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公主要逆袭-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怎么看!”突然宣德帝转过头看向德妃。

“啊!”这话还真把德妃给难住了,不重罚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赵氏都从妃位贬到底下去了,这伊充仪不但是主谋还是直接动手的,若是罚轻了,这算什么事呀!加上伊充仪又陷害了她,德妃真的恨不得赵氏和伊充仪去死,不过要是她直接说,将伊充仪给咔嚓来了,岂不是显得自己心狠手辣?

而且最关键的是话说她是正一品的四妃,不是皇后好不好,这事貌似要问,也是问肖皇后吧。因此德妃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事,不是臣妾能插嘴的吧,而且……”拜托,她头顶上还有一个皇后呀!

宣德帝打断德妃接下来的话,淡淡的看了皇后一眼才说道:“这事你毕竟是受害者,朕给你这个权利。”

刷——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德妃,包含着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这是特殊对待好不好!同时,听到这话江太后和肖皇后脸上的笑容都顿时一僵。

德妃实在是没有想到宣德帝竟然会怎么说,于是沉思了片刻后,德妃恭声答道:“臣妾实在没有想到后宫竟然会有如此心思歹毒之辈,这样的人怎么能再留在皇上身边伺候皇上了,不然打入冷宫。”

其实,杀了伊充仪才是德妃最想说的话。

可是,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深深的看了德妃一眼,宣德帝才收回了放在她身上的目光“伊充仪是朕身边的人,如今做出这样的事情,朕实在不能姑息。传朕旨意,伊充仪心思歹毒,品行不端,赐白绫三尺。”顿了一下,又道:“养不教,父之过。女儿都这样,可见其父母亦不是心善之悲,说不定早就犯过这等阴私之事。其三族,皆贬入奴籍,充为官奴。”

贬入奴籍,充为官奴!

在场的嫔妃不由得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唾沫,三族皆贬入奴籍,充做官奴,宣德帝这回可真是发大狠了。这里的贬入奴籍,可不是指将人收进内务府做奴才听人使唤,而是指在人的身上烙个印记,然后拉出去贬卖的那种。

官奴有多惨呢?打个比方,按魏国的律法,私家奴才还有可以被主家各位开恩放出,改为良籍,成为良民。但是官奴的奴籍就是几乎要跟随你一生的,一辈子都不能改变。

也就是说,你就算是被主人xxoo了,绝对是正常得不得再正常的事情。即使被xxoo身份也只是奴婢,是不能升为小妾(姨娘)的,而且就算是生下了孩子,儿女及其后代子孙也是随母从奴籍。

因此一般官奴,长得不好看的也就罢了。那些生的好的才叫一个倒霉,不但不能有一飞冲天脱离奴籍的机会,反而会被沦为别人的玩物。不能生孩子,不能有身份,这不是别人的玩物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伊充仪自然也知道,因此原本木讷跪在地上等待宣德帝发落的她,顿时瞪大了双眼,然后猛然抬头,一副不敢相信宣德帝竟然会这么对待自己的样子“不……”

伊充仪的反应不慢,不过一旁侯着的嬷嬷动作更快,两人迅速的上前,分别各抓住伊充仪的两只手,然后一人给伊充仪嘴里塞布团使其不能发出声音,另外一个人,则不同的在伊充仪的腿上做小动作,让她忍不住的再次跪了下去。随后就是专门用来捆绑犯人的缰绳上阵了。

被两个大力嬷嬷制住的伊充仪拼命的挣扎,嘴里发出“呜呜”的喊声,泪水不断地掉落,由于她不能说话,因此只能拼命地向宣德帝磕头,祈求宣德帝不要连累她的家人。可是,皇上的心思是那么容易更改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很快的,伊充仪原来白皙的额头一片血肉模糊,就是手脚,也因为强行挣扎而皮肉磨损。

看着狼狈地躺在地上的伊充仪,在场的嫔妃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带下去吧!”宣德帝视若无人的淡淡的开口,眼睛里没有一丝温情。

一旁自然有人遵从,将伊充仪拉了出去。

就在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宣德帝又淡淡的开口了“母后,这样的处置您可满意?”微微偏着的脑袋,星目剑眉,薄唇轻轻的抿着,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性感。

可是……

皇上,您老搞错了对象了呀!

这是你母亲,不是你女人,放什么电呀。

不过,那啥,爱美人这件事情,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身份的事情。很显然江太后被宣德帝电到了一下,因此反应慢了半拍。

难怪有人曾经说过,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而儿子却是母亲这辈子的情人。

“皇上亲自处置的,自然是稳妥的。”江太后看了江昭容一眼后,才开口回道。不管怎么说,除了三皇子是个早产儿身子骨不怎么样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在江太后的意料范围之内,这件事情之中唯一让江太后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事竟然是赵氏做的。

她原本是想将……

罢了,江太后摇了摇头,现在再说这些话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你们都退下吧,朕有事要和太后单独说。”

在场的嫔妃相互看了看,随后在肖皇后的带领下,起身行礼,恭声说道:“是,妾身/臣妾/俾妾告辞。”

几人行礼后默默退出慈宁宫,肖皇后扶着明月的手,叹息道:“本宫没有想到后宫里竟有心思如此歹毒之人,实在让人心惊。”这话也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故意要说给某些人听的。

“不止皇后娘娘意外,嫔妾也是十分惊恐,没想到丽妃,哦不,现在应该是赵顺容了,没想到赵顺容竟然会这么心思歹毒。”德妃上去一步,一副受惊的样子。随后又弱弱的说道:“原本臣妾只是因为她的性子有些高傲,却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的……”咽下了最后两个字,即使肖皇后离得德妃最近,也没有听清楚她再说什么。

柳淑媛也从后面慢悠悠的走上前来了,淡淡的开口道:“这世间之事谁又能预料到,德妃姐姐实在是太念旧了,依着妹妹来看,这做人呀,只求一个问心无愧便是。”这话到底是在说赵氏和伊充仪不对了,还是说她们勇于追求是对的了?

肖皇后斜长的丹凤眼轻轻的掠过德妃和柳淑媛,上了步辇,才似笑非笑的说道:“德妃今天也受惊了,今天就好好的在宫里休息,本宫免了你明个的早上请安。”

德妃脸上的笑容一僵,下意识的右手握紧了一下“那臣妾就多些皇后娘娘了。”垂下的眼帘,没有话语那么恭顺,反而是狂风暴雨般的怒气。

“恩!”肖皇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直接示意奴才起辇回宫。

“恭送皇后娘娘。”

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就这样的方式结束了,各宫妃嫔也纷纷散去,对慈宁宫又有了新的认识。

肖皇后慢悠慢悠的坐着步辇,神色还不错,一副高兴的样子。显然对于赵氏的倒塌,肖皇后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娘娘,你今个何必要去插一只手进去了?”明月不解的问道:“这江昭容被害,与咱们又没有关系。”

“她被害自然与本宫无干,但是这宫里哪个不知道她是被人害的,加上她生下来的又是一个皇子。皇上虽然表面上不在意,可是那毕竟是一个皇子,就这么被人废了,皇上心里绝对不会好受。只怕本宫也是被怀疑的对象。”肖皇后冷笑道。

别以为将调查这件事情的权力,被江太后给抢去了,肖皇后就不知道这宫里的动作。她虽然不知道有哪些人是宣德帝放在后宫的眼线,也不知道宣德帝到底有没有让内侍御史介入调查,但是肖皇后却知道,对于这件事情,江太后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的,必然会调查到底。rs

第182章 面子里子

“本宫之前示弱,一来为了洗清了本宫嫌疑,毕竟这是最后得利的人,可有本宫,就凭这一点,本宫就很有可能出手;二来为了降低别人的戒备,让她们以为本宫心软好欺负,这样才能暴露出她们更多的狐狸尾巴出来,让本宫抓住;三来又铲除一个对手,何乐不为?”肖皇后轻笑道,显然现在肖皇后的心情还不错,不然也不会解释这么多。

无论是德妃被江太后干掉了,还是现在被*掉的赵氏,对她来说百利无一害。这两个人由始至终都是肖皇后的心腹大患,能有机会除去她们,肖皇后自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哪怕为此失了一点面子。

这面子能值几斤几两?

对于有些人来说重于千金,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一毛不值。

孔圣人曾经说过“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

因此文人和君子的那一套,请不要和后宫的女人说,因为说了也是白说。或许历史上真的有那么清高之人,但是那绝对不会后宫的大多数女人。

想想历史上那自命清高的女人,有一个——班婕妤。

她拒绝和汉成帝同辇出游,不过只博了一个虚名罢了,而赵氏姐妹虽然背上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但是身前却在后宫里舒服了很多年。

班婕妤算得上一个出类拔萃的才女,但宫廷女子的作用本来就是讨皇帝的欢心,是否有才倒不重要。才女固然有些许妙文传世,然而总是有点让人敬而远之。会做诗的班婕妤,终是敌不过会飞舞的赵飞燕。班婕妤堪称古代妇德的楷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又未尝不是为此所害。

可笑的是,明明班婕妤是因为争宠争不过赵氏姐妹,自己没有啥本事成为了失败者,被排挤,因此去长信宫侍奉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去了。

但是历史书给她的评价竟然是一个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妇女,为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觉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聪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

好搞笑呀,胜利者背负了千古骂名是红颜祸水,失败者却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有见识有德操。

更搞笑的是,班婕妤入宫的时候,抢走了汉成帝对许皇后的宠爱,没一个人为许皇后说话,轮到她被赵氏姐妹抢走汉成帝的宠爱的时候,无数的卫道士就出来声讨了。

亲,你可以再无耻一点。

如果她真的如历史书评价的那样的话,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也不会悯繁华之不滋,藉秋扇以自伤,作《团扇诗》,又称《怨歌行》了。

人生那样这么两全其美的事情呀!

既想要得宠,又想留下千古美名,你以为你是上帝呀!

可是,即使是上帝,也还是有人骂的。

相反就赵氏姐妹两人而言,入宫见妒,不得不采取自保的措施,属于人之常情,比起汉朝其他的皇后太后,赵氏姐妹终其一生,都并未干预朝政,也未谗害忠良。

哪怕就是最后赵氏姐妹为了银财和以后的富贵荣华,立了刘欣为太子,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她们可是阻止了王莽篡权的时间,延长了汉朝的统治时间。

因此只有毒杀有孕宫妃,断绝皇嗣,才是她们不可饶恕的罪过。可是,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常见,哪个皇帝的后宫没有冤死的嫔妃和被害死的皇嗣。

她们俩唯一没有料到的可能就是因为美容,早年用的息肌丸有绝育的功效,导致两人都生不出孩子来。若是两人能生孩子,能生一个皇子出来,或许这历史又要被改写。

因为汉成帝死后,由于没有儿子,便只好由侄子继位,外戚王莽在公元8年夺刘汉政权,改国号为“新”。

从历史的角度和朝廷上的角度来说,王太后(王政君)岂不是比赵氏两姐妹更可恶,是她册封五侯架空汉成帝的权力使得汉成帝无心朝廷大事只能一天玩弄女人,也是她对赵氏姐妹残害汉成帝子嗣的事情视而不见绝了自己亲身儿子的血脉,更是她在汉哀帝死后亲手立了好几个幼子皇帝将汉室的江山拱手送给了侄儿王莽。

可是历史对于王政君和赵氏姐妹的评论,却是截然不同的。侄儿王莽篡位,王政君一怒之下摔了传国玉玺竟然被看成忠于汉室的象征?而汉成帝因为死在了赵合德的怀里,于是赵氏姐妹便成了红颜祸水?

这还不可笑吗。

一个明明站在权力的顶峰,却连自己男人(汉元帝)死后的宗庙都保不住女人,竟然被称为最忠于汉室的媳妇。

为什么?

就是因为她王政君是皇太后是太皇太后,她的亲身儿子是皇上,而赵氏姐妹,虽然赵飞燕也曾被尊为皇太后,但是却是一个尴尬的和皇帝没有任何血缘的皇太后。

在这片大陆上虽然没有汉朝这样的事情,但是外戚专权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发生过。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外戚专权可能会失败被皇上清算,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已经被废掉。

最多也就是被软禁,锦衣玉食的日子不会有什么变化,再多也就是娘家被完蛋。可是原本这外戚专权的事情,也就被谋朝篡位的风险小那么一点点,成者王败者寇,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既然事情做了,就要有事情失败的心理准备。

可是成功后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一个又一个的家族为此追逐,而现在江家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王家的雏形了。

按照道理说,能当上太后宝座的人物,都是经历过后宫厮杀的胜出者,都是非常厉害的,怎么会为了娘家去算计得罪皇上了?毕竟这个时代皇帝才是老大,虽然历史上不乏被小人物害死的皇帝,但是总体来讲,皇帝在古代就是至高无上的,掌握着生杀大权。

而且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来说,她放在心上第一位置上的人就应该是皇帝,然后是皇帝的子嗣,再然后是小儿子荣亲王,最后才娘家。毕竟她死后入葬的也是司空家族的坟地,而不是江家的坟地。

但事实上,古人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既然自己不会被怎么样,那么为什么不拼一把了,胜利了自然有巨大的好处,失败了反正自己又不会被怎么样。

仔细的观察,其实大家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汉朝从一开始到灭亡,其实都一直充斥着皇太后为了掌握大权让外戚专权的事情。

从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吕雉吕后,到刘恒的老婆窦漪房窦太后,到刘衎的老婆王政君王太后,再到刘祜的老婆阎姬阎皇后,最后到刘宏的老婆何莲何皇后。

一个又一个的外戚常年把持着朝政,而身为汉朝的皇帝,似乎继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其他的事情先不管,将外戚弄死了来再说,不是你作死我,就是我作死你。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当年也不是先收拾了窦家之后,才有心思打击匈奴的。

难道你认为这些人都是傻子不成,汉朝堂堂四百多年的历史,难不成没有一个人看得到这样的隐患,难道所有人都是白痴?

亲,别把自己想得有多聪明,也别把别人想得愚笨。华夏在清朝之前,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的。难道你以后当时全球的人,都是白痴不成。

说到底,无非还是一个‘利’字在作怪。

利益当头,什么白痴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先别说江太后只是算计宣德帝让侄女怀孕,为了利益,因此即便在白痴的事情,也未必不能做的出来。

凭的什么,凭的她是宣德帝的母亲,魏国的皇太后。哪怕她将宣德帝给作死了,她还是魏国的皇太后,这一点从宣德帝登基之后就没有改变过。哪怕魏国就此灭亡,也同样不能改变。

当然这其中也有肖皇后故意的成分在,江太后现在再怎么样强势,这后宫的大权还是在肖皇后手中的,而朝廷上的权利在宣德帝的手中,若是有心,江太后根本就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想想看赵飞燕当了皇太后之后,因为被限制的权力,对于别人要以赵合德害死汉成帝的事情连坐她的时候,只能干瞪眼,干坐着等死。而如吕后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