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华知道曹云信一定不会和自己这样相安无事的处下去,作为一二把手,而且赵华也不是那种只是依靠别人势力,没有独特思维的官员。赵华在经济建设方面一定会提出他的想法,而且他只要认定的,附和后世经济发展规律的,赵华就一定会坚持下去。想法要是赵华认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意见也会坚决的反对。

    就赵华的这个特性,要想和曹云信处理好关系,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曹云信会不时的感觉到赵华是在小喧宾夺主,现在赵华在灾后重建工作的的表现想必已经让曹云信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赵华也知道,曹云信始终会表达出他的不满来的。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赵华也不着急,只是默默的等待着曹云信的下文。

    曹云信有些失望,他并没有看到赵华的愤怒,他就是想激起赵华的愤怒,然后寻找他的弱点。但是赵华并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既然话头是他主动提出来的,曹云信就必须要往下说。

    曹云信继续的说道:“农村经济不应该是我们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把主要的经历放在城市建设上面来。我们县政府只要帮助农民恢复春耕,这样农民的温饱问题就彻底的解决,更多的资金应该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城市建设上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大幅度的提高,到那时候我们再来发展农村经济才是我们榆林县当下应该走的路。”

    曹云信说的很自信,赵华也知道这是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从效果来看,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很实际的效果。但是从赵华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东部城市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发展,最后不断的扩张城市的规模,使得很多的农民住宅农田被政府征用,而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补偿。从而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东部城市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的后劲,他们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达到一定的规模。

    但是在中西部这样的模式是不可取的,中部城市的发展后劲不足,即使城市投资规模再大,依然不能向东部那样的发展。尤其是像榆林县这样的县城,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头大尾巴小,结果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还不会引起什么社会问题,但是同一地区的贫富差距却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毒瘤。

    另外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于地方来说也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对于中西部地方来说,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二条相互协同的腿,要是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这偏颇,这个地方就成了经济上面的瘸子。所以在赵华看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同样的重要。

    而且县政府的经济规划也早就对外公布了,很多农民都盼着政府能够给他们建立果园和养殖场,要是这个时候拿下这些规划的话,怎么可能可能让群众能够接受。二百万的资金在城市建设中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在农村这个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赵华说道:“曹县长,二百万的资金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可能连修一条路的钱都不够。但是在榆林县农村地区,每个村都建设一个果园一个一个大型的养殖场,也用不完这二百万,要是乡镇经济在支持一点,我相信一百五十万的资金完全的够用了。当然对于城市建设也不能放松,但是城市建设不是一二百万就能解决的事情。”

    曹云信没想到赵华当面就反驳了他的意见,虽然内心十分的气愤,但是并没有表现在自己的脸上。他说道:“经济建设就是积少成多,这二百万可以建设一条路,那二百万可以建设一个项目,就能使得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改变。”

    赵华并没有退让,在这个问题上他也不可能退让的,但还是表现的心平气和的说道:“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一个地方二个共同的支柱,这二个柱子共同的撑起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在我们榆林县,农村人口占据着95的比例,他是我们榆林县经济的基础。所谓万千大厦平地起,但是所有的高楼大厦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作为基础。”

    赵华这话的意思就有点批判的意味在里面了,他表面了曹云信不重视农村的经济工作。二个人之间的火药味也越来的越浓,赵华并不退缩的态度也激怒了曹云信。

    曹云信说道:“很多地方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先发展城市经济,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是符合当下的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会在在县长办公会议上统一这样的思想,然后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修改之前的规划方案。”

    曹云信不打算和赵华继续讨论下去,直接以县长的姿态把话题直接结束到。当然赵华并不曹云信只是在赌气,而是他确实会这样做。赵华心想曹云信要是在县长办公会议上提出来修改之前规划还是很有可能通过的。不管自己多么强势,毕竟在榆林县还是个新人,曹云信虽然也也同样刚刚来到榆林县不久,但毕竟是政府的一把手,是政府的当家人。

    但是能不能在常委会上通过,那就不好说了。甚至百分之**十都不会通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在榆林县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撼动欧德权在榆林县的地位。现在欧德权和赵华的关系,欧德权当然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赵华的。虽然说经济工作是政府主导的,一般的经济发展的规划不需要上常委会上讨论,但是这次不一样。之前的规划方针是经过常委会通过的,曹云信虽然主持经济工作,但是对于已经在常委会上形成决议的规划进行修改的话,必须要通过常委会。

    毕竟常委会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最高决定权,不管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要是将常委会的决定如同儿戏的话,在地方上就很难混下去了。

    不过让赵华困惑的是,曹云信明知道在常委会上不能通过的决议,还是坚决的要上常委会,曹云信到底打的是什么样的主义呢。不过这样徺样的疑惑在赵华的心头不过是一瞬而过,对于榆林县的建设规划赵华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赵华要给当地的老百姓一个交代。在灾后重建的的小区里,赵华曾经给受灾的群众一丝的希望,曾经他们为政府能够考虑到他们的生活而感觉欣慰。可是如今要让他们的希望破灭,在这些徺些曾经受伤的心灵上撒上一把盐,赵华是绝对做不到的。

    赵华和曹云信的交谈不欢而散,当然并没有完全的撕破脸皮。赵华认为在经济建设当中,这样的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经济发展发展的规划,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赵华也没有认为曹云信的想法是无稽之谈,相反的赵华认为曹云信是对经济建设建嬀很有想法的人,他能够总结出一些地方的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加以运用,赵华认为曹云信还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干部。所以赵华島华并不认为曹云信今天提出的想法是针对他赵华本人的,而是对于经济建设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而已。

    赵华是这样想的,但是曹云信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赵华就不知道了,他只是重生,而不能改变他人的想法。

    曹云信还真的在县长办公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方案,这些副县长们在举手的同时还在不停的瞥向赵华,在他们的眼里,其实县长曹云信和赵华島华是难以取舍的,非要在他们之间做出什么选择的话,真的很难。

    一个是当家人县长,一个是强势的县政府二把手,要在他们中间选择还真的不是一间容易的事情。但是曹云信毕竟是一把手,得罪了他以后以后的日子可就相当难过了,赵华虽然强势,不过和他们一样都是副县长,虽然进入了常委,但是要拿他们怎么样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但是各个副县长在举手的同时都在向赵华的方向瞄过去,但是让他们庆幸的是,虽然赵华没有举手同意曹云信的方案,但是也没有抬头望向望向他们,他们也感觉到奇怪,赵华今天整个会议的过程似乎都没有抬起头来。赵华这么做,也不像让那些同僚们难做,大家在一起共事,能照顾到人家的感受赵华还是尽量照顾的。

    不过赵华和欧德权已经通过气了,曹云信的提案没有在常委会上通过。对于这样的结果,曹云信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表情来,依然一副波然不惊波然不惊的样子。所有的常委都感觉十分的奇怪,这个曹县长不是自找羞辱嘛,赵华和欧德权对视了一眼,微微的点点头,他们似乎知道知怱了曹云信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二百六十九章 简单的模式
    第二百六十九章简单的模式

    县委常委会否决了县委常委县长曹云信的方案的第一天,赵华在办公室里接到市委书记吴国红的电话,吴国红在电话里说道:“赵华,在榆林县要保持一定的低调啊”

    “姑姑,我已经低调的不能在低调了。”赵华自认为他说的是实话,他真的没有想过要高调或者怎么样,不过是事情杵在了那里,由不得他而已。

    吴国红知道要想发展榆林县的经济不拿出一点魄力来是不行的,既然要赵华去发展经济,那吴国红的意见就是要赵华拿出一些干劲出来。只要赵华肯发力,吴国红这心里就踏实了许多。但是现在市里有一些说法,说赵华实在太强势了,吴国红觉得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虽然赵华的能力出众,各方面做事也十分的妥当,但是在吴国红的眼里,赵华还是一个年轻人,。赵华年纪轻轻的,成绩斐然,也是高居领导之位,而且还是派系里重点培养的第三代人物,有点傲气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吴国红说道:“该注意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最近市里有关于你的一些不好的传言,我觉得你还是要重视的。”

    赵华点点头,曹云信不惜威严强行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修改规划的方案出来,就是想告诉市里自己在榆林县多么的强势。他这个副县长压根就不把他县长放在眼里。在官场要是连一点基本的规矩都不懂的话,即使有吴国红在市里为自己撑腰也不行,这一招曹云信确实厉害。市委一般希望在地方上形成县委书记和县长相互制约的现象。

    这样下面的县市才不会偏离市政府太远,无论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穿一条裤子,还是一方被架空了,都不是市委市政府所愿意看到了。曹云信就是要向市委市政府表面,欧德权和赵华在榆林县太强势了,已经完全把握了县委县政府的话语权。曹云信知道通过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打破赵华和欧德权形成的统一战线。

    明知自己不可为而为之,那是傻子,曹云信自然不是那样的傻子。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示弱,向市政府表面欧德权和赵华是多么的强势。看来这一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市委市政府马上就关注了榆林县的情况。

    赵华说道:“该注意的地方我一定会注意的,但是做工作总不能畏首畏脚的,我还是有分寸的。”

    既然赵华能够这样说,吴国红就放心了许多。赵华在政治上的觉悟或者说能力,并不比他这个市委书记差。自己这个从中央下来,毫无地方执政经历的部委干部,能迅速的在云落市站稳脚跟,并且融入到地方上的事务来,赵华可谓是功不可没。要是没有赵华在其中的作用,吴国红是很难相信他现在在云落市的境地会是怎么样。

    云落市的官场也不是那么简单,吴国红直接插入到云落市,本来很有希望能够接任市委书记的市长韩家梁,自然对她耿耿于怀,还要加上一个地方势力很强大的常务副市长,对于毫无地方经验的吴国红来说,怎么样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赵华的帮助下,吴国红居然很轻松的确定了云落市的领导地位,现在吴国红在云落市的地位可谓是无人撼动了。既然赵华心里有数,那吴国红就放心了许多。

    文启才出去了一大圈子进行了市场考察回来了,赵华在家里设宴把文启才何琳和洪海航他们请到了自己家里吃饭。因为有小青的手艺,这些赵华最亲近的部下,经常到赵华这里打秋风。

    赵华在官场上是副县长,在工作场合下,他们对赵华是绝对的尊敬,但是在私下里,赵华和他们就如同朋友一般相处,几个人的性格互相也也看的十分顺眼。赵华家里有好烟好酒好茶好菜这是他们都知道的,赵华把文启才的家属调到了榆林县工作,洪海航因为孩子读书的原因,妻子没有过来,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何琳还没有结婚。所以洪海航和何琳经常过来蹭饭,在赵华的影响之下,洪海航现在的性格改变改变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虽然现在的话还是不多,但是能够接话了,这对洪海航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小青今天烧的是火锅,冬天来了,一盆羊肉火锅确实是美味中的美味。赵华对文启才说道:“这次出去市场调研的怎么样?”

    文启才放下手中的筷子,只要说道工作,他们都无比的热情。而且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赵华十分欣赏的。这几个都是把工作作为第一位第一位,尤其涉及到群众的利益问题,他们更是当仁不让的。

    文启才说道:“我按照赵县长你的要求,跑遍了全省的农贸市场和水果市场,这些农产品的价格还真的不好确认,他受季节,种植面积,天气影响很大。国内还没有一个对于农副产品和水果市场价格监视的部门,也没有对这些产品的供需关系一个研究机构。而作为果园,养殖场这些大型的养殖种植基地来说,即使有这样的平台,不可能今年种苹果,明年种桔子,果树都是有成长期的,养殖场同样也是如此,,本来今年是养鸡的,即使知道明年养鸡的市场前景不乐观,养猪明年价格会提高,那也不能把鸡场给拆除了,建猪圈养猪。赚的钱还不够徹不够这样来回折腾的。”

    赵华点点头,文启才说的很有道理,种植果树和养殖场同种庄稼还不一样。种庄稼明年知道什么东西能卖上好价格,直接在春天的时候时候播什么种就可以了。但是种植果树和养殖场却不能这样,要完全的降低风险是不可能的事情。

    果树还好是一次性投资,树只要种下去,今年卖的不好,明年还可以卖。但是养殖这个东西就不一样了,投资就相当大了。赵华作为当政者,不能随便的拉一个项目完事,至于以后老百姓的死活就不管了。赵华不是这样的干部,农民所能承担的风险是十分小的,他必须让风险降低到最低才行。

    不过赵华前生是老师,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农村就没有那么了解了。虽然赵华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但是前生的赵家村无非就是就是每家种那几亩地,也谈不上什么降低风险。看天吃饭,价格好,过一个好年,价格不好紧巴巴的也凑合过去了,反正在农村也死不了人人。

    何琳在一旁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不管行不行,你说说看,在我这里你们还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嘛。”赵华说道。

    所谓三个臭皮匠就能顶上一个诸葛亮,况且何琳,文启才,洪海航他们都不是臭皮匠,对于经济建设的议题他们不能算是专家级别的,那也都是学者级别的。

    何琳说道:“我是这样想的,榆林县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