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军阀-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爹,以孩儿看来,大清的新政根本没有任何的成功可能,任何变革其实都是权力的重现洗牌,简单地说立宪派想要从满清贵胄手中将权力拿过来,清廷权贵本来不想改变,但是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也只能随波逐流,但是他们一定会死死抓住权力不放的,因此才赶走了袁世凯等汉臣,这几年张謇他们不是策动了数次情愿么?清廷可是有什么松动么?政治迟迟不能改革,军事经济的变革根本无济于事,搞不好清廷培养出来的新军,新文人反而会走到朝廷的对立面上去,这几年新军闹事还少么?”

乔光远听着儿子的话,脸色有些不好,对于这些道理他也有过思考,四川这几年也不太平,时有动乱起义,乔光远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远不如儿子这样直指问题的核心,虽然老人家有心驳斥自己的儿子是大逆不道,但是从心里讲他还是认同了儿子的判断。

“若是当初维新变法能够坚持下来,也未见得的就是这个局面,唉,咱们乔家耕读传家,讲究的忠孝仁义,这些事情你以后不要随变说了,否则与那些乱党还有什么区别。”老爷子感叹一番,然后又问道:“你学了这么多年,我想看看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么,是从政还是从军啊?”

“老头子,咱家都有一个从军的了,三儿是说什么都不能再去当兵了!”

有一个从军?是谁?乔宇先是一愣,他虽然继承了原有的记忆,但是毕竟不是亲身经历,还有些生疏,但是一经提醒,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二哥怎么不在?难道二哥从军去了?”

“没错。你们哥俩都不让我省心,你走后,这老二坐立不宁的,就要出去看看,他那个鲁莽的脾气,我们哪敢松口啊,不过这一家老小也没看住他,自己偷着跑出去了,现在已经吃上皇粮了!”乔母不住的埋怨,但是还带着那么一丝欣喜的味道,乔宇有些不解。

乔光远接过了话头:“你二哥参加了赵尔丰赵大帅的边防军,进入xīzàng平乱去了,据说已经当上了营官了,彻底成了丘八!”

赵尔丰?边防军?乔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便宜二哥竟然有做民族英雄的的命,真是太出乎意料了,清末的xīzàng上层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叛乱不断,险些就彻底分裂出去,赵尔丰屡次平定叛乱,维护领土完整,功盖千秋,绝对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不过在辛亥革命之中惨死在尹昌衡之手,说起来也是一桩千古遗恨,如今二哥乔贞能够在赵尔丰手下得到重用,既是自己日后的助力,又有可能保住赵尔丰的性命,看来老天待自己真是不薄,本来自己还想着怎么扩展势力呢,这已经给自己预先伏下了棋子,看来天命在我啊!

乔宇想着这些微微有些出神,白氏老太太看着儿子脸上带着向往之色,顿时就沉下脸来。

“三儿,我告诉你你绝对不准再去从军,我为了你二哥天天心都提着,要是你再当了丘八,我可就活不下去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白氏老太太也不例外,分外担心这个宝贝儿子也去参军打仗,要是出了一点意外,老太太这真就没法活了。

“娘,你放心吧,据我所知现在藏地的叛乱已经平定大半了,往下就是稳定地方了,二哥肯定没有什么危险,我现在就想办厂,这不舅舅来咱家就是要商量咱们合伙办厂的事情。”

“你要办厂?士农工商,这商业可是贱业啊?”乔光远本来凭借自己以前的人脉,在加上这张老脸,替儿子寻个好去处,现在朝廷新政,要用各种人才,不过老爷子怎么也没想到儿子竟要办厂子,因此十分吃惊。

“姐夫,你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我么?”

白宽可是正儿八经的商人,虽然花钱捐了一个道员的衔,但是只是虚职,一听乔光远说商业是贱业,自然不高兴,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子么?

“你姐夫不是这个意思,三儿,这要光宗耀祖还是要当官,戏文上不是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留学这么多年,好歹能谋个一官半职,你去经商办厂子,不是白白浪费了一身的本事么?”

白氏夫人虽然出身商业世家,本身乔家也经营不少商铺,但是从心底将还是将商业视作贱业,并不希望儿子从事这个,乔宇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何等强大,时代变换就在眼前了,还守着老黄历怎么能行呢,不过对自己娘可不能这么说。

“娘,其实做官和办厂子是两不耽误的,我记得头几年不是颁布了奖励投资的章程么,这回我准备投个五十万两和舅舅合伙办纺织厂,怎么也能混个六品顶戴!”

清末对于投资办厂的奖励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投资达到一定数目就奖励相应的职位,从二十万两银子算起,直到两千万两对应七品顶戴一直到一品顶戴,不过由于捐官泛滥,这种顶戴的价值不大,要想获得相应的品级,只要花钱买官就行了,根本不用冒险投资,但是对于社会风气的转变还是很有作用的。

以往商业都是贱业,受到歧视打压,现在却给予奖励,还是能够鼓舞一些人的,不过最低标准也要二十万两,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很有难度的,虽然中国还是有不少有钱人的,但是他们对于新式工矿企业了解不多,风险很大,也不敢多投钱。

就像乔家还白家,全部家业都算起来绝对都是百万以上的大户,但是对于乔宇一下子要投资一百万,两家分担还要五十万,都感到很吃惊。

“三儿,要是三五万两你用也就用了,这可是五十万两啊,要是赔了怎么办,恕仁你怎么也跟着孩子瞎胡闹呢!”

乔光远也被乔宇说的数字吓住了,他还以为是白宽撺掇的,因此责怪起小舅子了,白宽平白受累,乔宇一看要做通家人的工作还不容易,不过也不能放弃不是,当即乔宇将自己在欧洲的见闻和家人详细说了起来,说起年产千百万吨的钢铁厂,说起能建造数万吨巨轮的船厂,发达的纺织业,蓬勃兴起的石油业。

也说了那些强盛无比,能够cāo纵国家的财团势力,说完国外又讲国内的发展前景,将办厂的一个一个困难罗列出来,然后说出解决之法,刚开始乔光远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是一时的脑袋发热,不过听着听着就被吸引住了,他当过京官,和各种人都打过交道,老爷子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就连那些军机大臣都没有谁能把工商之中的关键说得这么清楚。

乔宇一直说了一个多时辰,乔光远从最开始的震惊,到欣喜,又到思索,最后沉默不语,显然老爷子在思考乔宇的建议,这可是关乎家族兴旺的大事,老爷子不得不慎重。

“三儿,你真有把握么?”

“爹,十成十的把握没有,最起码八成的把握还是有的,咱们两家有雄厚的资本,人脉也不缺,洋人那里我去活动,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能将厂子建起来,咱们就等着数钱吧!”

乔老爷子又思索了半晌,又问乔成:“世卿,你怎么想呢?”

“爹,老三既然有这个雄心壮志,也有本事,我做大哥的绝对不能拦着,我看咱们就把家产都拢一拢,就把这个厂子办起来!”

第五章父子交心

乔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白宽心中也是欣喜,自己独自办厂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饶是他家资雄厚也吃不消,现在有了乔家帮助自然就轻松起来,双方又谈了不少的细节,老太太和乔光远年纪都大了,高兴之下又多喝了几杯,先下去休息了,乔宇也是舟车劳顿,因此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乔宇早早起来,将思绪理了一理,自己要将厂子办起来,而且还要办好,办的红火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办工厂,同时自己的利益圈也能够扩展的更大,再有一年就是辛亥革命了,时间不等人啊。

办纺织厂要处理的就是原料,生产,销售几个问题,原料四川不缺,乔白两家也有足够的渠道,销售也不用担心,两家都有不少布铺,绸缎庄,整合一下就能够成为销售点,而且现在的国人还是比较推崇国货的,只要织出质量过得去的布就不愁卖。

剩下的就是把厂子弄起来了,地址白宽已经选好了,资金也差不多了,先把厂房建起来,机器一到就能够生产了,对了!还要有足够的技师,这个全中国普遍缺乏,看来只有暂时先聘请洋技师了,等到日后再培养自己的技工。

第二天乔宇和白宽又商量了一些,把事情大体商量妥当了,然后花了三天的时间,将建厂的计划整理了出来,自然包含了不少后世的全新理念,白宽看后拍案叫绝,尤其是其中对于如何管理工厂的部分,白宽更是赞叹不已。

现在中国的工厂普遍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多数任人唯亲,靠着家族式的经营,在生产车间使用工头制度,靠着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cāo作技能的工头监工强制管理,这些工头基本都有帮会背景,说白了就是黑社会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威慑工人,从工人身上吸血,是典型的吸血鬼,既不利于提升工人的热情,又加剧了工厂主和工人之间的对立,同时工人受到压迫,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没有保障,乔宇在计划之中彻底抛弃了工头这个环节,转而用熟练的技师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多劳多得,在基本工资之上设立奖金,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

在管理层采取唯才是举的方针,选拔真正有本事的人进行生产管理,同时施行严格的财务制度,避免贪污浪费。

白宽也是经商多年,一点就透,立刻觉察出这套制度的好处,对于工厂的前景越来越看好了,立马就要回重庆建厂了,乔宇自然要随着去,不过老爹乔光远却把他叫到了自己的房中,乔宇在老爹面前还是老老实实的,对于这个老爹乔宇是十分尊敬的,单凭他能够混到户部右侍郎的高位,就足以证明老爹长袖善舞,绝非等闲,不过今天老爷子似乎有些落寞,半晌说道:

“三儿,爹老了,就想着平平安安的了此一生,不想别的了,你可明白我的心思么?”

老头子话中有所指,乔宇一阵挠头,似乎自己没有什么破绽吧,就是没有辫子,但是老爷子也知道自己学的是军事,要是留着一个大辫子才是咄咄怪事呢,那老爷子怎么会突然问说这种话呢?

“三儿,我知道留洋回来的人都想着推翻大清,建立新国家,我做了一辈子大清朝的忠臣,这个朝廷怎么回事,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但是我不想咱们出了乱贼啊!”

乔宇仔细听着老爷子的话,渐渐的他也理解了老爷子的心思,大清朝数百年的积威已经深入人心,若非如此大清朝的底子早在甲午之战之后就空了,怎么还能够维持呢,自己老爹读了一辈子书,临了怎么能够愿意败坏了忠孝之名,正是这个年代很多老派人物的想法。

“爹,说实话我对大清的政治已经十分失望了,因此我才不想着入仕,也不想从军,而是要办厂,不过我在国外也见识了革命党是什么货色,我不会和他们跑的,我只能尽力保住咱们家就是了。”

“唉!你能这么说我就很欣慰了,这些年起义不断,我的心就一直在翻腾,现在地方上再也没有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这样的老臣了,尽是一帮无能之人,要是有哪个糊涂官稍有疏忽,一旦革命党能在一两地成事,只怕这天下就要不太平了!”

乔宇一听老爷子这话,心中顿时就是不住的震动,看来绝对不能小觑这年代人物的政治智慧,老爹虽然在官场上一直名声不显,但是这份预见力也是绝对惊人,竟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出一辙,真是厉害无比。

“爹爹,您老觉得孩儿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你不是自己都想好办法了么,办工厂,抓住钱,你二哥在军队之中,抓住枪,有了这两样,谁也不能小觑咱们家,历来改朝换代都是血腥无比的,老头子就盼着我死之前大清别亡就好了,三儿,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要答应我千万别做第一个反对大清的人,就算是我对万岁尽忠了!”

乔宇本就不想做出头鸟,因此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老爷子似乎也松了一口气,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

乔宇低头思考着,老爷子给乔宇指明了道路,在乱世之中无非就是一手抓钱袋子,一手抓枪杆子,看来有机会真要多和老爹请教,别看自己多了百十年的见识,但是怎么处理具体事情还要借助这个时代的人物的经验。

“爹爹,我就要和舅舅去重庆,大哥还要在家中筹集资金,我总不能一个人都不带吧,您老给孩儿指派几个帮手,总不能看着孩儿的笑话吧!”

老爷子一听,轻轻捋了捋山羊胡,笑着说道:“我早就安排好了,管家钱泰是个实诚人,跟随我多年,善会理财,就给你当助手吧,另外现在天下并不太平,你办那么大的厂子难保不会有人眼红,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给你派五个护卫吧,都是我在京城的时候收留的,原来是聂士成的手下,在甲午年和日本人打过,后来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聂士成殉国了,这些人也就逃散了,后来就被我收留下来,当了护卫,他们都是真正见过血的人物,你要是用好了,能帮上大忙!”

乔宇一听心中狂喜,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军事人才,老爹竟然送了五位老军伍给自己,真是思虑周全啊!急忙谢过老爹,又谈了一会,就退出老爹的房间,乔光远望着乔宇的背影,心中一阵感叹,他能够从儿子身上感到一股勃勃的野心,父子天性,乔宇虽然多了一个新的灵魂,但是骨子里还受着原来意识的影响,老于世故的乔光远自然能够猜出一丝半点乔宇的心思。

“舜卿,一家的成败祸福都在你的身上了!”老人长叹一声,就又捧起来春秋,仔细翻看起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第六章德国人

原本白宽是准备从英国的和记洋行进口机器的,不过乔宇还是比较想要从德国进口设备的,这倒不是他多亲近德国,而是现在长江流域都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这些英国佬十分傲慢,做事很不厚道,难以合作。

德国作为后进的列强,勉强抢了山东的特权,但是对于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来说肯定不满足,因此为了能够打开四川的市场,德国人要价也不会像英国人那么狠,能够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对于自己辛亥布局还很有好处,正好可以借助德国的力量抵消英国的影响,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而且现在英国也处于衰退期,虽然看起来张牙舞爪,但是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当然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这个认识,对于英国本能的敬畏异常,白宽听从了乔宇的建议,联系了德国世昌洋行的副经理布施特,双方约在昌泰茶楼见面,这也是乔宇特意安排的,在中国的传统茶楼之中谈生意,也是争取主动的一种方式。

茶香袅袅,乔宇和布施特对面而坐,布施特年纪不大,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很高大健壮,足足有一米八五,不过他并不像传统德国人那样呆板严谨,似乎有些跳脱,不过也不失商人的精明。

“乔先生,你的德文说的很棒,真是让我很吃惊!”

“我在贵国柏林军事学校学过两年军事,因此我对贵国是怀有极大的好感的,所以才想和贵国商人做买卖的!”

布施特一听乔宇在德国柏林军事学校学习过,也显得很兴奋,柏林军校那是德国最顶尖的军校,能进入其中的都是精英,外籍学生的数量很少,因此顿时就对乔宇来了兴趣。

“乔,德国的军事是世界第一的,你既然学了军事,怎么不加入新军呢,据我所知贵国正在编演新军呢!”

“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