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哇,午饭都要吐出来了,好了不说了,我会看着办的,挂了。”慕容雪挂完电话,望着桌上的电话机,愣了一会。

    跟她同一个办公室的副主编解洪俊阴阳怪气的道:“怎么,我们的慕容大主编谈恋爱了,这可是工作时间啊!”

    解洪俊一直对慕容雪怀恨在心,他觉得慕容雪资历太浅,能当上这个主编还不是因为她有个好老子,是省委常委吗。他认为是慕容雪挡住了他晋升主编的位置。

    “老谢,这二篇文章你再校对一遍,下面人校对过了,可是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词用的不严谨。”既然你解洪俊挑起事端,可就不要怪我慕容雪给你小鞋穿。对付这样的小人,慕容雪向来不手软。

    解洪俊气的牙痒,这是慕容雪故意报复他的。校对这种事情,连下面的编辑都不做的事情,一般都给实习生完成。这个慕容雪竟然叫自己干校对的工作,但是解洪俊又不敢不从,官大一头压死人。没有什么规定副主编不能校对,要是闹得不愉快,挨领导训的只能是自己。

    隔一天,赵华这篇以“观察者”署名的文章出现在省报的经济版上,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像上次那样的轩然大波,毕竟股份制改革是曾被中央试点过,而且现在东部沿海城市很多地方在实行。

    当然有些人是会注意这样的文章,比如说党报的副社长,主编冯建,这次是慕容雪主动提醒老师关注这篇文章的。

    冯建认真的读了几遍,抓起电话问道:“又是赵华那小子搞出来的。”

    “嗯。”慕容雪回答道。

    冯建挂完电话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文章,抓起了电话。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八十一章 改制完成
    县里一些退居二线的干部对股份制改革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人大,政协挂职的魏县老领导都站出来批评,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县委书记甚至跑到市里告状,说赵华是彻底的走资派。

    当然这些反对的声音,赵华也不会太在意,改革势必会不可避免的触及一些人的思想。

    股份制改革他是坚定不移的要实行下去的。砖瓦厂的资产评估已经在全面开展,赵华请了市里的一个独立核算的机构进行评估,乡里由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砖瓦厂的工人和普通的农民组成了一个监督组,监督整个资产评估的过程。

    评估的报告很快的就出来了,赵华在办公室里仔细的阅读着这份报告,资产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容易被人诟病变卖国有资产,确实后世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干部就是通过压低国有资产价值,来变卖国家财产,中饱私囊的。

    桌上的电话突然想了起来,赵华抓起电话,用他一贯中气十足的男中音说道:“你好,我是赵华。请问哪位?”

    “你这小子挺不安稳的啊!”电话那头声音显得沧桑而有威严。

    赵华瞬间从椅子上站起来,神情严肃,如同对方可以从电话里看见他一般。说道:“老首长,您好。”

    “股份制改革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是看了你的文章还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分析的很透彻,虽然现在有一些企业进行了改制,但是相对比较分散的,对地方经济的成效不是太明显。”

    老首长地方口音很重,赵华认真详细的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他也在心里揣测着老首长话语中透露的意思,难道老首长是想在一个区域里进行整体试点吗?

    老首长说道:“要是在你们魏县全面实施企业改制工作试点,由你来主持,你有没有信心啊!”

    “信心是有,但我毕竟只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恐怕领导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现在绝对不是谦虚的时候,老首长是有意让他进行这个国有企业改革试点,赵华知道后世的发展规律,这个试点工作是肯定能够成功的,一笔大大的政绩,赵华是必然当仁不让的。但是赵华还是要把工作的困难摆出来。

    “魏县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企业改革试点办公室嘛,大成乡的农民工作还是需要你继续深入下去,二头工作都不轻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老首长语重心长的说道。

    赵华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自己不过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能得到老首长的厚爱,却是一种无尚的荣誉。

    “请老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老首长传来一阵爽朗的小声:“年轻人就是要有你这股闯劲,不怕困难,没什么事情,我就挂了。”

    “老首长……”赵华欲言又止,赵华想起了明年即将要发生的那场**,赵华有必要提醒一下老首长,但是涉及到如此敏感的问题,赵华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有什么问题,我党一贯的作风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首长的政治智慧是何等的了得,他听出来赵华有什么话想说。

    赵华有点犹豫,但还是说道:“老首长,基层的一些群众,对当前的党内的少部分干部存在的特权,贪污**,官倒的现象有一些不满,一些大学生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取向,虽然只是少数人的想法,但我觉得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首长沉默了很久,才挂完电话,以老首长的政治智慧,这些问题可能已经察觉了,但是那件事情后来还是发生了。有些事情,是不能预防,只能制止,没有人能够成为神,掌控所有的一切,即使像老首长这样几乎接近成神的人。

    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直接下到了魏县,中央决定魏县作为中央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县,魏县县委县政府要组建成立公司股份制改革试点办公室,科级科室配置,中央建议由大成乡党委书记赵华兼任股份制改革试点办公室主任,中央也给说明了理由,赵华同志有改制的理论知识,和初步实践能力,同时大成乡的农民工作也暂时需要赵华同志主持。

    中央的文件让那些反对的声音彻底的闭上了嘴,吴长贵看到这份文件时,瞠目结舌,表情极其的复杂。尤其最后的建议,说是建议,其实就是任命,中央任命一个乡镇干部,恐怕是史无前例的吧!这个赵华到底是什么样的背景。

    要是赵华有极深的背景,也不会这窝在魏县的一个贫困的乡镇。赵华是土生土长的魏县人,应该是没有大到中央的背景。

    吴长贵思前想后,觉得问题还是出在赵华的文章上,关于价改的文章很可能得到中央一些领导的认可。最近省报关于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文章十有**也是赵华所著,中央有一部分当权者接受了赵华的思想,把赵华当作是一个试验田。

    绝对是这样的,吴长贵在心里肯定了一番,涉及到中央的问题,吴长贵觉得自己还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毕竟中央的斗争,不是他这样的小虾米可以参与的,隔岸观火才是最佳的选择。

    当谭良富看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问题也是诧异了很久,虽然知道赵华和老首长有一面之缘,但是没想到中央会下这么大的力度。

    中央的文件下来以后,县里的讨论自然就结束了,大成乡砖瓦厂的企业改革也更加的顺利了。大成乡砖瓦厂的固定资产被评估为二十三万,状元令酒厂投资五十万成为砖瓦厂最大的股东,全海成投资七万元成为第三大股东。

    赵华作为政府代表亲自参加了股东大会,状元令酒厂也是王玉亲自参加,全海成作为个人股东参加,三方协商制定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推选出了董事会,因为砖瓦厂的规模较小,董事会只有三名董事,分别是董事长全海成,二名董事一位是砖瓦厂的老厂长杨天顺,还有一位是状元令酒厂的朱佳春。同时成立了监事会,监事会成员有状元令酒厂老厂长卞昌江,以及砖瓦厂以前的工人代表一共五人组成。

    董事会随即召开会议,董事会决议砖瓦厂成立办公室,生产部,销售部,质检部,人事部等各部门,选举全海成为公司总经理。

    砖瓦厂的股份制改革至此全部完成,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新的砖瓦厂必须优先招聘原有职工,公司不得随意的裁员,但是如果职工违法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公司有权做出处分甚至是开除。

    生产部员工的工资不仅和工资挂钩,还要和质量挂钩,销售部的员工的工资是按销售量产生浮动工资,质检部负责产品的质量问题。

    在赵华的建议下,公司成立了一个研发部,至此,大成乡砖瓦厂的企业股份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八十二章 像狗一样的男人
    魏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谭良富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长贵担任副组长。县委县政府任命赵华为企业股份制改革办公室主任,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肖金光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其他工作成员由赵华在各单位进行挑选决定。

    赵华第一大工作就是要挑选人才,魏县的企业改革和大成乡的砖瓦厂不同。一方面砖瓦厂的规模很小,另外一方面大成乡所有的资源他可以随意的调动。砖瓦厂的改制工作也基本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毕竟乡里其他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参考的例子也不多。

    但是涉及到全县的企业改革,企业众多,资金的规模也相当的大,涉及的利益方也多,情况复杂。没有一个不怕困难,有闯劲的团队是绝对不行的。可是在全县的范围内选择这样的人才,还是相当的困难。

    肖金光原来是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后来被分成了经贸局和外经局。肖金光不到三十岁的模样,是个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

    赵华把肖金光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说道:“肖主任,我们要尽快的组建起人员,这样才能尽快的投入工作。”

    肖金光是被谭良富点将过去的,谭良富认为肖金光有一定的经济工作基础,可以帮助赵华分担压力。

    以往县政府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往往是县委县政府今后几年工作的重点,想去的人都挤破了脑袋。但是对股份制改革试点办公室,大家还是抱有谨慎的态度,因为时下对股份制企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虽然国务院下的文,但是那也不过是个试点。既然是试点,肯定有失败的风险,一旦离开原有的岗位,改革失败,能不能顺利的回去都难说。

    肖金光叹气道:“赵主任,有点困难啊,我看全县的干部对改制的热情不高,我们手里也没有调用干部的权力,还是请县委县政府安排吧。”

    肖金光说的有道理,自己看上了人家,人家也不一定过来,即使通过县委县政府强行安排,工作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甚至产生抵制的情绪。还是让县委来安排,有抵制情绪针对的也是县委。

    赵娟开着小轿车回到了赵家村,轰动了整个小山村。赵家村的男女老少都围在了赵华家的门口,鸡窝里飞出了个金凤凰,乡亲们更多的是道喜。

    想当初,赵娟被王盛给甩了的时候,整天在家里以泪洗面,寻死觅活的,村里人哪个不同情,哪个不骂王盛是个王八蛋,白眼狼。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大老板,开着小轿车回来了。

    严桂香把赵娟买回来的糖果分散给大伙,自豪的说道:“这是娟子在上海买的糖果,大家尝尝,今天家里有贵客,先散了吧,过二天让娟子设宴请大伙喝酒。”

    一阵起哄声,乡亲们才纷纷散去。

    严桂香说的贵客,就是马一兰。赵娟告诉父母,她去上海,多亏了这位马老板帮忙,才有自己的今天。

    赵东海和严桂香自然把马一兰当作是贵客,连声感谢,和马一兰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宝贝女儿冯怡舒。

    冯怡舒左顾右看,却没有赵华的身影,只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在赵华的父母面前,她是绝不敢放肆的,只得做一个乖乖女。

    马一兰看透了女儿的心思,说道:“怎么没看见赵华啊!”

    “就是啊,昨天我就打电话给他了,姐姐回来他也不来迎接,看他回来我不收拾他”赵娟开玩笑的说道。

    严桂香忙帮赵华辩解道:“这二天又成立了一个什么办公室,让他去当主任,现在是乡里县里二头跑,常常忙连吃饭都顾不上。”

    严桂香现在心里跟灌了蜜一样甜,女儿做了大老板,儿子做官,家里装了电话,现在女儿还给买了小轿车。生活跟做梦一样,有时候睡觉都能笑醒。

    严桂香的话,让冯怡舒心里泛起了一股心疼的感觉,她就想不明白,她喜欢的这个男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官场。

    严桂香刚说完,韦伊伊进了家门,走进赵娟的身边,小声的叫了声:“姐。”

    赵娟在县城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和韦伊伊相识,那时候韦伊伊也是叫赵娟为姐,但是今天这声姐就多了一层含义了。

    赵娟拉着韦伊伊的手笑道:“我的弟妹来了,我得有点见面礼啥的,这是我给你买的。”

    赵娟拿出了一个金戒指,她本来想买项链的,可是听赵华说他已经买了,只好买戒指了。

    韦伊伊含羞的低着头,连连摆手道:“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都快成一家人了,有什么能收不能收的。”赵娟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赵娟了,现在说话干脆利落,已经有了一股气派。

    严桂香也在一旁说道:“伊伊,你就收下吧。”

    韦伊伊只好收下,这边冯怡舒脸色铁青,浑身都在不由自主的打颤,马一兰在一旁,紧紧的抓住女儿的手,给了冯怡舒一个暗示,意思让她镇静。

    赵娟看时间还早,对韦伊伊说道:“伊伊,我和你去接华子吧。”

    韦伊伊当然高兴,赵娟嘱咐父母招待好马总,就准备和韦伊伊开车去接赵华,冯怡舒这时站起来说道:“我也去。”

    “刚好这段山路我不敢开,走,我们一起去,到时候给这臭小子一个教训,让三位大美女去接他,太不像话了。”赵娟说道。

    赵家村的一段山路之后,赵娟的手又痒,让冯怡舒换给了她来开。赵娟抱怨道:“村里的这条路什么时候修好啊。”

    “快了,估计下个月月底吧,到时候进出村子就方便多了。”韦伊伊说道。

    冯怡舒在一旁仔细的打量着韦伊伊,她有一张足有让女人心动的脸,更重要的是韦伊伊似乎很温柔,小鸟依人的感觉,听表姐说男人就喜欢这样的女人,难怪赵华被她给迷上了。

    赵娟他们先到了大成乡,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赵书记在县政府办公,他们又直奔县里。

    改制办公室,因为是临时设置的部门,信访办的一个接待室临时当成了改制办的办公室。县政府的大门外,赵娟刚打开车门下车,和她这辈子都不想见的人打了个照面。

    王盛是来县政府办事的,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赵娟,他看到赵娟的那一霎那,也被惊呆了。眼前的赵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妹,一身时髦的打扮散发出独有的气质,惊艳,成熟略带一丝的妩媚。

    王盛见赵娟自己开着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