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匕首,还算剪刀?

刘封有些失笑,玩味道:“抬起头来。”

小乔闻言没有抵抗,而是很顺从的抬起头来,一张国色琉璃的俏脸彻底展现在了刘封的眼前。

小乔肤色虽然白,但是却散发着一种琉璃彩的色泽,动人心魄。

“怪不得当初孙策攻打宛城,见到你们姐妹,就立刻纳了你姐姐,把你配给了周瑜。果然是国色琉璃。”赞叹了一声,刘封又笑道:“你是我见过肤色最好的女子。”

“多谢大人赞美。”听着刘封赤luo裸的赞美,小乔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醉人的酡红,色泽更是流转,当真是美丽无比。

“当年孙策攻打宛城,俘获了你们,自纳了你姐姐的时候,虽然是明媒正娶,但也是强兵压进,你父无力反抗。那事你经历过一次,现在我在这座城池内,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刘封笑道。

这女子走进来的时候,还带着匕首或是剪刀,当是刚烈之人。刘封虽然不是急色的人,但也还算怜香惜玉。

不想让这女子血溅当场。自然是想要劝服她,心甘情愿的在这边住下。

娇躯一抖,脸上瞬间失了血色,小乔抬起头看着刘封,那凄美的摸样,能让任何男人心碎。

“妾闻诸侯者,以仁治国而强,以礼仪治国而盛。大人一穷二白起兵,攻占江夏,如今又兵临柴桑,已有强盛之端倪。相信大人必定是知仁义,懂礼仪的大丈夫。妾乃是他人之妇,太守大人自是不会纳了妾。”只是脸色白了白后,小乔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只是对着刘封再次一拜,轻声道。

说出的话居然还带着大义,意图让刘封把她放走。

仁义,礼仪治国。乱世之中,那就是笑话了。

刘封当然是不为所动,不过,却也是失了耐性与这女人说话了。出口是仁义啊,礼仪什么的。这女人并不像是外边一般的柔弱,是一个有几分真本事的女人。

刘封对于这样的女人,最是头疼不过了。

“周瑜兴兵攻我江夏,而如今我破其城池,夺其家小。你当然也就是属于我的。不管你是否巧舌如簧,放你走是不可能的。”刘封很直白的道。

听了刘封的话后,小乔的脸色更白了。悄悄的把手,伸进了袖子里边。

“不过呢,我这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君子,倒也做不出霸王强上弓的戏码,也是无意。”

听着刘封的话,小乔稍稍的松了一口气,悄悄的抽出了已经深入袖子中的手。刘封猜测的并没有错,里边是一柄匕首。

她倒也没有心思刺杀刘封,只是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保住名节。

但现在看来,这个大人并不是色中恶鬼。如曹孟德一般,饥不择食。小乔虽然深居简出,阅历浅薄,但是人却很敏感。刚才刘封赞美她的美貌,她能感觉出是出自真心的。并没有yin欲。

传闻中,刘封与养母有染,这才被刘备赶出来的。但是今日一见,似乎有些诡秘。

无来由的,小乔心中对刘封升起了一些同情,对刘备添了一分厌恶。

刘封当然不知道小乔心中转了这么多的弯。说了上句话后,顿了顿,他又道:“不过,你始终还是部下进献给我的,是代表了部下的忠诚。把你留在府中实在是必然的。”

“听说你的琴音很美,给我弹弹琴什么的,应该不介意把?”最后,刘封微微一笑道。

若是这样明白说话了,还不行,刘封就不打算救她了。死就死吧,不过死后也得葬在江夏,万万是不能还给周瑜那个混蛋的。

一番言辞,坦白的话语,以及刘封那清澈见底,丝毫没有阴谋诡计的眼神。

小乔是愣住了,真的呆住了。她都拿着匕首出来见刘封了,千算万算,种种结局,就是没有想到这种结局。

很赤luo裸的表示,你就是我笼络部下以及显示一个胜利者强势的工具。

摆件而已,对你本身没什么意思。

让小乔欣喜的同时,心中对刘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虽然刘封放过她,很让她欣喜,但是言语中那轻描淡写的没意思,还是让小乔觉得有些打击。

有些不舒服。

不过很快,这些不舒服就不见了。

“妾愿意为大人抚琴,奏乐。只是,大人能否放过妾那三个孩儿?”小乔轻轻的抬起头,期待的看着刘封道。

如果有什么东西比名节更重的话,那就是她三个孩儿了。

这也是小乔没有立刻自尽,而是来见刘封的原因。她怕自己死了,刘封会迁怒与她的孩儿啊。

“我对那三个小家伙不感兴趣,来日甚至只要江东那边人付些代价,也可以赎回。不过,他们只能住在柴桑。”刘封随意道。

就算是小乔也是象征意义,多过实际用途一样。那三个小孩子,自然是不放在刘封的眼里。

“多谢大人。”小乔真真正正的安下了心,对于刘封的感激无以复加。她丈夫去攻打江夏,那是有害人之心的。

而刘封却不加害,也不强迫她。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绝无仅有,但也是高义了。

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屠子,后奸yin了。若是喜爱,就自己纳了,若是不喜爱,就赏赐给部下yin辱。

那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小乔对于这个时代的认知很深,是以并没有怨恨刘封什么。

周瑜兴兵,反为刘封所败,身为周瑜的妻,子,能有今日下场,真的是很幸运了。

正文 第二百章置郡守,立大将

第二百章置郡守,立大将(求月票)

不提小乔心中的感激,刘封在见了小乔一面后,一睹美人的风采后,就把心思从她的身上挪回来了。

现在要紧的还是如何安置四城。让马良过来主持,让黄忠果然防守。成为抵挡孙氏的最前沿。

因此,刘封很快就打发小乔走了。

并且下了文书,派人送去武昌,命黄忠敢来柴桑。

做完这一切后,刘封又派人找来了章广。他发现章广这个人杂七杂八的,用途挺广的。

有些事情交给他处理,比较妥当。

“主公。”章广一直呆在府上,所以刘封派去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他。进门后,立刻拜见道。

只是章广心中有些疑惑,按理说这会儿刘封应该与美人缠绵才是,怎么会衣着整齐,坐在这里呢?

很快,刘封的话打消了章广的疑虑。

“小乔不错,不愧为琉璃国色,我很喜欢。”刘封笑了笑,肯定了章广的忠心。

“嘿嘿。”章广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挺起了胸膛。

“不过呢,美人是要慢慢品的,现在也不是时候。”刘封随即又道了一声,从腰间拿出了一个袋子,从中取出了一块金印。

递给了章广。

“这是刘表给我的江夏太守印信,你照着这个打造一块一摸一样的。再找人刻上九江太守马,的字样。”

现在不比当初了,刘封坐稳江夏的时候,还得向刘表卑躬屈膝,现在他势力强盛了,地位也初步稳定了。

不需要在向刘表请求什么了。设置九江太守,也无需刘表同意,甚至不用汉朝同意,只是私下里刻上印信,任命马良为太守就行了。

“诺。”章广见刘封有任务交给自己,不由挺起了胸膛,大声应诺道。随即,接过了刘封手中的印信,走了出去。

“现在就等黄忠来了。”刘封转头看向武昌方向,心中暗道。

真相快点解决柴桑的事情,好腾出手来,对付该对付的人。

想起这场战争,始终处在观望态度,打算坐山观虎斗,甚至是想要吞下江夏的刘表,刘封眼中戾气一闪而逝。

要让刘表知道,他可不是什么看门狗,而是一头凶狠的狼。

黄忠没有让刘封等待多久,不过是一日功夫,就从武昌策马赶了过来。来的时候,还是晚上。

周府大厅内,灯火通明。

刘封跪坐在主位上,左右坐着陈大,黄忠,以及张贵。

刘封的目光转到了黄忠,以及张贵身上,二人神色都有些疲惫,风尘仆仆的样子。

掠过黄忠,刘封的目光定格在了张贵的身上,想当初,张贵是他帐下的三大军侯之一。但是现在却已经渐渐远离了核心。不过即便是如此,作为正规军出身的张贵,还是挺可靠的。

刘封想让他继续做黄忠的副手,帮忙镇守九江。

“老哥啊,我想把柴桑四城,合成一个郡,设置郡守。人选也有了。不过,这地方东边临近孙氏,没有可靠的人镇守,我是绝对不放心的。所以想让你与张军侯收拾残兵,武昌的一千伤兵,以及目前柴桑的一千士卒,一千周军降卒,再在这柴桑征兵二千人,凑足五千人。让老哥统帅,镇守九江。”刘封没有隐瞒,直接对黄忠道。言语间信任有加,没有任何疑虑。

武昌一战,四千军队只剩下两千人,伤兵有一千,目前还在武昌城内。

饶是黄忠几十岁的人,阅历丰厚,也不由为刘封那一句没有可靠的人镇守,我不放心在心中起了一些感动。

除了义气,信任,可能就是黄忠留在刘封这里的第二原因了吧。跟着刘表干了大半辈子,黄忠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中稍稍有些感动,黄忠与张贵对视了一眼,齐齐抱拳道:“主公放心,有我等镇守,必据孙氏于江夏之外。”

张贵比黄忠还要激动。当初,他与周顺在杜岛做水贼,跟刘封有些过节,后来也是勉强投降了刘封,做了军侯。

一路走来,先是做军侯,后是领兵一千,镇守武昌重城。现在又能追随黄忠,镇守一个郡。

当初称呼了刘封一句少将军,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会走到今日吧。

张贵心中是如何的激动,可以从中窥视一二。

“好。”见黄忠二人保证,刘封微微一笑,叫了一声好。对于黄忠的能力,他是深信不疑的。

九江郡的武略,算是安排好了。刘封把头转过来,看向陈大。“你也一样,在这九江郡内征召兵丁,把破军营恢复到八百人,神臂营二百人。凑够一千。”

破军营是刘封的命根子,在这一战虽然大显神威,但是损失也不少。必须补充。

“诺。”陈大也同样当破军营是命根子,对于刘封这个命令,自然毫无异意。

这个时候,毕竟是深夜了。刘封再谈了几句,就打发了几个人出去休息了。

黄忠等人走后,刘封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后,躺在了床上。

心中悄悄的计算起了江夏一战的前后兵力。周瑜没有攻打江夏以前,他的军队不过一万一。

现在安排下去,黄忠镇守九江,有五千人。夏口甘宁有三千水军。留在西陵的还有三千兵马。再加上破军,神臂二营,就是一万二千兵马。

城池增加了四座,人口翻了一倍。辎重无数。说实话的,刘封这么一想,到是有些感激周瑜了。

近二十座城池,二十二万人口。一万二的军队。也不算是小诸侯了。

只是刘封心中的喜悦,很快就被冲散了。因为他想到了甘氏,以及刘备。

“如果有可能,真想把刘备给捏死。”刘封伸出手,轻轻的握起了拳头。

黄忠来的快,马良也不晚。

次日,刚刚起床没多久,刘封就接到了人通报说,马良到了。

早膳都没用,刘封就来到了大厅见马良。

大厅内,刘封看着坐在他左侧的马良,心中赞叹了一声,来江夏不过数月,现在的马良与当初有了极大的不同,脸上的稚嫩,已经完全不见了。很是干练。初步的显现出了一代良臣的峥嵘。

“我知道季常心里很疑惑,我为什么先任命你为武昌县令,现在又把你招到这里来。”刘封微微一笑,拿起案上的一卷竹简,以及一个四方印信,站起身来,递给了马良。

印信自然是九江太守的印信,是章广刚刚交给他的,还是热乎的。

马良确实很疑惑,接到刘封的命令以后,他就是带着几个小吏,出发前往武昌,准备做县令了,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刘封招到了这里来。

不过,下一刻马良心中的疑惑全没了,他有些颤抖的捧着文书,以及印信。

合九江,柴桑,建昌,彭泽为九江郡,命马良为太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郡守?马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几个月前还郁郁不得志,在襄阳找门路,现在就是郡守了。这飞黄腾踏的速度也太快了。

马良心中有一种幸福到晕眩的感觉。

但是随即,马良又惊醒了过来,他站起身来,对着身前的刘封深深一拜道:“蒙主公信任,赐我郡守一职。我心中感激。但我毕竟年轻,没有多大威望,经验,不足以镇守九江。还请主公另选他人。”

这就是马良的好了,对自己的能力定位很清楚,为人很有原则。很顾全大局。

“以季常的才能,别说是一郡四座城池了。就算是一州刺史,都能当得。我是深信不疑的。这九江郡郡守的位置,你坐定了。”刘封却是伸手扶起了马良,肯定道。

但是马良却想再推脱。

刘封脸上露出了一分无奈,“再则,伊籍要帮我处理江夏事务,庞统又是军师。除了季常,我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派遣了啊。”

这句话不仅是辛酸,还有让马良为他分忧的意思。

果然,听了这句话后,马良觉得如果不为刘封分忧,实在是对不起刘封的提拔。心下犹豫了一下,道:“多谢主公的厚爱。”

“呵呵,这就是对了嘛。”刘封闻言立刻微微一笑,很高兴道。随即,又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看着年纪轻轻的马良,忍不住又叮嘱道:“虽然季常在江夏的时候,跟着伊籍处理了不少政务,但是这里是柴桑。情况与江夏绝对不一样,这里很少有谗臣,贪官。你需要用眼睛去看,去认清楚。该拉拢的要拉拢,该处理的,也要绝不留情。”

柴桑是周瑜经营已久的老巢,如果可能刘封想要把那些县令啊,长吏啊这些头头脑脑全部换掉。但是显然不可能。必须慢慢来。

不过,刘封没时间管,也就只能交给马良来看,来处理了。

“诺。”对于刘封的叮嘱,马良神色严肃的听了。

“再则,这里靠近孙氏,以后不一定太平,我把黄忠留在了这里。一会,一遇到战乱,就无条件的支持他。相信他能抵抗孙氏。”刘封想了想,又叮嘱了马良一句。

“我记下了。”马良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不擅长军队的事情,刘封这一叮嘱,让牢记,把军事交给黄忠。

“呵呵,其他也没什么了。等一下你自己带着小吏去太守府看看,开始熟悉政务吧。”该交代的,也都交代完毕了。刘封呵呵一笑道。

“诺。”对于突然落在他肩膀上的九江,马良心中确实担心能力不够,但也有一颗进取心。

在心中下定决心,为刘封好好的治理九江。以报知遇之恩。

很快,马良就拿着印信,文书上任去了。自此刘封瞒着朝廷,瞒着刘表,私自的设置了一个郡。

郡守,大将,都有了。

因为心中惦念着要给刘表个好看,刘封在九江并没有停留太久,在任命了马良为太守后的第二天,就出发返回西陵。

同行的只有寇水,小乔,以及亲兵,侍女等。周瑜的那两儿子,刘封也按照先前说的话,留在了柴桑。

陈大则带领破军,神臂二营,在柴桑征召兵丁,等兵员满了之后,会领着一千匹战马,返回西陵。

一别不过月余,但是今日返回的时候,却已经是大不同了。刘封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西陵城,心中感慨了一下。

这才很低调的入城了。

入城后,刘封立刻驶向太守府,进入太守府后,安排了侍女安置小乔,又命人去召见庞统过来。

随即,又去了书房,等候庞统进来。

九江郡的事情,刘封并没有与庞统商量,必须得跟庞统说一声,而且攻打江陵这么大的事情,刘封也必须与庞统商量一下。

刘封没有坐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