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就是川岛浪速,明面上是日本公使馆翻译,但实际上却是日本“黑龙会”的成员,因为与肃亲王善耆关系密切,由此也参与了此次绑架行动,这货栈就是他提供的,那帮东北绿林使用的枪支也是他提供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99章 复国大计

为对华扩张急先锋,川岛浪速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与满清官场的一些大人物也过从甚密,满清倒台之后,此人并没有因为善耆等王公大臣的失势而改变对他们的策略,不仅继续予以拉拢,而且还趁此机会与肃亲王善耆拜了把子,完全取得了善的信任,双方称兄道弟,打得火热。

“蕲州事变”之后,因为共和军的强硬反日立场,日本政府和军部都很恼火,但是由于在对华政策上分歧重重,再加上对欧美列强的顾忌,日本政府不同意军部采取行动,无奈之下,日本军部只好再次祭出“在野力量”这个法宝,指使黑龙会采取行动,给满清复辟派以行动支持,就像当年他们“支持”革命党那样。

见小恭王伟不放心那几个看守“肉票”的混混儿,似有灭口的打算,川岛浪速摇了摇头,说道:“王爷不必担心,这些人跟随在下多年,都是可以信赖的。

反倒是王爷带来的那些东北马贼,在下担心他们口风不严,会损害日本租界的形象。”

“这个你也不必担心,‘长山好’、‘高鼻鹰’都是旗人,他们的杆子都是忠于咱们大清国的,对于这些忠义之士,还需用人不。”

小恭王伟有不以为然,话锋一转,又道:“当然,此次复国壮举,仅靠这些江湖人士成不了事,关外八旗还是离不开贵国政府的鼎力支持的。”

但川岛浪速却说道:“王爷会了。在大清国复辟的问题上国政府目前绝不会插手在只是一些民间人士在为王爷奔走,毕竟,我国政府已准备与共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确实不宜再支持大清国的复国事业,至少现在不行。”

这话说得半半假,实际上,由于“蕲州事变”的发生日本国内在对华政策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以伊藤博文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全力支持袁世凯政府,通过袁世凯扩大日本在华利益,但以山县有朋为主导的军部势力则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观望立场袁世凯采取“有效手段”消灭坚持反日立场的共和军势力之前,日本有必要继续对满清复辟派给予支持果国际局势发生有利于日本的变化,那么也不排除在满洲地区扶持一个亲日傀儡政权,日本军部甚至为此向内阁递交了一分备忘录,在备忘录里,连这个傀儡政权的国号都拟好了,就叫“满洲国”。

军部的狂妄计划让伊文等“宪政派”人物很是不满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元老和内阁施加强大压力,现在的日本政府斗争之激烈比四川省内的斗争轻松,作为对宪政派的反击日本军部决定私下给予满清复辟派支持,这才有了关东州都督大岛义昌会见伟、善耆等满清遗老遗少的举动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虽然伟、善耆等人在朝鲜统监府住了多日,却连日本朝鲜统监伊藤博文的面也没见着。

到底,日本政界也是在赌,只不过在赌注该放在哪一边的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这并不妨碍川岛浪速这样地人采取行动。“黑龙会”本身就是日本军部地马前卒。同时也与日本政界保持着密切联系。对于日本政府和军部而言。这是一个趁手地工具。只要不会伤着自己。那么就让它去行动吧。

“可。贵国地大岛将军是明确支持我们复国地。”小恭王伟显然弄不清楚日本军部在现在地日本政治中所扮演地角色。

“那只是将军阁下自己地看法。并不能代表我国政府地立场。不过请王爷放心。只要我们能够在行动上取得实质性地进展。我国政府未必不能改变现在地立场。关键要看实际行动。如果王爷地复国行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日本政府里地软弱派就不会转变立场。”

川岛浪速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道:“有一件事在下不是很明白。还请王爷解惑。”

“什么事不明白?”

“关于王爷命令奕向袁世凯捐助军饷地事情。此举实在是高深莫测。在下想不明白。如果说王爷是想将赵尔丰拉入我们地阵营地话。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啊。根据刚才从领事馆得到地消息。四川地革命派已经拍发通电。明确反对袁世凯对赵尔丰‘川西都督’地任命。如果赵尔丰不能出任川西都督地话。那么王爷命令奕捐助地那些军饷不是统统化为泡影了么?而袁世凯却可以借此维持他地北洋军。”

“哈哈!想不明白才对了,要是人人都想得明白,我又何必行此险招?其实这事我也是临时起意,顺手牵羊而已。”

伟得意的笑了起来,把玩着拇指上的扳指,幽幽说道:“袁世凯现在为军费的事情发愁,奕那老贼跟他是多年交情,此时‘雪中送炭’,袁世凯必不会起,只要袁世凯委了赵尔丰‘川西都督’,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革命党若是就范,那这四川就落不到革命党手里,若是革命党不乐意,那么就会跟袁世凯扯皮,若是双方谁也不肯退让,自然是战场上见了,到时南北一旦开战,袁世凯顾头不顾腚,咱

国的复国事业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了。从~州的那件:个伪湖北都督赵北显然不买袁世凯的帐,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有野心就好啊,就怕革命党没野心,跟北洋一堂和气,那对咱们的复国大计就不利了。”

“原来如此。王爷深谋远虑,在下佩服!只是在下不知,如果局势真如王爷所料,北洋军南下与革命军作战,那么王爷打算如何行动?”

“这个么在不知道得走一步看一步,若是京城空虚,未必不能直捣黄龙。自从共和之后,旗饷停发,京城里的旗人都是憋着股火呢,到时复国大旗一举,百万旗人望风影从其壮哉!”

见伟念念不忘京城,川岛浪速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京城距离欧美列强势力范围太近,掣肘太多方便发动。依在下之见,与其在京城发动如在满洲发动,那里既是大清国龙兴之地,又紧挨着朝鲜,方便取得国际支援。复国不能莽撞,必须先取得一块根据地,先把满洲经营好后伺机南下入关,重走当年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走过的征明之路政王消灭的是明国,王爷就消灭民国时,王爷的名望未必会比摄政王差。”

被川岛浪速这么一撺掇伟一时有些神往起来,摸着扳指喃喃说道:“重走当年摄政王的征明之路?本王倒是没有这么琢磨过。摄政王英明睿智,文治武功,咱们给他提鞋都不配!若是旗人王公能有摄政王一半的本事,咱们大清国又怎会被一帮草寇掀个踉跄?”

见伟已经上,川岛浪速趁热打铁,说道:“王爷在满洲竖起义旗,关内旗人自然会去投奔,到时候,即使没有宣统皇帝,王爷也可以自立为帝。”

“这个……不妥。皇上现在软禁醇王府,咱们必须想个办法把他救出来,护着圣驾去奉天,有皇上号召天下,咱们复国才有干劲啊。”

伟立即从想回到现实,现在复辟派之所以能拧成一股绳,就是因为大家都拥戴废帝仪,如果他胆敢自立为帝,这复辟派自己就要打起来,没错,他伟是恭亲王,离皇帝就差一步,可是善耆也是亲王,那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川岛浪速连连点头,赞:“王爷忠诚,在下佩服,如果王公大臣都是王爷一样忠诚,袁世凯和革命党都不是对手。”

伟收敛心神,说道:“这些场面话本王听得多了,还是说正经的吧。那二百万两银子已经拨到三井洋行的帐上了,那军火什么时候到啊?”

“个在下也不清楚。不过既然王爷催得急,在下会再与洋行方面磋商的。”

:道:“这军火得尽快运到辽东,关外八旗的那十几万将士,还有蒙古草原上的那些勤王军,都不能赤手空拳啊。这二百万两银子只是第一笔银子,若是交易顺利,以后还有一百万两银子的订货。



川岛浪速有些惊讶,问道:“王爷不是只从奕那里敲了二百万两么?”

伟淡淡一笑,说道:“本王不是傻子。袁世凯如果真的拿到了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那能买多少军火啊?本王虽然使了个驱虎吞狼之计,可也不能白白便宜了这个白眼狼啊。本王叫奕名义上捐助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可是这实际上交给袁世凯的只有一张五十万两银子的汇票,剩下的那些银子么,现在本王已命人去转帐了,用不了多久,那也是宗社党的‘复国捐’了!”

“奕会不会将真相告诉袁世凯?”川岛浪速问道。

“奕未必知道本王的用意。再说了,奕这老贼奸诈着呢,他跟袁世凯眉来眼去这么多年,是知道袁世凯的禀性的,如果叫袁世凯知道了真相,袁世凯肯定会跟他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奕不傻,这事了了之后他肯定会搬家的,说不准还会逃到国外去呢。退一步讲,就算袁世凯知道了真相,可是赵尔丰的‘川西都督’任命已出,怎好再收回来?就算是迫于革命党的威逼,撤消了川西都督,可这革命党和袁世凯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迟早会打起来,袁世凯现在是风光,可是看他不顺眼的人多着呢,到时候墙倒众人推,北洋也不是铁板一块。”

“那么,为什么王爷不命令奕多拿些银子交给我们呢?至少可以购买更多军火。”

川岛浪速有些心有不甘,虽说他是军部对华扩张的急先锋,是为了日本帝国的利益才投身于满清复辟派中的,可是如果能够趁机为个人弄些好处,他本人也并不反对,实际上,小恭王伟订购军火的那二百万两银子中,他川岛浪速就能从三井洋行领取二万两白银的佣金。

伟将那只翠玉扳指戴回拇指,叹道:“所谓‘狗急跳墙,人急上房’,若不是顾忌着把奕逼急了,本王还真打算把这老贼的油水榨干净呢,‘庆那公司’开了这么多年,他奕的家底若是没有超过五百万两银子,本王的名字倒过来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0章 群情汹汹

然天刚放亮,但这街道上已略微有些热了起来,在的头一批客人已将茶喝白,准备会帐走人了,还没等他们迈出门去,第二批客人已踱进茶馆,在那伙计们殷勤的招呼声中落座了。

成都城里大小街道五百余条,全城茶馆却有四百多间,平均每条街道都有一间茶馆,这成都百姓对茶的痴迷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成都的茶馆与北京城里的茶馆还是略微有些不同的,成都的茶馆多半没有书场,纯靠卖茶赢利,至于少数设有书场的茶馆,则多半是因为经营不善,光靠卖茶无以维持,故而请来说书先生照顾场子,如此一来,成都茶馆要么没有说书先生,要是有说书先生,则必定是有绝活的,能让茶客甘心情愿多掏一份书钱爽耳朵的“俏嘴儿”。

靠近山西会馆的“广香阁”就是家有书场的茶馆,请的说书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二麻子”,秦先生最擅长的就是竹琴说唱,扣弦准,嗓音清,在这成都方圆百里之内也算是一绝,再加上茶馆泡茶所用的水是赫赫有名的望江楼薛公井提上来的,所以这广香阁每日总是顾客盈门,由于茶钱不菲,到这里喝茶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缙绅,而且这街上颇有几家票号、钱庄,这广香阁实际上也充当了成都钱业公会议事所的角色,平时钱业公会的掌柜聚首,也多半首选此地。

不过今日的广香阁却没有书场,秦二麻子虽然就在茶馆里喝茶,可是却没演奏竹琴,而是像其他茶客们一样,也在议论路款亏空的事情。

当初锡良督川时候,号召百姓认购川汉铁路公司的股份,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是“官督商办”,百姓不买帐来修改公司章程,改为完全商办,这才从民间募集了一千多万两白银的股金,川督将这些银子存到了官钱局,说等到铁路勘探完毕之后就用这笔银子修建一条从成都直达武汉的铁路,今后的四川土货就能很方便的运到汉口销售了。

当然,这些股金里并不都白银,有很大一部分是随田赋附征的“租股”言之,就是提高田赋,不过这部分田赋不是白征,将来等铁路修好,还是要连本带利还给川民的。

多少百姓都着这条铁路呢绅指望着在铁路上寻觅一个财源,农夫指望着“租股”返还,而且铁路修好之后随田附征的租股也可以停下来了,这田赋也能降下去了。

可是就在前天,从成都军政府里出消息,存在官钱局的这一千万两银子的民股只剩下了不到六百万两另外的那些银子下落不明!

什么叫“下落不明”?那不是亏空么?这钱不是叫贪官吏中饱了私囊,就是叫铁路公司的那些总办、帮办、会办、委员给挪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当年前任川督锡良办铜元局、银圆局,用得就是川汉路款的银子!

银子自己没长翅膀。还能自飞了不成?

银子没长翅膀。可是这亏空案地息却长了翅膀。不过短短两天工夫本上大半个四川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本来还琢磨着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可是成都总商会和重庆总商会地通电一出息就被证实了。结果川民群情汹汹叫嚷严惩伪清川督地。叫嚷共和政府拿四川田赋抵偿川民损失地……大有挖地三尺、将银子找回来地势头。

用不着刻意煽动。这川民地“民气”就爆发出来了。这路款亏空地事情可不比帝制、共和。这关系着百姓碗里地饭、身上地衣。不是几封通电就能解决地。这件事若是摆不平地话。这共和政府地临时大总统就是个废物!

堂堂民国大总统。任命那个贪墨了几百万两银子民脂民膏地赵尔巽做什么“川西都督府参议”。他袁世凯袁大总统打得是什么主意?往轻了说。他这叫有眼无珠。往重了说。他这叫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何况。那个赵尔巽还是屠杀川民地“赵屠”。请问大总统到底是何居心?是想将川民赶尽杀绝么?

不行!这路款亏空案必须一查到底。查它个水落石出!赵尔巽要杀。那些亏空地银子也必须一分不少地追回来!

这两天来,成都大大小小的茶馆里最热闹的话题就是这川汉路款亏空案,官方说法与民间传闻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所适从,没入路股的茶客也就是凑个热闹喊两嗓子,那些入了路股的人却是破口大骂,挥拳振臂扬言要“四罢”的人也不少。

所谓“四罢”,就是罢耕、罢—课、罢市、罢—工,共和政府一天不给个说法,四川百姓便一天不给这个共和政府交纳赋税、承担徭役!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人们都在谈论这“四罢”,可是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这句口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百姓当然不会想那么深远,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既然“四罢”喊,那么他们也就跟着喊。

这广香阁的说书先生秦二麻子就是叫嚷“四罢”最凶的人物,原因也很简单,当初募股的时候,他可是买了二百两银子的股票的,这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是他秦二麻子的棺材本,这可是他省吃简用半辈子攒下的,为了买路股,当初灌县的那几十亩上好的水田他硬是没买,这要是颠个个儿,如今他也不必在这茶馆里拨弦弄琴看人脸色了!

“悔呀,悔呀!这眼目下要是有人卖悔药的,多少银子我也买下了!”

秦二麻子边说边抹眼泪,边上站着的那个小徒弟也跟着掉眼泪,师徒俩那眼泡都是通红,这可不是作假,他们是真的心疼啊。

“当初若不是信了姓施的那龟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