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巴也认为,曹操先打荆州的几率要远胜于先打江东。

“孙权当然要利用,但是刘备,刘琦也要利用。”刘封笑着道。

“刘备?刘琦?加起来确实是有些势力,但还是不可能。江夏首当其冲。”刘巴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还是坚决的摇了摇头。

“那先生愿不愿意,在我这里看着我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曹操赶走?”刘封却是笑容不改,问出了今日最终的问题。

“就算打个赌,我没损失。先生也没损失啊。”

“将军真的很有自信。”刘巴抬头看着刘封那张很从容的面孔,有些抽搐道。

“呵呵,曹操南下,肯定是在这几年了。到时候,成败与否就见分晓了。反正先生也没地方去,在我这里熟悉一下吏治,对于先生将来投靠曹操也是有好处的嘛。”刘封呵呵一笑道。

“我不信。”刘巴摇了摇头道。

刘封哈哈一笑,起身道:“我以主簿之位以等待先生。”

说完后,起身离开。刘巴那句我不信,让刘封的心情变得很爽。

不信就是愿意打赌,愿意留在江夏几年,看一看,他刘封能否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打退曹操。

但刘封又知道,这是打赌。也只是打赌。若是两年后,曹操南下。他打退了曹操,但却用了兵丁,食言了曾经说过的话,要不费一兵一卒就打退曹操。

刘巴还是会走。

但刘封有自信,有那种自信,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打退曹操。到时候,刘巴就该依言留下了。

眼中冒着极为自信的光芒,刘封带着微笑出了刘巴的宅院,上了马车,返回杨武将军府。

刘封走后,书房内,刘巴眼中冒着奇异的光芒。

“虽然明知道是陷阱,但我还真想看看你为何如此自信,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打退曹公。”

不过,刘巴眼中的这些奇异之色,很快就消失了。

摇了摇头,道:“还是不可能。”

“算了,就当做是积累施政经验吧。为将来出仕曹公做准备。”刘巴想着。

……………。

襄阳城中,廖立的府邸。

书房中,廖立拿着一张竹简哈哈狂笑,“总算是好了,这篇文辞优美的赋用来赞美刘封在江夏挖掘深井眼的政令,真是太相得益彰了。”

廖立回到襄阳已经五天了。他的目标虽然是刘备,但是对于打压刘封还是很感兴趣的。

写下一篇赋,来讥讽刘封在江夏打井的事情,真是不错。

满意的看了一眼,廖立对着门外喊道:“收拾行囊,老爷我要去新野。”

“诺。”

………………。

新野,太守府书房内。刘备握着一卷竹简,忍俊不禁。诸葛亮在旁也是面有笑意。

“哈哈,这篇赋虽然是讥讽刘封在长沙,江夏,九江,挖掘深井乃是蠢事。耗费财力,人力。但是文风优美,不失为好赋。”刘备大笑道。

如今,刘备已经没有能力直接收拾刘封了。难得能看到刘封吃瘪,真是好啊。

这篇赋就是廖立写的,它以迅速的传播速度,传遍了整个荆楚。

很多人都知道,刘封在风调雨顺的江夏打深井眼的举动。

不会造成实质意义上的伤害,但是对于名声还是有点打击的。刘备当然高兴。

就在这时,有护卫进来禀报道:“主公,门外有一位自称是襄阳廖立的先生求见。”

刘备是没听说过什么廖立,但是诸葛亮却大喜道:“主公大喜啊,这廖立有不下于庞统之才。”

“喔?去看看。”刘备先是一讶异,但随即一喜,起身道。

太守府门外,廖立穿着正统,眼神中正平和。看起来很有风范。

…………………

吴郡,吴侯府。

校场内,正发生着与新野太守府内极为相似的一幕。

孙权握着手中竹简,哈哈一笑道:“江夏与江东相邻,要是江东有干旱,那么江夏也必定有干旱。但是有文献记载,江东上一次干旱是发生在二百八十一年以前。那时候还是汉初。刘封打什么深井眼,真是杞人忧天。”

鲁肃站在旁边,脸上也是带着一点笑意。

这篇赋真是优美,这加快了在文士中间传播的速度。

不知道,刘封是得罪了哪个有文采的文人。

“走。子敬咱们去喝一杯。”孙权的心思也与刘备差不多,看见刘封吃瘪,觉得高兴,忍不住道。

说完后,就起脚朝着偏厅而去。

“诺。”鲁肃应了一声,跟了上去。

只是鲁肃心中忽然涌现出了一丝不安,似乎自己是忘记了什么事情。

…………………

“文辞优美。这篇赋传播的速度应该很快。”

西陵杨武将军府内,刘封坐在榻上,靠在墙上,微笑的看着手中的竹简道。

距离上次招揽刘巴已经有一个月了,现在刘巴是将军府内的主簿。

很有才能,文书往来井井有条。让刘封省下不少功夫。

现在江夏挖深井眼的事情基本已经进入正轨了。继而展开的是加固河道,加大河道,疏通河道,等等应付洪涝的手段了。

为此,刘封不惜血本,花费了无数金银,征召了无数的壮年劳动力。

或许,百姓们对于挖深井眼的举动,很是不解。但是挖河道,巩固河道的政令,却很容易接受。

干起活来,很有干劲。毕竟江夏干旱百年难得一遇,但是洪涝却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百姓们对于刘封的政令,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很有干劲,目前真个江夏,长沙,九江的河道治理工作,都做的很不错。

进展令人满意。

刘封这几日的心情很不错,忽然,刚才刘巴拿了这么一卷竹简过来。

大意就是讥讽,他挖深井眼的政令。

文辞优美啊。

“你还笑,不知道哪个混蛋花费墨水,写这样一篇赋来损你。”见刘封笑口常开,蔡玉没好气道。

在蔡玉看来,刘封挖深井眼的举动确实不咋的。而且这篇赋很有文才,传播速度肯定很快。到时候,造成的名望损失,会不小。

“哪个混蛋?就是廖立咯。”刘封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竹简,道。

对于什么人写下这篇赋,刘封心中还是比较肯定的。那个披头散发,袒胸露乳的人,绝对是首选。

应该是含恨而去,又知道江夏的一些情况,所以写下这篇赋来损他。

“那个混蛋,我让哥哥派人把他捉住。”蔡玉立刻想到了那日,阻拦刘封马车的那人。闻言柳眉倒竖道。

“不必不必。不仅不恨他,我还要感谢他呢。”刘封笑着摆了摆手道。

蔡玉抬起头,奇怪的看着刘封,那眼神就像是在说,你没出问题吧?

迎着蔡玉的目光,刘封收起了笑容,淡淡道:“我打深井的举动,看似劳民伤财。但若是明年真的大旱呢?那可是能拯救八十万百姓,保存元气。缓解大旱的井啊。这篇赋传播的越广,越快。就越多的人会关注江夏,到时候,大旱来了。我的井有效了。那随之传播的,就是我未卜先知之名了。”

说着,刘封起身道:“那些文人士大夫大多不信鬼神,但却也敬鬼神。若我能未卜先知,岂不是让世人敬畏?从而增加声望?”

“天命?”蔡玉闻言沉默了片刻,吐出了两个字。

“对,若是能未卜先知,使得声望不仅如日中天,也能添上一些神秘色彩。有人会认为我才是天命。从而使得人争相投奔,再创辉煌。”

“我为何不感谢廖立?哈哈哈。”说完后,刘封回过头,朝着蔡玉大笑道。

看着刘封自信的样子,蔡玉心中却升起了一阵疑惑,明年真都会大旱吗?

蔡玉也不信鬼神,也不信什么未卜先知。但不知道怎么的,看着痛快大笑着的刘封,却真的信了。

若是明年真的大旱,这篇赋就是助涨声望的好东西啊。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奇才黄月英

第二百九十七章奇才黄月英(第一更,求月票)

廖立的那篇赋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声望打击,但却是成就了长久的利益。

所以刘封一点也没有澄清或是辩解的意思。管他洪水滔天,等真相到来的时候,让他们全部傻眼。

因为结婚,刘封放了自己几天假期。

假期结束后,刘封就开始着手处理三郡事务了。

台湾那边就像是刘封早日定下的策略一样,封锁消息,就连船只往来都罢了。穿越江东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己方的信使被抓获,台湾就可能暴露。

所以连刘封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

其他三郡的事情到也是不多,就是打深井眼度过干旱,以及河道整治,度过洪涝。

深井眼这种事情要简单一些,现在已经基本上进入尾声了。江夏,长沙,九江没座村子都有固定的深井眼,数量按照人口计算,大的三四口,小的一二口。

反而整治河道是一件麻烦事情,三个郡的水系发达,大小河道数都数不清,整治起来很费劳动力。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现在是秋冬交换集结,壮年劳动力无数。虽然要维持这些劳动力,需要花费大把大把的金子,流水一样,要不是刘封抢了一次江陵,恐怕都支撑不住。但是这个时候刘封顾不得心疼了。

只要河道整治好了,就能在洪涝当中减少损失,保存更多的治下百姓,这比什么都重要。

到是新任主簿刘巴对于刘封的这种不顾及花费,也要为百姓造福,整治河道的举动称赞不已。

做起事情来,平添了三分干劲。似乎有了那么点归属心。

这到是刘封始料不及的。

就在这种大事不多,但小事不断的状态中,一个月过去了。

这日刘封在书房内看最近,长沙,江夏,九江三地的河道整治报告。

神色有些凝重,虽然三郡加起来也有征召了二十万壮年劳动力,但是三郡的水系太多了,一个多月过去了,只是整治了十分之一。

等到明年夏秋洪涝发生的时候,进度也可能只是八九成。

“哎,地广人稀啊。”刘封放下了手中的竹简,长叹了一口气。

不知道在干旱的时候能不能从孙权那边敲诈一些人口过来,听说最近孙权攻打山越很勤快,都收降了数十万的山越人了。

数十万啊。这得又多少劳动力。

刘封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若是多了这几十万山越人,就能多出十万劳动力。

那样不仅能在洪涝来临的时候,把河道整治完毕。还能加宽一下长江,加大泄洪力量。

这是短期的,从长远上来看数十万山越人,也是很庞大的资源啊,要知道现在三郡的人口也只是八十万呢。

只是非我族类。这一点让刘封稍微有些迟疑。

就在这时,有个侍女走了进来。让刘封从心中的谋划中退了出来。

“将军,夫人派奴婢来跟将军说,那船已经造好了。”侍女进门后立刻对着刘封一拜道。

府上对刘封的称谓有些混乱,比如说环儿称呼刘封为公子,蔡玉你啊你的叫,小乔称呼刘封为将军,黄月英,蔡妲称呼刘封为夫君。

大家都是各叫各的。、

但是侍女却是统一叫刘封为将军。

只是这一刻的刘封激动了,哪管这侍女怎么样。一个箭步就冲了出去。

船是什么,当然就是轮船,是压制孙权,压制江东水军的轮船,奇才啊,那丫头虽然性格不靠谱,但办事却真的很牢靠。

才一个月的时间,居然能把那船的原理吃透,并且连船都造出来了。

果然是奇才。

想想当初娶黄月英他还不乐意呢,现在想来真的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那要遭雷劈的。

这些念头只是在刘封的脑中一闪而逝,他的身体以极快的速度冲出了书房,来到了前院。

前院有几座办公处,长史,主簿,功曹,从事等等。这座府邸以前是黄祖的,修缮的很大。所以空出有许多。

就算是腾出了这些院子,还有不小的空余。因此黄月英所需要的院子,也被安排在前院。

配备了几个木匠,使唤的下人。

此刻,前院黄月英的办公院子内,黄月英跪坐在地上,很有兴致的摆弄案上的玩意。

这玩意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箱子,箱子外边造了两个轮子。

里边的结构有些精密,但主要的就是有一个类似于脚板的东西。现在黄月英正心兴致勃勃的用玉手拨弄着脚板。

使得外边的明轮子飞速的转动。

这玩意是她花费一个月时间,耗费了不知道多少脑力才造出来的。如今黄月英兴致勃勃的转动的同时,还有一些自豪。

只是,稍会儿后黄月英脸上的自豪就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怪的表情。

她想到了刘封所说的奖赏,抱娃娃。

这些日子,刘封并没有碰过黄月英,但是黄月英与蔡妲的院子相隔的很近,所以黄月英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对面院子内,传出来的若有若无的喘息声。

蔡妲那似欢愉的喘息声,让黄月英纳闷不已。

那一晚她可是经历过那种过程的,可是很痛的。

不提黄月英在这儿胡思乱想,刘封以极快的速度进了院子。见黄月英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手上精密的部件。

刘封双目放光。

这外壳虽然丑了一些,一点也不像是船。但是刘封也不会以这种旁枝末节来批评黄月英。

只要能造出里边精密的结构就行了。

“不错,不错。”刘封一个箭步,来到了黄月英的身边,仔仔细细的看着案上的部件,不住的点头道。

“你怎么走路没声音。”黄月英吓了一跳,同时脸上升起了一抹动人的红晕,刚才她还在想那羞人的事情呢。

不过幸好有面纱挡着,黄月英不至于像小兔子一般,受到什么惊吓。

“你自己想什么出神了才是。”刘封翻了翻白眼,刚才进来的时候就发现黄月英似乎有些魂不守舍,明明是她自己的原因。

不过刘封说了一声,注意力就从黄月英的身上投入到了部件上边。

就是一种加了踏板,齿轮。用脚踩踏,使得外部的明轮,迅速转动。

其中功率大小,就按照人数来定夺了。

就是这么个小小的玩意,船匠们苦思冥想数月都造不出来。但是黄月英只是一个月就造出来了。

看着转动的部件,刘封很是兴奋。但随即,又注意到了一些细节。转头看着黄月英道:“这个只有一个踏板吗?”

“我这是怎么方便怎么做,踏板的位置,可以按照船体大小,随意安放。”黄月英出了一会儿神,见刘封问她,解释道。接着,黄月英又解释了一番,

按照刘封的设计,这船应该不太大,适中。

但并不意味着,因为只有两对明轮,只能造两排位置。这方面,黄月英也有些设计,可以让五十个人一齐发力。让整个明轮,高速运转。

末了,黄月英还提醒道:“我现在这个轴是用木头造的,造船的时候一定不能用木头,要用铁。所以,你要派遣一些铁匠过去。”

“嗯。”刘封点了点头,这个当然知道,要支撑那么一艘大船,这么多人,用木头造齿轮什么的简直是早死。

“走,跟我走。”看了一会儿后,刘封一把抱起案上的部件,再拉着黄月英就往外边走。

“去哪啊?”被刘封拉着,黄月英疑惑道。

“这东西太重要,我怕那些船匠看不明白。干脆你与我一起过去,给那些老船匠们讲解一下。”刘封一边拉着黄月英往外走,一边回头解释道。

对于刘封来说,现在时间紧迫,有好东西当然要先造出来。

大批量生产,只有装备水军了。刘封才会觉得踏实。

说完后,刘封也不理会黄月英是不是不乐意。一路拉着黄月英出了院子,来到了外边后,吩咐人叫了寇水,准备好马车。出发前往夏口。

直到上了马车,出了西陵城后,刘封才发现坐在自己旁边的黄月英有些气鼓鼓的样子。

“怎么了?”刘封奇怪的问道。

“哼。”黄月英娇哼一声,别过了头去。

“不想出门?还是不想与那些船匠为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