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千金-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卿慧笑着摇了摇头,将另一只手覆在他的手上面。

####

在回来的路上,王檀坐在马车里,想着今天周世瑛说的话。

想了好一会,她都没想明白她说的是真心话还是玩笑话。后面想不明白,她干脆晃了晃脑袋,将脑子的思绪全赶出去,不想了。

坐在马车里,她不由觉得无聊,便掀开帘子的马车往外瞧。

马车外面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行人在路上进进出出。

过了一会,马车经过一个当铺时,她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当铺里面走出来。

那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穿一身半新不旧的豆绿色妆花褙子,出来之后便匆匆的上了铺子外面的轿子。那人却正是云阳侯府的唐夫人。

王檀想起云阳侯府。

云阳侯府早就有些落败,这几年更落魄得不成样子了。

三年前先帝去世,当时已是武进士功名,并且在五城兵马司已经谋了职的唐大少爷唐缙被发现在百日国孝时喝酒押妓,被御史告了一状,然后被革职和革了功名,在那之后,唐缙志气全失,整天喝酒度日,而云阳侯府更是彻底落败,连门面都撑不住了。

前几年的时候,云阳侯府还能通过卖女儿来度日。云阳侯府有不少的庶女,唐夫人将那些庶女嫁进商贾之家,收人家五千两的嫁妆,陪一千两的嫁妆。这些事一直成了京中贵妇人的笑谈。而如今庶女都嫁得差不多了,云阳侯府便只能变卖祖产和当东西度日。

王檀一直都觉得唐缙在国孝里喝酒押妓的事更像是被人陷害的,唐缙这个人她还是知道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他还晓得轻重,不至于会做这种没分寸的事。开始王檀以为是王清做的,还专门跑去问他,但发现不是。那陷害他的便是另有其人了,而且王檀多少能猜到这人是谁。

不过王檀并不同情唐缙和云阳侯府,有些事情,总是他们活该。

作者有话要说:有点卡文,所以写得有点少。

开始的时候写了两千字,但觉得感觉不对就全删了重写。

第114章 误会

阳光柔软而温暖的铺在草地上;让看着的人也会感觉倍感温暖。

而此时王檀正和蒋氏坐在寒云寺后山的一处亭子里;以及对面坐着的则是左都御史闵大人的夫人及其排行第三的千金。亭子的石桌上放着的茶水点心和装着各种凉果的攒盒。

闵夫人是个四十出头的贵妇;圆盘脸;皮肤白皙;穿着一身宝蓝色宝瓶纹样的妆花褙子,梳着抛家髻,髻上正中戴了一个翡翠观莲镶宝石的分心,右边耳上位置插一支梅英采胜金步摇,看起来很是可亲。

而闵三小姐则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眉如浅黛、杏眼桃腮,穿一身茜红色折枝花褙子,梳着倭堕髻;髻上插金钗步摇;显得姿容十分出彩。

在几天之前,王清已经帮泓哥儿说定了与闵三小姐的亲事,而如今,则是蒋氏带着小女儿在两家定下亲事之前,提前相看这位可能的儿媳妇。

蒋氏坐在铺着锦垫的石凳上,嘴上含笑,眼睛直直的打量着闵三小姐。而蒋氏这样盯着人家,却是已经好一会儿了。好在闵三小姐也落落大方,虽然脸上有些羞涩,但并不显得扭捏,大大方方的任蒋氏打量。

蒋氏又看了人家好一会,然后才开口问道:“三小姐平日在家中喜欢做什么?”

闵三小姐笑了笑,道:“伯母,我闺名一个蔺字,伯母可以叫我蔺姐儿。”说完又才回答她的问题道:“我平日看书或做针线,得闲也帮着母亲一起管家,或教几个侄儿读书习字。”

蒋氏听了在心里点了点头,喜欢看书和针线,说明妇德妇功不错,能帮着母亲管家,说明打理家能有一手,还会教侄儿读书习字,说明有爱心,且跟几个嫂子相处得也不错。

闵夫人是极会察言观色的人,看蒋氏脸上的表情便知道,蒋氏对自己的女儿是有几分满意的。闵夫人放心下来,接着又笑道:“不是我故意在你面前夸自己的女儿,我生了两个闺女,别人家都是长女懂事幼女骄纵,偏我们家是倒过来的。我那长女从小不知让我操了多少心,就连出嫁了也没个消停的时候。反而我这个小女儿,样样懂事,是个贴心的小棉袄。”

蒋氏倒不觉得闵夫人是骗她的,闵夫人的长女她知道,嫁给了西宁伯世子做了世子夫人。如今的西宁伯夫人林氏是继室出身,非世子亲母。闵大小姐进门后,跟林氏争夺管家之权,闹得十分轰轰烈烈。抓着管家权不放又自来名声不佳的林氏自然没有什么好名声,但大阵仗跟继婆婆争权夺利还闹得外面人全知道的闵大小姐也落得个“不孝”的名声。

每次想起大女儿,闵氏也都十分头疼。她早就跟她说过,就算要争权,也要关起门来再闹,更要让自己站住理,但偏偏她是火爆脾气,又兼之一向觉得她偏心小女儿,根本不听她这个母亲的话,闹得如今满京城的人都看她们婆媳的笑话。

蒋氏想到这闵大小姐的行事,却不好跟闵夫人继续谈论她,宽慰了她一句“闵大小姐是性子直率”便转了话题,又问闵三小姐道:“蔺姐儿平日在家看的都是什么书?”

闵三小姐道:“《列女传》《女论语》,有时候也看一些闲书。”

蒋氏点了点头,接着看到闵三小姐手上握着的一条帕子,便问道:“这帕子可是你自己绣的?”

闵三小姐笑道:“是的,伯母。”知道蒋氏是想看一看她的女红,便又主动将帕子递给蒋氏。

蒋氏接过来看了看,那帕子上是淡粉色的底,上面简单绣了一枝花朵簇簇的粉梅,帕子的四角各缀着一朵盛开的梅花。图案上的针脚整齐细密,梅花栩栩如生,看得出来,闵三小姐的女红是极好的。

蒋氏看过之后便将帕子还回了闵三小姐,闵三小姐接过来,又笑道:“伯母若是喜欢,我改日绣几条送给伯母。”

蒋氏笑了笑,道:“好,那就多谢蔺姐儿了。”

几人又坐着说了会话,没多久,突然有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从亭子外面走了进来,对着王檀和蒋氏等人屈膝行礼道:“请王三夫人,闵夫人和两位小姐安。”

王檀认得这个丫鬟,是彭安侯夫人身边的侍女。有时候彭安侯夫人来王家时,她会随侍在左右。

蒋氏自然也是认得她的,看见她不由皱了皱眉。那丫鬟行完礼后,接着又含笑着对她们道:“我们夫人和应大奶奶应小姐也在寒云寺游玩,刚才看见两位夫人和两位小姐坐在亭子里,想过来与两位夫人和两位小姐打声招呼,便让奴婢先过来问问方不方便。”

王檀和蒋氏抬起头来往亭子外面望了望,果然看到彭安侯夫人和一个三十多岁的贵妇以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站在一棵古松旁。彭安侯夫人见王檀和蒋氏看过来,还微微的对着她们点了点头算作示意。

蒋氏在心里哼了一声,她和闵家约了来寒云寺,她们便也来了寒云寺,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只怕是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她们今日会来寒云寺,所以带上应家大房的人来示威吧。

蒋氏自认为不怕她们,便哼了一声对彭安侯夫人的丫鬟道:“有什么不方便的,既然都是熟人,自然该打声招呼。”

丫鬟笑着道:“三夫人说的正是,那我就回去将三夫人的话带给我们夫人。”说着便屈了一下膝,从亭子里出去了。

闵夫人和闵三小姐看着丫鬟走远的背影,不由对视了一眼。

王家和彭安侯府的事并没有传到外面来,但闵家既然要跟王家结亲,闵夫人自然对王家的事情用心打听过的,闵夫人和闵三小姐对王家和彭安侯府最近的恩怨也多少知道一点。

在闵夫人对彭安侯夫人的行为多少是有些看不上的,不好的时候巴着人家,等儿子中了解元,便踢开人家令结亲家。听说玉家的那位小公子这几年都是在王家念的书受王尚书指导。玉家那小公子能中解元,与他的天分和刻苦分不开,当另一方面同样得益于王尚书的指导。如今这样,彭安侯府多少有些忘恩负义之嫌。

而至于抢人的应家大房,同样有些太过霸道了。不过应家仗着两代皇帝的从龙之功,气焰确实比从前要气盛,特别是出了个阁老老爷的应家大房。

闵夫人正想着,彭安侯夫人和应大奶奶及应大小姐已经走了过来。

彭安侯夫人对蒋氏和闵夫人福了个礼,先对蒋氏道:“妹妹,没想到您今日也来了寒云寺。”说完又对闵夫人道:“闵夫人,许久没见过您了。”

蒋氏也不站起来回礼,直接讥讽道:“可不是没想到。”

闵夫人却不想失礼,站起来对彭安侯夫人回了礼,笑道:“可真是巧了。”

应大奶奶虽然比蒋氏小不了几岁,却确确实实小一辈的人,便上前来笑着对蒋氏和闵夫人行了礼:“王三夫人,闵夫人。”

应家大小姐也跟着对蒋氏等人行礼,而王檀和闵三小姐则站起来对彭安侯夫人和应大奶奶夫人行礼。

王檀行完礼之后,不由打量了眼前的应家小姐几眼。她穿一身绣牡丹月季粉色亮缎圆领薄褙子,梳着十字髻,头插凤凰展翅镶玉嵌宝金步摇,耳上戴了一对猫眼石耳坠。身材瘦削,皮肤白皙,五官秀丽。

而在王檀打量她的时候,她同样也在打量王檀,且打量得更加细致。等发现王檀在看她,便只是微微的点头致意,然后便将目光移开。

众人打过招呼,接着彭安侯夫人像是提醒般的,又道:“臻哥儿今日也来了,只是去吩咐寺里的人帮我们准备斋饭去了。等他回来,我让他过来给你们请个安。”

这是做什么,告诉她们玉臻终于妥协愿意娶应家小姐了吗,蒋氏在心里讥讽一声,谁稀罕。蒋氏正想开口说话,彭安侯夫人突然又望着远处笑起来道:“说曹操曹操到,刚说起这孩子,这孩子就来了。”

王檀和蒋氏循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只见玉臻正从远远的地方匆匆的走过来。

他的脸色有些青黑,看着彭安侯夫人的眼神带着怒容,而看向王檀时,目光中又带着慌乱,仿佛是让她不要相信她眼前所看到的。

玉臻只觉得有一股怒气无处发泄。他并不知道王檀和蒋氏今日也会来寒云寺。

这段时间,彭安侯夫人为了让他妥协,一直在闹绝食。那怕他心中对彭安侯夫人对他再有怨气,但这始终是她的母亲,从小护着他长大的母亲。看着她一日日虚弱下去,他心中不忍,于是干脆跟着她一起绝食。

后面她好像终于扛不过他的坚定,在昨天的时候提出,让他今日随她一起来寒云寺看一眼应家大小姐,倘若他看过之后仍是不想娶应家大小姐,她便不再逼迫他。

他那时候只顾着高兴母亲态度软化,完全没有想到有什么问题。而如今他明白,她怕是早打听好了今日檀姐儿会和蒋伯母来寒云寺,所以才让他来的吧。故意造成他终于接受应家小姐的假象,为的便是想让檀姐儿和蒋伯母误会,然后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晚了些。

二更在十一点左右。

第115章 王檀被掳

彭安侯夫人和应家的人走后;蒋氏气闷了一会;接着便又与闵夫人重新说起话来。

王檀觉得胸口有些气闷;便与蒋氏道:“娘,我去附近走一走。”

蒋氏停下与闵夫人说话,望着她问道:“你要去哪里?”

王檀道:“我就在这后山逛一逛。”

蒋氏想到王檀与玉臻是青梅竹马长大的,以前的感情也好;刚才的事只怕会令她心中难受;想着让她走一走散一散心也好。她自己不能丢下闵夫人去散心,想了想,便道:“那你带上莲雾和香橼;不要走远了。”

王檀道是;正准备带着莲雾和香橼离开。

坐在闵夫人旁边的闵三小姐想了想;对蒋氏和闵夫人道:“正好我也想四处走走;不如我陪着八小姐一起吧。”

闵夫人乐得女儿跟未来的小姑子处好关系,笑着道:“那你便去吧。”说着又与蒋氏道:“她们小姑娘家陪着我们容易嫌闷,不如让她们自己玩去。”

蒋氏明白闵三小姐的好心,心中感激的,对她的印象也不由更加好了几分。蒋氏向闵三小姐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又叮嘱道:“那你们小心着些。”

闵三小姐道:“那我们便去了。”说着便拉了王檀的手走了。

寒云寺的后山并不比大户人家的后院雅致秀逸,但这里古树繁茂,广阔盎洋,却是那种连一花一草都精心维护的后院比不上的。对闵三小姐这样常年关在内宅的闺中小姐来说,这里却也处处妙趣。

闵三小姐陪着王檀默默的逛了一会,见王檀始终兴致不高,等逛到一处竹林前时,闵三小姐不由看了王檀一眼,然后道:“其实有些人我们不必理会的,早些发现这是不善的人家,于我们反而有好处,总比进了门之后才发现所嫁非人的强。”

王檀知道闵三小姐是想安慰她,不由对她笑了一下,道:“我明白。”

闵三小姐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有些不好受,我不开心的时候喜欢泡茶喝,不如我泡茶给你喝。我知道寒云寺里收藏了有许多陈年的梅花雪水,用它来泡茶最好喝。”

王檀笑着道:“好啊。”

闵三小姐便指了指竹林里面盖的一座六角凉亭道:“那我们到那边坐去。”

王檀自然点头道好。

闵三小姐让丫鬟去问寺里的和尚要煮茶用的红泥小炉和茶壶茶碗茶叶等物并陈年的梅花雪水来。

她身边的其中一个丫鬟道了声是,然后她便又拉着王檀沿着石阶去了竹林里的凉亭。

莲雾等人用帕子将石凳擦了擦,然后王檀和闵三小姐才在石凳子上坐下来。过了一会,去问和尚要东西的那个丫鬟便带了两个小和尚上来了,小和尚手上拿了小炉,茶具和茶叶等物,等将东西在石桌上放下来后,便又合掌对她们拜了一下,然后便又走了。

小和尚送来的是一套天青釉的茶具,茶碗上还绘着荷花纹,茶叶则是上好的湄潭翠芽。

王檀和闵三小姐一起摆弄着茶具,闵三小姐看了看桌子上的东西,接着奇怪的问道:“雪水呢,怎么没有?”

刚才去取东西的那个丫鬟便回答道:“大师说等一下会让小和尚亲自送上来。”

闵三小姐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等她们将茶具摆放好,接着便看到一个小和尚用红漆梅花的托盘端了一个天青釉的小瓮上来。等他走到石桌前,放下托盘,将里面的小瓮端了出来,然后道:“几位施主,这是你们要的陈年梅花雪水。”

闵三小姐对他笑了一下,道:“辛苦小师傅了。”

小和尚连忙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说完却没有走,而是站到了一边。

王檀颇觉得这小和尚有些奇怪,看着不像是个出家人。

王檀正想着的时候,闵三小姐已经打开小瓮的盖子,将里面的雪水倒进茶碗里,然后将茶碗端起来嗅了两嗅,接着又递给王檀道:“你闻一闻,里面还散着淡淡的梅花香。”

王檀接过来放到鼻子上闻了一闻,果然有梅花的香味。

闵三小姐又笑着望着她道:“你尝尝看。”

王檀笑着道:“你让我现在喝了,等一下你拿什么来煮茶?”

闵三小姐敲了敲小瓮,对她道:“寒云寺这次可大方得很,给了一整瓮呢。”

王檀盛情难却,便依言喝了一小口,闵三小姐眼瞅瞅的望着她,问道:“味道如何?”

王檀笑着对她点了点头,赞道:“很甘甜。”

闵三小姐开心道:“那我也喝一口。”说着又在另一个茶碗上倒了一点,喝了一口,跟着也赞道:“果然很甘甜。”说着端起茶碗,又喝了几口。

王檀正准备也继续喝,但没等她端起茶碗,她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头晕晕的,仿佛天旋地转一般。她连忙伸手将闵三小姐手上的茶碗拍落下来,闵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