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若是曹操篡汉,天下有能力的诸侯肯定不服,会导致纷纷自立。

要是向汉灵帝那种昏君,就算是九五之尊,黄承彦这种心高气傲的人也会不屑一顾,但若是开国之君。

就算是偏安一隅的开国之君,那也是雄才大略了。先不说德,就说这雄才赫赫就占了。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面上有光啊。

金龟婿?黄承彦不屑一顾,那是形容有钱暴发户的。要是刘封只是个暴发户,他岂能把女儿嫁给他。

但显然,刘封不是啊。

黄承彦是掩饰不住情绪的,心中意动,脸上就表现出来了。

“反正啊,我与哥哥是看好他的。所以想要促成蔡妲与他的婚事。你要是不答应刘封双娶了蔡妲,月英。那只好便宜我们蔡氏了。”蔡玉发挥了颠倒黑白的本质,稍稍改动一下,就能造成黄承彦的误会。

这句话,暗示蔡瑁也看好刘封的将来。其实蔡瑁根本没考虑过,刘封能够鼎立一方。

这句恰到好处的颠倒黑白,却让黄承彦心痒难耐了起来。

就像蔡玉先前说的一样,有蔡瑁做后盾,他的名望撑着,只要这双娶成功,基本上已经能预见到刘封门庭罗雀的景况了。

高门,望族。刘封娶其中一个都不会引起太轰动的效应,比如娶蔡氏的女儿,只能为刘封增加势力。增加一点点潜力。

但是同娶两族的女儿,就能增加名望,造成轰动。

刘表肯定会寝食难安,但无数寒门士子,士族士子都会争相涌入江夏。看一看这能把黄氏,蔡氏女子娶到手的男人,到底是有多么强悍。

继而拜访,出仕。求职。造成鼎盛的局面。到时候刘封不盛也要盛。

“好,不过我有两个条件,一,不分大小。同是正妻,没有什么平妻。二,不要显露月英的容貌,对外就说是丑女。”黄承彦低头思考了一下,若是蔡氏也同意把两家女儿双双嫁给刘封的话,黄氏为何不可。

第二个,就是黄承彦心中里的顽固了。他一直让女儿蒙着面纱,做丑女。就是要找一个不嫌弃丑女,德才兼备的女婿,成就一段佳话。

现在也不想改变。

“我试试。”蔡玉点了点头道。

蔡玉知道这是黄承彦最后的底线了,双娶可以,但必须要不分大小,不分正妻和平妻,这是黄氏的脸面,要是这也丢掉了,黄承彦就不是高门出身的人物了。

但是这又有违常理,男子一妻,而多妾。没听说过有两个正妻的。

黄承彦想法比较古怪。但是蔡玉在思索了一下后,觉得可行。

“不知道哥哥知道这个消息后会不会感到吃惊?这老不羞的整天在荆州找女婿,找什么德才兼备的女婿,现在来跟他抢女婿了。”蔡玉心中忽然觉得有些愉悦。她觉得给蔡瑁造点小麻烦,很有意思。

“我就住在这里,等你消息。”黄承彦点了点头,起身道。

“来人,送老先生回去。”蔡玉也呼唤了一声,让侍女把黄承彦给送回去了。

黄承彦离开后,蔡玉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说服了这个爱面子,有顽固的老不羞了。

不负所托。

只是到底有些对不起月英了。蔡玉心中有些歉然,月英也是她外甥女啊,现在没问问就把她给嫁人了。

但是蔡玉一想到这个世界上,能像蔡瑁这样开明的父亲实在太少了。大多权贵家的女子,都是父母之言,而下嫁他人的。

黄承彦那老不羞的更是以女儿才高自傲,到处寻找德才兼备的女婿,自然是不会让黄月英自己选夫婿的。

“给她找一个德才虽然高,但是相敬如宾的夫婿,还不如跟着刘封呢。至少他不会到了床上,还顾及礼仪什么的。”蔡玉心中忽然又觉得把黄月英嫁给刘封,不错的。

只是忽然,蔡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了。俏脸立刻红了。

“真是的。这一天到晚都想着床上。”蔡玉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俏脸滚烫。

坐了片刻,蔡玉的脸色才稍稍的恢复了正常。开始写信给蔡瑁,只是言辞间把黄承彦说的很强势,刘封也中意黄月英。最后,才是她费了好大劲,才让黄承彦同意双娶,同为正妻。

写好后,蔡玉看了一眼,比较满意。蔡氏与蒯氏预定了刘封为蔡氏女婿,这件事蔡瑁根本不会退步。

而黄承彦又不好对付。现在她把黄承彦摆平了,想蔡瑁也不会对反对的。一边,蔡玉把这份信交给了可靠的人,送去襄阳。一边起身去书房,告诉刘封这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书房内,刘封脸上闪着捉摸不定的神色。

就在刚才,有消息传来,许都来的天使,已经到达江夏了。渡过长江,就到西陵了。

曹操?

“势力大幅度的提升,引起了曹操的警惕吗?真是有趣了。”刘封心中虽然道着有趣,但是他知道,这一次,真的是比较麻烦了。

曹操,刘备,孙权,虽然并列。但曹操才是最难对付的人,这毋庸置疑。而这个人,现在要对付他了。

关内侯?扬武将军?到底是安抚我,避免我出兵中原呢。还是糖衣炮弹走在前边,而后刀枪箭雨?

刘封豁然起身,在旁边书柜上,找来了一张上水地图。

随即,把地图扑在地上。刘封迅速的寻找到了并州这块地方,曹操在这里。随即,刘封又把目光投向了冀州,幽州。袁氏的那几个苟延残喘的兄弟仍在。

曹操能动用的兵丁,只有偏师。

而附近的偏师,刘封把目光移动到了宛城。瞳孔微微收缩,曹仁。

宛城乃是重城,以前荆州的治所,后来被刘表借给了张绣,张绣又被曹操打败,这座城池,最后是落在了曹仁手上。

目的是防备刘表,刘备的进攻。

曹仁手上当然也是强兵悍将无数,手握二万五千雄兵。中原兵之强,乃是天下皆知的。即使是江东兵在勇悍上,也是比之不上的。

但即使如此,中原兵在水战方面,还是存在弱点的。也就是不能渡河。

刘封的目光,立刻投向了江夏在长江以北的五座城池。五座城池。

若是按照正常情况,刘封应该避之锋芒,把城池内的百姓全部迁徙进入江夏,这五座城池就让给曹操了。

但刘封岂能甘心?他刚刚抢了周瑜的四座城池,现在又把五座城池拱手让人。岂非让天下人取笑?

“来人,去把军师将军庞统找来。”刘封朝着门外大喊道。

“诺。”门外响起了士卒的应诺声,随即一阵急促脚步声离去。

“若是纯安抚也就罢了,若是来找茬的,怎么也要战一战,不能不战自退。”刘封双目泛着寒芒,定定的看着曹仁的宛城。

。。。。。。。。。。。。

嗯,今天起码四更。或许是五更呢。求兄弟们打气。投一张月票让三七振奋起来。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给曹操添麻烦

第二百二十四章给曹操添麻烦(第二更)

很快,庞统被找来了。

做了几日的将军,庞统的脸色多了几分刚硬,双目要锐利了许多,又与士卒为伍,身上添了几分杀伐之气。

简单的来说,已经像是一个将军了。

“主公。”庞统进入书房后,立刻对刘封行礼道。

“士元你过来看看,若是曹仁从宛城出兵,攻打我江北五座城池,你说仅凭我们现在的军队,能够守得住吗?”刘封正苦思守城之策,见庞统走了进来,不由眼前一亮,立刻起身道。

“嗯?”庞统小吃了一惊,但随即意识到了什么,皱着眉头来到了刘封的旁边,看着地上的地图。

地图上的标识很清楚,长江以北,五座城池,都在宛城的攻击范围之内。要想凭借目前的军力守住,恐怕很是困难。

曹仁的军队可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一统中原的精兵。攻城略地,没有比他们更擅长的了。

“主公是接到了什么消息?”庞统看了一会,眉头忽然舒展了开来,抬头看着刘封道。

“嗯,曹操派遣使臣过来了,封我为关内侯,加杨武将军,看似皇恩浩荡,但我怀疑是笑里藏刀,先麻痹我,随后攻我江北五座城池。”刘封点了点头,道。

“恐怕不仅如此,他无故加封主公为关内侯,杨武将军,肯定也考虑过,会激起主公的疑心。若是主公疑心,会有两个反应,其一为搬空五座城池,到长江以南,暂避锋芒,此为怯。如今主公虽然声望逐步上升,但是根基浅薄,若是一怯,对于声望的打击会很大。”说着,庞统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抬起头看向刘封,见刘封神色不变,静静的听着。

这才,又道:“其二,若是主公心中存了死守城池的念头,那就会堆积大量的兵丁,防守五座城池。到时候,曹仁一举拿下,主公必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这是更大的打击。”

刘封没有庞统想的这么深,但是听完庞统的话后,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棘手。

这是何等样的自信,提前放出消息,我要去打你。不怕你撤退,更不怕你堆积兵力,进行守城。

曹操一统北方后,霸气都外露了。

“我在他眼里,就是一盘菜啊。”刘封眼中闪着冷意,却是怒极而笑。

本以为,打败了周瑜,至少也能稍微震慑一下周边的人。没想到,这在曹操眼中,可能就是两个弱小诸侯的互掐罢了。

庞统没有回话,现在的刘封看似强盛了,但其实还很弱小。比不上江东,甚至也比不上刘表有势力。

就算是刘封的能力再强,在没有长大前依旧是个小孩子。曹操认为,曹仁二万五的雄兵,就可以吃下五座城池了。

这是自信,而不是自傲。曹仁有这个资格。

“这城池定要守了。若是不战而退,虽然能保全势力,但却伤不起啊。”刘封转头对着庞统表示了心中的决心。

要怎么守城,还得商量商量。

“末将心中倒是有一个计策,可以守住城池。但就怕赶走了曹仁,来的就会是曹操的十万大军了。”庞统说了一句让刘封眼前一亮的话,随即,手指着旁边并州道:“并州高干不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曹操攻之不用三个月就可以攻克了。我猜,若是曹仁真的来犯,应该是曹操班师回许都的时候。若是曹仁兵败,曹操可能会亲自南下。”

刘封听的眉头直皱,若是曹操亲自南下,那五座城池岂不是还要拱手相让?

曹仁刘封到是有信心守一下,但是曹操领兵十万南下,他小小的江夏,拿什么去守。也会提前引发赤壁之战,而且战场不是在襄阳,而是在江夏。这后果太可怕了 。

“士元是想劝说我暂避锋芒。”刘封听出了庞统的弦外之音。

“对,忍辱负重。”庞统点了点头道,他是很理智的,放弃五座城池,只是损失了声望。而坚守城池,就会元气大伤。

相比起来,放弃城池,比较妥当一些。

刘封当然不甘心,五座城池啊。

“士元先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杀败曹仁。”刘封抬起头,眼中闪着不甘的光芒。

庞统见此虽然心中觉得不妥,但也不再说什么。所谓军师,只是提供意见,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刘封。

他知道,作为诸侯,失去五座城池是如何的心痛。

“请主公容我回府。”庞统举拳道。

“快去快回。”刘封死死的盯着地图上的五座城池,头也不抬道。庞统见此,心中叹息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见过先生。”门口,庞统却是与来见刘封的蔡玉碰见了,蔡玉对着庞统,行了一礼。

蔡玉虽然没见过庞统,但却大略的知道庞统的长相,以及刘封宠幸庞统的程度。

“夫人。”庞统到是不认得蔡玉,但是见蔡玉做妇人打扮,气质高雅,应该是刘封的贵妾,没有失礼,点了点头,称了一声夫人,这才转身离去。

从庞统去得匆匆的背影,蔡玉的神色不由凝重了起来,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着,蔡玉在书房门前驻足了片刻,并没有走进去,而是转身回去了自己的院子。没有打搅刘封。

刘封也就无从得知,他的双娶计划,已经让蔡玉搞定了。

不过就算是知道,他也不会觉得欢喜。这个时候,面对曹操才是大事。

书房内,刘封死死的盯着地上的地图。双目中,渐渐的出现了血丝。打败周瑜才获得四座城池,这转眼间就要丢掉五座城池。

而且要不战自退,伤不起啊。真的伤不起。

如何才能在打败曹仁后,又不会面对曹操的报复。刘封的脑子在急速的运转,若是按照正常顺序发展,这几乎不可能。

除非是曹操内部出现问题。

刘封的脑子内,出现了汉献帝,以及著名的衣带诏。那个小皇帝,如今也已经长大成人了。

随即,刘封又摇了摇头,势力太弱了,董承的势力太弱小了。不行。

现在曹操又几乎扫平了河北,袁绍的两个儿子,还在边陲之地苟延残喘。也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

刘封的视野,逐渐的扩散,西凉马腾,韩遂,汉中张鲁,以及辽东公孙康。

马腾韩遂太远,使者到达太慢了。刘封把目光投向了公孙康。眼神渐渐明亮,他熟知历史,知道这个时候,袁绍的两个儿子,正在边陲之地,计划以乌丸为后援,进攻曹操。

这是苟延残喘。曹操一下子就可以平复了,甚至是不需要亲自防备,他屯在河北的一些将军就可以抵挡。

但若是加上公孙康呢?辽东公孙氏已经立了二世了,政治清明,向南开拓三韩,向北攻打游牧民族,人口数十万,威震东亚。

记得历史上是如此记载的,袁绍两个儿子到了乌丸,与乌丸联合,曹操感觉到了威胁,就起兵扑灭了乌丸,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逃到了辽东,郭嘉遗计,安抚公孙康,诱使公孙康杀了袁绍二字,袁熙,袁尚。

北方遂定。

若是这个时候,派遣使者去辽东,对公孙康陈述利害,让他与袁尚兄弟联合。让袁氏死灰复燃,让曹操火烧屁股。无暇南下。

越想,刘封的眼神越明亮,就用这个办法了。就算是这个办法阻止不了曹操,他刘封也不会不战而退,放弃五座城池。

至少要杀败曹仁。立足江夏,四周大敌环视,岂能让人觉得江夏之主是个胆怯的人?

“来人,去把从事伊籍找来。”刘封还死死的盯着地上的地图,头也不回的对着门外大声道。

“诺。”

又是一声应诺,士卒迅速去寻找伊籍了。

既然知道历史,不利用一下,就对不起自己了。命人去找伊籍后,刘封迅速的坐在了主位上,等待伊籍到来。

想起伊籍,刘封也着实无奈。现在江夏全靠伊籍在治理,各种事务也都是伊籍在安排。这一下子派遣出去了,就无官可用了。

唯一欣慰的就是伊籍此人对于出使,还是比较在行的。记得史书上,诸葛亮常常派遣伊籍出使东吴。维系两国关系。

现在也只能先派遣出去再说了,曹操的事情才是当务之急。

正思量间,伊籍已经被士卒带到,走了进来,对着刘封弯身行礼道:“主公。”在差不多前后脚的时候,庞统也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个小瓶子。

刘封见二人前后脚到,也省下了带回跟庞统解释的时间。

“士元来的正好,我正要派遣机伯出使辽东。”

“若是去辽东,路途漫长,恐怕会生变故。而且,空口白话,那公孙康未必会为了主公,而对付曹操。”庞统皱起了眉头道。

“发生了何事?”伊籍一脸的莫名道。

“宛城曹仁可能要南下了。”刘封解释道。

“江北五城,危矣。”伊籍色变道。

随即,刘封又对伊籍详细的解释了一下,并且也透露了要他出使辽东的事。

伊籍对于出使没有什么意见,他自来江夏后,自觉被刘封重视,托付郡中大事。如今见江夏隐有大祸,心中尽是担当的决心。只是。

“士元说的对,若是空口白话。恐怕公孙康不会答应联合袁尚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