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密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那些美国情报部门的特工,也就是美剧中鼎鼎大名的cia、fbi们用的还要先进!

    防水,抗干扰,待机时间长达72小时,可持续工作12个小时,而且普通的金属探测器都难以发现它的存在,比市面上流行的骨传导耳麦强多了。

    虽然骨传导耳麦在通话时更加隐蔽一些,传声时不容易被别人听到,要比这种比较传统的蓝牙耳麦更好一点。

    可骨传导耳机是利用人体内骨的振动传导声波的,而不是利用空气的振动,所以它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但是却只能把佩戴着骨传导耳麦的本人声音传给别人,而无法清晰的将戴着耳麦的人,周围环境中的其它声音传过去。

    如果林晨用骨传导耳麦的话,那么他周围的声音就无法传给隐藏在暗处的阿木,等于让阿木变成了“聋子”。

    何况骨传导耳机,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

    要是把骨传导耳机做成米粒大小,放入耳道里面,发声的时候就在耳道里面动振动,那会是个什么情况?

    一粒米在耳朵里面狂跳的情景,随便想想都会令人浑身发寒!

    一个不好直接戳破耳膜都有可能!

    这可不是正常人愿意见到的事情。

    林晨将胶囊耳麦拿在手中轻轻一捏,开启了里面的电源开关,就把胶囊耳麦塞进了耳孔里,侧着头张合几下嘴巴,让胶囊耳麦顺着耳道,滑进耳道深处,让别人从表现上看不到胶囊耳麦的影子。

    他又张合了几下嘴巴适应了一下,感觉没有明显的不适反应,这才接着把他扔在洗手间里那面买回来没用过两次,比手掌略大一点的长方形梳妆镜给拿了起来。

    咔咔几下拆掉了镜子的镜面和支架,留下一块平整的金属外壳放在茶几上。

    然后他又从一个塑料文件夹的塑料皮壳上,轻轻揭起了一层透明的薄膜,小心翼翼地贴在拆了镜面和支架的镜壳内侧……

    林晨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把电动剃须刀、mp3和手表等等,好几样小东西给拆成了一堆零件。

    接着他又从这些零件中,找出了一些表面上看上去很普通,但电路接口和电路芯片比较特别的模块化部件,在茶几上捣鼓了十来分钟。

    一只东拼西凑出来的大屏幕智能手机,就出现在了他面前的茶几上!

    “呼~”林晨拿起这只用光他在虚影网络上,努力积攒起来的所有积分,七拼八凑出来的智能手机,深深地呼出一口长气,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心中渗出的汗水。

    他不是什么特工,更不是训练有素的间谍,在面对很可能会被长期禁锢在这异国他乡不见天日,甚至可能会被人间蒸发的危机,他只能用其所知,尽其所能地搏一次了。

    抬头看了一眼电视屏幕中的监控画面,见所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他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按下了手机的电源开关。

    如果以安全的角度考虑,按照周密的计划进行思考,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他组装这只智能手机的最佳时机,更不是开机的好时候。

    可是他现在必需随时与外界保持通讯联络,特别是一个重要的电话,他一定不能错过。

    他接下来的一切行动将要如何开展,甚至是他以后的命运会怎么发展,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他能不能接到这个电话!

    “阿木,你能听见我说话吗?”设定好智能手机上的各项设置,林晨立即通过胶囊耳麦,呼叫起隐藏在暗中的阿木。

    “yes。”一声轻微但却清晰的电子合成音回应在林晨的耳朵中响起,语速不急不缓,发音很是标准。

    “阿木”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最聪明的人工智能,才诞生不过几天时间,就已经能够“听懂”林晨大多数的命令。

    但它也只是一个人工智能,并且还处于初级智能阶段,特别在语言文字方面无法做到像人类一样理解和表达,目前还只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指令进行应对。

    所以在回应林晨的问话时,还用的是英语“yes”,而不是华夏语“能”。

    当林晨听到“阿木”的回应后,他就立即开始了计划好的下一步行动。

    首先,他要将之前用的那个手机号的信号,转接到他现在这部智能手机上,这样才能接到别人打给他的电话。

    “阿木,进入周围二十公里范围内所有att公司的信号基站。”林晨对阿木下达指令。

    他在美国使用的正是att公司的手机卡号,第一步自然就得先进入att公司在附近的信号基站,截断基站发送给他之前手机的信号,将传输的内容信息进行加密,再通过卫星转接到他现在这部智能手机上来。

    这样他之前那部手机就不会再接到找他的电话,而打给他的电话都会转到他现在手中这部智能手机上,顺便让通过手机信号进行定位的手段对他失效。

    “阿木”不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对于林晨下达的“进入”指令执行得很是迅速和准确,不到三十秒的时间就完成了“进入”周围所有att公司信号基站的工作,将结果向林晨作出汇报道:“att公司在周围二十公里范围内共有大小信号基站二十七座。”

    随着阿木的回复,林晨手中智能手机的屏幕上出现了普罗维登斯中心区域的卫星地图,以帝国科技大厦为中心画出了一个半径二十公里的圆圈,其中亮着二十七个大小不同的红色小点,将att公司在周围二十公里范围内的二十七座基站标注了出来。

    这部手机在“阿木”这个真正拥有一定智能的系统控制下,只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指令,它就能直接给出所想要的结果,几乎节省简化了所有中间过程,一切具体过程“阿木”在“幕后”就完成了。这可比那些必需要人一步步操作确认的所谓“智能”手机强出不知道多远去了。

    “截断基站发送给我的手机号***3316850的所有信号,将通讯进行加密转接,用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lx的ka波段进行通讯。”林晨接着进一步指示阿木进行操作。

    “yes,已将手机号***3316850的通讯采用加密信号,转接ka波段完成。”

    智能手机上的画面变成了一个从太空中观察地球的图像,几根简单的线条在上面标出了他手机信号的传输过程。

    现在林晨的手机信号,在经过阿木的加密转接之后,再通过国际通讯卫星的一个公共通讯波段进行掩护,让常规的监听和追踪手段失去了作用。

    又仔细检察了一遍手机的通讯设置,确认每一项都按照他事先计划好的标准在运行,林晨这才让阿木把几个重点监控画面转接到了智能手机上,开始对这只智能手机另一个重要的监控功能进行测试。

    林晨在手机的触摸屏上点划操作了几下,然后用语音命令控制,接着又把手放到手机摄像头前打了几个简单的手势,只见智能手机那巴掌大点的屏幕上不断变换,一会全屏显示一个监控画面,一会被分割成四个画面,一会又分成十几个画面列成四排……

    “嗯,效果不错。”林晨将他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式都测试了一遍,获得了一个令他满意的结果。

    检察完智能手机的各种性能,林晨见时间才过去了二十三分钟,离他等待的重要时刻还有一小时五十五分钟,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起来。

    等待的时间最是让人难熬,而意外随时可能会出现,将所有的计划安排打乱,俗话说的夜长梦多就是这个意思。

    “嗡嗡——”

    两声连续而又急促的蜂鸣声在林晨的耳中响起,让他的心脏不由得一紧!

    这是他和阿木约定的警报提示!

    ——————

    新人新书,求收藏啊!求收藏啊!啊!啊!啊!收藏的人越多,书就会越精彩!

    都市异能精品小说《智能密码》作者:乙玄
0003 监控中央情报局
    “阿木,发现什么情况了?”听到耳中响起连续两声蜂鸣警报,林晨赶紧问阿木发现了什么紧急的情况,要向他发出代表着危险的“橙色”级报警。

    这是他和阿木约定的一种警报等级,蜂鸣声不同,代表的情况也有所差异,连续两声意味着有危险情况,或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56秒钟前,在两个重点监控范围内的服务器上,出现了一些包含有你名字和个人信息的文件。”

    阿木简略地向林晨汇报了它所获得的重要情报,并将信息内容传到了林晨刚刚组装出来的智能手机上打开,让林晨察看。

    林晨用最快的速度,仔细看完智能手机上显示的几份文件,心里即紧张又兴奋,最后还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这几份文件,是阿木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内部文件服务器上截获到的信息。

    其中有发给各个参与“矩阵”项目的实验室和项目组负责人,要求暂停所有的相关工作。

    凡是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及可能接触过该项目机密的人,都要暂时留在各自所在的实验室里,不得擅自离开,并且要求所有人配合联合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工作。

    另外还有联合调查小组的人员名单,和各个实验室的人员资料。

    林晨就在被调查人员的资料中,看到了他自己的信息,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他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上面的信息大多是他来美国留学时,填写的那些表格上的内容,至于其它更详细具体的信息则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毕竟他来美国不到一年时间,平时基本上都待在学校里,没怎么挪过窝,也很少和学校外面的人接触。

    而他来奥本海默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时间更短,仅仅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而且他在这里的身份还比较另类,算是被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艾萨克教授从学校的兴趣实验小组里,用奖学金的名额给骗到这里来打下手的廉价劳动力。

    属于临时工的性质,勉勉强强可能算得上是个编外人员,也许连打扫实验室卫生的清洁工人都比不上。

    因此他在这里的个人信息资料非常简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不是“矩阵”系统发生了失控事件,想来没几个人会关注到他这样渺小的存在。

    不说要林晨,就是他所在的这个实验室,在整个“矩阵”项目里都是属于边缘角落,平时根本就不怎么受上面的重视。

    就从被派来普罗维登斯这边进行调查工作的,第七小组的名称上,就不难看出他们这个实验室在“矩阵”项目中所处的地位。

    据林晨了解到的情况,整个“矩阵”项目,一共就只有十一个实验室参与其中。

    而派来第七调查小组调查他们这里,就明显说明了他们的重要性是如何的了。

    林晨看了眼这个第七调查小组的成员资料,也就只有六个人。

    由中央情报局(cia)一个叫库伯的助理特工主管负责带队,与另一位情报局特工,娜塔莉和一个国家安全局(nsa)的高级网络工程师,兼棱镜计划的系统工程师,三个人一起组成了第七调查小组的班子。

    另外中央情报局就给第七调查小组,配了三名武装特勤人员,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以及配合他们开展调查行动,算是调查小组在武力方面的保障。

    虽然这个小组的人手一共有六个,但真正有调查能力的人,却最多只能算一个半而已。

    在林晨的眼中,不是电脑系统程序,和智能系统的高手,是根本不可能发现他的秘密的。

    只是这些人中,有一个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参与过棱镜计划的系统工程师,这就让林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股压力。

    早几年前,他就听说过棱镜计划这个大名鼎鼎的绝密计划。

    毕竟棱镜计划(pri**)可是一个“声名卓著”的项目。

    那可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几乎时刻监听着大半个地球上的所有电子通讯信息。

    能够参与这项计划的系统工程师,都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信息和网络方面的追踪高手!

    不仅能够进入各种公用通讯网络和监控网络寻找目标信息,还能随时借助美国政府年耗资数千万美元运作的棱镜监听网络,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

    看到这个第七调查小组时有这样的人,林晨就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向他扑来,压得他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好在他从资料上已经得知,这次调查的范围没有扩大牵扯到家人的地步。

    要不然他精心计划出来的所有安排都将失去作用。

    因为他的母亲现在还在美国!

    现在传说中的部门真的出动了!

    他很不幸的被列入了被调查的范围之内!

    这个信息让林晨的心脏紧张得咚咚狂跳了起来!

    不过他可没打算跟这些传说部门的人员照面,只要时机一到,他就会进行这几天制定好的逃离计划,赶在调查组到来之前离开这里。

    当然,他在展开逃离计划之前,必需尽量低调小心,直到母亲登上飞往香港的航班起飞离开美国。

    不是他有被迫害妄想症,而是他确实经不起认真调查,就有可能会露出马脚。

    他那天完全就是一时兴起做的一个小试验,没想到过会把号称全世界最顶尖的超级智能电脑给弄失控,所以事先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

    尽管事后他仔细地清理了操作痕迹,但是做过的事情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什么的线索,根本逃不过专业人员的眼睛,调查到他头上是早晚的事情。

    然而就算他想把之前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他也不知道要从何说起,整件事情完全就是意外,他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怎么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难道要让他把因他而意外诞生出来,对他无比信任,对他言听计从的“阿木”交出去?

    这种智商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才能干得出来的事情,自认为还算是正常人的林晨,是坚决不干的!

    再说了,真交出“阿木”就能了事了?

    别人就不会琢磨你这么简单就交出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回头再弄出一个更猛的出来呢?

    所以对于交出“阿木”,或者将事情“坦白从宽”之类的想法,林晨早在确认“阿木”是他创造出来的时候,就完全扔到火星上去了。

    “阿木”既然是他创造出来的,也是他命名的,那就是他的,谁都别想打歪主意!

    这些文件上的签发时间,十四点三十六分,说明才刚刚从位于维吉尼亚州兰利的中央情报局总部发出,参与调查组的大多数人员都还没有签收任命。

    林晨正想将盯着第七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