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长贵,黄国涛和周罗达做好准备,有十足的把握拿下赵华的时候,由吴长贵突然在常委会上提出来。他们打了谭良富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谭良富在党委会上是极力的反对,可是吴长贵早已经串联好了,而且还有市里的默认,吴长贵的提议在常委会上通过了。

    当提议通过的时候,谭良富没有宣布会议结束,直接拂袖而去。

    吴长贵这么做当然是不符合一般流程的,常委会上的议题一般都要通过书记碰头会讨论之后才会提交给常委会,但是吴长贵为了拿下赵华,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他不在乎这样做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目的只有这一个。

    赵华得知县里的决议的时候,感觉十分的错愕,他没有想到会仅仅因为一篇文章,就罢免他的职务。赵华倒不在乎自己被罢免,公道自在人心,事实胜于雄辩。他收拾收拾,和孟伟交代了二句,现在大成乡的局面他还是比较放心了,就直接去市党校报道了。

    慕容雪也听说了赵华被罢免的事情,她直接冲进了父亲慕容春雷的办公室里。慕容春雷的秘书正在向慕容春雷汇报工作。慕容雪也不顾父亲的办公室有其他的人,大声的喊道:“请问慕容春雷副省长,我们党是不是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优良传统,难道就不允许别人发表意见吗,你们这算什么,一言堂吗?”

    慕容春雷的秘书长大嘴巴的看着慕容雪,自己老板的女儿不是一直都很优雅知性的嘛,今天这是怎么啦。

    慕容春雷训斥道:“胡闹,你先下去吧。”

    秘书退出办公室,把门给关上了,慕容雪依然不依不饶说道:“就因为别人发表一点不同的意见,你们就要罢免人家的官职吗?”

    慕容春雷感觉很奇怪,自己的女儿从没有这样失态过。虽然她一直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但是那也只是女儿在和父亲撒娇,今天有点反常。慕容春雷心想这个乡镇党委书记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让女儿不顾及形象,冲进自己的办公室咆哮一番。

    慕容春雷知道女儿的脾气,顺毛驴,这个时候绝不能和她争执。慕容春雷和蔼的说道:“省里从来没有说要罢免什么人,省里也不可能去罢免一个乡镇干部。”

    “不要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只要你们省里的一句话,下面的人还不是趋之若鹜,你们是没有说,但敢说,省里没有这方面的暗示吗?”慕容雪根本就不吃她父亲那一套。

    慕容春雷心想要骗过这个宝贝女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说道:“您不要胡搅蛮缠了,爸爸还要工作呢。”

    慕容雪说道:“我会和赵华并肩作战到底,我回去就写文章,揭露你们这种强盗行径。”

    慕容春雷知道慕容雪说到就做到,真难她没办法,慕容春雷严肃的说道:“你给我老实点。”

    慕容雪没有说话,忿忿的离去,慕容春雷把秘书叫进来,让他去收集一下云落市魏县大成乡党委书记赵华的资料。

    慕容春雷的秘书很奇怪,自己的老板怎么会要一个乡党委书记的资料,但是他没有问,只是按照老板的嘱咐退了下去。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六十三章 阻止群众事件
    大成乡乡政府里的人谁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发生,之前一直如鱼得水的赵书记竟然被县里给罢免了。大家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或者是赵书记太高调了吧,竟然在党报上发表那样的一篇文章。

    孟伟这些天有些惶惶不安,本来他是决定要和赵华一起干出一番事业的,他也彻底和周系给决裂了,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赵华竟然被送到了党校学习,更残酷的是他党委书记的一职竟然被罢免了。

    虽说赵华走了,孟伟这个乡长可是有机会角逐党委书记一职,但是孟伟心里十分的清楚,大成乡其实周系势力还很坚固。因为赵华的强势,周系才被赵书记压着的,但是一旦赵华离开大成乡,那周系绝对会卷土重来。自己这个周系的叛徒会死的很难看。

    最得意的要数朱旭这些周系的人马了,朱旭听说赵华被县委常委会给罢免之后,上窜下跳,他可是对书记一职觊觎很久了。

    赵华的离开不仅在大成乡的官场上引起了轰动,大成乡的老百姓,酒厂的工人可不干了,他们纷纷要求到县里请愿。大成乡百姓好不容易盼来这么一位有想法,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书记,大家聚集在一起,说道要是赵书记升迁了,我们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总不能挡住人家赵书记的仕途吧,可是现在让老百姓无法理解的是,赵书记是被罢免的,群众纷纷表示要到县政府问清楚,赵书记到底何罪之有。

    大成乡的几个村民代表一串联,浩浩荡荡的足有千人之多浩浩荡荡的向县里进发,酒厂的工人也有不少也跟着进去的。

    孟伟听说农民要请愿,他心里还挺兴奋的,这些群众闹到县里去,县里会考虑到影响,把赵华调回来。但是这么大的群众事件如果乡政府没有反应的话,上头一定是怪罪下来的,必要的工作还是要做的,但是工作有没有成效那就难说了。上头怪罪下来,也顶多是个工作不利的罪名,毕竟这么多的群众呢。

    孟伟率领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前去却说群众,但是群众哪里肯听,依旧是向县里进发。孟伟暗暗窃喜,朱旭急着向吴长贵报道,要是这些群众到了县政府,影响可是巨大的,很可能县里顶住压力,把赵华给调回来。

    谁知道吴长贵在电话里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没关系,就让百姓过来嘛!”,朱旭挂完电话有点摸不着头脑,县长这到底是啥意思。

    王玉听说群众要到县里请愿,记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她到车间里把卞昌江拉回到办公室,王玉说道:“老厂长,你听说没有大概有千名群众要去省里为赵书记请愿!”

    “这事我听说啦,我还组织了休假倒班的同志一起去的,怎么王厂长也想去啊!”卞昌江说道。

    王玉着急的说道:“我是想拉住他们,这样的影响很坏。”

    卞昌江有点不高兴了,对王玉的称呼也变了,说道:“小王啊!不说赵书记对我们厂有恩,赵书记对你也是恩重如山的啊,做人可不能这样啊。”

    卞昌江一直对王玉的印象很好,王玉当厂长也是他极力推荐的,王玉资历浅,又是个小姑娘,工人们难免会有抵制情绪,卞昌江也是全力的帮助她建立威信。但是刚才的一番话,或许王玉是为工厂设想,怕工厂受到影响,但是他不禁对王玉很大的失望。

    王玉说道:“老厂长,赵书记对王玉的恩情,王玉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正因为这份恩情,我才要去阻止群众的。老厂子,你是老人了,赵书记为什么被罢免的,不就是在报纸上写文章质疑中央的政策吗?如果这个时候,在有大规模的群众请愿活动,你想县里,市里甚至是省里会怎么想赵书记,也会给不满赵书记的人做文章的机会。”

    卞昌江听了王玉的分析,心头一颤,王玉的分析实在他有道理了,这样一来,领导们会认为这是赵华在对抗中央。卞昌江心想,自己都是半百的年纪了,怎么考虑问题都没有一个小姑娘细致,还冤枉人家。

    卞昌江说道:“你说的很对,我们要快点前去阻止,否则来不及了。”

    卞昌江和王玉坐着厂里刚买的小车,急忙的追上前去请愿的群众,等他们追上的时候,群众的队伍已经到了魏县的郊区。

    卞昌江和王玉走到人群的前面,试图阻止前行的队伍,但是群众压根就不听二个人的劝解,还是徹不断的向前。

    卞昌江对着一直都跟随大队伍进行劝说的孟伟道:“孟乡长,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孟伟心头不悦,你卞昌江不是一直都拥护赵华的,现在过来凑的是哪门子热闹啊,难道你不想赵书记能回来啊。他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却说:“卞厂长,你也看到了,这么多群众,而且情绪高涨,我能有什么方法啊!”

    卞昌江对王玉说道:“群众根本就不听劝说怎么办啊!”

    王玉看了一下长长的队伍,她突然转身跑到队伍的最前列,不顾淑女的形象,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有点愕然的看着王玉,也停下了脚步。王玉大声的喊道:“你们要去请愿,那就从我的身上压过去。”

    酒厂的几个工人本来就不服王玉这个厂长,大声的吼道:“赵书记对我们大成乡恩重如山,我们今天是非去不可。”

    王玉的父母也在人群当中,他们从人群中走出来,想把王玉拉开,说道:“玉儿,赵书记对咱们家有恩啊,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为什么要拉着大伙。”

    王玉从地上站起来,眼睛里有些湿润,但显得很坚决,她说道:“要说有恩,赵书记对我王玉的恩是最大的,我王玉这辈子都报答不了。我王玉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为了赵书记,豁出这条命我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那你为什么还拉着我们,不让我们请愿。”酒厂的几位工人显得情绪激动,用着粗放的嗓音吼道。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

    “你们觉得这是在帮赵书记吗?你们这是害赵书记。赵书记为什么会被罢免,是因为他写文章质疑中央的政策,大伙现在这么多人去县里闹,这不是让别人说赵书记这是在对抗中央吗?乡亲们,我求你们回去吧,为了赵书记的前途。”王玉说完,竟然跪倒在众人面前。

    孟伟听了王玉的话,心想自己差点捅大娄子了。群众虽然不懂政治斗争,但是他们知道对抗中央那可是死罪。孟伟和卞昌江们也开始劝说群众,让他们相信赵书记的能力,这样群众才散去。

    吴长贵在办公室里接到朱旭的电话,说群众们并没有去县里,半路返回了,心里有点失望,失去了一个置赵华于死地的机会。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六十四章 峰回路转
    PS:又迟了,抱歉,不知道12点的能不能及时出来!

    赵华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应该选择用笔名的,虽说现在很多的学者经济学家都在提不同的意见,但他们都是体制之外的。自己在政治上还是显得稚嫩,但赵华也没有显得过于沮丧,事实胜于雄辩,大不了退出政坛,搞点投资,一样可以逍遥自在。

    只不过是赵华的自我安慰,他还是有自己的人生抱负的,要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对赵华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赵华直接到市党校报道,刚好有一个县科级干部的学习班,赵华被塞了进去。学习班的成员都感觉到很奇怪,有因为工作需要中途离开的学习班,但是还没有见过中途插进来的。

    这种县科级干部学习班的成员无非是有二种情况,一种是要提拔,进学习班是来镀金的,科级干部要升为副处,十有**是要进常委的,副科级干部就是要扶正。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被边缘化了,名义上是来学习,说不定是给别人挪窝,回去之后给安排到一个边缘单位或者是闲职。

    前一种情况的话,是不可能被中途塞进党校的,宁愿等下一批培训。后一种情况的话,除非是得罪了实权人物,否则轻易也不会这么做的。

    看来这个赵华是得罪了实权人物,而且很可能是市里的大人物,要是得罪本县的领导,也只会被安排在县党校。大家想通了这点,也就对赵华避而远之了,赵华也乐得清静。赵华对坐在课堂听课的记忆还要追溯到上辈子,听着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讲着党史,他倒是觉得心静如水。

    赵华其实不知道,他的这篇文章引起的效应远没有结束。

    冯建作为党报的副社长,主编,自然对各个省份的党报头版头条都会关注,赵华的文章自然也不会被遗漏,当他仔细读完这篇文章,发现下面还有慕容雪的一段简单的总结。慕容雪对中央大学新闻系的时候,冯建在中央大学做老师,慕容雪是他的得意门生。

    赵华这个名字对冯建来说并不陌生,从文章剖析问题的角度来看,此赵华就是和自己高谈阔论的那个赵华,不过报纸上并没有赵华的工作单位,他还是给慕容雪打了个电话。问道:“慕容,这个赵华是不是你们省云落市魏县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

    慕容雪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问起赵华,不过也没在意,这些天她一直都过的很恍惚。应该说慕容雪是在深深的自责,本来她应该提醒赵华要用笔名,但是为了和他赌气,就用了他本名,自己她还作了一个评论来推波助澜。

    慕容雪心不在焉的说道:“对,怎么老师认识他吗?”

    “我们骄傲的女王这是怎么啦,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啊!”冯建发现自己的爱徒情绪似乎有点不对。

    慕容雪在学生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自信,就如同一朵高傲的雪莲,但虽美丽却难免让人感觉孤傲。大学时期,追求慕容雪的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只是慕容雪却从来没有动过心。虽然已经快三十了,感情世界还是一片荒芜。

    慕容雪说道:“我本应该提醒他用笔名的,是我害了赵华。”

    冯建已经能猜到发生了什么,其实这不过是一篇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就是会随意的上纲上线。

    挂了慕容雪的电话,冯建又仔仔细细的看了赵华的文章,和上次讨论相比,赵华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数据和一些国外的实例来佐证他的结论。整篇文章读下来,论据十分充分,更难得的是赵华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对价格改革一种渐进的解决办法。文章并没有否定中央的政策,只是在改革的时机和方法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冯建不仅是党报的主编,更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智囊团,他的文章是经常出现在内参上的,甚至连老首长都十分重视他的意见。

    冯建用自己的名义向内参举荐了赵华的文章,冯建的推荐,自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其实在内参上也会经常出现质疑中央政策的文章,中央需要这些不同的声音。

    中央是绝不可能和地方一样敏感的,一篇质疑的文章就被定性为反对中央的政策,这是在中心政治圈是不会发生的。很多时候,是地方在杜撰中央的想法。

    赵华的这篇文章,在新一期的内参上发表了。文章发表的当晚,冯建就接到老首长生活秘书的电话,让冯建晚上到家里来吃饭。

    景山后街,树是这座老院子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雪松、藤萝、海棠、樱桃、核桃,还有果实累累的石榴,层层叠叠掩映着轩窗明亮的二层小楼。院子中央小小的莲花池里,夏莲正开得姹紫嫣红。池中太湖石上流水潺潺,半空枝叶间,间或可闻啾啾鸟鸣。胡同深处,一座青砖灰瓦、绿荫满庭的院落。

    这个和普通人家没什么二样的院落,却住着一位华夏国的政治巨人。冯建已经来这院落好几次了,但是每次踏进这个院落,赵华就感觉一种异样的庄严,使他觉得都已经有些窒息了。

    冯建踏进客厅,老首长和夫人正在看电视,冯建打了声招呼,说道:“首长好。”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