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国军阀-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才分别派出使者,前往刘存厚部与眉山的罗佩金部,邀请二人共同到成都商议善后事宜。

刘存厚还好,在听说杨兴电邀调解后,当即与大家沟通后认为杨兴毕竟系出一脉,刚为四川督军,稳定压倒一切,在自己撞祸之后,还送来数万慰问金,如此定然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当即率领数个警卫赶赴成都。

而这时杨芳毓、张斯可、乔毅夫、潘文华等人则为杨兴所招,商讨四川善后处理方式。

但是在开始议论的时候,杨芳毓竟然要求回避,一问原因,原来刘存厚曾经是自己学生,若是自己参与献策,要不是给人印象为私。

听杨芳毓一讲,杨兴笑道:杨老,请勿如此,兴召集大家相商,主要在公,不在私,既然召集大家相商,那是绝对信任,万望杨老赐教,以挽救川民于水火之中。

听杨兴如此讲,方才心安。

张斯可、潘文华认为刘存厚杀死戴戡后,已经名声大臭,正可以借此将其擒下,将其部吞并,如此不战而取德阳、遂宁、绵阳之地,如此可以明正言顺控制四川大局。

而杨芳毓、乔毅夫则认为现在川军最大为威胁时滇军,若是扣留刘存厚,势必引起川军其他诸部恐惧,如此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戴戡被杀后,唐继尧活动已经加剧,正在积极召集兵马,极有可能率兵侵入四川,如果我扣留刘存厚,必然导致两面结仇,甚至引来北洋军攻击,实在得不偿失。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滇军与川军余部认可自己督军身份,到时再剪除各部,不是手到擒来。

因此,此次招刘存厚、罗佩金等人前来,不扣留,而要其服从其权威。

最后,因为杨兴一直不是宣称和谐吗?虽然和谐是要剔除一切不和谐的声音,但是若是以暴力形式,这也违背和谐的宗旨。

四川实在太大,人口实在太多,如今全川有人口7千万,一下要完全控制,必然导致力不从,反而适得其反,历史上曹操遭遇赤壁之败。

杨兴大惊,想起历史上国共、国民党内部北伐过程闹分裂,历史上刘湘、杨森等人多次统一四川战役中失败,难道我杨兴也要步入他们后尘吗?

当即让大家对刘存厚、罗佩金等人礼敬有加,断不可横生枝节。

7月24号,进入成都,杨兴当天组成四川省政府,以梳理混乱不堪的川政。

杨兴对四川省政府进行改组,在自己兼任四川省长之后,以张澜为署理省长,协助处理民政事务。以刘存厚为军务会办,协助处理军务。

四川省政府改编如下:

乔毅夫:秘书长

黄大暹:财政厅长副厅长:徐代戡

程鹏:警察厅长

杨遮堪:民政厅长

王纶:教育厅长

邓孝可:工业厅长

张森楷:农业厅长

黄金鳌:交通厅厅长

监察厅长:张澜(兼)

蒲殿俊则被推举为四川咨议局局长。

黄大暹本来要拒绝的,杨兴劝解道;你黄大暹虽然为中国进步党人士,但毕竟也为永川人,学成归来后,应该为为川地百姓服务。

虽然此去北京,就任财政部次长,但是北洋政府乃为段祺瑞掌控,财政非常苦难,少不了要出卖国家权益,来换取外国贷款。

如此之下,黄大暹决定留在四川,以稳定川省财政。

王纶,四川南充人,参与保路运动,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成为四川副督军,后转任国会大表,但厌倦北京政治争斗,而回到南充中学任教,为张澜推荐后,成为教育厅长。

而蒋百里,在戴堪死后,不顾杨兴劝解,心灰意冷,竟然确定告别军旅,由杨兴派人护送出川。

鉴于社会上存在太多恶势力,这些恶势力不但控制各个码头,阻碍各地经济交流,而且还欺行霸市,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因此,杨兴决定成立警察部队,统一对全省各县保安队进行整编,建立相应武警大队,派出所,以对那些恶霸、帮派分子进行打击。

鉴于入川滇军多参加过护国战争,且从北洋军处骗得过多武器,从成都兵工厂中洗劫来的武器,兵力也达到与超过5万余人,杨兴要求改组后四川省政府各部全力支持,以做到保境安民。

第167章 兵连祸结

率军进入成都,好一番悲惨景象,戴戡与刘存厚等人为了争夺权位,竟然大肆放火,烧了20多条街,其惨景真是目不暇接。

在到达成都后当天,杨兴率领主要官员巡视被焚烧区域,边走便听到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哭喊声,边走边听到儿子在废墟里寻找被烧焦的父亲的声音,母亲在寻找来不及逃跑的儿子的痛苦声,数万人,都在哭诉。

看到如此景象,杨兴连连问候这些灾民,连连让军队设置赈灾棚,连连保证,在今年将对大家进行赈灾,保证在事件后,将命令军队与大家一起重建家园。

正在这时,耳朵边传来阵阵婴儿的哭声,转头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孩偎在一起,一问,一个老者答道:大人,大概是小孩太饿了,看到别人正在喝粥,而自己没有,身边也没有大人照顾,当即几个小孩子偎在一起,痛苦失声。

杨兴走过去,问身边的人道:他们大人呢?

一个老者指着远处被烧焦现在正准备深埋的尸体道:大都督,他们父母可都活活被杀死了,多好的一家人啊,小伙子非常勤奋,体力也非常好,老婆非常友善,看到我们这些老人,过去都非常照顾,但在这场大火中,竟然活生生的被烧死了。

听到这里,眼泪不由得在眼中打转,良久问道:他们有没有其他亲人,若是有,那个帮他们带过去,照料照料。

这位老者连连摇头道:大都督,他们是从乡下来的,听小伙子说,前年老家大旱,一家全没有了,带着两个小孩到成都干苦力,哎,多好的两个人,就这样活生生的被军阀糟蹋了。真是天杀的滇军。

沉思良久,对身边的伍非百道:非百,我们将这些小孩收养下吧,在这次大火中,发现无家可归的小孩,都收养吧。到时候可以教他们读书,他们若是愿意,将来可以当兵或者干其他什么的。

听到这里,伍非百感到颇为为难道:督军,这不仅仅是收养几个小孩的问题,在现在,整个成都,像这种小孩数百人,要知道,这些小孩都这么小,我们这些男人,那个来照料他们呢?

沉思良久,想到在国外,哪些军阀就养童子军,虽然自己不需要童子军,但是对这些小孩,总要救助一下吧,否则,自己在人格上还比前世大家都不齿的军阀差。

当即吩咐道:这里不是有很多中年妇女吗?我们开一个育婴院,开一个幼儿园,这些无家可归的小孩,我们先养起来,教他们读书,教他们识字,将来即使不打仗了,也要有人当兵,也要有人搞经济,就算积德,我们也要照顾好这些孩童。这件事情你负责,要知道再穷不能穷孩子。这些小孩,这个育婴院,幼儿园,我每个月要视察一次。

听说新到的大都督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童,最先有的人传说大都督会不会吃小孩脑(故去常有这种传说,说吃小孩能长生不老,年幼的时候,我们那个区高中就有位精神病人这么干,杀死一个小孩,将其煮起吃了,听一些老人传说,这个变态认为,若是吃了多少个小孩,可以长生不老。),但是听说大都督不但收留这些孩童,而且还延请数十个老妈子帮忙照顾这些小孩,舆论方慢慢转向。

更为重要的,一些家庭在遭到如此横祸,财产尽失,根本养不起家里小孩,没有办法,只好将小孩送到大都督所开的幼儿园,而母亲又不能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有的竟然自己来当什么育婴员,以便就近教育自己小孩。

后来看到小孩在幼儿园里面生活非常好,而且还能够读书识字,有几个父母竟然不与小孩相认,到最后,小孩有出息后,真相方大白于天下,成为另一类悲喜剧。

抚养在战争中被遗弃的小孩,除了麻烦之外,付出金钱相对较少,小孩子年少,吃不了多少。

由此杨兴就下达了一个命令,在战争期间,若是发现孤儿,各部最先需要帮忙寻找亲人,若是寻找不到亲人,被确认为孤儿后,带到政府设在后方的救助院,进行专门救助。

不过这点杨兴比前世听说的军阀要好,这些小孩多被留在后方,而不是像前世看到那样留在部队里面。这些小孩不但定期进行军训外,而且还每周参加两天义务劳动,以体验田间劳作,工厂劳作之艰辛。这些小孩除了军训与参加义务劳动外,根据年龄大小,分别送到救助院所设定的学堂中,学习有关知识。

当然,在十年军阀混战中,杨兴收留了14万弃儿,这些弃儿,大多数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军事训练,受到较好的教育,普遍成就都很高。

后世历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经过初步统计发现,在14万弃婴中,有31名先后担任过驻外大使公使,有19人曾经先后担任过省市长职务,有132名将军,有4358名科学家、大学教授,工厂经理,高级工程师、高级文化工作者,即于其他的,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救助院虽然为了应对战斗中、天灾人祸中出现大量孤儿而临时设置的慈善机构,但是在当时谁也没想到其作用竟然如此之大,其影响竟然如此之广。

在多年后,很多人都在研究救助院,这一临时组织。

而在全国统一后,杨兴将救助院进行重整,这就是“中华民国慈善总会”的来历。

虽然在以后,救助院成就非常大,但是现在,杨兴则是内心悲愤,恨不得将制造这次惨案的几个祸首全部正法。

在7月25号,刘存厚赶到成都,杨兴在大厅里面接见了刘存厚,相互见面后;杨兴没有开口,刘存厚在军校老师杨芳毓颇为气愤道:“刘将军,你这次也太过分了,滇军采取“强滇弱川”策略,反对是应该的,但是你可好,竟然派部杀死戴戡,惹下这弥天大祸,梁启超正在告你状,如此你该如何脱身?”

刘存厚大惊,继而颇为不屑道:“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老子部下怎么知道是戴戡?一阵乱枪,就这样死了,这能怪谁?”

旁边的杨芳毓本来准备给刘存厚一个下马威,再说自己曾经是刘存厚的老师,当即面有怒色道:“刘存厚,督军本来不想治你之罪,但你怎么能在督军面前,在各位将军面前,称老子。你想当老子,那好,你现在就当我杨芳毓的老子吧。”

刘存厚这次敢到成都,不仅仅是认为杨兴不会对自己怎么样,更为主要的是认为自己老师杨芳毓在杨兴手下为副参谋长,现在见杨芳毓发怒后,内心大吓道:“老师,督军,我刘存厚绝对不会对督军以及各位将军不敬,实在是想不到戴戡那小子怎么这样倒霉,弟兄们几个冲锋,居然将他打死了,竟然惹出这样一个大乱子。”

杨芳毓见状,更不解气道:“这次你遭到申斥,只因你杀死戴戡吗?非也,我们是军人,怎么可以将战火洒在人民头上,你到成都看看,成都有多少地方满目疮痍,有多少房屋被烧,有多少儿童找不到父母,留下多少孤儿寡母,有多少乡亲被杀,这可是你刘存厚带的部队?简直是一群土匪,我为你汗颜啊。”

刘存厚分辨道:“老师,督军,这可是冤枉我啊,须知是滇军黔军最先放火,为了阻止我军进攻,是滇军最先放火。”

杨芳毓双目圆瞪道:“滇军放火,难道你刘存厚没有放火?”

刘存厚沉思良久道:“最后弟兄们被滇军所阻,迫于无奈,只有放火烧那帮龟儿子。但那在战场上,弟兄们被迫于无奈。”

杨芳毓大怒道:“你这个刘存厚,现在还在狡辩,别人没有将我们川人当人看,你也这样,还狡辩。你与督军相比,是老人了,更是军界前辈。你几时看到督军的部队纵火焚烧自己乡亲?你几时看到督军的部队粗暴对待乡亲了?”

刘存厚语结,但还是想强辩,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

杨兴见状道:“此次焚烧成都之事,虽然是滇军先放火,但毕竟第2师也放过火,你回去要好好想想,要让下面士兵好好想想,这件事情就由我帮你们与滇军擦擦屁股。但以后在我川军之中,若再有人胆敢焚烧民房,胆敢将乡亲当枪使,不论是谁,即使尹督在这里,我杨兴认得,但手中枪,手下那帮弟兄绝对认不得。”

尹昌衡与刘存厚曾经是同学,也是杨兴得以提拔的关键人物,现在在北京赋闲,想不到杨兴竟然将尹昌衡提出来,刘存厚见状,一面认为杀害老百姓,在杨兴处问题严重性,但另外也认为杨兴毕竟年轻,竟然放弃了这样一个整编第四师的好机会,以为躲避了责罚,心中大喜。

第168章 整编军务计划

二日后,罗佩金与四川查办使、20师师长吴光新赶到成都,在唐继尧等人幕后支持下,罗佩金竟然要求杨兴惩办首恶与胁从分子,态度十分嚣张。

看到杨兴,罗佩金当即就想来一个下马威:杨督,川军是土匪还是什么?

听到这里,感觉内心阵阵不快,强忍着内心的怒火,强挤出一丝笑容道:罗将军,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我川军当然是仁义之师,你到川东、川南、川北、川中看看,川军弟兄修水利,筑公路,开矿山,帮穷苦无依之平民修建茅屋,哪里有危险,我川军弟兄无不冲在最前面。我川军弟兄与人民亲如鱼水,密不可分,怎么一见面就说川军是土匪呢?

看杨兴圆瞪着眼睛,显得义愤填膺,听杨兴如此辩解,罗佩金显而易见怔住了,良久说道:杨督,你说这些,我没有亲眼所见,我问的是在成都。

你们川军太残暴了,在我为川督的时候,你们蛮横的将我驱逐出成都。在戴戡老弟就任川督以后,你们可好,竟然活活的将戴戡老弟杀死,将滇军将领抓住后处以极刑,其残忍,闻之未闻,可以说在全国,你们川军是最不讲道理,最蛮横的军队。

听罗佩金如此讲,气得杨兴当即就想发作,还是旁边的杨芳毓老成,笑道:罗将军,此言差异,在护国战争中,杨督看到唐继尧根本不供给前方将士钱粮,主动供给数万担粮食,数十万大洋,主动供给数十万子弹,如此大义之举,怎么在罗将军这里成为土匪行径呢?

罗佩金一听,也知道自己以篇概全,如果这样一棒子打死川军,必然遭到杨兴及其所有川籍将领反对,当即换一个嘴脸道:杨督当时作为,不愧为谦谦君子所为。我今天指责的是刘存厚,指责的刘存厚野蛮行径。

听到这里,杨芳毓大笑道:罗将军,即使是指责刘存厚,也有欠公道啊。罗将军是被赶出成都,戴戡是被杀害,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讲一个因果,不说杨督如何善待你们滇军。就看看你们过去所作所为,怎么有颜面在这里指责川军弟兄。从去年开始,你们滇军从四川运走了多少金银珠宝,你们滇军从四川运走了多少粮食,这些都是罗将军亲自指挥所为,不可能忘记了吧。还有,戴戡被杀,实在是其咎由自取,他与刘存厚争雄,怎么能够将矛头对准手无寸铁的乡亲呢?是他率先放火,烧死了多少手无寸铁的乡亲,如此野蛮行径,那才叫匪军。

听杨芳毓指责自己行使强滇弱川政策,罗佩金连连辩解,要杨芳毓找出证据。本来以为这种事情死无对证,但是谁知道杨兴一招呼,进来数十个财务厅人员,一五一十将这一年中,运到云南的金银珠宝、运到云南的粮食数量列出后,看到一个个数字,以及上面滇军将领签名后,罗佩金连连表示反对,认为这是污蔑。

到最后,罗佩金辩解道:杨督,我滇军在四川有1万人马,吃饭拉屎总要钱吧,这些钱不可能全部由我们云南支付吧,不要因此而说我们采取强滇弱川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