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英雄三国之并吞八荒-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刘备的克星?

且说刘备中陆逊之计,被火烧大军而大败回到徐州,不想曹操趁其病,要其命,趁刘备大败元气之机,突然命吕布为前锋,自率大军为合后,攻击徐州。刘备抵挡不住,数日之内被曹操、吕布连破数城,只得率部向淮南撤退,且战且走,得前来接应的孙策之助,狼狈逃至淮南,之后孙策将江夏的江北地区借与刘备驻扎,至此二家互为犄角,共抗曹操。

而吕岱则遵朱信之命,一路星夜疾驰,终于一月之内便赶至庐陵,此时姜冏已然疲惫不堪,幸得吕岱及时驰援,吴巨见到前来支援的吕岱大军,知道战局已然无望,只得撤军而去,吕岱趁机领兵追击,大败吴巨。然后朱信命吕岱为庐陵守将,领兵就地驻扎,募兵训练。而姜冏依旧守定南关。

二十六章 破张允霸极长江 拔襄阳小将魏延

话分二头,且说朱信自得刘巴接手治理南郡之后,便开始着手实行荆州战役最为关键的一战,襄阳战役。襄阳是荆州首府,如果攻破襄阳,则可生擒刘表,荆州唾手可得。因此朱信决定水陆并进,先命吕蒙进攻荆州襄江水军,孤立襄阳,同时亲率陆地部队进逼襄阳。

襄江,汉水襄樊段古称,将荆州与北方隔开,襄阳城便是傍水而建,因此,北方欲下荆州,必须突破襄阳,从而自古襄阳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欲取襄阳,首先必须越过襄江。襄江水军主将原是荆州之主刘表的妻室蔡氏之兄蔡瑁,用如此亲信统领此军,可见此处的重要性。但是蔡瑁不喜长期居于水寨生活,因此推荐其副将张允任为襄江水军主将,而自己就任为南郡太守。

襄江宽阔的江面之上,吕蒙指挥蛟龙斗舰对张允的荆州艨艟发起冲击,沔水之战,荆州水军早就领教了蛟龙斗舰的强大威力,终于大致了解了为什么蛟龙斗舰如此巨船速度反而如此之快,原来其帆布巨大,吃风快,其桨超长,不知用什么结构设计,划起来如此轻松,致使船只速度奇快。当然,除了他们表面所见的,还有就是船舱的设计,隔离舱和排水设计都是先进的技术。

双方箭如飞蝗的对射中,张允见到吕蒙指挥蛟龙斗舰冲击而来,连忙指挥荆州艨艟避让,但还是有2艘荆州艨艟被撞中,一艘当场沉没,另一艘船头被撞的一片狼藉,水正在涌入船中,慢慢沉没着。冲击过后,双方立刻战至一起,丁奉奋勇当先,率领江东子弟杀入敌船,背上二把飞刀投出,对面二员敌军应声而倒,接着,丁奉手持点钢矛横扫敌军,对方立即数名水卒被击飞。双方酣战半日,各自收兵。

襄江水寨,张允独自喝着闷酒,心里已经将刘表的十八代祖宗问候了好几天了。吕蒙与自己已经鏖战一周,看来江东对襄江是志在必得,对方已经增兵一次,可是自己兵力是越战越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江夏已经落入敌手,现在朱信的水军有曲阿的甘宁所部,濡须口的周泰所部,九江的蒋钦所部,江夏的文聘所部,还有就是现在襄江与自己对峙的吕蒙所部(当然还有他还不知道的夷洲徐盛所部),对方想增兵,随时都有兵员,可是自己的荆州水军,自江夏陷落之后,便已成为孤军,荆州已经没有水军可以补充,剩下的全是陆地部队。这样相持下去,早晚自己会被耗死,可是现在却无计可施。告急文书已经发出好几封了,可是襄阳方面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这样,越想不出办法,越是喝着闷酒,不知不觉喝着迷迷糊糊的趴在案上睡着了。

突然,一个亲兵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一把推醒张允,他正想发作,那亲兵已经带着哭腔喊道:“将军,不好了,吕蒙夜袭我军水寨!”

“什么!快取我兵器!”张允听完亲兵之言立即冲了出去,但见四面火光,杀声震天。丁奉已经突破寨门,杀了进来,高大的蛟龙斗舰居高临下的射击己方士兵。

张允也是成名的水军战将,趁江东水军进寨尚自为数不多,立即组织兵力反扑。张允亲手斩杀了二名逃兵,然后率领荆州艨艟与丁奉激战。双方箭支不断对射,丁奉的飞刀早就射出了,正在持矛杀敌。而张允也不断指挥水军迎战江东水军。蛟龙斗舰上的士兵不时的掷出飞斧,不断带出惨叫之声,有的荆州水兵当场被飞斧掷中而丧命,有的身上带着飞斧跌落水中,还有的被蛟龙斗舰撞翻己船,落水溺死。但是荆州水军的剧烈抵抗也给吕蒙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蛟龙斗舰竟然被悍不畏死的襄江水卒凿沉一艘,简直是拼命打法,江东水军也伤亡巨大。吕蒙虽然用荀攸的夜袭之计攻破了襄江水寨的寨门,但是也无形中把张允推向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面,因此,张允只能背水一战,即使不胜,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因此激战多时,虽然丁奉突破了其中一个寨门,但是战斗仍然在持续,虽然有强大的蛟龙斗舰和江东水军平时严格的训练,致使荆州水军伤亡远远高于江东水军,但是,在无路可退,一夫拼命的状态下,江东水军也是伤亡惨重。

双方鏖战半半夜,终于,吕蒙突破了襄江水寨另外一门,二艘蛟龙斗舰鱼贯而入,合围张允,但是张允这只困兽仍然在进行最后的抵抗,双方又是激战一时辰,终于,荆州水军渐渐不支,不断后退,而吕蒙和丁奉则步步紧逼。当退到退无可退的时候,张允带领荆州襄江水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反扑,众寡悬殊,张允最后死在丁奉的点钢矛之下。襄江水军死伤殆尽,仅仅剩下百人不到方才投降。此战,双方均是伤亡惨重,襄江之水为之染红,吕蒙指挥士兵整整数日才将水寨中尸体尽数打捞埋葬。

消息传来,虽然吕蒙像计划中一样攻取了襄江水寨,但是此战惨胜,朱信真的无法兴奋,只是命令吕蒙立即修复襄江水寨,增设一港口,并补充训练兵员,牢牢驻守襄江。

而朱信则率军进逼襄阳,襄阳刘表听闻数路大军皆被朱信所破,孙策、刘备、吴巨尽皆败走,襄江水军覆没,南郡陷落,蔡瑁、张允战死,以长沙张羡为首的荆南四郡按兵不动,见死不救。一连串的噩耗让年事已高的刘表吐血数口,大病一场,但是他仍然强撑着下令襄阳布防,令侄刘磐、长子刘琦、蒯越、向朗、韩玄(此时尚未发生张羡之乱,因此韩玄还没有被任命为长沙太守)、牙将杨龄、偏将成何、稗将魏延并力守城。

半月之后,朱信开始进军襄阳,首先取道长坂,直扑当阳。当阳县令一介文官,立即望风而降。朱信即抚之,仍命其为当阳县令,让其出榜安民,朱信则继续率军前进,朝编县进发,从南郡到襄阳,需经过长坂、当阳、编县、宜城、中卢,方能抵达襄阳城。编县与当阳一样城池低矮,但是其县令没有似当阳县令一样望风而降,而是组织士兵抵抗。朱信自然围住城池日夜攻打,在霹雳车、床弩连续远程打击数日之后,轩辕射手掩护陷阵营登城,区区一县,自然抵挡不住,不一刻便被高顺登上城头,其城中守备也是一名武将,率领士兵与陷阵营进行巷战,一面掩护其县令撤退,陷阵营装备精良,久经训练,编县守军本就不是对手,加上数量不及朱信大军,不一会,便伤亡大半,其守备被胡车儿一锤毙命。其县令起初欲退守县中府衙,但是想到襄**本没有派遣援军,即使退守成功,也是坐以待毙,因此,中途改令,欲向宜城方向突围,但是已然不及,编县四门已经被朱信大军控制,其军遭到陷阵营剿杀,其县令亦死于乱军之中。

在编县战斗数日,朱信又停下出榜安民,休整部队,又是耽搁数日,方才率军向宜城进发,五日之后,在宜城近郊遭遇一股敌军,双方展开激战,其领头二将分别被张郃、黄盖所杀,敌军狼狈而逃,撤入宜城合力守城。宜城不似当阳、编县,其城墙颇为高大,敌军据城坚守,朱信一时之间,颇为无奈,只得传令将宜城团团围住,日夜攻打。

围城半月,战事毫无进展。这时,鸽士传来二份消息,一是曹操攻破孙策之广陵,彻底攻占徐州全境,正在全力治理徐州,休养生息。二是徐晃押运粮草,在编县近郊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好在一位神秘智者提前一日拜访徐晃,让徐晃有所准备,方才让粮草未受损失,来犯敌将非常年轻,但是竟然与徐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见徐晃已然有所准备,方才退去,井然有序,让徐晃无懈追击。

朱信闻报大惊,换做别人,定然想不通其中缘由,但是朱信熟悉这段历史,当然可以猜出一二,徐晃在自己大军后方,敌将竟然避开自己主力绕道奔袭,能与徐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井然有序退去,让徐晃无法趁乱追击,能做到这一点的荆州诸将除了魏延,绝对没有他人能够做到,这也深合历史上的魏延,胆大用奇,乃一员良将。而出这个主意的,除了蒯越还能有谁,其深深的看出,自己新定南郡,荆州又远离江东,粮草至关紧要。看来下面的战斗不太好打啊,文有蒯越,武有魏延。但是最后一点朱信确实没有想通,到底是哪位神秘人物,来助自己一臂之力,挽救了自己粮草?幸亏鸽士在消息中提到徐晃留下了此人,看来徐晃不傻啊!数日之后,徐晃押运粮草而至,扎下大营之后立即携带其人前来见。

“颍上末学单福见过大人!”朱信终于见到了那位神秘人物,葛巾布袍,皂绦乌履,朱信暗自好笑,原来是你。

“徐元直何欺世人也?当年为友除恶,侠义之为在下深为佩服,今日元直弃武从文,习得满腹经论,当择明主而仕,扬名立万,却为何不以真名相告?”朱信暗暗得意,今天自己要是还能让你像历史上一样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成为终身未设一谋的隐者,我就跟你姓。

果然,徐庶听完大惊失色道:“大人从何得知草民便是徐庶?”

“元直乃在下深服之人,岂可不知,今日先生挽我粮草,救我三军,请受朱某一拜!”说完朱信就直接拜了下去,古人以参拜为大礼,上不拜下、父不拜子、君不拜臣,朱信可不管那些垃圾礼数,能得到徐庶这样的大才,让自己拜一百下都愿意。

“大人不可!”徐庶赶紧扶住朱信道,果然,徐庶被自己的所为感动。

“朱某斗胆,欲聘先生为军师,不知元直愿否?”朱信直截了当的邀请徐庶加入自己的麾下。

“在下弃武从文,志为天下百姓,大人自起兵以来,屯田纳民,江东百姓无一饥寒之士,半年之内,横扫江东,礼贤下士,徐某今日得遇明主,幸也!士为知己者死,徐庶拜见主公!”徐庶说完便对朱信拜了下去。

“吾得元直,破宜城必矣!”朱信立即扶起徐庶,二人相视一眼,同时抚掌大笑。

朱信能不笑吗?历史上的徐庶,字元直,颍川人士。在少年时代,他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交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东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徐庶的一位朋友因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日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初进学馆时,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愿与他来往。徐庶对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由于他学习勤奋,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很快。加上他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钦佩。后来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后来由于其母被曹操囚禁,只得归顺曹营,但是承诺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真是令人为之叹息!但是现在你到了我朱信这里,我一定不会再让你重蹈覆辙的。

接着,朱信便向徐庶求破宜城之计,徐庶略一沉思后向朱信说道:“恭喜主公,宜城守军兵力较多!”

“宜城守军较多,军师反而恭喜在下,喜从何来?”徐庶的话让朱信一头雾水。其实说到军略计谋,徐庶、陈宫等人远高于自己,朱信只是因为熟悉这段历史,因此有些事情未卜先知,但是历史上的荆州并没有发生像今天这样的战争,历史上曹操占领荆州是因为刘琮不战而降,后来刘备夺荆州是因为曹操先是大败于赤壁之战,只留曹仁守南郡,夏侯惇守襄阳,刘备趁曹仁与周瑜大战之时,坐收渔翁之利。后来吕蒙袭取荆州,也是同样趁关羽渡江大战曹军之时,趁虚而入,而且还是糜芳、傅士仁投降的情况下,可见攻取荆州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今日的情况不一样,可没有别人与刘表大战让自己来做渔翁,襄阳主将更是刘表自己,不可能自己做内奸,因此一切只能靠自己,而这一战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只能硬靠谋臣良将,强兵利器的发挥了。

“禀主公,元直非戏谑之言,今日刘表之计,只有三策可行,上策乃弃守宜城,退守中卢,与襄阳形成掎角之势,再约上庸申氏兄弟为外援;中策乃率襄阳之兵前来驰援宜城,合兵一处对抗我大军;下策乃分兵而守宜城、中卢、襄阳。而刘表恰恰择下策而行,可为主公之喜!”就在朱信遐想之时,徐庶一语道破了敌人的弱点。

“原来如此,元直真乃人中龙凤!只是刘表虽选下策而行,然我军如何破敌?”朱信恍然大悟之后,继续向徐庶求计,朱信知道他既然已经看破了敌人的弱点,肯定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禀主公,根据鸽士的情报,中卢城守军稀少,且城池矮小。主公率军绕道急进,奇袭中卢。若是中卢陷落,宜城立即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逆境,因此,我军无须攻破中卢,只需围住佯攻,宜城之敌闻报必然来援,中卢与宜城之间的平原地带,正适主公破敌!然此乃险策,若是襄阳之敌倾巢而出,与宜城援军,中卢守军一起夹击我军,则我军危矣,若是我军留一军在外,宜城之敌必然不会出城驰援中卢,诱敌之计无法达成,望主公定夺!”徐庶说出了计谋,但也道出了其中的危险。

“兵行险招,险中求胜,自古用兵奇才无不出奇制胜,危险越大,胜利越大。昔日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赵王;霸王破釜沉舟,一举败秦。与其相比,我军之危实为微不足道,若是不幸败绩,尚可让吕蒙于江中接应我军撤往江夏。在下决定就依军师之计,绕道急进,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