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一愣,见宝剑,如同见皇上,那么,下来,是不是要下跪了,是不是得听这刘基的话了?

所有人还在迟疑之间,只见李善长却没有停下脚步,看都不看刘基一眼,只是解开了上衣的两道扣子,露出了花花绿绿的衣服来。

“这件蟒袍,乃是皇上所赐,由于本官劳苦功高,因此,皇上体恤老臣,哪怕就是犯了死罪,也可以赦免,穿着这件蟒袍,刑不加身。”李善长没有看刘基,却是在告诉刘基,你那尚方宝剑,对我来说,是没有威力的。说完,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你有尚方宝剑,我有蟒袍,穿着这衣服,李善长趾高气昂。他早有准备,在昨晚得知了刘基派人去大都,结果要到了尚方宝剑之后,李善长今日出来,就在里面穿上了这件衣服。

现在,靠着这件赐服,李善长轻而易举地就打败了刘基,看以后刘基还怎么和自己斗?这如同打了刘基一记响亮的耳光。

刘基傻眼了,看着李善长走了过去,脑子开始有些混乱,怎么办?

紧随着李善长的身后,李善长带来的人,挨个都从刘基身边走了过去,还仿佛脸上带着嘲笑一般。

突然,刘基看到了其中一个人,低着头,只瞟了他一眼,就快步地继续走向前。

不错,就是这个人!他就是李彬!这时,刘基脑子突然又清醒了。

“皇上御赐宝剑在此,谁若再不停下来,就是对皇上不敬!本官再说一遍,除了丞相大人,其余的,都给我站住!”

刘基一边说着,一边快步向那李彬走去。

刚刚,差点被李善长给唬住了,他有皇上赐的蟒袍,还有皇上的免死口谕,可以无视这宝剑,但是,其他的人又没有这些玩意儿,他们狐假虎威,也跟着一起走,那绝对是对这宝剑的不敬,也就是对皇上的不敬。刘基反应过来,立刻感觉到头脑清醒了。抓住李彬,一切就结束了。

其他的人都站住了,只有那个李彬,还在向前走,越走越快,似乎要跑起来了。

“站住!李彬!”刘基一边喊,一边向那里追去。

听到自己被认出,李彬感觉到自己的腿在发抖,要是丞相大人都无法保自己的话,那这天底下,自己就没有可去之地了。自己只是收了三十两黄金,帮助一个死囚开脱了而已,这有什么大罪?元朝的时候,这么干几乎都是摆到明面上来了,明码标价。

这刘基,真是个老顽固,为了抓自己,连丞相大人都敢得罪!李彬跑着,一边在脑子里愤怒地想到。

想起丞相大人,突然,李彬想到,如果自己这样的话,恐怕,会让丞相大人难堪,干脆,自己就抵赖到底,自己不是李彬,只是丞相府上的一个仆人,死不承认,丞相大人自然会保自己的。

他要找的是李彬,自己不是李彬!这般想着,李彬猛地收住了腿。

刚刚停稳,李彬却感觉到后背上一阵剧痛,没有扭头看过去,从地面上的自己的影子上,就可以看到,一柄剑,戳到了自己的后背上,还好没穿透。

鲜血涌了出来,李彬感觉到身子变轻,倒了下去。

刘基这次真的傻眼了。

刘基毕竟老了,手脚也慢,刚刚提着剑追过来,其实主要是吓唬,希望能抓捕住这李彬,却并没有想杀他,更没有想在这里杀他。

哪里知道,这个李彬,跑着跑着,突然停了下来,而刘基收不住脚,而且,这剑太锋利了,就这样,刺入了李彬的身体内。

这是个意外,完全是个意外。但是,鲜血,流到了山川坛的最后一级台阶上,刘基知道,这次麻烦大了。

所有的人的眼睛,也在这一瞬间,变成了惊讶。

李善长回过头来,看着李彬倒了下去,眼神之中,有愤怒,也有得意。

………

“皇上,这几日,这些大臣们,都累得够呛。”陈风用树枝,陇了陇篝火,向着坐在火的另一旁的朱元璋说道。

篝火之上,烤着一只野鸡,那是刚刚的时候,朱元璋亲自猎杀的,这可是真正的猎物。

朱元璋兴致很高,但是,手下的群臣,没有像第一天那般围在篝火之旁,他们大多都选择了去那刚刚搭起的帐篷内,赶紧睡个觉。

本来,跟着皇上出巡,是非常惬意的,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地方的官员们会准备好各种食物和礼品,一路走来,享受着高高在上的感觉。

来的时候,是走水路,这种感觉没有享受到,回去了,要走陆路,在出发的时候,他们还曾经高兴过。

但是,谁知道,这出了大都,根本就没有惊动地方,在第一日的时候,朱元璋绕道,楞是没有经过房山。

这样一来,跟随着的百官,就辛苦了。

而在皇上这里,还不能诉苦,皇上兴致很高,根本就不坐龙辇,而是骑马,一路南下,仿佛是打仗一般。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行为,陈风反倒能够理解了,对于皇上来说,现在大明朝已经建立,再领兵打仗,那是不可能了,所以,借助着这次行军,朱元璋是想过把瘾。

当然,继续和自己这黑衣军接触,最终让黑衣军受到感召,忠心皇上,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朱元璋兴趣高,陈风也就陪着朱元璋,一同纵马驰骋,一路而来,朱元璋很爽,手下的大臣们,都累惨了。

他们骑马,觉得腰酸腿痛,而坐马车,又因为跑得快,而颠簸得厉害。就这样,一路过来,简直是煎熬。

陈风无所谓,今日,已经到了遂州,明日,就能到保定路了,将皇上交给了徐达,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今日趁着皇上高兴,和陈风一同等待着野鸡被烤好,陈风终于替这些官员们说了句话。

这种话无伤大雅,朱元璋也不会生气的。

“朕一直教导他们,虽然做了文官,也不能疏于练习,我大明朝,想要成为泱泱大国,就需要文武双全之人,他们现在还没有打仗,就是赶路而已,还累成这样,你看朕,这几日,怎么没感觉到疲惫?”朱元璋说道。

“是,皇上所言极是。”陈风说道。朱元璋戎马半生,身体素质的确不错。而那些跟随来的官员之中,还有四五十岁的老头儿,他也不怕把这些人真的给累垮了。

正说着,却看到常遇春走了过来。

第751章 罢官

“常将军,你来得正是时候,这野鸡已经烤好了。”朱元璋看着常遇春过来,立刻客气地说道,就如同当年还在滁州城里的时候一般。

朱元璋和常遇春称兄道弟,常遇春自然是不敢接这话茬的。

“启禀皇上,王爷,刚刚斥候在巡逻的时候,抓到了几名身份可疑的人,他们说是给皇上送紧急奏折的,但是,问他们来历,他们却不说,于是,我就把他们暂时抓了起来。”常遇春说道。

皇上的安危,是最重要的,虽然那几人身穿的是驿卒的服饰,但是,常遇春依旧怀疑他们的来历。

“他们带的奏折呢?”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话,立刻问道。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奏折是最重要的,因为,他把那柄宝剑给了刘基,而以刘基的性格,肯定会去找李善长麻烦的。

在自己不在应天的时候,这两员最重要的大臣彼此只见闹矛盾,如果太过火,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朱元璋一问,常遇春就将奏折呈了过来。

朱元璋看到奏折前面的字迹,就知道是李善长所书,李善长的书法,非常工整,又自成一格。

打开奏折,朱元璋看了几眼,就不由得脸色一变。

“这个刘基,居然敢在山川坛之下杀人,而且,还是在祈雨刚刚结束的时候,简直就是只顾自己私利,丝毫不顾及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朱元璋说道。

本来,朝廷的事情,陈风是不愿意掺和的,这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听到了朱元璋这么一说,还是在心里咯噔了一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现在朱元璋发怒了,那么,刘基还真是危险。刚刚朱元璋的话,已经上升到了置大明的江山社稷于不顾的高度上,这可是很严重的。

“皇上请息怒。”陈风赶紧说道:“那日拙荆所讲的长寿之法,皇上可否还记得?不论什么大事,也不如皇上的身体重要啊,请皇上息怒,以免伤了身体。”

陈风这么一说,朱元璋才想起,的确如此,不能动气,再说,这件事已经发生了,自己再生气,又有何用?

还是想想如何处理。

朱元璋这般想着,又看了一眼身边的陈风,突然来了主意。

“刘青田居然在山川坛下杀人,皇弟,你看看,这件事,朕该如何处置才好?”朱元璋说着,将奏折递给了陈风。

“皇上,这朝廷之事,都是由皇上决断,微臣力薄,这些事情,微臣不懂,还是请皇上亲自决定吧。”陈风说着,并没有接这奏折。

皇上怎么处置,用不着自己给出主意,自己又不是皇上身边的谋臣。陈风才不想淌这趟浑水。

“皇弟,你这般说话,就有失偏颇了。”朱元璋说道:“朕当初说过,打下天下,要与你共享,现在,只是让你给出个主意,这又有何不可?你再推脱,朕可要认为,你是不愿意帮朕的忙了?”

朱元璋这般一说,皇恩浩荡,陈风只得接过奏折来,稍稍一浏览,就看明白了。

刘基肯定不是无故杀人,而且,还是拿皇上御赐的宝剑杀人,这个人,一定是该杀的。

错就错在,不该在山川坛那里杀人。

陈风是无神论者,后世的科学知识已经非常发达,对于类似的所谓求雨这种说法,陈风是不信的,后世虽然不能人工造雨,但是也可以人工增雨了。

不过,入乡随俗,现在在这里,小到普通百姓,大到皇上,都是相信求雨这种说法的。

求雨,那是很神圣的,在这种地方杀人,那还真是对老天的不敬。

“启禀皇上,刘青田大人不管有什么理由,总之,在这里血溅当场,都是错误的。该受到严惩。”陈风说道,这是给这件事定性,刚刚朱元璋的愤怒,陈风就知道他的意思了。而且,陈风若一味偏袒,那么,会让皇上认为,刘基和他是一派的,这样,反而不合适。

不过,陈风又不能完全落井下石,要皇上把刘基给杀了,这样的话,李善长那个家伙,就没有人可以克制他了,就算是朱元璋,也绝对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

其实,这件事,历史上是发生过的,而这件事处理的结果,陈风也是清楚的,因此,揣摩上意,没有人比陈风更合适。

“哦?那以皇弟的意思,该如何惩处刘青田?”朱元璋问道。

“皇上,既然刘基已经犯下了这等大错,不如,杀了他来祭天,如何?”陈风问道。

杀了刘基祭天?听到陈风这么说,朱元璋倒有点后悔和陈风说这件事了,这怎么可以?

就算是因此而导致大旱,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干的,毕竟,现在在朝廷里,全靠着刘基,来克制李善长,李善长是当朝丞相,位高权重,若所有的人都唯李善长命是从,对朱元璋来说,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起刘基的作用,朱元璋摇了摇头:“不行,刘青田这次虽然是大错特错,但是,他毕竟是跟随朕征战天下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因为这件事,就将他杀了,朕于心不忍。而且,刘青田一向嫉恶如仇,这次,说不定还有什么苦衷。”

听到皇上这么说,陈风在心头暗笑,自己说要杀了,这皇上却说不能杀,由皇上嘴里说出来,比自己说出来,要更有威信。

“如果这个时候,朕要是杀了刘青田,那么,难免被人冠上兔死狗烹的帽子。”朱元璋继续说道。

朱元璋的话,发自肺腑,其实,陈风也知道,对于朱元璋来说,虽然后世冠了个滥杀无辜,屠戮功臣的帽子,但是,那是朱元璋老了之后,看到手下大将健在,而皇太子和皇长孙都孱弱,才出此下策的。而现在的朱元璋,刚刚从征战岁月中过来,依旧是怀念跟他一起造反的这些兄弟们的。

想当初,若非刘基劝谏朱元璋,抛开小明王,以大明招揽群豪,共创大业,朱元璋又岂能有今日。那需要何等的勇气,又是何等的智慧。大明这个国号,都是刘基起的。

而且,刘基这次之事,乃是为了整顿吏治,所以,朱元璋是不会对刘基下狠手的。

“皇上如此顾念旧情,实乃我等之大幸。即使是皇上杀了刘青田,也不会有人来谗言。我相信,天下百姓,都会明白皇上的苦心的。”陈风说道:“这次,若不治刘青田之罪,恐怕难以堵住其他人的口啊。”

若是刘基什么事都没有,李善长怎么会善罢甘休?不用说别的,等皇上回了应天之后,李善长肯定会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就提出治刘基之罪来的,李善长不说,下面的官员,也会不停地弹劾刘基的。

这也是朱元璋头疼的地方。刚刚的气已经发完了,他想到的,依旧是如何才能够收拾好这个烂摊子。刘基这次做的事,若不能严惩,恐怕那些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会超个没完。

“那朕该如何治刘青田的罪?”朱元璋问道,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陈风的话,由刚刚的杀头,变成了治罪。

“这完全看皇上的意思,微臣不敢乱说。”陈风说道。

陈风怎么会替皇上拿主意,那是皇上的智囊团干的事情。皇权,可是朱元璋不可触动的一根神经,当然,若是朱元璋诚恳地求自己,那自己就乱说几句,也是可以的。

“皇弟,朕刚刚都说了,朕很为难,就是想听听皇弟的金玉良言。”朱元璋说道。

“皇上,若要平息众人之怒,至少要将刘青田罢官。”陈风说道,说完,又加了一句:“至少要暂时将他罢官。”

虽然杀不了刘基,但是,刘基被赶出了京城,回老家去了,那些以李善长为首的对刘基不满的人,这下也该满意了吧?而且,这样一来,也可以察辨忠奸。凡是继续启奏弹劾,对刘基落井下石之人。那么,绝对是奸佞的小人。

后面的这个暂时两字,非常重要,先将刘基打压下去,让那些小丑们出来折腾,然后,再把刘基给抬起来,让刘基将这些人都收拾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倒有些兴奋了。

“朕出身贫寒,对那些贪官,那些国家的蛀虫,非常痛恨,这次让刘青田整顿吏治,就是要治理贪污腐败之行为,现在,虽然要将刘青田罢官,不过,在朕的大明朝内,一定不允许贪官的出现,要杀尽贪官!”朱元璋说道。

杀贪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陈风知道,在后世,这也是个从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朱元璋一生,不知杀了多少贪官,但是,贪官们前仆后继,慷慨赴死,上任死了,下任接着贪,从来都没有止住的时候。

说完这些,朱元璋似乎舒了口起,又问道:“刘基一走,这中书平章的位置,就空下来了,不知道谁更合适?”这话,虽然是问陈风的,又像是自言自语一般。

陈风灵机一动,这个时候,干脆就给胡惟庸挖个坑好了。

第752章 李淑妃

本来,朱元璋这番话,也没有要求陈风一定要回答,不过,陈风为国事操劳,为皇上分忧,也是应该的。

“皇上,微臣与应天的官员,接触得并不多,对朝廷中枢之人,也都不太了解,不过,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觉得那个跟随皇上前来的胡大人,还真是个人才。”陈风说道。

胡惟庸?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脸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有了考量。

胡惟庸藏得挺深,还说过几次陈风的坏话,没想到,原来这胡惟庸,居然是陈风的人!陈风先说要把刘基赶走,又说让胡惟庸接班,不动声色,却在给胡惟庸安排好了道路。

这个胡惟庸,是不能重用的,还要多留意。

“嗯,这件事关系重大,朕得再考虑考虑。”朱元璋说道。

看朱元璋的样子,陈风估计,那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