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嫡女种田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战明几个男的也觉得很有趣,但碍于是女人家的事情,他们也没有主动要帮忙,只是在旁边看着。

这个时代的吃食不多,人们会做的种类也不多,饺子这种吃食他们也没见人做过,所以就连宋老爷子都忍不住朝着包饺子的几人看了很多眼。

静月原先私家菜馆里,其中最出名的主食就是各类饺子,现在她手中能用的调料和蔬菜都比较少,否则一定要让家人把所有饺子的种类都尝一尝。

包饺子的时候,静月在征得祖父的同意后,就让全叔和忠宝临时在院子里搭了一个简单的灶,上面放着一个洗刷干净的铁锅。

水烧开之后,静月先将鱼丸下了进去,然后又放了包好的猪肉白菘的饺子,盖上锅盖。

宋战明、宋景瑞、宋景宽就像三座门神似得,死死守着铁锅。看着静月加了一遍凉水,又盖上锅盖,又掀起,又加凉水,又盖锅盖。他们就不住地问,熟没熟?可不可以吃了?还要等多久?

“没出息!”宋老爷子虽然也想快点尝尝孙女所说的这种叫饺子的吃食,但他可不会和儿子、孙子一样,守着大铁锅。

扑鼻的香气早就引得众人垂涎欲滴,就连一向自诩定力很强的四爷宋战杰,都吸了一次鼻子。

“好了,可以吃了!”终于静月发话了。

静月先盛了一碗鱼丸饺子给祖父宋老爷子端过去,接下来,冷雨、冷霜就开始给其他人盛饺子。静月又去厨房端来几碟夏氏和苏嬷嬷腌制的萝卜,分别给众人送过去。

“太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宋景瑞、宋景宽两人吃完一碗,赶紧又去盛第二碗。

宋站伟将一颗鱼丸放进嘴里,然后细细品尝,称赞道:“这鱼丸富有弹性,很有嚼劲,而且没有腥味和油腻感,百吃不厌。饺子也是不错的。”

静月又下了一锅韭菜鸡蛋的素饺子,众人又欢快地吃了起来。看着大家吃的这么开心满足,静月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做些好吃的东西,决不能委屈了自己这一世的家人。

宋静珂虽然是大家闺秀,但她没有古代女人吃起饭来的忸怩作态,而是和几位哥哥一样,吃了一碗又吃一碗,就连静月这个现代人,都没见过有女孩子像她这样能吃的。

“吃完饭,我还有事情要说,尤其是全叔和忠宝,可能又要麻烦你们了!”静月吃了一碗饺子就饱了。她听忠宝无意提起,千荒山的冬天会非常冷,而现在他们买不起特别好的木炭,被褥也要去镇上买。

母亲和两位婶婶虽然没对她说家里还有多少银两,但是看着她们还在不顾寒冷刺绣卖钱,静月就知道家里一定没多少钱了。正所谓“树倒猢狲散”,现在就是有心想接济宋家的人也不敢了,毕竟宋家最开始获罪的原因可是通敌叛国。

静月挣钱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现在她需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过完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开春,好好侍弄家里的这百亩田地,她相信自给自足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宋家这两年还不能在溪朝国太招摇。万一自己做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出来,让宋家再一次成为“出头鸟”,可就得不偿失了。先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以后的事情慢慢图之。

“月儿,你要做什么?”宋战远知道这个女儿与众不同,但她每次给众人的惊喜,都会吓人一跳。

静月见大家也都吃的差不多了,就让冷雨她们先把东西收拾回厨房,没吃完的饺子先放起来,已经是深秋的天气,东西不会坏这么快。

宋景瑞几人都猜出静月一定是又有好点子了,不知这次她要捣鼓什么事情,一个个都万分期待地看着她。

静月从小就怕冷,在东北求学的那几年,她可是千方百计想了很多方法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如今又听说这千荒山的冬天冰冷异常,甚至往年还冻死过很多人,她心底就有些担忧。

“祖父,爹,听说这里冬天会很冷!”静月做事之前,还是想先征求一下家中最有权威的两位人士一下。

宋全住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他听出静月是有些怕这里冬天的天气,在获得宋老爷子的眼神示意后,说道:“二小姐不用担心,这两天我就会买些木炭回来,再去镇上多买几床被子,就不会太冷了。”

静月想了一下,看着宋老爷子说:“祖父,我虽然不知道家里现在究竟有多少钱,但想来也不是特别多。这里的天气越来越冷,几位哥哥还住在简陋的房里,冬天一定很难熬。不是说,年年都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吗?”

宋景瑞见静月担心他们,就说:“我们没事,都有武功护体,冻不着!”说完,又紧接着问:“不过,妹妹你想做什么,先说出来听听!”

第七章 盘炕取暖

静月先让冷叶去房间取她昨晚画好的几张图纸,等冷叶拿出来,她就把纸一张张铺在院中的石桌上。

“月儿,你这是画的什么啊?”宋战明指着纸上那看起来像床又不是床的东西问道。

静月解释说:“这是炕,它的工作原理和灶差不多,只不过上面放的不是锅,而是用土垒成的床。”

宋景宽有些摸不着头脑地说:“那这样的床不是把人放在火上烤吗?还不烤熟了!”

宋景宽无厘头的话让静月忍不住笑了起来:“五哥,你这样说也对,不过不是烤熟,而是烤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温度,不能烧得过热,这样你睡在上面冬天就不会冷了。”

“可是有烟要怎么办?屋子里不也一样无法住人吗?”六少爷宋景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静月看了这个六哥一眼,他虽然不是爱说话,但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所以,静月又指着另一张图纸说:“这就是炕的内部结构图,盘炕的时候,只要让泥瓦匠按照这个图纸来做,烟就能很快地出去。”

“那这个呢?”宋景瑞又指着另一张看起来是灶的图纸。

静月耐心地解释说:“其实炕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像这样类似床的炕,另一种和地暖相似,也就是通过烧这个灶,不但能做饭,其中产生的一部分热量还能让房子的地板变热,人睡在地板上就行了!”

虽然大家都听不明白“地暖”“热量”这些东西是什么,但是大概也能明白静月说的意思,就是以地为床,而这个床是烧热的。

“宋全,就按月儿说的办,去找几个手艺好的泥瓦匠来盘炕!”宋老爷子很果断地下了命令。

“是,老爷!宋家村就有几个手艺不错的泥瓦匠,我这就去!”宋全转身就朝宋家村的方向走去。

“祖父,是不是我们屋子里也有?”宋景瑞不是怕冷,他就喜欢凑个热闹。

自从来到千荒山,因为人多屋少,他这位将军府的二少爷天天跟六叔、大哥和两个弟弟挤在一起,都快憋屈死了。如果能有一张超大型的床,哪怕是土床,他也乐意。

“没有柴,烧什么!”宋老爷子瞪了孙子一眼。言外之意就是,你要想有热炕躺,就要多砍一些柴。

宋全的办事效率很高,一个时辰不到,他就带回来四五个人,领头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宋全介绍说,他是宋家村的村长,而剩下的人都是村里手艺好的泥瓦匠。冬天让他们干活的人家少,都闲在家里,一听说有活干,他们就都跟着来了。

静月是第一次见到外人,眼前的几人衣衫上都有补丁,面色饥黄,一看就是过度劳累,营养跟不上。他们低着头,显得惴惴不安。

村长宋仁毕竟也见过些市面,而且他也知道宋家虽比不上以前,但宋老爷子当年为国征战的威名,早就深入人心。对于他们这些百姓来说,给了他们安定的就是英雄,这份恩情他们永远记得。

“宋老爷子,您有什么让小的们做的吗?”村长言语之间很是恭敬。

宋老爷子指着静月说:“你们都听二小姐的,她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宋老爷子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静月,他能感觉出静月还在拘着自己的才能,但他相信不久之后,这个孙女一定可以大展拳脚。

静月见祖父这么相信自己,信心就更足了。这一次,她更详细地给几名泥瓦工人讲起了盘炕的要领,材料的选择,通风口的设置,以及炕体和烟囱的连接等问题。

听了静月的讲解,宋家村的几位村民都吃惊地看着她。这位宋家二小姐,怎么比他们这些常年和土砖打交道的人,知道的还要多。如果这个炕做好了,那么冬天就再也不用担心睡觉的时候被冻死了。

“二小姐,这个炕除了用砖,还可以用其他的吗?”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怯生生地问道。他们家很穷,就算知道怎么盘炕,也买不起砖啊。

静月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当然,用土坯也是可以的,你们可以将草放入泥中,一起搅拌制作成土坯,可能效果会更好。你们先给我们家盘好炕,回家可以自己做土坯,然后给自己家盘炕,这些盘炕的图纸可以让你们画下来。不过,我有个小要求想要你们答应我。”

几人一听心内都震惊的不行,作为手艺人都知道,二小姐将盘炕的技艺给他们,那就相当于给了他们一碗饭,就是他们的师傅。

他们根本就没抱希望会得到盘炕的手艺,如今真是太好了。并不是他们贪图这门手艺,而是这个炕不知能救活多少穷苦人。别说一个小要求,就是再难的条件他们也答应。

“二小姐,您说,只要我宋老汉能做到的,刀山火海都愿意去。”手艺最好,心肠也最好的宋老汉嘴唇有些哆嗦地说。

静月见他们激动的样子,赶紧说:“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门盘炕手艺你们不能对别人说是我教会你们的,就说是你们自己琢磨出来的,能答应吗?”

“这?”宋老汉和村长有些为难地看着她。

“二小姐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宋老爷子又是这句话,不过此时他的脸上有了笑意。这个孙女果然不错,不贪功,有仁爱,大有所为,大有所为呀!

宋老汉等人一听,竟然“扑通”一声,给宋老爷子跪下:“宋老爷子,二小姐,多谢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宋家村的人永远不忘。”

别看宋家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多又穷,村里人的心却非常齐。宋老汉知道,二小姐将盘炕教会他们几个,其实就相当于教会了全村的人,日后他们可以凭着这个手艺吃饭,冬天也不怕寒冷了。

静月有些被吓到了,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地上的人,这种情形两世她都没见过。

还是宋站伟看出静月的心思和尴尬,忙伸手扶起宋老汉说:“你们的心意月儿知道的,如果真想感谢她,就给我们庄子上好好盘炕,这才深秋时节,过年前你们还是有的忙的。”

跪着的几人这才起来,宋老汉摸了一把老泪,脸有些红地问:“二小姐,您就吩咐吧,我们一定好好干!”

静月原本是想用自制的土坯的,但是忠宝和忠彪他们已经在宋老爷子的授意下去买砖了。

接下来的几天,在宋老汉的带领下,他们就开始给宋景瑞、宋景宽几人住的房间盘炕。最初宋景瑞、宋景宽两人还很嘚瑟,以为静月把他们看得很重,后来才知道,静月是拿他们的屋子做什么实验,做得好了,才给其他屋子盘炕。

宋家其他人也没闲着,家里盘炕的时候,男人就上山砍柴,女人就负责家务活,而做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静月的身上。

“月儿,看,六叔又给你捉来了四条大鱼!”宋战明一肩扛着一捆柴,一手拎着四条大肥鱼。

静月有些头疼地看着宋战明手中的鱼,自从上次做了鱼丸饺子,几位长辈和哥哥们,似乎和鱼丸、饺子较上劲了,每天都要吃。

静月不止一次地问他们:“连续吃了好几天,你们不腻吗?”

------题外话------

本文长篇温馨文,求推荐各种求——呵呵

第八章 义助村民

“不腻,一点儿都不腻!”

当然他们不腻的原因也在于静月,因为她除了做鱼丸饺子,还变着法给他们做野菜鱼丸汤,鸡肉鱼丸面,煎鱼丸,鸡蛋煎饺子等有关鱼丸和饺子的吃食,就连宋静珂这个每天上山打猎的大小姐,也变成了天天去溪里捉鱼的渔姑。

“二小姐,盘炕已经结束了!”领着盘炕的宋老汉从忠宝、忠彪几人的房里走出来,这是他们最后盘的一个炕。

静月实在没想到古代的手艺人做事会这么干净利落,盘炕的过程并不是很难,再加上人又多,砖又是现成的,所以大半天就能做一个炕。

盘好的炕已经测试过了,非常好用。心急的二哥、五哥,这两天晚上就偷偷地烧起了炕,昨天还因为一时好玩,烫的六叔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抓起两个捣蛋的哥哥就一顿好打。

这几天,静月中午、晚上一直都有留宋老汉几人吃饭,顺便打听一下他们村里和山外的消息。当得知宋家村有自己的一个小鱼塘时,心中就有了想法,打算盘炕结束之后实施。

静月让宋老汉等人在院中的木墩上坐下,然后让冷霜给他们端来几杯热茶,这些天的确辛苦这些人了。

“二小姐,您别这么客气!有什么话请说!”宋老汉觉得在小庄子里的这几天像做梦似的,这位宋家二小姐不但人美声甜,待所有人都是和和气气的,根本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穷苦人的意思,而且她又做得一手好菜,那个叫鱼丸和饺子的吃食,他都真想从肚子里取出来给家人尝尝。

静月看了一眼正在院中石桌上下棋的祖父和四叔一眼,又瞅了瞅正在劈柴的自家老爹一眼,这才对宋老汉说:“这几天麻烦几位给我们家盘炕了,这是工钱!”静月从苏嬷嬷手中接过一个钱袋子,亲自递给了宋老汉。

宋老汉一听“工钱”两字,手中的热茶差点就撒了出来,他连忙摇头说道:“二小姐,使不得!您将盘炕的手艺教给我们,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我们怎么还敢要您的工钱。我宋老汉虽然不识字,但知恩图报还是懂得的,宋家村的人可不做这么丢脸的事!”

其他几位宋家村的盘炕工人也都跟着连连点头,他们人贫但志不贱,静月现在就是他们整个宋家村的大恩人。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宋家村都会把宋老爷子一家人当成恩人报答。

静月伸出的手第一次有些犹豫地僵在空中,她能深切地感受到宋老汉几人眼中的真诚和感激,但她也知道宋家村很穷,吃不饱穿不暖都不算什么,饿死人、冻死人的事情,也是会发生的。

心思转了一转,静月手中的钱袋又往前递了一寸,笑着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迫你们收下这工钱,那这些钱就算我的入伙费吧!”

入伙费?这是什么意思?宋老汉几人一时没听明白静月话里的意思。

“几位也知道我们宋家现在正落难,想要做什么,也不是很方便。冬天快来了,我也想挣个几文钱给祖父他老人家打点酒喝,暖暖身子。”静月看见宋老爷子下棋的手顿了一下,笑着继续说,“所以,我打算将鱼丸和饺子的制作方法教给你们,到时候万一能挣到钱,你们有十个铜板,给我一个就行。但也请嘱咐要来学的人,不要对外说是我教给你们的,可以吗?”

静月原本是打算无偿教给宋老汉他们的,因为她很清楚鱼丸和饺子的制作并不复杂,只要会动脑子的大厨,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做出来。但是见宋老汉几人的表现,她还是决定意思一下,能给自己祖父打壶酒就行了。

“二小姐,你是天上的仙女吗?”宋石头有些激动地问道。他就是一开始问静月“可不可以用其他材料”盘炕的那个年轻人。

不但静月愣住了,院子里其他的宋家人也愣住了,尤其是宋家几位男主子,全都利眼扫过宋石头。

宋石头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他只感觉有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