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还有自己的权威,顾氏便派了人到荷香院传话,其意思就是让永芳安心养胎,不要整日里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都是下人操持的事情。堂堂王府大少奶奶将心思用在这些上头,岂不是丢人现眼,被人说闲话。

永芳听了这话,冷笑一声。只怕说闲话的也就只有王妃顾氏了。永芳听便听了,嘴上也说会谨遵王妃顾氏的吩咐。但是过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永芳的行为全面的阐述了何为阳奉阴违。哦,不对,这是贬义词。应该说阐述了该如何和恶毒的婆婆做斗争的方法。

新鲜蔬菜送到伯爵府的第二天,伯爵府就派了人过来。来人是黄夫人身边的费婆子。费婆子激动的表达了黄夫人,老太太还有段夫人的高兴之情。老太太的原话说她果真没看错四丫头,四丫头果真是个能干的。没想到大冬天里头还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听说还是永芳的庄子上产出的,这就更不得了了。老太太勉励永芳,让永芳继续努力,以后能够多孝敬一点老太太。

永芳听了,心里头高兴。孝敬老太太自然是责无旁贷。黄夫人也很高兴,但是黄夫人同时也担心,担心永芳不安心养胎,会对胎儿有影响。让永芳不要操心这些事情,安心养胎就是。至于别的,只要心意到了就好。

所有人当中还是钱氏最有眼光。钱氏后来派人来传话,说是很感激永芳的心意。隐晦的提了提,这东西若是产量够大的话,那可不得了,那可是一门十足赚钱的生意。不过钱氏也表明态度,这毕竟是永芳的,她不敢搀和进来,更不敢让永芳将方法传授给她。那无疑是强盗的行为。钱氏还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不过钱氏也表达了一下自己意思。若是将来永芳想要出售这些新鲜蔬菜的话,能不能批发一点给她,让她也搭顺风车,赚点小钱花花。

永芳感叹,果真大嫂钱氏才是最为精明能干的人。其实钱氏若是开口问永芳要建立温棚的方法,永芳或许顾忌到彼此亲戚颜面,同时也出于想要照顾娘家人的心态,说不定就真的给了。说不定还会派人去帮着建立温室。但是钱氏已经说了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强盗事情,永芳自然也不会上赶着给人送钱。但是以后产量大了,能卖钱的事情,捎带着钱氏赚一笔也不是不可以。应该说非常乐意。毕竟钱氏赚了钱也是花在大哥永礼身上还有侄子行哥儿身上。

因此永芳很是爽快的答应了钱氏的要求。不过永芳也说明了,今年肯定是不行的,今年只是试种,而且刘顺担心温棚建不起来,损失太大,只建了一个小小的,只有半亩的面积。能够种植的蔬菜水果实在是有限。而且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首先要做到恒温,便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幸好永芳有两辈子的记忆,上辈子读的也是工科,家里也有亲戚在乡下做温室大棚,因此多多少少能够给工匠们一些参考意见,促使技术方面能够一步步的改进。

永芳到此也算明白了,为何只能内宫监有温棚,京城贵族都没有,只因为技术层面没人掌握,单是一个恒温,就是要命的事情。这绝对不是砸银子就能彻底解决的事情。也就只有永芳有两辈子的记忆,有两辈子的经验,上辈子见多识广,思路开阔,方能真正建成。但是技术上面依旧存在问题。不过永芳不担心,这还有一年的时间去折腾了,到了明年,永芳就不相信,这温棚温度控制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等到明年,永芳就能大把大把的赚钱。成为一个小富婆是指日可待。

因为有了这个温棚,腊月里头,王府和伯爵府的餐桌上时不时的就会有一盘绿油油的青菜。这在北方的冬天里,真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过了小年夜,永芳已经很确定少齐无法赶回京城过年。不过永芳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某天早上少齐能够出现在床头。又过了两日,永芳收到少齐今年的最后一封信。信里面说让永芳好生照顾自己的身子,尤其是肚子里的孩子,要特别的小心。府中事物都不要管了,让下人去操持就行。至于铺子和庄子上的事情,也让永芳全都交给刘顺去做。至于永芳在信里面提起过的番薯,少齐说他已经知道了。在南方也看到有人家种植,只是种的人少。不过产量大,耐旱倒是真的。对于这个,少齐让永芳着人用心做,若是银两不够,他会去信给安王,让王爷从公中出钱来操持此事。

永芳看到这里,当即就否定了少齐的这个主意。要是让公中出钱,等到将来酿酒作坊做出来后,开始大笔的赚钱,只怕顾氏肯定会借着这个由头,搀和进来。到时候永芳拒绝的底气可就不像如今这么足了。毕竟永芳如今用的都是自己的嫁妆银子,推而广之,那将来的酿酒作坊,番薯粉丝作坊也算是永芳的陪嫁,属于她个人的产业。到时候她倒是要看看别人有什么由头搀和进来。除非皇上见利起意,想要从中分一杯羹。那样的话永芳就不得不贡献一部分出来了。

少齐在信里面说了,他很好,让永芳不用担心。等开了年后,他便可以回京了。总之无论如何在永芳生孩子之前,少齐是百分百一定会赶回京城的。永芳一看到这里,心里头就怒啊!你说少齐一个大男人,忙事业竟然忙到不顾怀孕的老婆就算了。偏偏那点俸禄还不够少齐一个人开销。如今还好意思说生孩子之前一定会赶回来。太过分了。难道她一天不生孩子,少齐就一天不用赶回来吗?是不是被江南的美景美人给迷花了眼,有点乐不思蜀了。哼,永芳暂且不和少齐计较,不过总归是要记上一笔的。等到少齐从江南回来后,永芳少不得要好好清算一下这笔账。

最后少齐在信末隐晦的提起永芳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先说永芳很能干,又说永芳照顾伯爵府也很应该。但是光顾着自家亲戚,却忘了皇宫里面的人,就很不应该了。如今宫里面就有人问起来了,问永芳是不是不懂规矩还是怎么的。有好东**着掖着,也不知道孝敬到宫里面去。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永芳愕然,心想揣测究竟谁嘴巴那么长,竟然拐了个弯,让少齐来传话。想吃就直说嘛,至于如此含蓄吗?至于少齐在信里面说的宫里有人问起来此事,不用说拿所谓的有人,一定是皇上了。如今宫里面也就皇上能够让少齐特意写一封信回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几颗新鲜蔬菜。

永芳越想越觉着好笑,宫里面按理说也有温棚蔬菜的,可是为什么就盯上了她的?奇怪啊奇怪!不过不管再奇怪,此事既然少齐说了,永芳就要照着去做。用点新鲜蔬菜拉拉关系,帮着少齐在宫里面露露脸,在皇上跟前刷存在感,这件事情永芳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于是第二天庄子上就送来一车新鲜蔬菜,有四五个品种。永芳一点都没留,让刘顺带着人和车一起送到宫里面。永芳在屋里乐呵呵的想,她这一车菜送进去,皇上是不是该给她点赏赐才是啊!别的东西都算了,直接赏赐点金银就最好。因为年底送礼的缘故,永芳的荷包可是空了不少。至于庄子上和铺子上的银钱,虽然已经送来了,但是永芳还要留着明年周转的银钱,不可能全都用了。

钱啊钱,真是个好东西。钱啊钱,你啊你最可爱。永芳高兴的哼唱起来。清瓶凑在一边仔细听了永芳哼唱的内容,听完后,很不客气的笑了起来,“大少奶奶,你这唱的要是被人听了去,只怕要当笑话说了。”

永芳混不在意,“这没什么。到年底了,想手里面多点银钱也是应当的。对了清瓶,今年年底的奖赏,你可有统计出来?”照着永芳的规矩,其实也因为永芳手里面有钱了,所以做人也就大方了许多。今年过年前,在荷香院伺候的所有人,按照各自能力大小,忠心与否,差事做的如何,是否勤勉等等统计标准,每个人都有一份数目不等的赏银。这份赏银是永芳以个人的名义赏赐的,而不是公中的钱。

这个消息早在十多天前就传了出去,如今院子里的人都在议论各自能得多少赏银。毕竟这是大少奶奶的赏赐,可不是公中惯例。而且众人听说此事以后会成为惯例,只要在荷香院伺候的人,都能得到一笔赏银。但是赏银的数目,却要看每个人做事是否用心了,是不是够忠心了。

大家得知统计赏银的事情由清瓶在掌管,这些天来清瓶可是不得闲。时时都有人在找,就是希望清瓶在算赏银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多算一点。清瓶是不胜其扰,于是便躲到了房里来。有大少奶奶坐镇,那些人自然不敢进屋找她。

清瓶见永芳问起,便说道:“回大少奶奶的话,此事奴婢和云妮两人合力,已经统计出来。这是明细,请大少奶奶过目。”

永芳拿过明细单子,仔细看了看。最高的有十两赏银,最少的只有五百文。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大了,整整差了二十倍。永芳觉着差距太大了点,有心要改改,免得大家心里头有想法。提起笔后,永芳又踌躇起来,有差距方能有动力和压力。也能激励大家用心做事。永芳最后没改最高的和最低的这两个。而是提笔改了几个中间的。从中就看出来,等级低的丫头未必就不能多拿银钱。永芳改过后,有好几个三等丫头拿的赏银反倒是比几个二等丫头拿的多。永芳想借此给大家一个警示,用心和不用心做事,在她眼里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那些投机取巧,风吹两边倒的人,永芳是不会待见的。赏银自然也不会多给。

清瓶见了新的清单,有点担心,“大少奶奶这样改,下面的人,奴婢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你就照着这个办就行。有什么问题找我便是。”永芳大笔一挥,此事便定了下来。

晚上刘顺才从宫里面回来,永芳第一时间便召见了刘顺,先是问刘顺宫里面的反应啊,贵人们如何说啊?可惜刘顺没能见到贵人,永芳问也是白问。于是永芳单刀直入,直接问宫里面可有赏赐?有什么赏赐?

刘顺一脸委屈,为难。大少奶奶问起来,他总不能不说。于是刘顺只能老老实实的说道:“回大少奶奶的话,直到奴才出宫,也没见到有人说赏赐的事情。”

竟然没赏赐?这也太过小气了吧。永芳心里头不满,觉着皇帝就是抠门。好意思让少齐写信要好东西,却不知道给点好东西赏赐下来。

“不过宫里面说了,说是还有的话,以后要多多供应给宫里。”刘顺小声的说道。

“什么?”永芳果真怒了,“宫里面的人说的?谁说的?”

“汤公公!”刘顺差点汗都出来了。

“汤公公?你是说皇上身边伺候的那位汤公公?”永芳惊吓。

刘顺点头,正是皇帝身边伺候的汤公公。

永芳皱眉,心里头全是火气。如今永芳怀孕,这脾气也跟着肚子一样,渐长。永芳斟酌的问道:“汤公公可有说别的?”永芳眼里面冒光,好像是看到银子在眼前飞一般。

刘顺有点吓住了,紧张的摇头。“真的什么都没说?”

刘顺还是摇头。

永芳咬牙,问道:“难道没说要用钱来买?没问多少钱一斤?什么都没问?只说让咱们送东西进宫?真是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永芳大怒,直接就将心里头的话说出来了。

刘顺听了吓了一跳,大少奶奶,这话可不能乱说啊!那是宫里面,宫里面要东西,咱们还怎么敢问要钱呢?

永芳可不这么想。这也是大家观念不同的区别。要是今天这事换了别人,巴不得天天往宫里面送东西,好和宫里面打好关系。如果能够入了皇帝的眼,那更不得了。这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但是永芳却不这么想。按理说永芳是孙媳妇,要孝敬做皇爷爷的人,也是理所应当。可是宫里面可不是只有皇帝一个人。皇帝后宫还有那么多的贵人。送皇帝东西,总不能说提一个菜篮子,装一篮子菜就送了吧。送进去的菜都是用车算的,一马车一马车的拉进去,那是什么概念。汤公公还要求多送,永芳要是照着吩咐去做了,那王府和伯爵府以后谁也别想再吃到这些新鲜的蔬菜了。毕竟产量有限,做不到无限量供应。

而且永芳为了这个温棚,已经投入了差不多快一千两。这全都是她的私房银子。到如今一分钱都没回本,竟然就有人上门打秋风。真是岂有此理,孙子能忍,孙媳妇绝对不能忍。此事要是换做永芳还没怀孕的时候,只怕永芳一理智,这事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是永芳现在是孕妇,孕妇的很多想法和思路都不能以常理推断。这就好比更年期的妇女,总是有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因此永芳出于愤怒,出于对自己财产的捍卫,做出了一件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刘顺是下人,劝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永芳写奏本。没错,永芳写的是奏本。虽然少齐没有爵位,虽然永芳没有诰命,但是永芳作为皇帝的长孙媳妇,奏本是可以写的,也能轻松的送到皇帝的案头的。只是这事以往没人干过。哪个王妃世子妃吃多了才会给皇帝写奏本。真是多事。

这会永芳就偏要多事,没这么光明正大的明抢的。怎么着也要将本钱给她吧。就是伯爵府,她每次让人送菜回去,一次两次便罢了,次数一多,老太太就主动开口了不能白要永芳的。永芳的孝心是孝心,但是不能让永芳亏本,自个贴钱。所以后面送过去的,永芳都是收了钱的。也因此收了钱,永芳也不敢多送。多半是钱氏安排送多少,永芳才送多少。原本永芳收这个钱也收的有点心慌意乱的。但是老太太说了,一次两次倒是没关系。这以后整个冬天都要靠永芳才能吃上新鲜蔬菜,若是不给钱的话,时日一长,怕是生了罅隙,而且永芳要是不收钱,老太太的意思是永芳也就别送了。

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也不过如此而已。永芳也明白老太太的意思,怕是因为银钱的事情,将来生出龌龊来就不好了。还不如一开始就把规矩讲明白了来的好。也不会伤了亲戚感情。看看,永芳连伯爵府的钱都收了,还有什么理由不收宫里面的钱。要是皇帝每次只要一小篮子的菜,永芳就大方点送去就是了。可是一车一车的要,谁愿意啊?又不是冤大头。

所以第二天,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奏本,讲道理摆事实要亲兄弟明算账的奏本就摆在了开成帝的案头。

开成帝拿起奏本,先是看了眼字体,嗯,还算不错,看得出来是用心练习过多年的。嗯,为何这字越到后面,越发的潦草了,隐隐有点怒气隐含其中。在将内容看了一遍,开成帝当即就咆哮道:“放肆,胡闹,大胆。谁给她的胆子?”

汤公公低着头不敢说话,这算是皇帝的家事,皇帝没问,他可不好开口。

开成帝气过之后,又将奏本拿起来看了一遍,看完后,暗自嘀咕了一句真够脸皮厚的。要是户部的人能干一点,收税的时候也有这个劲头,对商人狠一点,那国库也不至于空的可以跑耗子了。

“汤福!”

“奴才在。”

“嗯,传朕口谕,就说……”开了口的开成帝难得犹豫起来。这不过是小事,没必要搞得如此慎重其事。

汤福半天都没听到开成帝的下文,于是抬眼看看,就看到皇帝在沉思,似乎是有点为难。于是汤公公就主动承担起事情来,“皇上,要不奴才跑一趟安王府,也好让那孙氏明白规矩。”

开成帝摆摆手,示意汤福不用如此。开成帝再次看了眼奏本,国朝开国这么多年,这还是有人第一次因为这阿堵物上奏本的。不得不说单是这胆子,就够让人侧目的。开成帝笑了笑,笑的有点奸诈。“汤福,别的都不用做,过个三五天你便催促孙氏将菜送到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