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尖的军权再收回来。而且考虑到江西仓省引吸山、李烈钧两人控制,军政大权集中在他们两人手里,他们正在试图摆脱共和军的影响,所以,赵北决定此时果断出手,趁他们羽翼未韦之前将江西的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

当初赵北是放权,现在,他想收权。

阎锡山和李烈钧都想做“江西王”但是总司令不会让他们得逞。对于这两个人,总寻令另有安排。

“伯川,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你不必紧张。就算是你自己打算去竞选国会参议员,我也不会赞成的,你是军事干才,协和也是军事干才,让你们去从政,那才是大有小用了呢。现在革命事业虽然取的了一些进展,但是距离我们革命军人的目标还很远呢,此时此刻,你们怎么能离开军队呢?”

见阎锡山一副战战兢挂的模样。赵北笑着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了回去。

就在这时,这艘画舷慢慢停了下来,众人举目望去,那甘棠湖中间的烟水亭已近在眼前,画舷正在靠岸。

“总司令请看,那就是烟水亭的船厅了

李烈钧站起身,指着那小码头为赵北做着介绍。

“这甘棠湖是由庐山泉水汇聚而成,湖水清澈,风景秀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文人墨客游览胜地,这烟水亭相传始建于唐朝元和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历经战火。原来的唐朝建筑基本上已荡然无存,只有这船厅码头还保留着唐朝遗迹,那码头上有一块石碑,就是当年用来栓船的船桩,那上头还刻有诗文,不过年代久远,碑面斑驳不堪,只能看见“元和。等寥寥几个字,诗文内容却是猜想不出了

阎锡山、李烈钧陪同赵北先行登上码头,在那石碑前稍做驻足。

等赵北将注意力从那石碑上挪开。发现两个陌生人正恭候在一边。均是青衣小帽,看不出是干什么的。

李烈钧急忙走上前,将那两人领到赵北跟前,由他们做自我介绍。

“鄙人赵文恺,现为毅军全军督操官。”

“鄙人丁香玲,现为毅军中路翼长。”

赵北有些奇怪,看了眼李烈钧。问道:“这两位可是姜翰卿的部下?。

李烈钧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姜翰卿的部下。他们前几天在我府上做客,对总司令一向仰慕得很;听闻总司令巡视江西,于是跟我一起过来了,我安排他们在这烟水亭恭候总司令大驾。”

姜翰卿就是姜桂题,此人是安徽亳州人氏,早年加入过捻军,后来投靠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转而与捻军为敌,积功升至管带,后被毅军统领宋庆调入麾下,从此成为毅军将领,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因战败被革职,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曾将他短暂调入新军之中,但不久之后姜桂题又回到毅军,归直隶总督荣禄指挥。

“庚子国变”之后,因为护送两宫回鉴有功,姜桂题加封太子少保衔。不久之后,毅军老将宋庆去世。毅军主帅出缺,姜桂题与另一毅军宿将马玉昆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最终马玉昆胜出,成了毅军第二任主帅,姜桂题则遭到排挤,黯然调离北方,率领八营毅军约两千人南下浦口,编练江防军,去年年底,毅军总统官马玉昆病死,姜桂题顺利接任毅军总统官,成了毅军的第三任主帅。随后就赶上了“戊申革命。”奉命率领毅军南下作战,攻击熊成基部起义军,这之后就一直率军驻扎安徽。

按理说姜桂题是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与革命党人是两条道上的人,这样一个人却派了两个心腹,到江西跟革命军的将领李烈钧联络,也难怪赵北会觉得奇怪。

“两位到江西来,不会是来看风景的吧?”赵北向那两人打量了

赵文恺、丁香玲向李烈钧望去。

李烈钧向一名副官嘀咕了几句,那个副官急忙招呼赵北带来的军官去烟水亭翠照轩小坐。

等闲杂人等离开,李烈钧才向另一个方向指了指,对赵北说道:

“总司令,那就是镜波楼,那里风景最好,总司令不如移步镜波楼,咱们到那里说话。”

赵北点了点头,率领卫队跟了过去,不过由于卫队长田劲夫中暑。未能跟来,所以这贴身保镖又多加了几斤小人。

等上了镜波楼,吩咐人端上茶水、点心,李烈钧这才将赵文恺、丁香玲的来意做了一番简单的介绍。

这两个姜桂题的心腹是来请李烈钧去安徽做官的,做安徽都督。

这很奇怪,姜桂题请一位革命党人去做安徽都督,不知底细的人恐怕会误以为姜桂题也加入了革命党。

但是姜桂题确实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他依旧是毅军的总统官,他来邀请李烈钧去做安微都督,是另有打算。

第298章骑墙派0

107791908远东狂人第298章骑墙派

六徽是,“戊申革命”首义户省,赵北就是在安庆参加的国”池的共和军也崛起在安徽,只是由于赵北的战略重心在湖北,所以安徽最终没有成为革命势力最强盛的省份。而是成了北洋的势力范围,成了袁世凯的南方前哨。

袁世凯向清廷发动兵谏并拍发“新年通电”之后,安徽巡抚朱家保随即附和袁世凯的立宪倡议,毅军总统官姜桂题也随声附和,不久之后。安徽正式宣布“光复”袁世凯亲信米家保出任安徽军政府都督,但椅子还没坐热,就赶上“湘黔事变”原江苏都督汤化龙改任湖南都督。江苏都督出缺,考虑到该省战略地位重要,是南北双方对峙的最前沿,需要可靠的人镇守,袁世凯便将朱家保调到了江苏,接任江苏都督。而安徽都督的位子也就此空缺下来。

按说朱家保离开安徽之后,最有资格接任安徽都督的是姜桂题,他不仅是安徽本省人氏,而且也与袁世凯关系密切,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旧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的毅军主力就在安徽,由他做安徽都督似乎最合适。

姜柱题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立即开始了表演,请了一帮安徽借神者尖,向中枢上书请愿,叫嚷着要“皖人治皖”请袁世凯任命姜桂题做安徽都督。

但这只是姜桂题的一相情愿,实际上安徽都督的人选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权力的平衡。

虽然姜桂题曾做过袁世凯的部下。与北洋军也有渊源,但是他现在毕竟是毅军主帅,袁世凯不太放心。

毅军虽然与北洋军同出一门,都是“淮军余孽”但是毕竟不是北洋嫡系,而且实力比较雄厚,袁世凯对这支部队并不放心,他采取的手段就是分化瓦解,正因这个缘故。毅军悍将赵倜才被提拔为河南都督,只这一步妙棋,毅军就分裂成了两部。

仅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让袁世凯在安徽都督的任命一事上犹豫不决,真正使他犹豫的还在于徐世昌的态度。

因为徐世昌也举荐了一个人做安徽都督,这斤小人就是倪嗣冲。

倪嗣冲也是安徽人,这个背景足以堵住那帮安徽诸伸者老“皖人治皖”的嘴,而且此人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倪嗣冲的叔父曾在袁府做过西席,是袁克定、袁克文的老师。借着这层关系,倪嗣冲才得以入幕袁府,后又辅佐袁世凯练兵,很是立了些汗马功劳,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时,袁世凯将倪嗣冲推荐给他,倪嗣冲又跟着徐世昌去了东北,参赞机务、讨伐土匪,为徐世昌鞍前马后,很得徐世昌的器重,革命之后。徐世昌在东三省宣布“保境安民”这其中也有倪嗣冲的功劳,袁世凯对这个人是很信任的。

现在,“安徽都督”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姜桂题,另一个是倪嗣冲,两个人选中,袁世凯倾向于后者,毕竟倪嗣冲是徐世昌推荐的,不能驳了老友的面子,另外,倪嗣冲正值不惑之年,年富力强,比姜桂题这个花甲老翁更能应对南方局面,所以,袁世凯仅仅任命姜桂题做了安徽镇守使,而那帮为姜桂题吹吹打打抬轿子的诸伸者老也被中枢下文刮斥了一番,指责他们“妄议枢机”。

得知袁世凯有意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姜桂题急了,召集手下商议。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联络“安徽江西巡阅使”李烈钧,双方定个君子协定,两人联手,把倪嗣冲挤走,然后由李烈钧担任一段时间的安徽都督,等倪嗣冲另谋高就之后。姜桂题再从李烈钧手果接过都督大印,出任安徽都督。

其实这就是演一场戏,姜挂题是导演,在幕后策戈”李烈钧是主角。有好处可拿,姜桂题开出的价码是五十万两银子,所以李烈钧很走动心,他很想用这笔银子扩充他的部队,购买更多的步枪。

所以,李烈钧同意出演这出戏,但是正当他化好了装准备上台唱戏的时候,赵北巡视江西了,听说共和军总司令、联合阵线委员长过来了。姜狂题派来的这两个特使一合计,觉得如果拉上总司令来一起唱戏的话,这出戏似乎可以唱得更好,于是他们便要求与总司令见一面。

李烈钧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多此一举,但考虑到他的那个“安徽江西巡阅使”的头衔也是总司令给的,而这个头衔只得到了制宪会议的认可。却没有得到袁大总统的认可。所以分量不足,还离不开总司令这座靠山,于是最终同意为赵文恺、丁香玲引见,这才有了这烟水亭之会。

明白了赵文恺和丁香玲的来意。赵北淡淡一笑,说道:“两位,这个忙我很想帮,但是现在我不能帮。”

“总司令此话怎讲?”赵文悄问道。

“此事由李协和出面就可以了,我如果出面的话,只会使北洋方面对姜翰卿误会更深,误以为他投靠了我。”赵北淡淡几句,就将其中的利害关系挑明。

但那赵文恺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说道:“来之前姜大人特意叮嘱过,若是“联合阵线。肯收姜大人入伙,姜大人也不介意做个党员,再说了,安徽也有几个小党,现在没有加入联合阵线,若是姜大人做了安徽都督,那心小。亡也完全可以加入联合阵线。” “哦?姜翰卿这么说的?”

赵北颇感悄讶,略一思忖,已明白了姜桂题为什么胆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向南方革命派靠拢。

现在的袁世凯北洋集团实力有限,对于南方实力派并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点赵北看到了,宋教仁看到了,袁世凯自己也看到了,而处于南北实力派夹缝中的地方实力派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采取了骑墙观望的幕场,广东都督张人骏、河南都督赵倜就是这些人里的代表人物,他们既不与南方革命势力直接对抗!也不完全放弃来自北洋方面的拉拢,而安徽的这个姜桂题显然也打算步他们的后尘,利用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或许,当看到袁世凯打算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后,姜桂题发现自己有被北洋抛弃的可能,于是决定为自己选择一条后路,这条后路就是南方的革命党,为此,他不惜冒着与袁世凯决裂的风险去争这个安徽都督的位置。

“萎大人就是这么说的,小人不敢欺瞒总司令。”赵文恺信誓旦旦的保证。

丁香玲也在一边点头,说道:“那个倪嗣冲为人卑劣。在东三省借着剿匪的名义,杀良冒功,纵兵劫掠。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做一省都督?”

听了这话,赵北微微一笑,倪嗣冲不是好人,难道那姜桂题就是好人么?

姜狂题是不是好人先不说,至少他是一个骑墙派。

现在既然要进行国会选举,那么就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这姜桂题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么就不能叫他溜走,而且他是毅军主帅,河南都督赵倜也是他的部下,偏偏两人都是骑墙派,都有利于价值,如果利用好了,这安徽、河南两地就更热闹了,对于总司令的战略是有好处的。

“如果姜翰卿真的打算加入“联合阵线”我可以介绍他加入,至于安徽都督么,倪嗣冲确实不太合适。”

赵北表了态,不过也没将话说满,毕竟这不是儿戏,一旦过火,可能激怒袁世凯,使略有缓和的南北局势又趋紧张,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李烈钧出面挑事可以,但是总司令本人不能露面,得找别人来给姜桂题撑腰。

就在赵北思考该找谁给姜桂题撑腰的时候,阎锡山在镜波楼下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楼上诸位,接风宴已摆下。就等诸位了!总司令刚才在船上说过。今日这是“群英会”咱们都是群英会上的英雄,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赵北淡淡一笑,站起身,对面前几人说道:“诸位,咱们今日先说到这里,总不能叫他们久等。”

这场接风宴一吃就是一个多小时。酒酣耳热之际,众人带着几分醉意聚在桌边指点江山,很快将话题扯到了现在的南北局势上。

等众人各自表演完毕,赵北才慢吞吞的站起身,用双手做了个手势。总司令接下去的话让阎锡山和李烈钧都吃了一惊。

“现在“联合战线,已经正式成立了,这南方各省的革命力量和进步力量已经在组织上团结起来了。下一步就是在军事上将南方各省团结起来!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们亮个底,在前几天,我以“委员长。的身份向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以及制宪会议提交了一份秘密提案。建议将南方各省的军队统一组织起来,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组建一支行动一致、信念坚定的国防军,作为表率,共和军首先加入这支联合部队,依次称“联合阵线第一师”“联合阵线第二师”以此类推。一共七个师,作为江西的革命党人。阎伯川、李协和也是联合阵线的同志,你们二个手下各有一两万人的部队,我提议,将其整编为两斤小师。也编入这支国防军中,番号分别是“联合阵线第八师”“联合阵线第九师”所需武器弹药、职业军官,共和军将优先给予支持。昨天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和制宪会议已先后回电,同意了我的这个提案,并建议尽快完成这项整编计划,以便使南方的军事力量完成统一,等国会成立之后,再开会讨论将南北双方的军队统一整编起来,组建国防军。”

阎锡山和李烈钧面面相觑,酒意已醒了几分,两人这才意识到,总司令此次前来,似乎不是来拉选票的。

两人同时也意识到,无论他们现在的地位有多高,他们始终是总司令一手提拔、扶持起来的,没有总司令这位伯乐的慧眼,他们这两位千里马就不会在这大时代的跑马场上飞奔。他们或许就跟当初在武汉一同等待军政府安排工作的那些人一样。以一个普通的政府耸务员的身份参与这个大时代,而不是成为叱咤风云的革命元勋、共和功臣。

刚才阎锡山那句话说得不错。这场烟水亭接风宴确实是一次群英会。在这里的人都是英雄,不过。其中只有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在他面前,所有的小英雄都不敢仰视。

这个大英雄就是赵北赵振华。

第299章橘子洲(上)

107801908远东狂人第299章橘子洲上

刁乏笛声远远的传了讨来,一艘兼消客船从湘江弄航道汹点烟每里喷出滚滚黑烟,将那些散布江面上的小木船毫不客气的甩在了身后。

客船的船尾飘扬着一面五色旗,从船船的舷号来看,这艘蒸汽船是轮船招商局的客货混装船,吨位不过四五百吨,可以在夏季的湘江中下游航行。

宋教仁站在客船的前甲板上。与身边的几位好友知交一同欣赏着湘江两岸的风景,不时交谈几句,众人神情都很兴奋。

此次重组联合政党,南方革命阵营声势大增,现在的这个“联合阵线”可比当初的那行小“国民党”力量更强,不仅成员人数众多,而且由于共和军总司令赵北担任了这个联合政党的领袖,这军事实力也足以傲视南北,可以说,现在的“联合阵线。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已成为中国实际上的第一大政治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