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偶天成-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担心,祖母想好了,冰儿稳重,有司就让她来当,赞者就请长庆伯府的婉丫头过来。”

    甄妙失笑,怎么祖母和二姐想到一起去了。

    “祖母,其实有司和赞者,孙女都邀请了人……”

    “邀请的是谁家的姑娘?”老夫人诧异。

    四丫头,你都交到两个小伙伴了吗?

    看懂了老夫人的眼神,甄妙默默吐了口血,才道:“赞者请的是重喜县主,有司请的是初霞郡主。”

    老夫人手抖了一下:“谁?”

    甄妙又说了一遍。

    老夫人这才知道真的没听错,又惊又喜。

    心道四丫头是越来越让人意外了。

    及笄礼上有一位郡主一位县主,满京城的贵女都没这待遇啊。

    经此一事,又有哪个闺秀敢看不起四丫头呢。

    将来进了镇国公府,这也是一份助力。

    芳菲苑里,李氏正指挥丫鬟把插了梅花的梅瓶摆到二老爷书房里。

    忙活完,坐在榻上歇了歇。

    “夫人辛苦了。”二老爷甄修文放下书卷,冲李氏温和笑笑。

    甄修文回京后,昭丰帝还没有给他安排位置,除了偶尔进宫或者出门应酬,白日大半时间都是在书房的。

    “老爷,您说皇上一直没安排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李氏很是忧心。

    甄修文安抚的拍拍李氏的手:“夫人放心,此事我心里有数,定不会让你和女儿们受委屈的。”

    通政使司左通政已经告病有一段日子,皇上又多次召他进宫,如果所料不错,那位置当是留给他的。

    李氏不懂这些事,听甄修文这么说,就把此事放到一旁,嘀咕道:“还说不让女儿们委屈,两个丫头都十三了,到现在连个人家都没定。老夫人那意思,要在冰儿和玉儿中挑一个给妙丫头当有司。”

    都是一样的孙女,不说给这两个孙女仔细寻户合适的人家,却想着给四丫头挑有司。

    哼,这心未免太偏了。

    真想让冰儿和玉儿到时候称病,看这有司老夫人去哪里寻去。

    到时候老夫人就该看清,四丫头在京中闺秀中人缘有多差了。

    还想压在冰儿和玉儿头上不成?

    甄修文不明白女儿没定亲和给侄女当有司有什么联系,笑着安慰道:“母亲没有急着给冰儿玉儿说人家是对的。我一直在外面,回来的话再给她们寻亲事会更好些。”

    “老爷说是就是吧,只是两个孩子的亲事,您可要多留心了,妙丫头转眼就要出阁了呢。”

    李氏说着,心中却打定主意,想请冰儿玉儿当有司,温氏要是不亲自来请,她是不会松口的。

    三日后温雅涵回门,甄妙惊讶的发现她一贯冷凝的表情都柔和了下来,眉梢眼角,说不出的温柔娇羞。

    再看韩志远,亦是神情温和,和那日的狼狈不可同日而语。

    老夫人给二人赐了座,笑问韩志远:“令堂如何了?好些了没?”

    韩志远露出笑容,恭敬回道:“托老夫人的福,家母好多了。”

    他这话倒不是纯粹的客气。

    也许是因为请了好大夫,又有好药,也许是看到了新媳妇心情好,韩母的病情竟真的稳定下来。

    特别是这两日,温雅涵一点不像新嫁娘那样端着,而是事无巨细的伺候着韩母,把人照顾的妥妥帖帖,韩志远看在眼里更是添了几分感激。

    再加上本就心有好感,这三日他觉得过得像做梦似的,生怕梦醒了,这份喜悦就又没了。

    察觉夫君又凝视着自己,温雅涵脸一红,悄悄踢了他一脚。

    韩志远惊醒,瞥见众人的笑容,亦是红了耳根。

    看着一对小儿女的眉目传情,温氏总算放下心来。

    “六部观政快结束了吧?”世子甄建文问。

    “到下个月就期满了。”韩志远对甄建文感激在心,态度极为恭敬。

    甄建文捋了捋胡须,问:“可有什么打算?”

    “若是可能,学生打算外放。”

    “呃,不打算留京?”甄建文有些意外。

    韩志远显然是思虑良久的,闻言答道:“大人也知道,学生出身寒门,若是留京,恐怕能混份闲差就是不错的了。可学生还年轻,又有一家老小要养活,还是想谋个实缺,做点实事。”

    甄建文点点头:“如此也好,你外放历练几年,将来再回京,路会走得顺些。这样吧,回头我托人和吏部打声招呼。”

    “多谢大人。”韩志远站了起来。

    他原本是怕新婚妻子反对的,毕竟涵娘还有一个幼妹寄居在建安伯府,可没想到涵娘却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还说京城价贵,外放几年正好度过最艰难的时期,等以后有了能力,再好好照顾幼妹。

    妻子如此体贴,实在是让他心花怒放。

    “坐下,以后都是亲戚,别叫什么大人了。”甄建文摆摆手。

    酒席设在花厅里,分了两桌。

    饭后,甄建文把韩志远叫去了书房,温雅琦则悄悄找了温雅涵。

    “三姐,姐夫对你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温雅涵眉目舒展,声音都柔和起来。

    温雅琦抿了抿唇:“可是,我听说姐夫家日子很艰难,不但母亲病着一直要吃药,还有一个弟弟要读书,一个妹妹年纪还小……”

    温雅涵收了笑容:“四妹,这好不好呢,不是只看这个的。我嫁过去,伺候婆母,照顾弟妹,这是为人妇的本分,你姐夫却并不理所当然的受着,相反,对我多有愧疚。他有这份心意,对我来说,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我不懂……”温雅琦难以想象那种日子。

    温雅涵觉得这几日是过得最快活的日子,对温雅琦就包容许多,拍拍她的手道:“等你再大些,便懂了。对了,二表妹下月及笄,这个你拿着,到时候当礼物送给二表妹。”

    日子匆匆过,镇国公老夫人收到建安伯府的帖子,就把二儿媳田氏叫了来商量。

    最后定了田氏和三儿媳宋氏一起去观礼。

    罗天珵这边,又开始纠结了。

    这及笄的礼物,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宾

    纠结了两天,罗天珵还是用上好的沉香木雕了一支簪子。

    总是订了亲的,他要是什么都没送,这京中又该风言风语了。

    可是一想到那次雪崩归来,护送甄二老爷回府,那女人半点担忧之色都无,心中就憋着一股闷气,直接把雕好的簪子丢到小匣子里不再多看,省得心烦。

    阳春三月,大地像是被春雷一夜间就唤醒了,草长莺飞,柳枝抽了条,迎春迎风绽放,到处都是湿润芳香的气息。

    韩志远观政结束,外放了北荔县令。

    北荔是边关苦寒之地,鲜少有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但县令是正七品,一县之主,对韩志远这样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来说,二甲进士直接外放县令已是难得。

    大周不是短命的王朝,已经历经数代帝王。

    三年一次的春闱,不知积累了多少人才,许多人等空缺就不知要等上多久。

    至少韩志远知道了自己的去处,心中石头落了地。

    韩母更是令人称奇,本来大夫断定凶多吉少的,短短两个来月时间,竟养的能够起身了。

    对新儿媳,更是万分满意。

    她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时,都是这儿媳给她擦洗翻身,还按摩,事无巨细周到得很,便是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了。

    是以当韩志远夫妻二人商量着,留温雅涵在京中照料母亲时,韩母还是坚持随儿子一起上任。

    用老太太的话来说,他们本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长子在哪儿,她就随着去哪儿。

    只是韩志远还有一个弟弟,自打他中了进士,就托关系进了卫所当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只能一人留下了。

    韩志远夫妇来建安伯府辞行时。温雅涵就悄悄寻了甄妙,拜托她以后关照一下这位小叔。

    甄妙有些诧异,继而满脸黑线。

    她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啊,表姐不找大哥关照那位小叔,竟然找她,难道她开着亮瞎了人眼的金手指吗?

    温雅涵一见甄妙神色就明白她想什么,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

    为人妇后,原本的刚硬有所收敛,柔声解释道:“说来怕二表妹笑话。我那婆母坚持随着大郎上任,却又放心不下二朗,我想着罗世子在亲卫军中任职,不需要特意关照我那位小叔,只是万一哪日我那小叔遇到什么大麻烦,我们都远在千里之外,就只能请表妹伸把手了。”

    她也可以拜托大表哥的,只是发生了四妹那事,哪还有脸再和大表哥多说话。

    至于自己的兄弟。自然也是早和他交代的了,只是温墨言在京城开铺子,还要借着建安伯府的势,真遇到大麻烦。不是他能解决的。

    而二表妹,相处了这些日子,知道她是个宽厚的。

    甄妙想着这位表姐能有今日确实不易,她过得好。母亲也高兴,就点点头道:“若是能帮的,我自然会尽力的。”

    话并没说死。毕竟男女有别,将来就是真有事帮忙,那也要看罗天珵愿不愿意管。

    温雅涵打开小包袱,里面是一叠帕子,各个颜色都有数条,每一条绣着不同的花样,精美绝伦。

    下面压着几条颜色鲜嫩的肚兜。

    甄妙悄悄抽了抽嘴角。

    再底下,是红绸布包着的一对白鹅,这对白鹅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看不出是什么材质,造型相当有趣味,嘴巴是鲜红色的,平添了几分喜庆。

    温雅涵把托着白鹅的红绸布递给甄妙:“这是多年前三叔从海外带回来的,表姐没有什么好东西,就送给妹妹当贺礼了。”

    无论是甄妙及笄还是出阁,她都赶不上了。

    甄妙脸色一僵,和白鹅大眼瞪小眼,忘了伸手接。

    虽然只是死物,还是紧张的出了一身冷汗。

    “二表妹你怎么了?”察觉甄妙神色有些不对,温雅涵问道。

    这是她盘算许久才决定送出的礼物。

    那些金银玉器,都是从伯府得来的赏,拿不出手的,这对白鹅无论是从情意上还是价值上,都不算失礼。

    “呵呵呵,三表姐,这是小舅舅送你的礼物,如今小舅舅不在了,你留着也是个念想,怎么能给我呢,呵呵呵……”

    甄妙只知道傻笑了。

    吓得。

    白鹅什么的,太可怕了。

    “我心里一直记着三叔的好,就是最好的念想了,这个表妹就收着,别嫌弃礼轻就好。那些帕子,表妹可以留着赏人。”

    “这么漂亮的帕子,我才舍不得赏人呢。”甄妙忙把罗帕收起来,还是没有勇气去接那对白鹅。

    看着温雅涵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自伤,甄妙差点给跪了。

    真的不是嫌弃,是害怕好吗!

    “三表姐,这白鹅是小舅舅送你的,我真的不能要,我这里还有小舅舅送的西洋镜呢,到时候你那什么都没有,我心里哪过意的去。”

    见甄妙依然推辞,温雅涵道:“当年三叔一共送了我三种这类型的小动物呢,我那里如今还有一个。”

    剩下的那个是一条逼真的小蛇。

    那怎么拿得出手呢,不把表妹吓得晕倒了才怪。

    “还有一个吗,是什么呀?”甄妙小心肝跳了起来。

    谢天谢地,总算有救了。

    “是一条小蛇,海那边好奇怪,三叔说有个小国大人小孩都把蛇当玩物把玩呢,是活生生的蛇!”温雅涵生怕甄妙吓着,说完看了她一眼。

    她是二房长姐,家里最困难时,修建花木之类的都是亲力亲为的,没少遇到长虫。

    久了,虽然依然有些厌恶,却不怎么怕了。

    表妹这样娇滴滴的伯府小姐,不禁吓的。

    就见甄妙露出个如释重负的笑:“表姐,我想要那条小蛇。”

    见温雅涵一脸诧异,咬咬牙道:“不知为什么,从小见了蛇。我就欢喜……”

    温雅涵几乎是魂不附体的把白鹅收起来,然后拿出那条逼真的小蛇。

    直到离去,脑袋还是眩晕的,反复想着一件事。

    她有一个见了蛇就欢喜的表妹。

    这么奇特的表妹,呃,真的能顺利出阁么?

    一直担忧的温雅涵没有等到甄妙的及笄礼,就随着韩志远上了任。

    辞行那天,温氏带着甄妙和温雅琦送到了垂花门外,直到人不见了才返回。

    府里开始准备甄妙的及笄礼。

    请安时,温氏终于忍不住问:“老夫人。不知妙儿的正宾,您请的是何人?”

    看着三个儿媳,老夫人难得的来了兴致,笑眯眯的道:“你猜猜看。”

    蒋氏翘了翘嘴角。

    看来妙丫头的正宾定然不同凡响。

    当年甄宁及笄,是老远威候夫人孙氏插的笄。

    这位老远威候夫人孙氏,在京城贵妇的圈子中也是位传奇的人物。

    她的夫君老远威候是和老镇国公齐名的常胜将军,却偏偏终身只娶了孙氏一人,别说妾,就是通房都没有的。

    孙氏也争气。生了三子二女,由此可见夫妻的恩爱。

    后来老远威候去了,长子袭了爵,在朝中已经做到吏部侍郎一职。这可不是建安伯世子一个五品郎中可比的。

    据说封了世子的那个孙儿,能耐相貌都是好的,如今和镇国公世子一样,都在亲卫军中当差。

    孙氏这样的侯夫人。按理是请不动的,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她和甄太妃是手帕交。正是甄太妃提了,才当了甄宁的正宾。

    蒋氏甚至不厚道的想,老远威候终身只守着孙老夫人一人,难道是甄太妃传授了什么?

    无论如何,当年甄宁虽才名远播,身份上还是差了一点儿,正是及笄后,才真正被承认是一流的闺秀。

    妙丫头也是进宫和太妃住过几日的,难道说太妃又出面了?

    “这媳妇哪猜得出来。”温氏老实道。

    她少女时就是娇憨天真的性子,从来不是伶俐人,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老夫人脸上带笑,并没责怪。

    李氏却悄悄揉了揉帕子。

    论相貌,自己不比温氏差,论出身,她虽是庶女,好歹娘家势大,总比破落户的女儿强。

    要说夫君,她的夫君无疑是最出色的的。

    可老夫人,怎么就这么包容温氏呢!

    难道就因为她生了长孙?

    定是如此了。

    李氏越想越烦闷,忍不住刺道:“难道是昭云长公主吗?呵呵,妙丫头不是在公主府住过一段时日吗,据说长公主还挺喜欢她来着。”

    “怎么会呢,昭云长公主从未给任何小娘子当过正宾的。”温氏知道李氏是讽刺,也不客气,“我们老爷就是一个白丁,哪请得来长公主。等冰儿、玉儿及笄,二嫂倒是可以试试。”

    李氏狠狠瞪温氏一眼,打定了主意,老夫人要是提让冰儿、玉儿当赞者的事,她定要寻个由头给推了,看温氏怎么哭去!

    见两个儿媳又起了口角,老夫人脸上笑容淡了,还是告诉温氏道:“四丫头的正宾,是国子监祭酒的夫人骆夫人。”

    这话一出,满屋子人讶然。

    骆夫人是谁,满京城贵女又有哪个不知道的。

    要说威远侯老夫人是人人羡慕的命好之人,国子监祭酒骆夫人就是人人倾慕的大才女了。

    七夕女儿会上甄妙的巧果花瓜,就是被这位夫人评的绝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