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十三章 汉冶萍(上)

汉阳钢铁厂位于汉阳城北,背靠龟山,面朝汉江,离长江也不远,站在长江南岸都能望见厂区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

这座工厂也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一手创建,竣工于公元1893年,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比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了两年,这座工厂既是清末洋务运动最光彩的一笔,同时也是张之洞留给后人最大的一件功劳。

但遗憾的是,和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比起来,汉阳钢铁厂从肇建之初起便命运坎坷,犹如晚清中国衰弱的一个缩影,这其中除了列强的侵逼之外,在建厂之初决策的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其一,张之洞拒绝了幕僚将工厂就近设于铁矿或煤矿附近的建议,固执的将厂址放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一来交通便利,而且可以显示他的政绩,二来也方便他坐镇武昌监视,每当他办公之余推开窗户便能望见汉阳那边的滚滚黑烟,张总督心情自是大好,但却直接导致工厂炼钢成本过高,竞争不过洋钢;其二,订购高炉时英国工厂曾要求提供铁矿及煤矿样本,张之洞却以“中国地大物博”轻蔑的拒绝了这一要求,结果买回国的酸性高炉无法处理大冶铁矿石中的过高磷质,炼出的钢发脆易断,不要说兵工厂不敢用,便是铁路也用不成,这导致销路不畅,钢材买不出去,只能靠生铁维持。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之洞对于中国洋务运动固然劳苦功高,但他那套官本位的理念却又捆住了自己手脚,外行指导内行的必然结局就是,这座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在惨淡经营了三十多年后便宣告破产,而它的附属企业大冶铁矿却用其出产的矿石喂饱了日本八幡制铁所,中国的铁矿石变成一颗颗的炮弹,落回了中国的土地,将这片热土染得惨红。

其实早在张之洞总督湖广的时候,汉阳钢铁厂就已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若非清朝没有《破产法》,这座钢铁厂早就完蛋了,张之洞从海军衙门讨来的官银,再加上四处搜刮的“商银”,勉强将钢铁厂维持经营到甲午战争之后,然后,张总督再也撑不住了,面对言官的弹劾,面对民间对他“钱屠”的非议,他只好放弃顽固的官营立场,将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商业奇才”盛宣怀请到铁厂,命他主持“官督商办”。

长袖善舞的盛宣怀也不客气,立即施展手段,通过借洋债、寻煤矿、换高炉等措施,经过几年努力,使这座铁厂恢复了些元气,再加上清末新政,大修铁路,为铁厂钢铁找到销路,这几年来,虽然铁厂仍然债台高筑,但总算是可以维持经营,盛宣怀也因此踌躇满志,就在今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汉阳钢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总部依旧设在上海四川路,公司完全被改组为商办企业,将官股换成民股。公司成立后,盛宣怀自任总经理,打算募集股金两千万银元,充实公司资金,同时也充实一下自己腰包。

现在,这位盛总经理就在铁厂的一间签押房里,只不过,那种踌躇满志的神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焦虑,陪着他一起发愁的,还有几个身穿洋装头戴礼帽的男人,他们都是日本人,为首的叫西泽公雄,原是日本驻宁波领事,七年前被日本政府派为大冶铁矿矿监,常驻石灰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怪任命,正是因为汉阳钢铁厂借了大量洋债,而日本政府则是最大的债主,借债时的一个条件就是派员常驻铁矿,“帮助”中国商人经营,并保证将大冶铁矿出产的最优质矿石优先供应八幡制铁所,每吨矿石三日元,合同为期三十年。

其实盛总经理几天前还在京城做他的侍郎的,之所以现在被困在汉阳钢铁厂,就是因为这些日本人。九江革命军西征消息传到京城,对时局了解很透彻的盛宣怀立刻意识到武汉恐怕很快就会陷落,到时,汉阳钢铁厂肯定会落入革命军手中,那样一来,他这些年的苦心经营就算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不甘心,却又一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正着急时,西泽公雄的一则电报让他眼前一亮,在电报里,西泽公雄拍着胸脯保证汉阳钢铁厂“商民”权利的完好无损,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将汉冶萍公司暂时转交日本政府“保护”,有了日本政府撑腰,革命军必会有所顾忌。

盛宣怀考虑再三,却不敢自做主张,去找张之洞商量,但张之洞怕担上卖国的骂名,撂挑子不管,正犹豫不决时,革命军势如破竹的密报从军机处泄露出来,盛宣怀再也坐不住了,牙一咬,心一横,便给西泽公雄回了电报,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同时也要求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声明战争一旦结束,便将汉冶萍公司交还中国商人,作为对日本“保护”的回报,战争结束之后,可以考虑以优惠价格卖给日本商人一部分公司股票。

这种“金蝉脱壳”的计谋盛宣怀不是第一次施行,早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时,他就玩过这一手,将由他控制的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卖”给外国公司,借以保护公司资产免遭战争破坏,战争结束之后,那些外国公司也按照约定将公司交还,并取走报酬,可算是双赢的商业奇谋。

不过这一次,日本人却不像欧洲人那样好说话,盛宣怀的回电被西泽公雄一口拒绝,他邀请盛宣怀亲自赶到汉阳磋商,以便沟通,订立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合同。盛宣怀本不想去汉阳冒险,但西泽公雄向他保证,有日本保护他的安全,谁也伤不了他,盛宣怀这才挂了一列快车,从京城直达信阳,由那里换乘北洋军增援武汉的那趟列车赶到汉口,在革命军进攻武昌城的炮声中被一艘日本炮舰送到汉阳,与早已赶到铁厂的西泽公雄等人会面,但正当双方为日本人拟定的合同草案讨价还价时,赵北已率领共和军在汉阳上游登陆,盛宣怀想跑,但日本人将他扣在了铁厂,声言,如不签定合同,就不放他离开。

盛宣怀大为恼火。倔脾气也上来了。明白告诉日本人。不去汉口。什么合同都别想签!

双方就这么僵持下来。直到汉阳光复。清军被全歼。共和军已占领了铁厂大部分厂区。日本人仍不松口。拒绝护送盛宣怀去汉口日租界。很快。他们就被革命军团团围住。幸亏攻击铁厂地是杨王鹏地部队。看见签押房外竖着地那面日本旗。以及那几十个护着旗地日本水兵。革命军队没有攻击。如果换了赵北在场地话。只怕立时给攻下来了。

杨王鹏顾虑给列强干涉地口实。没有下令攻击那间签押房。但他也没敢放这些日本人离开。况且日本人根本没有离开地打算。赵北军令森严。他是知道地。于是便派兵将这个厂区围起来。并派人飞报赵北。赵北也没立即下令攻击。在弄明白了签押房里是什么人后。赵北命令杨王鹏地部队撤走。换上了他地警卫营和革命卫队。看住那帮日本人。

现在。双方已对峙了一夜。互相放了些冷枪。但都有所顾虑。没敢真打。革命军将厂区各战略要地全部占据。日本人也不客气。已在签押房外构筑了简易工事。还架了挺哈奇开斯机关枪。勉强与架在几百步外地那两门革命军地野战炮分庭抗礼。双方已进行了几次交涉。日本人仍然拒绝撤退。最后地一次交涉刚刚结束。革命军地特使仍然是毫无所得。只能放弃交涉努力。

“盛先生。请签字。只要签了字。我们立即保护你离开。如果不签字地话。我们日本方面将单独撤退。你只能留在这里和革命军对话了。”西泽公雄将那份合同草案推到盛宣怀面前。在中国呆了这么多年。他地中国话已说得非常流利。

盛宣怀看了一眼。哼道:“我已说过。到了汉口再说。阁下未免有些轻重不分。现在外头叛军地大炮就指着咱们。刚才更是在外头喊话。咱们再不撤退。他们就要开炮了。你们不先去想如何应对。却来逼我签字。是不是有些利令智昏?你们如果单独撤退。老夫也不会求着你们带老夫走。大不了殉国而已。”

日本人的合同草案非常苛刻,不仅要求得到汉冶萍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而且要求将供应八幡制铁所的大冶铁矿石的价格降低一半,在盛宣怀看来,这简直是抢劫!他算是明白张之洞为什么对此事假装不知道了,同时也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来汉阳和日本人谈判,早知日本人如此贪婪,倒不如将这铁厂送给叛军了,到时铁厂是盛是衰,已与他盛宣怀无关了。

第六十四章 汉冶萍(下)

见盛宣怀不肯妥协,西泽公雄不紧不慢的说道:“那面大日本帝国的国旗足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有那面旗帜在,叛军绝对不敢开炮!如果开炮,那就是对大日本帝国的侮辱!必将遭到大日本帝国陆海军的强力反击!那种反击是狂暴的,不是那帮挥舞着大刀长矛的革命军可以抵挡的!”

好象是要测试一下他的这句话似的,就在西泽公雄话音落下之后,就听见外头“轰轰”两声巨响,签押房里的空气顿时如同被撕裂一般,一时天崩地裂,砖头瓦片木头横飞,强烈的气浪掀来,将签押房窗户上的玻璃震碎。

西泽公雄下意识的向下一蹲,盛宣怀没有他这么训练有素,当几片碎玻璃划伤了他的脖子后,他才捂着脖子趴在了地上,几个原本守在屋外的随从拼死抢进屋来,趴在盛宣怀身上,做出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

“怎么了?”盛宣怀一时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不等手下回答,屋外奔来一个日本水兵,向正蹲在地上的西泽公雄一鞠躬,用日语说道:“阁下,支那叛军向我开炮,两颗炮弹击中胸墙,军曹轻伤。请问阁下,是否进行强力还击?”

此时,盛宣怀已从手下嘴里得知了相同的消息,挣扎着爬起,向仍在发呆的西泽公雄冷笑着说道:“看起来,你们大日本帝国已经被叛军侮辱了。”

“八嘎!还击!”不等西泽公雄有所反应,一名日本浪人跳了起来,用日语嚷道:“就让支那人在帝国勇士的机枪下战栗吧!”

“八嘎!”西泽公雄甩手就给了那浪人一记耳光。“愚蠢的家伙!你想被炮炸上天么?”他向那水兵命令道:“把所有人都撤进屋里,旗帜也必须收好!”

“哈伊!”日本水兵鞠躬退出,片刻之后,几十名日本水兵便狼狈不堪的扛着机枪和一面膏药旗退入签押房,这小小的屋子立刻变得拥挤起来。

“大日本帝国是不可侮辱的!革命军一定要为这次炮击付出代价!”西泽公雄轻蔑的看了盛宣怀一眼,但心中却是暗暗吃惊,他没有想到革命军竟真的敢开炮。将盛宣怀扣在铁厂,他就是打着狐假虎威的主意,想借革命军压服盛宣怀,但当革命军在外头架起大炮后,他就动摇了,只是由于实在拉不下面子,也舍不得即将到手的合同,所以才硬撑着没撤退,却不料革命军真的开火了。

本来,西泽公雄仗着日本政府撑腰,想趁机将汉冶萍一口吞下,这才将盛宣怀连哄带骗拉到铁厂,本打算合同一签,立即打着“保护日本政府财产”的幌子调遣水兵将工厂“保护”起来,按照以前的经验,只要日本旗一竖,没有哪个中**官敢来骚扰,但现在看来,这个经验似乎已经过时了。

正当西泽公雄发呆时。外头传来中国人地喊声。而且显然使用了一个铁皮喇叭:

“里头地日本武装人员听着!共和军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立即放下武器。解除你们地武装!我们可以放你们离开。如果你们继续非法占据中国公民地合法财产。我们将根据国际惯例。以抢劫罪和战争罪消灭你们!刚才地炮击只是警告。接下来地炮弹就不会仅仅打在墙上了!”

西泽公雄瞪了盛宣怀一眼。走到窗边。向外头喊道:“我们是大日本帝国地国民!你们地炮击已严重伤害了日本人民地身体和精神。对两国地友谊造成了极为恶劣地影响!我强烈建议你们立即撤退。并做出让日本政府满意地赔偿!否则。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必不答应!另外。日本商人也是这家钢铁公司地债主。我们有权待在这里清查帐目。”

“这里不是租界!应该按照中国法律办理!你们非法持械闯入中国公民地合法领地。霸占了中国公民地合法财产。这是武装入侵。此举已严重违反了国际公约!换了哪一国。都会对你们采取断然行动。以保护本国公民!至于你们地债主身份。空口无凭。请把你们持有地借款合同拿出来。”外头地人回答道。

拿得出来才叫稀奇!

西泽公雄问道:“请问阁下姓名?对于你破坏两国友谊地战争行为。我将向贵军最高统帅提出严正抗议!”

外头那人说道:“鄙人赵北,字振华,正是中华革命共和军总司令,最高统帅!你要抗议的话,现在就向我抗议。当然,对于你的任何抗议,我都不予理睬!”

“原来是他。”西泽公雄回头看了眼身后那些同伴。

盛宣怀走到窗边,向外头望了一眼,戏谑的说道:“拍发九江反英通电的就是他吧?连英国都敢咬,难怪敢炮打大日本。对了,我想起来了,听说他的军队还炸了京汉路的桥梁,破坏了一列火车,京汉路可是比利时财团控制的,比利时人说过,那里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他们的财产。这么看来,他好象不怕洋人。”

“阁下,请下令肉弹冲锋!”一名日本人走到西泽公雄跟前,鞠躬说道。“三年前,在下参加过旅顺二百三高地的肉弹冲锋,一个大队的同袍都死了,在下不能偷生。请阁下下令,成全我的一片赤诚之心!”

“八嘎!”西泽公雄给了那人一巴掌,呵斥道:“你这马鹿!只有活着,对于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才是有益的!我不许可肉弹冲锋!那是送死!”

革命军已开炮,盛宣怀反倒不那么害怕了,看到这些日本人的表情,他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快慰,幽幽说道:“西泽阁下,叛军似乎不在乎那面日本国旗,我建议还是放下武器。既然他们同意放我们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白白送死。”

西泽公雄犹豫了片刻,走回桌边,将礼帽拿起,随即走出签押房,带着一名手下去与革命军再次举行谈判。

几分钟后,西泽公雄一脸阴沉的走回签押房,无奈的下达了解除武装的命令,然后率领手下,离开签押房,走向一门野战炮,盛宣怀带着手下紧随其后,来到大炮前时,才发现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站在大炮后面,手拿笔记本,身边还架着几架照相机,似乎是记者。

一名手持铁皮喇叭的青年军官对那几名西洋记者说道:“诸位记者先生,刚才的一幕你们都看见了,是日本人无理在前,拒绝撤退,革命军开炮也是出于无奈,开炮前我们已向他们多次发出过警告,现在他们既然已放下武器,我们也就不为难他们,作为热情好客懂礼貌的中国人,我们可以宽恕他们这一次的无理举动,不追究他们霸占中国公民合法财产的行为。此次维权行动,我们革命军方面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能与各国友好人士共同维护中国商业的秩序是我的立场和原则,希望诸位在报道时将我们的观点公之于众。”

然后那名军官转回身,向手下一挥手,将那些日本人放了过去,但当盛宣怀带着手下想跟过去的时候,却被军官拦下。

“你就是盛宣怀吧?”军官看了眼几人脑后的辫子。“听说你现在也是大官,不知是什么官?”

“鄙人正是盛宣怀,现为大清帝国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面色微变,但仍做出一副昂然表情,说道:“我与那些日本人是一起来的,理应一起走。”

军官淡淡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