛着泪花。

    一首《祈祷》之后,H省电视台播音员用他那低沉的男中音讲述着一对父子的故事。

    “我拉不住了”77岁的许万顿留给儿子许源澄最后这句话,转眼间就被大水冲走。这是洪水来袭榆林县大兆乡溃堤成灾,许万顿父子两人在恶水中挣扎求生的最后一句对话。

    暴雨连续下了二天二夜过后清晨6时许,徐源澄听到村里广播里说大兆乡的堤坝可能决堤了,山上也随时都可能有泥石流滚落下来。徐源澄拉着父亲正准备出门逃难,可是大水已经冲过来,根本无法出门,只好退回屋内。

    洪水造成大兆乡境内的一个大河溃堤,洪水冲过大兆乡的一条乡镇公路哦,挾带大量土石和断裂树干的大水冲毁公路两旁民宅。

    房子四周都被大水淹没,已经没办法出门,徐源澄和父亲躲在屋内,眼看着大水不断从窗户灌进来,徐源澄试着拉父亲爬上高处,但是父亲年纪大体力不行,许源澄看着屋里的水位不断上升,衣柜倒了浮在水上,床架也在房间内漂着,心里实在很急。

    许源澄紧紧拉着父亲的手,全力帮忙父亲爬到高处躲水,突然一阵大水从北面窗户猛灌进来,瞬间把父亲冲到南面窗户外,我赶紧拉住父亲的手,拚命想把父亲拉回屋内,虽然父子两人的双手仍紧紧拉住,不过和大水已经对抗一段时间的许氏父子,体力已被兇狠的恶水消磨殆尽。

    “我拉不住了”许万顿说完这句话,转眼间就被大水冲走,许源澄连回话的机会都没有,两人从此天人永隔。

    亲眼看着父亲被大水冲走的许源澄,双手紧抓屋梁缝隙抵抗大水冲刷的蛮力,但体力也已到达极限,徐源澄本来也想放弃,让水流走,不过一想到父亲已经被冲走,更应该要努力求生,至少要活下去帮父亲办妥后事,许源澄一想到这里,心中不禁燃起旺盛的求生意志。

    许源澄紧抓天花板的工字梁在屋内逆水攀出北面窗户,用尽全力踏着漂流木爬上屋顶后,举目四望发现周围已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人类实在没办法和大自然对抗,徐源澄也只能等待救援,如果等不及被救起,大概也只能被大水冲走,随性是当地的武警官兵把他救了上来。

    当老播音员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主持人把来到县城的徐源澄也请到了县城,当主持人试图采访徐源澄的时候,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四五十岁的汉子是老泪纵横。赵华看了一下四周,结果是哭声一片,站在赵华身边的慕容雪也是不顾形象的爬在赵华的身上哽咽。这些演讲稿都是慕容雪负责撰写的,当时写的时候倒是没觉的什么。虽然也感动,但不至于如此。

    但是经过老播音员那低沉的声音穿透出来的却是相当的震撼,加上当事人到场的煽情,使得场面所达到的效果完全不是文字所能代替的……赵华心想,这就是语音的魅力。

    这个故事出来,下面一个歌手根本就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哽咽着把歌曲唱完。赵华摇摇头,在这个细节上自己的安排还是有些欠缺,在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安排歌手唱歌,而是应该播放一些云落市电视台拍摄的一些震撼人心的场面出来,这样就能把气氛推到一个**。赵华毕竟不是什么专业的导演,在细节方面还是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不过这样的一场别具一格的晚会,确实是打动了不少的人,赚足了大家的眼泪。

    除此之外,赵华特意安排了几个热线,安排唱片公司的明星接听电话。赵华心想,那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用不了几部。但是完全出乎赵华島华的意料,这几部电话直接被群众打爆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遭受了水灾,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全国各地其他地方也时常发生……当时经过赵华这么一宣传,顿时成了潸然泪下,群众纷纷打来电话,表示要捐款捐物。

    吴国红也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安定了许多,这个赵华这么一搞,资金完全就不成问题了。

    最后一个故事特地邀请了央视的煽情主持人黎平来讲述:

    “如果父亲还有下辈子,我希望他能投胎当我的小孩,换我来照顾她们”这是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女孩嘴里说出的话,这是榆林县新淤村罹难村长刘仁保的女儿刘燕林,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和简单的言语道出对父亲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