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偶天成-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苹果雕刻小鸭子,其实用不上太好的刀工,最难得的就是这份巧思和新意,比起常见的在瓜果上刻字作画的,可是强太多了。

    今日发挥的,似乎比往常还要好些。

    赵飞翠越看越满意,忽然听到惊呼声传来。

    “你们快看甄四,她雕的是什么!”

    “天,是牡丹花吗,真是太美太像了!”

    赵飞翠脸色一僵,抬眼向甄妙望去。

    甄妙一手按着西瓜,一手夹着刻刀,如飞般在西瓜上雕琢着。

    绿色瓜皮作叶,脉络鲜明,一层层薄如蝉翼的牡丹花瓣绽放开来,内里鲜红,外沿粉白,看起来又自然又鲜活,完全是借助了果肉本身的颜色,却如一朵刚绽放的牡丹花,花开正秾。

    两人的花果制作都已完成,被并列放在一起,由侍女托着走了一圈请人观看。

    赵飞翠用苹果雕出的小鸭子虽然不错,可与甄妙用西瓜雕出的大朵牡丹花比起来,那就像小孩子和大师的差距了。

    不用评委,胜负已然分明。

    罗天珵凝视着台上的甄妙,见她轻轻放下刻刀,不停揉着自己的手指,脸上却是毫不掩饰的笑,璀璨明艳。

    比赛已经到了尾声,天色开始暗下来,无数的灯笼亮起,映照的台上依然亮如白昼。

    灯下美人,玉颜生辉,不知晃花了多少儿郎的眼睛。

    罗天珵对甄妙的心情,开始复杂了起来。

    他总觉得她不是前世那个人了,可是,又看不出她同样重生的痕迹。

    隐隐的,对这份姻缘,他由原本的抵触厌恶变得有点好奇了。

    p:感谢书友130610100126914打赏的平安符。

 第三十六章 绝品

    赵飞翠看着甄妙的作品,脸色说不出的难看,更令她难受的,是无数赞美那朵牡丹花的言语不停的往她耳中灌。

    难道她辛辛苦苦准备一年,就这么输了吗,还是输在自己最看不上的人手上!

    “飞翠,你在想什么,巧果还没制完呢!”初霞郡主冷喝了一声。

    赵飞翠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对,比赛还没有完呢。

    就算花瓜输了,还有巧果,若是能赢,也是打平了。

    她这样想着,忙把已经凉透的细长面条用生面团粘在一起,一朵菊花的样子就显现出来。

    一连捏了三朵,把它们小心翼翼的放入油锅中炸。

    受了热,面条再次膨胀,三朵形态各异的金色菊花便制成了。

    赵飞翠看了一眼计时的滴漏,又看向甄妙。

    甄妙还在揉捏着手指,她旁边的托盘上,是五个看着奇形怪状的面团。

    赵飞翠不由松了口气,笑道:“甄四,你这是打算认输了吗,时间可是快到了。”

    “啊,时间已经快到了吗?”甄妙停下捏手指的动作,扫了一眼滴漏,一脸庆幸,“多谢赵七姑娘提醒。”

    又有笑声传来,把赵飞翠气的七窍生烟。

    她绝对是故意的,这个死丫头!

    甄妙这次还真不是故意的,比赛时间太紧了,雕刻牡丹花这样复杂的果雕,她忙得手都抽筋了,就把这头给忘了。

    不敢再耽误时间,甄妙用还有些酸痛的手指捏起面团,一个个的下了锅。

    小小的面团膨胀起来,个个有巴掌大小。

    甄妙把它们捞起,放到早准备好的托盘上,提醒了一下早已目瞪口呆的小丫头:“别发呆了,可以拿过去给大家看了。”

    小丫头一脸震惊的端着托盘去给众人看。

    和她并肩的还有另一个小丫头,托着赵飞翠的三朵菊花巧果。

    人们早就好奇小丫头为什么是这个表情了,只扫了赵飞翠的巧果一眼,就忙把视线放在甄妙的巧果上面。

    托盘上的巧果,居然是五只或立或卧,姿态各异的金黄小狐狸!

    “天,面团怎么能弄成这么复杂的形状,还不松不散的?”有对面食有研究的小娘子低呼。

    一般来说,面团是能制成各种形状,可这都是借助模型的,而且都是入锅蒸熟,像甄妙这样直接下锅油炸,居然能炸出小狐狸的形状来,那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样相比,甚至连她刚刚雕出来的牡丹花,都不算什么了。

    毫无疑问,这次甄妙赢了,而且赢得相当漂亮。

    二人的成果已经送到了评委那里。

    评委中有出自宫里的膳房女官,也有几个素有才名的夫人,领头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夫人。

    这位夫人姓骆,年轻时号称京城第一才女,是大周朝举办七夕女儿会以来,唯一一个把所有才艺比试的魁首收入囊中的人物。

    骆夫人看着甄妙雕出的那朵牡丹花,又看向五个栩栩如生的小狐狸,吐出两个字:“绝品。”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有多少年,在制作巧果花瓜上,没有评出过绝品了!

    一贯沉稳的甄妍,指尖都微微抖着,把已经下台的甄妙手握住:“四妹,你听到么,你被评了绝品!”

    甄妙对于评定什么品级,兴趣倒是不大,但是对那堆作为彩头的金银首饰,就相当有兴趣了。

    谁让她现在手头紧张呢。

    几步走过去,示意阿鸾把东西都收起来,对着脸色发白的赵飞翠笑道:“赵七姑娘,多谢了。”

    “你——”赵飞翠手忍不住扬了起来,可看看四周,又恨恨把手放下。

    这么多人在,她可不能背上打人的刁蛮名声。

    失了皇后娘娘的赏赐已经够严重了,若是再多个坏名声,那她也不用活了。

    “阿鸾,带上我做的巧果花瓜,我们回府。”

    有了这些宝贝,甄妙也没心思再呆了,这人山人海的,东西丢了可怎么办。

    “嗳,你等等。”方柔公主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对于忽然出现的小姑娘,甄妙好脾气的笑笑:“小妹妹,怎么啦?”

    方柔公主嫌恶的皱皱眉:“谁是你妹妹,别乱攀亲!”

    甄妙完全没有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觉悟,收了笑意问道:“那姑娘喊住我做什么?”

    有些认识方柔公主的贵女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眼中闪过玩味的光芒。

    若是甄四得罪了公主,不知道会怎么样。

    “方柔,你怎么来了?”一个冷冷清清的声音响起。

    看着走出来的重喜县主,方柔公主不满的喊了声表姐。

    甄妙这时候,已经知道出现的小姑娘是谁了。

    老建安伯有个妹子早年进了宫,现在是老太妃了,她们这些建安伯府的姑娘,偶尔的也有机会去皇宫探望。

    当然,这种被恩赐的机会是极少的,但对宫中一些重要人物,家里特意提点过。

    方柔公主的大名,甄妙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名字和脸对不上罢了。

    甄妙看了重喜县主一眼。

    她忽然出现点出方柔公主的身份,是在帮自己吗?

    可是自己和对方,素来没有什么交集啊。

    没想到重喜县主见甄妙看来,居然淡淡点了点头。

    方柔公主觉得有些没趣了。

    本来知道这人是天珵表哥的未婚妻,她是很不喜欢的,不表明身份就是想着她若是怠慢了,就有借口责罚一顿,没想到被表姐把身份给挑明了。

    方柔公主虽只有十岁,却也明白年岁未满跑到民间的七夕节晃荡是不妥的,无意多留,指着甄妙制作的巧果花瓜道:“这个,我买下了。”

    然后抬着下巴等着甄妙回答。

    没想到甄妙相当痛快的点点头:“好。”

    许多人在愣住的同时暗暗叹气,好戏看不到了。

    这个甄四,怎么一点骨气都没有,被评为绝品的巧果花瓜,公主说买就应下了,你好歹反抗一下啊。

    甄妙这时贼精贼精的,很是意会到众人目光中的意思,面上一副老实模样,心道别开玩笑了好嘛,这巧果花瓜做得再好放不了两天也要坏了,能卖出去她笑死了。

    方柔公主也没想到甄妙这么痛快应下了,愣了愣从腕间褪下一个镯子。

    罗天珵走了过来,淡淡扫了甄妙一眼,低声对方柔公主道:“公主,这样不妥。”

    p:感谢唯唯打赏的平安符,请大家把推荐票之类的投一投,新书需要关爱。。。

 第三十七章 两看相厌

    罗天珵一出现,场面就是一静。

    甄妙下意识的打了个冷战,明媚的笑容黯淡了。

    “天珵表哥,怎么不妥了?”方柔公主声音还带着女童特有的清脆,可是娇嗔的模样已经有了少女的样子。

    罗天珵温和的道:“公主的饰物,自然不能流传在外。若是公主想要,用银子买下来就是了。”

    “那你带了银子吗?”

    “带的不多,不过稍后把银子送到建安伯府上就是了。”罗天珵说着看向甄妙,“不知甄四姑娘这巧果花瓜,售价如何?”

    甄妙每次见了罗天珵,都会条件反射的害怕,可现在,看着他对方柔公主一派温和的模样,却有些愤怒了。

    这个混蛋,对着公主就装温润如玉了,对自己却屡次三番的下杀手,真是欺软怕硬的小人一个!

    心里有了怒气,语气就硬了:“罗世子是要替公主买下来吗?”

    罗天珵看着甄妙冷冰冰的模样,心中来气。

    这个女人,抛开前世不说,刚才还和别的男人谈笑甚欢,怎么,她还有理了不成?

    真是不知羞耻!

    而且,她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是要自己承认给公主买礼物吗?

    方柔公主虽然年幼,但男女有别,七夕这种特别日子,他再怎么样也不会买礼物送给公主。

    罗天珵前世,在世人面前就是温文尔雅的贵公子形象,今世为了不过早引起二叔的警觉,自然维持那个样子。

    他心中虽恼怒,还是深吸口气平复了情绪,不带任何感情的道:“这个就不劳甄四姑娘操心了,甄四姑娘请说个价钱,稍后在下会派人把银子送到贵府。”

    围观的人看着罗天珵对甄妙冷淡有礼的样子,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

    镇国公世子,果然不待见他的未婚妻啊。

    哼,凭那种下作手段攀上人家,若是还能待见,那镇国公世子才是瞎了眼了。

    不知多少少女这样想着,看着罗天珵清俊卓绝的模样,望着甄妙的目光更加不善。

    真是,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感受到众女深深的恶意,甄妙心中一酸。

    她也不过是被人欺上头来应下了这场比试,凭什么像个小丑似的站在这里让人们看笑话。

    甄妙深深瞥了罗天珵一眼,嘲弄和蔑视一闪而过。

    好一个嫉恶如仇的镇国公世子。

    如果原主的记忆没出差错,那一日,原主行为固然失当,可你堂堂镇国公世子,就是问心无愧的么?

    那首暗示思慕佳人的诗句,又是什么?

    想着被原主珍而重之的放在首饰盒最深处的信笺,甄妙凉凉一笑。

    若是没有那首诗,想来原主胆子再大,再不知羞耻,也不敢拉着你一同落水吧?

    她不过是以为你襄王有意,才用了非常手段,想拉平二人之间身份地位的鸿沟而已。

    “罗世子觉得值多少,就送多少吧。”甄妙欠身施礼,“公主,世子,小女告辞了。”

    女儿会虽会持续到夜晚,她却片刻不想呆了。

    罗天珵被甄妙那一眼看得也快气炸了,若不是这么多人看着,真想拎着她问问,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心虚,什么叫悔过!

    眼睁睁看着甄妙离开,罗天珵一张脸都是黑的。

    方柔公主却眉开眼笑的拉着罗天珵衣角:“天珵表哥,多谢你啦。”

    甄妍盯着方柔公主的手,眉头一皱,转身去追甄妙。

    “二姐,你怎么跟来了。”离开了是非之地,甄妙觉得呼吸都顺畅了,脸上又有了笑意。

    “不是要回去吗,一起走吧。”

    “二姐不参加接下来的才艺比试了?”

    甄妍摇摇头:“我马上就要出阁了,参加这些本来也没什么意思。”

    甄焕几人跟了上来。

    因为上次虞氏的事,甄焕和甄妙之间还有点别扭,他就看着甄妍道:“二妹,你们若是先回去,就让宸表弟送你们吧。”

    “那不是扫了蒋表弟的雅兴。”甄妍道。

    华灯初上,月上梢头,清泠月光下,蒋宸的笑容显得格外温柔:“二表姐哪里话,是我有些累了,正好和二表姐……”

    说到这里轻柔瞥了甄妙一眼:“还有四表妹,一起回去。”

    甄妍蓦地瞪大了眼。

    蒋表弟,他,他看四妹的目光,怎么有些不对劲儿?

    想到这里心中一跳,小心翼翼的瞥了甄妙一眼。

    见甄妙毫无反应,才松了口气,再看蒋宸,还是挂着温雅的笑。

    甄妍摇头失笑,自己真是多心了。

    他们二人,连话都没说过几次,蒋表弟明知四妹的事,又怎么会生出旁的心思。

    姐妹二人上了马车,蒋宸骑马跟在旁边,缓缓向建安伯府行去。

    车轴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单调而枯燥。

    蒋宸望着夜空中的半月轻吁了口气。

    为什么表妹露出来的那抹白袜子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呢?

    少年表示很苦恼。

    女儿会各项才艺比试一结束,就会有专人向取得好名次的小娘子府上报喜。

    建安伯府早知道了甄妙制作巧果花瓜评了绝品的消息,一进府,甄妙就被老夫人请了过去。

    宁寿堂,一屋子女眷都到齐了。

    “四丫头,好,好,好,祖母没看错你。”老夫人一连说了三个好,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由不得她不激动,绝品已经许多年没出现过了,如今落在建安伯府,那是极好的名声。

    大夫人自然也是笑容满面的夸赞着甄妙。

    建安伯府说到底,还是大房的。

    就连一贯爱拈酸吃醋的二夫人李氏今日都给了个笑脸。

    虽然绝品不是她一对女儿拿的有些可惜,但出在建安伯府,证明伯府对小娘子教养的好,对今后女儿婚嫁是有利的。

    “哎呦,妙丫头,你那被评为绝品的巧果花瓜呢,快拿出来,也让我们都瞧瞧。”李氏眼睛来回扫着。

    老夫人连连点头:“对,对,四丫头,东西放哪儿了?今日祖母便去给你供上,也让祖宗看看,伯府的女儿有出息了。”

    温氏并没有催促,却是一扫往日的阴翳,笑容满面的望着甄妙。

    甄妙求救的看向甄妍。

    甄妍给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甄妙勾了勾笑得有些僵硬的嘴角:“祖母,巧果花瓜,我给卖了……”

    p:感谢唯唯打赏的平安符。

 第三十八章 锦言

    “什么,卖了!”老夫人眉头直跳。

    她觉得又被甄妙刺激的不大好了。

    李氏的声音格外尖细:“哎呦,这是怎么说的,咱们伯府再缺钱,可没亏待过姑娘们,妙丫头,被评为绝品的巧果花瓜,你不说拿回来让咱们开开眼,怎么就给卖了。”

    说到这帕子一甩,瞟了温氏一眼,意有所指的道:“三弟妹,该不是,温府又写信来了吧?”

    李氏所指的温府,就是温氏的娘家。

    温家当年在京城也是混得不错的,特别是温氏的三弟早年出海满载而归后,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宝给皇家,一时名噪京城。

    后来温家三爷命陨海上,温家大爷又牵连进一桩旧事成了常年卧床的药罐子,官自然当不成了,整个温家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