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行官途-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二个娃娃面前,冯老玩心大起,拿自己的孙女开起了玩笑。

    赵华在电话里只听见冯怡舒娇羞道:“爷爷。”

    “不要说爷爷这关没有过,您看,我连怡舒那一关我都没过。”赵华顺势打趣道。

    赵华的话,冯怡舒在旁边听的清清楚楚,更显得不好意思,对着电话喊道:“你们欺负我,不理你们啦!”

    说完满脸红晕的跑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电话二边的一老一少笑个不停。

    玩笑过后,赵华认真的说道:“爷爷,我想你应该劝劝吴老,和国华同志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冯老知道,吴家是政治上是有企图的。吴家的二个小子,一个已经是大军区的司令员,一个是市长,实权的厅级干部。就连女儿现在也在中央政策研究室,这个高层的智囊团里面,做经济工作的研究,现在也已经是副厅级了。

    老吴要为下一代考虑,就必须做一些政治上的赌注,他的宝目前来看压的很正确。现在国华同志已经是名义上的领导人,虽然党内的事务还是由老领导来把握大方向。但目前来看,国华同志是大有作为的。

    赵华却要让吴家疏远国华,吴老对于这样一个小同志参与国家政策方针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还是第一次听他对高层人事方面的见解,吴老很感兴趣的说道:“你倒是说说看。”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要没有那场**,从当前的形式来看,国华同志确实是最有希望的。但是总不能告诉冯老,几个月后,首都即将发生学生关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吧。

    赵华思索了一下,说道:“爷爷,国华同志在改革方面有一些想法,但是过于激进,前一段的价格闯关就能充分说明一点。十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在改革的同时,绝不能忽略思想工作。而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的教育是很缺乏,很容易造成失控的局面。”

    冯老沉思了许久没有说话,像冯老这些神一样的政治人物,只要点到为止。

    和冯老通完电话,赵华又拨通了徐海洲的电话。

    “我的干儿子什么时候出生啊,叫吴海燕快点。”赵华也不管对方是谁,电话接通就直接嚷嚷道。

    “怡舒怎么看上了你这个流氓的,你想生,让怡舒给你生去。”电话那头传来吴海燕愤怒的声音。

    赵华厚着脸皮开玩笑的说道:“我流氓,某人恐怕比我更流氓,这你应该比我清楚啊!”

    吴海燕大叫一声:“去死!”

    “我说我老婆都快生了,你能不能不要激怒她啊!你小子可是大忙人啊,我打你家电话多少次,你小子一次都不在。我可警告你,你要是对不起我家小姨子,他们姐妹俩绝对能把你太监了。”显然徐海洲已经抢过电话来。

    徐海洲的话是警告,却很有可能是事实,尤其是冯怡舒那个妖孽的丫头,恐怕只要赵华敢接受。

    赵华说道:“太忙了,改制办大成乡二头跑,我都快要散架了,哪有闲心去对不起怡舒啊!下次往我办公室打啊!”

    “不是怕打扰你工作嘛,你现在是贵人,又有什么事情。”

    说道正题,赵华脸上的笑容顿失,严肃的说道:“海洲,你有没有关注军队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信息化?”

    徐海洲打小就是个打架大王,学习方面吊儿郎当,总是倒数几位。徐海洲每次的调皮捣蛋也都有赵华的影子,但是赵华和他恰恰相反,成绩总是在前几名。

    徐海洲到部队里也只知道练兵,却很少关注这些东西。

    赵华说道:“你要想在部队里有所前途,光会练兵是不行,要能够了解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前一段的百万大裁军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军队要逐步从机械化向半机械化半信息化最后事先完全信息化发展。”

    “未来的战争将是高度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作战平台、弹药、单兵装备、C4ISR系统,以及电子战兵器,将使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未来战争不仅仅人和人,武器同武器直接对话这么简单。从空中的侦察卫星、侦察飞机到地面雷达、战场光学侦察监视系统,可以在数百甚至上千公里外发现敌情,监测着战场上的任何变化;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在远离战场数百公里的地方实施超纵深作战,远程摧毁;网络化的高效能指挥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最高统帅和在数千公里外的士兵间的直接对话;各种电子战武器、网络攻击、隐身武器神出鬼没。信息化的各种作战手段,不仅发展了超视距作战、全纵深作战、非接触式作战、非线性作战等理论,而且也将战场由陆、海、空、天等有形战场延伸到看不见的电磁空间,形成“五维”内的联合作战。”

    这些都是赵华从前生的军事杂志上回忆过来的,其实大多数男人都是个军事迷,对军事知识多少有点了解,赵华前生也不例外,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徐海洲完全不明白说的什么意思,但是似乎很神奇。

    赵华心想,等海湾战争暴风以后,我想部队对信息化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吴家或者徐海洲要想在部队里有所作为,必须要早做准备。

    赵华说道:“你现在就开始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未来战争的形态。”

    徐海洲也记在了心上,他对战争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以前研究的主要是先进武器的知识,对于什么信息化没有什么涉及。

    未雨绸缪,吴家是必须要做的。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一百零八章 越洋电话
    元旦假期,赵华难得的放假回家,本来冯怡舒要过来的,只是吴海燕这几天要生了,她要在省城陪着表姐。赵华和老姐约定好了,元旦通电话,所以赵华也没有去省城。

    严桂香弄了满满一桌子菜,他知道儿子喜欢吃肉,什么红烧肉,野兔肉,野鸡肉,反正能上的全都上了。

    当然也有村里人捐助的,在村里人的眼里,赵华的地位是无人替代的。

    据说石英砂厂今年盈利达百万,不过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规定,50%的利润用作企业的今后发展。那也有五十万的分红,大家的小九九开始打了起来,我家占股多少,可以分多少钱。

    等他们算完发现当初投的几百块钱,今年可以分的几千的红利。平时还在厂里上班拿工资,城里人赚的也没有这么多。

    村民们后悔当初应该把全部家底都拿出来的,还是人家赵华有眼力,一下子拿出五千块钱,今年可以分的五万。五万元,都能在城里买房了。但是在赵华眼里,算不得什么,姐姐今年就有千万的收入。

    严桂香一直喋喋不休,骂道:“臭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啊,我怎么养了二个不回家的崽子,你姐姐这下好了,跑到美国了。”

    想到受尽委屈的女儿,现在又没有自己的照顾,一个人跑到国外打拼,严桂香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流。

    赵华过去抱着母亲,安慰的说道:“姐姐又不是不回来的,只是去办一点事情,很快就回来了。”

    严桂香拍打着儿子,但是又舍不得用力,生怕打疼儿子,说道:“你不要以为你妈妈是老太婆又不识字,什么都不知道,娟子的心没那么大,都是你的鬼主意。”

    虽然母亲严桂香大字不识一个,但是真正了解自己的还是父母。

    “好了,老太婆,孩子们出息了你应该高兴。”赵东海过来帮儿子解围。

    “华子,今年村里的厂子分红,我们家真的能分到五万块钱!”母亲严桂香神秘的小声说道。

    赵东海也凑过来,听说元旦过后村里就要开始分红了,但老二口子一直都不敢相信。

    “当然!全村人都是石英砂厂的老板,挣钱了大家当然要平分。”

    父母的脑子里还残留着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他们只有得到儿子的确认,才敢去领这个钱,生怕给华子带来什么影响。

    严桂香没有想到,当初的五千块钱,可是压箱底留给儿子结婚用的,也是老二口子一辈子的积蓄,华子要把这笔钱拿出来的时候,严桂香死活不同意。最后还是拗不过赵华,才把钱拿出来的。

    一年的时间,五千居然变成了五万,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看着父母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神情,赵华笑道:“这算什么啊,不过是姐姐的一个小指头而已。”

    “华子,你姐姐到底一年能挣多少钱啊?”

    赵东海一直想问儿子这个问题,但是一直都没问出口,今天这个机会,他在也忍不住了。

    “一百万吧。”赵华怕说出准确数字,吓到他们,故意少说了许多。

    但是父母还是被吓到了,愣了半天没有说话。

    直到赵东生过来,他们才回过神来。

    每次赵华回来,赵东生都要过来和赵华商谈一番。韦伊伊离开之后,更是这样。现在厂里的一些管理,赵东生已经可以上手了。但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还需要赵华的指点。

    赵华掏出中华香烟,给赵东生,父亲各自扔了一根,又掏出打火机,帮二位点上。无论自己如何的飞黄腾达,但是在他们面前,赵华永远把自己放在晚辈的位置上。

    “四叔,明年我们的供货合同就要结束了,是该考虑发展自己的产业了,我想先建立玻璃厂。如果决定上马,就不能小打小闹的,一定要成规模,甚至要在全国范围都数一数二的规模。”赵华说道。

    建筑业的的发展趋势赵华是十分清晰的,那将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名气打出来。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大,赵华就是要这般大气磅礴。

    “可是资金?就是不进行分红,也不够啊!”

    赵东生的思维还是很僵化,不能够变通。但是改变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必须要慢慢改变。

    “分红必须要进行,这事全村人一年的盼头。资金不足可以向银行借贷,一个公司要发展壮大,一定要学会借鸡下蛋。”赵华只能是循循善诱。

    “贷款?这是个好办法,只是银行怎么可能发放给我们这个村办企业呢?”

    随着对市场的不断了解,赵东生胆子也逐渐的大了起来。当初买设备不是就是采用赊账的方式吗,今天赚了一百万。赵东生也找到了信心,能借就能还。

    赵华说道:“这事交给我来办,另外村里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企业才能长久的发展,尤其要重点培养村里的有文化功底的年轻人,我有个建议,组织村里高中文凭的年轻人去省科大去学习一下,主要学习管理和市场方面的理论知识。村里不是请了科技大的教授做顾问吗,再想科大捐一点资金支持办学,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赵东生拍着大腿说道:“华子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四叔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为这人才现在是干着急,厂子还是要靠年轻人。”

    赵东生已经渐渐的开始真正的走上了角色,赵华感觉很欣慰,再世为人,要不为村里人点谋福祉的话,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平时工作的时候,也总是会不自觉的担忧村里的企业,毕竟村里人缺少文化,企业在一天天壮大,这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留赵东生在家里吃过晚饭,大概十点的时候,姐姐的电话打了过来。

    赵东海和严桂香也守在电话旁边,电话接通后,赵华开了免提。严桂香忍不住的说道:“娟子,我是妈,你怎么还不睡觉啊!”

    赵娟听到母亲的声音,一股浓浓的思乡情绪涌上心头,强忍住自己的眼泪,说道:“妈,我们这边现在是早上,我刚吃完早餐。”

    “早上,怎么会是早上呢,明明就是晚上啊。”母亲百思不得其解。

    一旦母亲喋喋不休,还不知道要聊到什么时候,赵华赶紧说道:“姐,威尔逊先生在吗?”

    “在,你说吧!”

    “威尔逊先生,您好。”

    让赵华感到意外的是,翻译的工作竟然就是姐姐,听着姐姐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个多月的时间看来姐姐下了一番苦功夫。

    赵华省去了繁枝末节,直接说道:“我知道威尔逊先生是电子行业的专家,对GMS网络很感兴趣,可惜贵公司一直都在致力于CDMA技术研究。贵公司现在恐怕已经开始计划筹备一个铱星系统了吧!”

    “你怎么知道?”威尔逊警惕的说道。

    铱星系统目前还处在讨论阶段,并没有向社会公布,就是也是少数高层知道,属于机密。

    “您不用管我是怎么知道的,但是我敢断定铱星系统是注定要失败的。我承认铱星系统的技术是完美的,但是要实施这个计划耗费的资金我想威尔逊先生应该比我清楚。要实施这个计划将要花费恐怕要长达十年之久。那个时候,我想GMS早就已经成熟了。你认为还有多少客户会选择铱星系统,于其花费那么大的精力,不如在移动手持设备上做文章,要是我们在手持设备个性化上做研究,比如说减轻重量,播放铃声,甚至是收发文字信息等等方面做研究,我想会收到另外不同的效果。”

    赵华倒是不担心泄露秘密,威尔逊就是在摩托罗拉公司想推行GMS的,但是他的话似乎没有人愿意理睬。

    威尔逊起初对华人开办的这个小公司根本不感兴趣,一方面公司刚刚成立,什么都没有,更加谈不上什么技术底蕴,另外一方面,美国人在骨子里就是瞧不起华人的。

    只是那个中国女人似乎是铁了心,每天都在公司外面等候他,威尔逊被感动了,才同意和这个所谓的幕后老板谈谈。

    没想到这个远在神奇国度华夏国的老板让他十分的吃惊,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观念和自己十分的相识。

    赵华见威尔逊不说话,赶紧趁热打铁:“我知道威尔逊是担心我们的公司太小,请你放心,我们会提供足够的资金在GMS和新型的移动通话设备的研究上面来。新的公司,技术方面将由威尔逊先生全权负责,此外我们将会给先生一个满意的报酬以为,也会有一定的公司股份赠送给先生。另外我想请威尔逊先生来中国游览一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神奇而又古老的国度,以及它发展的现状以及蕴含的巨大商机,我想威尔逊先生来了之后,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威尔逊沉思了良久,这个中国人开的条件实在是太丰厚了,威尔逊决定亲自去中国一趟,再做决定。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一百零九章 省城之行
    “你到底什么时候过来啊,小家伙可爱死了,粉嘟嘟的小脸,都能掐出水来。可恶的表姐,都不让我抱,说我总掐她的脸。”冯怡舒在电话里噼里啪啦的说个不停。

    自从上次跟随着父亲到魏县,和赵华确定关系之后,二人就只是在电话里诉衷肠,一直没有能够见面。冯怡舒心里对赵华思念万千,只是她的性格,直接表达感情,她说不出口,都是用这样婉转的语气。

    爱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